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何专诸,要离,聂政都能成功,唯独荆轲一败涂地

为何专诸,要离,聂政都能成功,唯独荆轲一败涂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八卦爱豆秀 访问量:1676 更新时间:2023/12/28 23:19:08

荆轲失败的原因陶渊明总结得很到位,【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四大刺客中荆轲的行刺难度最小,却因自身实力不济而一败涂地,又因其刺杀对象嬴政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无与伦比的地位和影响力,远非吴王僚、庆忌和侠累等人可比,所以荆轲也成功蹭足了热度成为最知名的刺客,但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荆轲的能力在四人中只能垫底。

简述下四人的行刺事迹,就可以看出荆轲跟另外三人差在哪?

专诸刺吴王僚

刺杀背景:公子光(吴王阖闾)欲杀吴王僚而自立,伍子胥把专诸推荐给公子光负责行刺。

刺杀环境:吴王僚战斗力未知,但应公子光邀请来赴宴时明显有着防备之心,不仅自己穿了铠甲,卫队更从王宫排到公子光家,门户、台阶两旁都是其亲信,夹道站立的侍卫都举着长矛。这强大的压迫环境导致专诸要成功必须一击必杀,只要他一出手就会立即被杀死。

刺杀计划:藏匕首于鱼腹中,借呈菜之际近其身,随后迅速掏出匕首行刺。

刺杀结果:行刺过程快准狠,掏出匕首力透重铠将吴王僚毙命,本人也立即被侍卫杀死。

要离刺庆忌

刺杀背景:上位的吴王阖闾非常忌惮吴王僚儿子庆忌,派出要离行刺在外厉兵秣马的庆忌。

刺杀环境:庆忌在外整顿军马欲回国为父报仇,想行刺庆忌难比登天,他带着军队如何近其身?即便近身了该怎么杀?庆忌可是个能徒步追奔马,徒手抓飞鸟,折熊扼虎斗豹搏貆的猛士,而且胆识过人,正常来看别说身材瘦小的要离,就是一般的精兵猛将成群也奈何不得他。

刺杀计划:要离以丧心病狂的苦肉计博取庆忌信任,再寻找合适的机会出手。

刺杀结果:要离成为庆忌亲信,庆忌乘船前往吴国要离跟随,趁江面起风庆忌随颠簸的船踉跄不稳之际,单手持矛背后捅穿庆忌。庆忌临死前抓住要离却敬佩他是个勇士不仅没杀他还让手下放他走,而要离为达成目的主动拿自己的妻小祭天又感慨庆忌的英雄气概,无地自容遂自杀而死。

聂政杀侠累

刺杀背景:受韩大夫严仲子之托刺杀韩相侠累。

刺杀环境:侠累只是个文官战力肯定不高,但他身居相国府,府内有很多持刀荷戟的护卫。

刺杀计划:什么潜伏偷袭无间道完全多余,聂政直接一人一剑径直奔入相国府。

刺杀结果:聂政以白虹贯日之势,冲进相国府杀侠累于阶上,期间格杀相国府侍卫数十人。因怕连累与自己面容相似的姐姐,于是以剑毁容后挖眼剖腹自杀。

从上可见专诸心理素质强大,一出手便一气呵成;要离身残志坚,善于把握时机杀庆忌一个措手不及;聂政武艺高强,颇有楚霸王战垓下的风范,所以这三位都成功了,那么结合对比着看拥有最佳刺杀条件的荆轲是怎么丢人现眼功败垂成的。

荆轲刺秦王

刺杀背景:秦军势如破竹危及燕境,燕太子丹欲解除威胁派荆轲实施斩首行动。

刺杀环境:为取得信任荆轲带上燕国地图及叛秦在燕的樊於期首级,太子丹派出十三岁就杀人的秦舞阳同行,花百金从铸剑名家徐夫人处购买匕首并淬毒达到“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的效果。秦军虽是虎狼之师但据秦法殿上群臣不可持器上殿,殿外侍卫非有诏不得入内。

刺杀计划:趁献图之际接近秦王,地图展开时掏出匕首将其击杀,秦舞阳为辅助全程照应。

刺杀结果:图穷匕见荆轲拿起匕首一把抓住秦王,秦王立马挣断袖子而跑,二人绕柱半晌荆轲连秦王的边都没挨着,侍医夏无且以药囊掷向荆轲为秦王争取到拔剑的空档,秦王一出剑便砍中荆轲左腿,倒地后的荆轲将匕首掷向秦王未中,随即被秦王八创后拖下斩首,而秦舞阳全程挂机。

