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自荐型”人才的鼻祖,曾怒斥齐桓公,“三步走”当上大夫

“自荐型”人才的鼻祖,曾怒斥齐桓公,“三步走”当上大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鉴史官 访问量:1013 更新时间:2023/12/22 11:12:26

我们所熟悉成语毛遂自荐,但是千万不要把毛遂当成历史上第一个自我推荐的人,毛遂可不是自荐的鼻祖,在“毛遂自荐”的数百年前,其实就有一个宁戚自荐的故事,而且宁戚自荐的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谋略性质。

“毛遂自荐”能够流传至今,必然有它的因素,但如果不违背历史的前提下,毛遂确实不是自荐第一人,其实每个时期的“自荐”,何尝不是一种讽刺,如果能者志士有发展空间,何来自荐一说。

再者自荐者需要的是勇气,如果没有足够的能力,也难以成就大业,甚至还会丢掉性命。但自荐并不是毫无目的的自荐,也有策略在其中。

宁戚自荐管仲

《吕氏春秋·离俗览》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宁戚是卫国人,出身卑微,很有才学,但不被人用。他听说齐国的国君招纳贤士,不远万里赶到齐国,在齐国一座山下放牛。有一日管仲正好遇到了宁戚,见他穿着短褐单衣,破笠赤脚,叩着牛角对着天高歌。有一种非凡的气度,便派人送了些酒食给他。饭后宁戚想见管仲,但此时车队已经走远,宁戚让带酒饭的人捎了一个暗号“浩浩乎白水。”

管仲听了这句话,不了解其中的意思,管仲的爱妾精颇有才学,她说:听说古代有首叫《白水》的诗,其中有这样几句:“浩浩白水,懂之鱼,君来召我,我将安居?”我看这个人是想做官。

于是管仲马上停车,把宁戚召来,并了解了宁戚的历史,考察了他的学识,发现是个人才,决定要向齐桓公荐举他,还给宁戚写了一封推荐信,让宁戚在那里等待很快就要途经此地的齐桓公。

古代有很多才华横溢的智者,历史上许多奇计大多也都出自智能之士。而这些智能之士的故事也很吸引人,之所以有这么多的传奇故事,主要还是因为从零到一这个过程,历尽坎坷又耐人寻味。智能之士并不是都能得到用武之地的,这就逼使一些能者不得不进行自荐。

这是一个很考验统治者的过程,如果统治者足够英明,能够慧眼识人,就能够找到这些智者,开创属于自己的时代。齐国的宰相管仲显然是一个很重视人才的人,能看出一些气度不凡的高深之人,千里马和伯乐相遇,必然能演绎出一场传奇。

怒斥齐桓公

三天之后,齐桓公碰巧遇到宁戚。桓公靠近一看,宁戚还是那一身穿著,毫不畏避地站在路旁,又敲着牛角高歌。宁戚歌词里“长夜不且”和“生不逢完与舜神”之类的话,让齐桓公听了很不舒服,桓公觉得他唱的歌是讽刺时政,顿时大怒。

便让左右把他拥至车前责问。桓公说:“如今周天子一统天下,我率诸侯让百姓们安乐业,就算是轮到舜日天,他们也不过如此。你说不逢尧舜,又说齐国如今是长夜,这不是讽刺我的统治吗?”

宁戚不慌不忙地对齐桓公说:“我虽然是一个村夫,不知道以前的明君是如何治理国家的,但曾经听说尧舜那时是太平盛世,百姓们不愁吃喝,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

宁戚又看了看周围说:“如今周朝纪纲不振而教化不行,大王您说这时候能和舜日尧天相比,我实在不能理解。尧舜那时候,治理百官让天下信服,除去四凶让天下安定。而现在大王您不停用兵作战,民劳财散,您却说天下百姓安居乐业草木沾春,这还是我所不能理解的。”

齐桓公听了之后心里不悦,而这个时候宁戚依然不动声色,继续指点江山。他高声说:“舜帝到南河避难,百姓们也跟随他,是迫不得已才获得帝位的。现在大王你杀了自己的兄弟,霸占了他的国家,威胁周天子来控制其他诸侯,这和尧舜差了不知道多少倍了。”

