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伍子胥引吴入楚,从受害者变加害者,你怎么评价他?

伍子胥引吴入楚,从受害者变加害者,你怎么评价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莹子小趣 访问量:1860 更新时间:2024/1/17 11:15:12

伍子胥,春秋末年吴国的改革家。他辅佐吴王阖闾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得吴国国力大增。但他没能劝阻吴王夫差杀掉勾践,反而因为小人进谗言而被吴王杀掉。他的一生是坎坷的,实现了自己的部分抱负,但没能实现自己的终极理想。他性情刚烈,爱憎分明,又带了点不受礼法约束的骜不驯。历史上对他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盖因他对旧主的态度睚眦必报。但在笔者看来,这个人是治国大才,目光长远,且恩怨分明,是一位忠臣。

伍子胥出身楚国士大夫家庭,他的父亲伍奢是太子少傅,辅导太子建。太子建被费无忌陷害,伍奢受到牵连。费无忌还对楚平王说:“伍奢的两个儿子都十分有才,不杀掉的话必成祸害。不如设计以伍奢为质,将之召来杀死。”楚平王听从。伍子胥看透了这个计谋,劝伍尚与之逃走。伍尚怕逃走了也报不了仇,反而惹天下人嘲笑,选择赴约。果然,两人都被杀死。伍子胥无奈,与太子建奔郑,太子建在郑国起事不成被杀。伍子胥又带着太子建的儿子公子胜奔吴。路上重重关卡,难以渡过。殚精竭虑的伍子胥一夜白头,便将计就计,乔装打扮,终于到了吴国。伍子胥劝吴王攻楚,但卷入继承人的纠纷,故暂时隐退田野。

直到吴王阖闾即位,用伍子胥攻打楚国。伍子胥利用自己对楚国的了解,建议吴国联合唐国、蔡国共同攻楚。吴国大获全胜。吴军攻到郢都时,伍子胥没找到昭王,就把楚平王的坟墓掘开,鞭打尸体三百下,发泄心中怨恨。气的楚国臣子申包胥骂他违背天理,离灭亡不远了。而伍子胥则回答说:“谢谢评价,不会让你如愿的。我还就倒行逆施了。”这件事情影响了后人对伍子胥的评价,认为他罔顾伦理,枉为人。但实际上,换位想想,伍子胥从朝中贵族家破人亡,变为异国臣子,仅仅是因为小人作祟,他心中怎么可能不恨呢?

伍子胥是个有仇报仇,有恩报恩的人。对于帮他完成复仇的吴国,他尽心尽力。先是针对吴国提出改革策略:一是整顿经济,大型农桑,把楚国的先进技术传到吴国,还修筑水利,胥江通航。二是整顿军队,重用军事家孙武,严厉练军,教育与法纪相结合,提高军队战斗力。如此,吴国终打败楚、越,成为霸主。伍子胥看到了勾践的威胁,多次劝谏夫差。但在伯嚭的谗言下,夫差赐剑给伍子胥,令他自杀。伍子胥无奈之下只得自杀,但在临死前还对家人嘱咐,要家人把他的眼睛挂在东城门上,他要亲眼看到越国灭吴。此间之无奈与愤慨,可想而知。伍子胥本可以对勾践这个隐患置之不理,甚至在夫差下旨前逃跑,但他没有,只因他一腔热情付与吴国。司马迁曾对他评价道:“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白公如不自立为君者,其功谋亦不可胜道者哉!” 梁超也说过:“伍子胥智勇深沉,真一世之雄也。”伍子胥正是这样一个有大才干、至情至性之人。

伍子胥的行为饱受争议,因为处于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当时是春秋后期,正是氏族解体、编户开始的时代,所以才会引发争议。因为在西周春秋典型的氏族社会,伍子胥只是伍氏家族的成员,而不算楚王直接控制的人口。所以伍子胥作为氏族的一份子,为氏族族长复仇是既忠又孝的;而伍子胥的哥哥伍尚当时担任楚国棠公,所以他多了一个效忠的对象:楚王。处于矛盾的伍尚只能选择自杀。

但当时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所以对于伍子胥的行为,他的旧友申包胥就有非议,认为伍子胥报仇太过了。可见对于申包胥来说,爱国和爱族同样重要。但是伍子胥还是坚持自己复仇的决定。但是,伍子胥绝对不是那种自私自利之人。他在吴国担任相国,屡次劝谏吴王夫差,最后落到被夫差赐死的下场,却也没有任何背叛报复吴国。可见伍子胥对吴国也是尽忠的,说忠孝两全并不为过。

另外,对于伍子胥的行为,太史公是极力表扬的,他在《史记·伍子胥列传》评论说:“向令伍子胥从奢俱死,何异蝼蚁。弃小义,雪大耻,名垂于后世,悲夫!方子胥窘於江上,道乞食,志岂尝须臾忘郢邪?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太史公对于伍子胥的行为也是极力赞扬的。

标签: 伍子胥吴国夫差勾践阖闾吴王

更多文章

  • 高考题的文化解析:冯至的《伍子胥》你读懂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极目新闻标签:冯至,伍子胥,鲁迅,诗歌,朱自清

    极目新闻记者 徐颖历史小说《伍子胥》,入选今年高考语文阅读材料题。从历史上至今,有过从不同角度书写的不同版本的《伍子胥》,记者了解到,入选高考语文的《伍子胥》,是冯至先生的中篇历史小说《伍子胥》。冯至先生的历史小说《伍子胥》和历史中的伍子胥的故事相比,有哪些特色?6月10日,极目新闻记者采访了《伍子