从刺杀环境和难易度来看荆轲最占优势,专诸面对的是穿了铠甲有防备的吴王僚,还是在侍卫的眼皮底下行刺;矮小身残的要离面对的是万人敌高手庆忌。这两人可只有一次出手机会,只要专诸一出手旁边的侍卫立马就会把他剁了,要离倘若没捅中要害不用侍卫动手庆忌就能像捏死一只蚂蚁样捏死他,即便要离捅中了要害庆忌临死前依然有余力杀他,所以这俩必须快准狠在电光火石间与对方同归于尽,没有一点容错率和二次出手的时间机会。

聂政的刺杀难度也不在前两位之下,试想下如果一个陌生人突然持剑闯相国府会是什么后果,府内的护卫必然第一时间蜂拥而来,很有可能连侠累的面都没见着就被当场擒拿或击杀甚至连大门都进不去,可狂战士聂政就是这么强大,在相国府大杀四方不仅杀了侠累还拉了几十个护卫垫背,最后也是自杀而死。

反观荆轲,拿着一把Bug级的杀人利器到了秦王面前,他可无需追求一击中要害来毙命,只要匕首能擦破点秦王的皮肉这剧毒就过去了,结果没抓住秦王被他跑了。但荆轲不像专诸要离只能出一下手,他的容错率要大得多而且还有机会,去追杀秦王奈何却追不上,侍医夏无且丢来的药囊就干扰到他,秦王拔剑后荆轲一点躲闪能力都没有,掷暗器的功夫恐怕还不如夏无且,如果让荆轲正儿八经跟嬴政单练,嬴政能手把手教他做人。

四大刺客中聂政最强,四个被刺对象中庆忌最强。古代帝王如果个人勇力了得史书必然会被大肆渲染,商纣王、秦武王、光武帝及刘裕等人就是例子,但史书却没有形容比他们影响力更大的秦始皇个人勇力,所以嬴政虽有一定的战斗力但算不上高手,强过吴王僚和侠累没问题,但比起庆忌就差太远了。

固然秦舞阳的挂机有一定的影响,但荆轲的技艺差劲才是根本原因,另外三人都是孤勇者,只要一出手便会当场被杀专诸和要离还是把握了机会,聂政更是技高人胆大以一敌众。

唯有荆轲浪得虚名,拿着锋利又淬毒的杀人利器,拥有最高的容错率和最多的下手机会却一副好牌打得稀烂还被反杀,不是自己学艺不精又是什么?如果把荆轲换成聂政,秦王九条命都不够用,他要想杀的话还得夺下秦王的剑血染大殿,即便外面的卫士进来也得送掉一批。

标签: 聂政荆轲专诸秦王吴王要离

更多文章

  • 荆轲刺秦:这场精彩大戏,是秦始皇和荆轲一起合作的阴谋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有料吧标签:荆轲,嬴政,刺秦,太子丹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当荆轲在易水河畔与燕国太子丹洒泪作别时,那份悲壮和豪迈,令无数人为之激荡澎湃。然而,我要说这一幕历史画面,只是一场戏,甚至说荆轲刺秦也是一场阴谋大戏,你会相信吗?在我看来,这一切都是千古一帝秦始皇策划兼导演的,当然,荆轲也是同谋。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荆轲刺秦这件

  • 日本“荆轲”山上彻刺杀安倍身亡,下场会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五道堂标签:荆轲,安倍,日本,荆轲刺秦王

    柳哲中国荆轲刺秦王,侠义肝肠,精忠贯日,名垂青史!日本山上彻,日本的荆轲,亲手枪杀了安倍,不知下场又会如何呢?拭目以待!

  • 荆轲刺秦王,樊于期为何主动献出自己的头颅?他不怕死吗?