桓公听后大怒,喝令斩之。临刑时宁戚一点都不害怕,望天长笑之后说:“昏庸的斩杀了忠臣龙逢,而亡国之君商纣残害了比干,现在我宁戚就做第三个人。”宁戚把自己放在直谏者之列,瞬间使桓公改变了念头,让人给宁戚松了绑,说:“我这是随便试试你,你确实是好样的。”宁戚这时才从怀中掏出了管仲写的荐举信。

桓公问他为什么不早点把管仲的荐举信拿出来,宁戚说,“我选择辅助的君主,一个要选择一个贤明的人。如果让我辅佐一些喜欢被拍马的君王,我宁可去死也不会拿出管仲给我的信。”桓公觉得这个人不仅有才华,而且也有骨气,就带着宁戚走了。

自荐的“三步走”

拥有惊世之才的人多数都有一些傲骨,他们不想去阿谀奉承别人,不愿意在别人面前去卑躬屈膝。因此用人者必须有识人的慧眼和听刺耳之言的度量。倘若管仲没有伯乐的眼力,齐桓公也真的只爱听称颂之言,宁戚或许仍然在放牛,或者一见齐桓公就成了刀下鬼了。

在《吴子兵法》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简募良才,以备不虞”。据《六韬》记载,国君要统兵作战,应选拔七十二名不同知识结构的人才组成一个出谋划策的智囊团。这些都说明没有贤能之人,便没有奇谋良策,谋略与人才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一个国家想要强大,少不了权谋之术,少不了出谋划策的良才。

回头来看宁戚,从他开始准备自荐时,有三步走战略。首先选择的是管仲,因为他知管仲人品,其次他测试齐桓公的度量,再者表现自己的才干。通过以上三步,让齐桓公了解到自己的人品、计谋、愿景这三方面,与其说是一种自荐,不如说是一次相互了解的过程。

齐桓公收了宁戚之后,有人提出去卫国调査这个人之后,再决定是否重用。桓公觉得此举毫无意义,认为有才能的人不拘小节,难免会有错误,因此根本就没有去调查宁戚的历史,就直接封他为大夫。

此后宁戚给齐桓公出了很多计谋,帮助他成就一番霸业。由此可见,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在古代已经成为过去式,现在的我们不能再选择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了。

谢谢观赏,关注我,了解更多历史故事。

标签: 齐桓公管仲齐国桓公国君

更多文章

  • 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虽吃过人肉羹,最后竟被活活饿死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管仲,君王,先秦,周朝,齐桓公,春秋战国,春秋五霸,春秋(书),中国古文献

    正所谓“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看看古往今来的圣君为什么很多最后都死的窝囊。其中固然有社会因素,可更多的还是自身问题。很多明君在雄起之时能够严于律己,可在盛世之时又会“骄奢淫逸”,亲小人远贤臣,给自己带来了人生的悲剧。今天我们来说说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原霸主——齐桓公。齐桓公以管仲和鲍子牙为相,励经图治,

  • 两大错误,导致开创一代霸业的齐桓公被活活饿死,值得你我借鉴!

    历史解密编辑:乱世意梦标签:齐桓公,管仲,齐国,佞臣,国君,大臣,先秦,周朝

    齐桓公病重期间,被他信任的易牙、开方、竖刁围困在宫中,连口水也喝不了,最终被活活饿死。五个儿子各率党羽竞争国君之位,谁也顾不上他,尸体放了整整76天,蛆虫都爬出来了。齐桓公遭遇如此悲剧,表面上看是信任佞臣,实则是没有处理好继承人的问题。齐桓公后期信任佞臣齐桓公是个标准的公子哥,爱吃、爱玩、爱女人,对

  • 齐桓公任用贤臣并以“尊王攘夷”占据大义故能成为春秋首霸

    历史解密编辑:讲不完故事标签:齐国,管仲,周朝,先秦,齐桓公,王攘夷,周天子,诸侯国,春秋(书),中国古文献

    史家说春秋,必说春秋之五霸,说五霸,则必说五霸之首齐桓公。正是齐桓公开启了春秋诸侯霸业之始,使得东周时代出现了以凌驾于其他诸侯国之上的霸业政治形态,也为后期战国时代的出现奠定了基础。而齐桓公的一生可谓是传奇精彩的一生,他早年境遇坎坷,为避祸逃奔在莒国,回国途中又几乎被管仲射杀。春秋诸侯众多,他是如何

