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莫言:我们的荆轲

莫言:我们的荆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两块砖墨讯 访问量:2087 更新时间:2024/1/23 0:10:03

—2021年12月12日—

(第九十期)

我和振深感艺术之魅力,书法之有用,遂商定申请一公号,名“两块砖墨讯”,以此为平台与书友文朋通声气。

———莫言

莫言、王振在燕子塔前留影

莫言题名

释文:

我们的荆轲

辛丑小雪

莫言

(莫言 书)

荆轲塔

莫言手书《我们的荆轲—高人颂》

释文:

高人啊,高人,你说过今天会来,执我之手,伴我同行,点破我的痴迷,使我成为一个真正的人。高人啊,我心中的神,理智的象征,智慧的化身,自从你走后,我食不甘味,寝不安席,回首来路,污泥浊水,遥望前程,遍布荆榛。茫茫人世,芸芸众生,或为营利,或为谋名。难道这就是人生的意义吗?难道这就是生活的真谛吗?是的,如果我将这场戏演完了,我必须将这场戏演完,为你们这些可敬的看客!我知道史官会让我名垂青史,后人会将我奉为英雄。但名垂青史又怎样?奉为英雄又有什么用?可怕的是在这场戏尚未开演之前,我已经厌恶了我扮演的角色,我半生为之奋斗的东西,突然变得比鸿毛还轻。高人啊高人,你为何要将我从梦中唤醒?我醒来,又似乎没醒,似乎明白了,又好像更糊涂,我期待着你引领我走出黑暗,但在这黑暗与光明的交界处,你却扔下我飘然而去,仿佛化为一缕清风。我本来可以随你而去,但临行时却突然失去了勇气。我用自己的手杀死了这个超越自我的机会,我的手不受我的心控制。我梦到你让我在这古老的渡口等你,等你渡我到彼岸,但河上只有愈来愈浓的雾,却见不到你的身影。眼前是众人暧昧的面孔,耳闻着好汉们的嗤笑讥讽,羲和的龙车隆隆西去,易水的浊浪滚滚东行,却为何听不到天河桨声?你会来吗?你还来吗?我知道你不来了,我不配让你来,我不敢让你来,你要真来了我怎敢正视你的眼睛?我的孤魂在高空飘荡,盼望着一场奇遇,到处都是你的气味,但哪里去找你的踪影?我在星空,低眉垂首,俯瞰大地,高山如泥丸,大河如素练,马如甲虫,人如蛆虫,我看到了那个名叫荆轲的小人,收拾起他的行囊,带上他的随从,登上西去秦国的破船,去完成他庄严的使命。

辛丑冬,去易水河荆轲塔参观,发思古之幽情,想起拙著话剧《我们的荆轲》抄录其中片段以敬先贤。

辛丑大雪 莫言

(莫言 书)

编剧傅保中

编剧傅保中之一

编剧傅保中之二

编剧傅保中之三

编剧傅保中之四

编剧傅保中之五

编剧傅保中之六

释文:

编剧傅保中

因为写过话剧《我们的荆轲》,所以这次去易县,便到易水河边去寻找荆轲刺秦出发的古渡口。风萧萧兮易水寒,大侠遗迹无处寻。幸好在导航引领下参观了两座与荆轲有关的古塔,也不枉了此行。在我的剧本里荆轲是个英雄,但并不完美高大,他有诸多平庸之处与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并没有太大区别。把英雄当成人而不是当成神来描写是编剧的常识,也是被傅保中在创作中反复实践过的。傅保中何人也?原八一电影制片厂编剧、导演是也。如果不是战友提醒,我竟然忘了他也是从石门军营中走出来的艺术人才。他在这里当过学员和工作人员,后因创作成绩突出被调到八一厂。他编剧的戏剧故事片《巧奔妙夺》很好看,他的剧本《飞越十八岁》曾获首届夏衍电影文学奖,他还写了很多部电视剧,其中《平与凡的故事》获得过第十六届金鹰奖。后来他自任导演摄像成为影视界有影响的人物。石门地处偏僻,生活艰苦,但年轻人在一起热情似火,青春如画。事过多年记忆犹新。前两期墨讯发表后诸多战友留言,厚谊深情感我肺腑。在此新年即将来临之际,祝福在石门工作学习过,如今星散各地的战友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让我们莫忘初心,从记忆中获得力量。七十不言老,六十正青春。继续努力,再立新功。

辛丑大雪之夜书于京华

莫言

(莫言 书)

王振填词《卜算子•祭荊轲》

释文:

卜算子•祭荆轲

壮士唱秋风,

易水奔腾逝。

人过留名万世知,

代代长空祭。

荊塔指向天,

燕塔风铃碎。

一剑封喉两千年。

字字英雄泪。

辛丑冬日,随莫言老师赴河北易水参观荆轲塔、燕子塔。回京后填卜算子以祭义士。

邹平 王振

(王振 书)

谨从网上下载无署名视频、照片数张一并发表,特向原作者致敬。

出品:两块砖墨讯

责任编辑:樊建明

实习:陈玲玲、吴珺

更多文章

  • 为何专诸,要离,聂政都能成功,唯独荆轲一败涂地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聂政,荆轲,专诸,秦王,吴王,要离

    荆轲失败的原因陶渊明总结得很到位,【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四大刺客中荆轲的行刺难度最小,却因自身实力不济而一败涂地,又因其刺杀对象嬴政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无与伦比的地位和影响力,远非吴王僚、庆忌和侠累等人可比,所以荆轲也成功蹭足了热度成为最知名的刺客,但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荆轲的能力在四人中只能垫底。

