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开讲#
伍子胥是楚国大臣伍奢的次子,为人刚强火爆。伍奢被费无忌陷害下狱后,费无忌为了斩草除根,对楚平王献计说:
“伍奢有两个儿子,不将他们一并杀死,必留后患。大王可将伍奢为人质,把其二子召来,事情就万无一失了。”
楚平王派人传召,对伍奢的儿子伍尚、伍子胥说:
“你们前去,大王便会释放伍奢,否则,你们的父亲就必死无疑了。”伍尚仁厚,准备前去,伍子胥便劝阻说:
“这是奸人的诡计,哥怎肯轻往?这是要赶尽杀绝,不留后患,我们若去,不但救不了父亲,自己也白白送命了,以后谁给父亲报仇呢?"
伍尚不听,一人前往,果然和父亲一起被杀。伍子胥逃亡,辗转来到吴国。阖闾当国王后,伍子胥受到了重用。
一天,伍子胥的府门前忽有人前来求见他,门人见其狼狈不堪,不肯通传,来人便自报姓名说:
“我叫伯胚,乃你家大人的旧识,我千里前来,定要见他的。”
门人通传了此事,伍子胥于是召见了伯胚。万想不到,伯胚一见伍子胥跪地便哭,哀声不绝。伍子胥扶起他,伯胚泣泪说:“大人一家被费无忌所害,大人还记得此人吗?”
伍子胥一听此语,心如火烧,他逼视伯丕说:
“此贼我恨不能吃其肉,喝其血,他与我不共戴天,我自不敢忘。”
伯胚放悲声,抽泣道:
“费无忌陷害我父,屡进谗言,致使我父被逼自杀,全族遇害。我四处漂泊,逃难至此,还望大人收留我。费无忌是我们的共同仇人,我一定和大人同心,他日诛杀此人,报我们的深仇。”伍子胥见其惨状,和自己当初无异,对其不禁大加怜悯,他眼中含泪,哽咽说:
“你我同病相怜,我不帮你谁还帮你呢?你安心在我这住下,报仇之事以后再议。”
伯胚从此住在伍子胥府中,伍子胥对他照顾有加,十分友爱。二人常在一起饮酒聊天,伯胚总是对伍子胥说:
“你对我的大恩,他日一定要报。这个世上,只有你是我的亲人了。”
伍子胥又为他的将来谋划,他多次向吴王推荐伯胚,为了让吴王任用他,伍子胥不惜自贬说:
“我的才能,大王尚以为用,何况伯胚的大才呢?他为人忠信,足智多谋,若有施展天地,必会让大王惊喜受益。”
吴王初不相信,听伍子胥说得多了,他便召见了伯胚,赐封他为大夫,和伍子胥同朝为官。
伯胚受此重任,每见伍子胥便感激不尽,伍子胥说:
“我们是朋友,帮助你是应该的,以后切勿再言谢字。只要你能竭力效忠吴王,用心国事,便不枉我的一番苦心。”
伍子胥又推荐伯胚代表吴国游说各诸侯国,提高了伯胚的声望。时间一长,伯胚又以他的逢迎钻营、能言善辩,渐渐赢得了吴王的信任。
公元前505年,吴军和秦楚联军交战,伯胚为了建立奇功,不听伍子胥和孙武的劝阻,孤军深人,连战连败,损失惨重。孙武看清了伯胚的为人,他劝伍子胥说:
“伯胚矜功自任,仁德不备,他日必为吴国之祸。此人不可留,将军何不趁他兵败,以违反军令斩之?”
伍子胥心虽恼他,却摇头说:
“他遭遇可怜 ,我们又有同乡之情,哪里下得了手呢。”
他又向吴王阖闾苦苦求情,伯胚这才保住了性命。
后来,伯胚执掌了大权,他的小人面目彻底暴露了,他竞视伍子胥为眼中钉,恩将仇报地把他害死了。
对待有才而无德之人,不可失去原则,若只重其才,犯了错而不予惩罚,让他们有恃无恐,就会惹出更多的祸事。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或许正是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