  • 用石头和茅草也能换钱?看管仲如何帮齐桓公赚得八年赋税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晓晓古今标签:管仲,齐国,神龟,茅草,赋税,周朝,先秦,齐桓公,周天子,历史故事

    管仲作为齐国的宰相,是能够在齐国缺钱的时候寻求合适的解决办法的。为了给齐桓公解决朝拜周天子的经费问题,他打起了石头的主意。在齐国阴里(山东淄博)有一处乱石岗,管仲命工匠将里面的石头都打造成石壁的模样,统一取名为“石破天惊”壁,然后标价售卖。越长的石头卖得越贵,八寸的石壁需要花8千钱购买,1尺长的就要

  • 宋国内乱,恰好成就齐桓公称霸的起步!——不服?先把你给打服!

    历史解密编辑:小脑袋大历史标签:齐桓公,宋国,齐国,周王室,鲁国

    公元前685年,齐桓公回国为君。齐桓公刚回国,就率领之前还在为立谁为君争论不休的齐国大臣击退鲁国,杀死姜纠,稳定了政局。公元前684年春,坐稳了君位的齐桓公,为惩戒鲁国人扶助姜纠,又起兵攻鲁。可惜在长勺,齐国军队被鲁人打得大败。输给了昔日的手下败将,这让齐桓公更加愤恨不已。6月,齐桓公联合到宋国,两

  • 生得伟大,死得窝囊:究竟是谁坑了齐桓公,乱了齐国?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齐桓公,齐国,管仲,秦国,商朝,鲍叔牙

    齐桓公:称霸数十年,祸乱好几代俗话说:“读书先读史,读史先读人”。放眼世界,在人类民族之林中再没有哪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这样如此注重历史的记载和对史籍的保存。从商朝的甲骨文算起,中华民族流传下来的史学典籍恐怕只有用浩如烟海来形容了。从以纪传体为体例的《二十四史》到以编年体为体例的《资治通鉴》,在这些数

  • 管仲是天下的管仲,齐桓公失去了管仲仿佛失去了灵魂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管仲,齐桓公,齐国,鲍叔牙,易牙

    人总是会老去会死亡,咱们的管仲管夷吾逐渐苍老身体每况愈下,他这一生可以说是精彩的一生是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一生。他成功的辅助齐桓公成了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完美的完成了自己的理想。然而自从齐桓公封禅泰山的想法被自己忽悠作罢之后齐桓公似乎没有了进取之心,而管仲年龄也大了对齐国的未来不得不做出考虑。于是管仲屡次

  • 齐国为什么能称霸春秋?试论齐桓公的创霸条件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齐桓公,齐国,管仲,周王室,鲍叔牙,诸侯国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历史发展到春秋时期进入了大变革时代。随着周王室政权的衰落,各诸侯国纷纷雄起,对内施行改革,对外积极进行邦交,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实力不是共同强盛的,而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一个国家实力的增强常常伴随着其他国家的衰落。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齐国一跃而起,成为春秋

  • 济南和齐桓公的关系你知道吗?

    历史解密编辑:聚焦生活事标签:齐国,刘邦,乐毅,吕雉,王莽,刘肥,先秦,周朝,齐桓公,济南市,历史故事

    济南和齐桓公的关系你知道吗?? 中华龙 2023/04/24?有网友发文:济南市最具影响力的十大名人是谁?? 中华龙说,第一是齐桓公,第二是乐毅,第三是李清照。?有网友说,齐桓公不是济南人。?中华龙说,齐桓公不是济南人,他可是济南的缔造者。,济南城市诞生的鼻祖啊!这与齐桓公是不是济南人没关系。济南属

  • 管仲说:“称霸吧!”齐桓公:“不。”管仲:“那我去死!”

    历史解密编辑:小绿说故事标签:管仲,齐桓公,齐国,鲍叔牙,重耳

    齐桓公与兄弟公子纠争夺君位得胜,强逼鲁国人杀死了公子纠,却让他们将天下奇才管仲送回齐国。在鲍叔牙引荐之下,齐桓公决心重用管仲。于是,他召来管仲,问:“齐国能否安定?”管仲回答:“您能建立霸业,齐国就能安定;建立不了霸业,齐国就无法安定。”齐桓公一听这话,头都大了:“我可不敢有那么大的雄心,只求国家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