  • 荆轲刺秦:这场精彩大戏,是秦始皇和荆轲一起合作的阴谋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有料吧标签:荆轲,嬴政,刺秦,太子丹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当荆轲在易水河畔与燕国太子丹洒泪作别时,那份悲壮和豪迈,令无数人为之激荡澎湃。然而,我要说这一幕历史画面,只是一场戏,甚至说荆轲刺秦也是一场阴谋大戏,你会相信吗?在我看来,这一切都是千古一帝秦始皇策划兼导演的,当然,荆轲也是同谋。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荆轲刺秦这件

  • 日本“荆轲”山上彻刺杀安倍身亡,下场会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五道堂标签:荆轲,安倍,日本,荆轲刺秦王

    柳哲中国荆轲刺秦王,侠义肝肠,精忠贯日,名垂青史!日本山上彻,日本的荆轲,亲手枪杀了安倍,不知下场又会如何呢?拭目以待!

  • 荆轲刺秦王,樊于期为何主动献出自己的头颅?他不怕死吗?

    历史解密编辑:千层琳琅标签:荆轲,秦王,太子丹,秦国,嬴政,王翦

    “荆轲刺秦王”是家喻户晓的历史典故,主人公荆轲刺杀失败,被秦王侍卫所杀。不过故事中还有一人用悲壮惨烈的方式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个人就是原秦国将领樊於期。如果不是樊於期自刎献出首级,可能荆轲也没有办法接近秦王,从而进行刺杀。可以说樊於期在燕国太子丹密谋的刺杀秦王计划中起到了很大作用。那么樊於期为何主动

  • 荆轲是战国有名的剑术家,与秦王交手时却挨了八剑,是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荆轲,秦王,太子丹,秦舞阳,嬴政,秦国

    面对危机当采取何种的破局之法,燕国的太子丹面临的便是这种抉择,秦国攻打之际,国家生死存亡之时,如何破局,令太子丹焦头烂额。这个时候有人建议派剑客荆轲前去刺杀秦王,说荆轲剑术精湛,出其不意,定然能够将秦王杀死。秦王一死,秦国必定大乱,燕国危机自然会解除,太子丹便去邀请荆轲,而荆轲也是欣然答应,但是令所

  • 从未失手的荆轲为何刺杀秦王失败了?杀了秦始皇他就是千古罪人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荆轲,嬴政,秦王,秦舞阳,秦国

    说起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刺客,大家肯定会想起荆轲。那大家是否好奇,荆轲作为当时的天下第一勇士,一生从未失手,为何刺杀秦始皇的时候失败了?难道他放水了?其实读过《史记》的人,会发现荆轲其实并没有刺杀秦始皇的意愿,这一切都是燕太子丹的意思。当时秦国已经十分庞大了,统一天下指日可待。就在燕国生死存亡之际,燕太

  • 成语故事之旅:荆轲刺秦王

    历史解密编辑:小小的雨大大我标签:荆轲,秦王,秦舞阳,秦国,太子丹,嬴政

    #真知新坐标#秦王嬴政一心想统一中原,所以不断派兵攻打列国。他带兵拆散了燕、赵两国的同盟关系,占领了赵国的都城,还夺去了燕国的大片土地,并把燕太子丹留在秦国当人质。后来,太子丹悄悄逃回燕国,找到很有本领的刺客荆轲,并派他去行刺秦王。一天,太子丹对荆轲说:“秦国的大军正逼近燕国,如果还不行刺秦王,我们

  • 堪称专业级刺客荆轲,面对面刺不死秦王嬴政,史书一句话揭露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过往烟窗标签:荆轲,嬴政,刺客,秦王,太子丹,秦国

    点击下方关注,旧闻有新说 关于“刺客”这一职业,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曾有这样记载:论一击必杀,专诸刺王僚迅若奔雷;论武功高强,聂政单人单剑万军丛中取韩傀首级;论悍勇无双,要离刺杀庆忌如苍鹰扑食…… 但刺客列传中的最强C位刺客却另有其人,此人便是大家所熟知的:荆轲。那么问题来了,荆轲既然如此强悍,

  • 荆轲的武功到底有多差?手拿淬毒匕首,结果面对面都刺不死秦始皇

    历史解密编辑:史学听讲堂标签:荆轲,嬴政,秦王,秦国,周朝,先秦,秦舞阳,太子丹,秦始皇

    几千年前,易水河边,慷慨赴死,想想让人不禁落泪。一位身着白衣,嘴里哼唱着就义之歌,这便是荆轲。在一众人的目送中,荆轲踏上了刺杀秦王的征程,"壮士一去兮不复返"这便是对他最好的表述。从选择了这条路时,便已经试想过结局,不过依然没有退缩。送行的人中,有人在唱着歌,有人在击着乐,仿佛是在为他加油鼓劲。这一

  • 把格斗搏杀当生存资本的荆轲,为何会杀不了一个养尊处优的帝王?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荆轲,秦国,秦王,商鞅,公孙衍,燕国,格斗搏杀,养尊处优,帝王

    荆轲刺秦王,相信大家经过无数的影视作品之后已经非常了解。在当时战国七雄时代,各国鏖战,经过几百年来的相互攻伐,昔日强大的关东六国逐渐变得日薄西山,而西方的秦国则是一步一步的蚕食着关中六国的人口势力,六国灭亡,已经是时间的问题。昔日强大的魏国,已经自己撤去了魏王的称号,向秦国称臣,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