    历史解密编辑:千层琳琅标签:荆轲,秦王,太子丹,秦国,嬴政,王翦

    “荆轲刺秦王”是家喻户晓的历史典故,主人公荆轲刺杀失败,被秦王侍卫所杀。不过故事中还有一人用悲壮惨烈的方式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个人就是原秦国将领樊於期。如果不是樊於期自刎献出首级,可能荆轲也没有办法接近秦王,从而进行刺杀。可以说樊於期在燕国太子丹密谋的刺杀秦王计划中起到了很大作用。那么樊於期为何主动

  • 荆轲是战国有名的剑术家,与秦王交手时却挨了八剑,是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荆轲,秦王,太子丹,秦舞阳,嬴政,秦国

    面对危机当采取何种的破局之法,燕国的太子丹面临的便是这种抉择,秦国攻打之际,国家生死存亡之时,如何破局,令太子丹焦头烂额。这个时候有人建议派剑客荆轲前去刺杀秦王,说荆轲剑术精湛,出其不意,定然能够将秦王杀死。秦王一死,秦国必定大乱,燕国危机自然会解除,太子丹便去邀请荆轲,而荆轲也是欣然答应,但是令所

  • 从未失手的荆轲为何刺杀秦王失败了?杀了秦始皇他就是千古罪人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荆轲,嬴政,秦王,秦舞阳,秦国

    说起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刺客,大家肯定会想起荆轲。那大家是否好奇,荆轲作为当时的天下第一勇士,一生从未失手,为何刺杀秦始皇的时候失败了?难道他放水了?其实读过《史记》的人,会发现荆轲其实并没有刺杀秦始皇的意愿,这一切都是燕太子丹的意思。当时秦国已经十分庞大了,统一天下指日可待。就在燕国生死存亡之际,燕太

  • 成语故事之旅:荆轲刺秦王

    历史解密编辑:小小的雨大大我标签:荆轲,秦王,秦舞阳,秦国,太子丹,嬴政

    #真知新坐标#秦王嬴政一心想统一中原,所以不断派兵攻打列国。他带兵拆散了燕、赵两国的同盟关系,占领了赵国的都城,还夺去了燕国的大片土地,并把燕太子丹留在秦国当人质。后来,太子丹悄悄逃回燕国,找到很有本领的刺客荆轲,并派他去行刺秦王。一天,太子丹对荆轲说:“秦国的大军正逼近燕国,如果还不行刺秦王,我们

  • 堪称专业级刺客荆轲,面对面刺不死秦王嬴政,史书一句话揭露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过往烟窗标签:荆轲,嬴政,刺客,秦王,太子丹,秦国

    点击下方关注,旧闻有新说 关于“刺客”这一职业,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曾有这样记载:论一击必杀,专诸刺王僚迅若奔雷;论武功高强,聂政单人单剑万军丛中取韩傀首级;论悍勇无双,要离刺杀庆忌如苍鹰扑食…… 但刺客列传中的最强C位刺客却另有其人,此人便是大家所熟知的:荆轲。那么问题来了,荆轲既然如此强悍,

  • 荆轲的武功到底有多差?手拿淬毒匕首,结果面对面都刺不死秦始皇

    历史解密编辑:史学听讲堂标签:荆轲,嬴政,秦王,秦国,周朝,先秦,秦舞阳,太子丹,秦始皇

    几千年前,易水河边,慷慨赴死,想想让人不禁落泪。一位身着白衣,嘴里哼唱着就义之歌,这便是荆轲。在一众人的目送中,荆轲踏上了刺杀秦王的征程,"壮士一去兮不复返"这便是对他最好的表述。从选择了这条路时,便已经试想过结局,不过依然没有退缩。送行的人中,有人在唱着歌,有人在击着乐,仿佛是在为他加油鼓劲。这一

  • 把格斗搏杀当生存资本的荆轲,为何会杀不了一个养尊处优的帝王?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荆轲,秦国,秦王,商鞅,公孙衍,燕国,格斗搏杀,养尊处优,帝王

    荆轲刺秦王,相信大家经过无数的影视作品之后已经非常了解。在当时战国七雄时代,各国鏖战,经过几百年来的相互攻伐,昔日强大的关东六国逐渐变得日薄西山,而西方的秦国则是一步一步的蚕食着关中六国的人口势力,六国灭亡,已经是时间的问题。昔日强大的魏国,已经自己撤去了魏王的称号,向秦国称臣,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的

  • 荆轲刺秦的匕首淬了毒?秦王为何拔不出剑来?荆轲刺秦背后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古文人物坛标签:荆轲,秦王,刺秦,太子丹,匕首,王翦

    众所周知,中国历史上有“四大刺客”,专诸、聂政、荆轲、要离(又一说法为豫让),其中荆轲名气是数一数二的,一招图穷匕见,从此名垂青史。然而绝大多数人都很少注意到,荆轲刺秦之所以会是现有的历史走向,和如此精彩的博弈,与当时的刀剑形制、佩刀方式等等都脱不开干系。匠人工坊纪念款大马士革茶刀 - 荆轲茶剑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