  • 渔夫救下伍子胥一命,伍子胥送渔夫一把宝剑,渔夫收下后当即自刎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伍子胥,吴国,渔夫,楚平王

    在春秋时期的楚国,伍子胥正处在一个前有大江拦路,后有追兵的极度危险的情况,这时恰好有一个渔夫驾着一叶扁舟在江面捕鱼。伍子胥请渔夫将自己摆渡过江之后,送了渔夫一把宝剑,可是渔夫接过宝剑之后却自刎而死了,这是为什么呢?前有大江,后有追兵当时,伍子胥的家族在楚国受到了迫害,而他的家族只剩下了他自己一人,于

  • 伍子胥一路逃难,一夜之间愁白了头,却因此发明出一条成语

    历史解密编辑:朝夕搞笑官方标签:伍子胥,吴国,宝剑,楚平

    在春秋时期,楚国楚平王的时候,因为楚平王昏庸好色,所以伍奢进谏,结果被楚平王责怪,以至于被满门抄斩。伍奢还有两个孩子,一个叫伍尚,另一个就是鼎鼎大名的伍子胥,因为伍奢得罪了楚平王,所以全家都要被抄斩,只有伍子胥趁机逃了出来。伍子胥逃出来之后,身负血海深仇,但是楚平王依旧不愿放过,在全国发了通缉令,到

  • 伍子胥真的是个人渣吗?

    历史解密编辑:农民小阿蟹标签:伍子胥,吴国,夫差,齐国

    作者:方长荣(伍子胥)古吴历经二十五帝,跨越七百载,是春秋五霸之一,整个过程中的功勋谋士那是数不胜数,而家喻户晓的鼎盛者非伍子胥莫属。他扶助最后二代帝君成就吴国的辉煌霸业,官至大相国权倾朝野,却不曾想最终还是栽于谗言之祸,被自己力捧的吴王夫差赐死,让人不免唏嘘而跌镜。伍子胥的孰是孰非千百年来一直存在

  • 伍子胥一夜白头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伍子胥,吴国,吴王,阖闾,楚国,春秋战国

    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楚国人,春秋时期吴国大夫、军事家。不但名留青史被后人敬仰,其一生也留下许多传奇的故事为人津津乐道。下面就来说说伍子胥一夜白头、伍子胥鞭尸复仇的故事。伍子胥一夜白头的故事伍子胥是楚国大夫伍奢的次子。楚平王即位后,因为听信费无忌的谗言,不但杀害伍奢,还派人去杀伍

  • 专诸刺僚的血雨腥风后,伍子胥加持,阖闾开启强吴时代

    历史解密编辑:秋天的雨呀雨呀标签:伍子胥,阖闾,专诸,要离,吴国

    专诸刺僚的血雨腥风后,伍子胥加持,阖闾开启强吴时代迤然话苏州2022-08-1717:23江苏关注吴王寿梦登台,伍子胥出场,从此,吴国开始出现历史转折,吴王寿梦即位后,做了一件非常有政治意义的事,那就是到中原朝拜周天子,同时了解中原礼乐和风土人情,到了中原以后,他眼界大开,中原文化的高度文明也刷新了

  • 伍子胥之叹:死在夫差手下是情商太低吗?或许这才是真正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小绿说故事标签:伍子胥,夫差,吴国,阖闾,齐国

    在评价历史人物时,《韩非子》中有这么一个观点:“崇侯、恶来知不适纣之诛也,而不见武王之灭之也。比干、子胥知其君之必亡也,而不知身之死也。故曰:‘崇侯、恶来知心而不知事,比干、子胥知事而不知心。’圣人备矣。” 崇侯虎曾讨好商纣王以陷害周文王,恶来也是商纣王身边的馋臣。崇侯虎、恶来善于揣摩人心,拼命讨

  • 复仇之神伍子胥,最终却被仇恨所吞噬灭杀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有料吧标签:伍子胥,复仇,子胥,仇恨,吴国,阖闾

    伍子胥是春秋时期一位极富远见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不仅足智多谋,更被人称为中国的“复仇之神 ”。有仇必报的伍子胥,是迥异于作为政治家、军事家的伍子胥的。伍子胥作为正面人物,被无数次记入各类戏剧及传奇演义中,传唱、吟诵至今,可谓经久不衰。他疯狂的复仇行为被视作英雄之举,被描述成正能量,以标榜后世,激励后

  • 《吴越春秋》:伍子胥撒金瓜子只为报恩

    历史解密编辑:贤谈文史标签:伍子胥,吴越春秋,吴国,越绝书,楚平,楚国

    公元前506年,伍子胥独自一人来到濑水河畔,将三斗三升黄金瓜子撒进了河里,并自言自语道:“若是将来有人捡到这些金子,希望能拿出一半买些纸钱,来祭奠我的恩人。”说完,伍子胥呆呆地望着河水,思绪回到了十几年前。伍子胥出身显贵,他的父亲伍奢,原本是楚国太子的太傅,也就是负责教导太子的老师。然而,有一个费无

  • 伍子胥:只因一件事,要了自己的戚戚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最爱故事标签:伍子胥,吴国,夫差,齐国,阖闾

    春秋时期,两朝元老伍子胥,对于吴国来说,可谓是居功至伟。在他的辅佐下,公子光夺取了国王之位,改名阖闾,打败了宿敌楚国,并攻破了楚国的都城郢都;伍子胥极力拥戴夫差为吴国太子,夫差即位后,伍子胥辅佐他打败了越国,报了阖闾被射杀的“一箭之仇”。但是,这样一个位高权重的大功臣最终却不得善终,吴王夫差赐给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