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选自本人喜马拉雅音频VIP专栏《妙语连珠论英雄》之《复仇的男神:烈丈夫伍子胥》(七)
上一期音频课,我们讲了伍子胥的时代悲剧,以及春秋战国之交的标志性历史事件,吴越争霸。今天我们伍子胥的最后一篇,就来详细讲讲吴越之间惊心动魄的谍战故事。因为伍子胥的悲惨结局,表面上是死于昏君夫差之手,其实是死于谍战失败。伍子胥这位强大的复仇者与谍战之祖,最终竟死在了更为强大的复仇者与间谍手上。这也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历史的宿命感。万事万物,都逃不脱历史与命运的循环,作为个人,只能一声长叹。
其实,勾践带着范蠡,甘心情愿在吴国为奴三年,目的不仅是为了迷惑夫差,也是为了将自己作为间谍,亲自收集情报,以便了解吴国情况,了解夫差与伍子胥的弱点,日后好报仇雪耻。
而当勾践了解到差不多的时候,他就要走了,为了能顺利离开,他超水平发挥了自己超强演技,对夫差大献殷勤,每天打杂,养马,烧水,洗脚,砍柴,做饭,甚至不惜用舌头代替显微镜去验夫差的大便……如此恶心之演技,终于骗得夫差感动的泪水,夫差觉得勾践太忠心了,于是将他放回了越国。
勾践回到越国,开始卧薪尝胆励精图治,他自身的间谍使命已然完成,接下来需要派出更专业的间谍,一则要收集更多的情报,第二要能影响夫差的决策,第三还要对付伍子胥。最后一点尤为重要,伍子胥身为掌吴国情报部门的最高头目,可以说是越国复仇计划中的最大威胁,必须除之而后快。
如此重任,勾践就交给越国情报部门总负责人范蠡。范蠡出身平民,他的行动更加没有底线,他不仅加紧了糖衣炮弹的腐蚀,进一步拉拢内线伯嚭。同时创造性的发展出了几个美女间谍,送给吴王夫差,以执行最高等级的间谍活动。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组织的美女间谍活动,同时也造就了中国四大美女之首,拥有沉鱼之美的西施。
据《吴越春秋》记载,范蠡为了这次间谍活动,精心特训了这批美女三年,包括穿衣打扮、容貌表情、步履举止,以及如何刺探机密、如何魅惑君王等。三年之后,神功大成,其中的佼佼者被精心选拔出来,献给了吴王夫差。
杜甫诗云:“越女天下白,鉴湖五月凉”。杭州、绍兴一带水土极好,所以出产的女孩子也是肤白貌美,而西施就是这群美女中的美女,天生的间谍胚子。
于是,一场刺激的政治性艳情谍战大戏正式拉开了帷幕。伍子胥虽然屡次劝谏吴王夫差不要宠幸越女间谍,但西施凭借自身的绝色美貌与魅惑本领,仍是取得了吴王夫差的专宠。于是,一条条机密的政治军事情报,从吴王的枕席边传送到了越王勾践的薪床边。与此同时,针对吴国谍战部门负责人、相国伍子胥的清除行动,也有条不紊地展开了。
公元前494年,伍子胥终于被迫下出了一步死棋,那就是趁着出使齐国去下战书的机会,偷偷将儿子托付给齐国大夫鲍牧,以免吴国被灭自己也得跟着绝后。至于他自己,则已陷得太深,只能回去陪葬,以报先王阖闾的恩义。齐国就在今天山东中北部一带,虽然是个中原大国,但军队战斗力并不强,所以成为吴国争霸战争中重点打击的对象。
顺便说一下,这位鲍牧就是齐国名臣鲍叔牙的后代,他也是一个兵法家,有兵书《鲍子兵法》十篇及图一卷,与伍子胥同列《汉书·艺文志》中的兵技巧家一派。也许是因为兵学上的交流,让他们成为了好朋友。
看来,伍子胥对吴国已经彻底绝望了,从前他是日暮途远,如今他已山穷水尽。不然也不会在两国交战之际结交敌国大臣,还送子入齐,这大有通敌之嫌。
但伍子胥又有什么办法呢?他和楚国、越国都是死敌,只有齐国无冤无仇,可以托付。况且,此事他做得极为机密,他觉得总得有段时间才会被发现。
然而,伍子胥没有想到,越国的情报网竟强大到了如此地步,他前脚刚送走儿子,后脚夫差就已经知道了。
夫差无法忍受自己的相国,居然与自己要争霸的敌国有染。所以,即便为了吴国的霸业,伍子胥也不能留了,他必须死!
公元前484年,伍子胥出使齐国刚回来,吴王夫差就送了一把宝剑给他,让他自杀。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事到临头,伍子胥还是忍不住痛彻心扉,泪雨如狂:他半生落寞,半生飘零,半生志在报仇,半生忠于吴国;然而到最后,其实啥仇也没报成,啥好也没落上。
总之,伍子胥难以接受这个事实,他决定做人生中最后一次反抗。这就是所谓烈丈夫,哪怕一败涂地,也绝不向命运低头。
于是,在死之前,伍子胥说了最后一句遗言,这句话可以说是春秋历史上最震撼人心的一句名言,这句话就是:必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而抉吾眼县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
意思是:我死后,你们须在我的墓旁种满梓树,等它们长大后就做成棺材,吴亡之后可用来埋葬吴国死难战士的英灵;再剜下我的眼珠悬挂在吴国都城的东门之上,我要在另一个世界亲眼看着越国灭吴,夫差死于勾践之手……
伍子胥这个要求当然不可能得到满足,他死后,尸体被愤怒的夫差扔进了钱塘江,据说,此后,他的佩剑经常在江上出没,愤然漂浮于水面,人取之就会生病,丢弃它则马上就恢复健康,可见上面聚集了多少怨气。
还有人信誓旦旦地说自己看到伍子胥穿着一身素衣,骑着一匹白马,持一柄长矛,立在数百尺高的钱塘江大潮之中,仰天长啸,其声震怒,雷奔电激,荡漭千里。
人们说,伍子胥是复仇男神,他一生都在复仇,就算是死了,灵魂也要继续复仇,那滔天的巨浪,就是他滔天的怨气,他要夫差一刻都不能安宁。
因此,伍子胥后来成为了钱塘江的潮神,每到他死的这一天,民众就要包粽子扔到江里祭祀,而这一天便是五月初五端午节,事实上,端午的“端”,就是平反与昭正之意;端午的“午”,就是伍子胥的伍的通假字;所以“端午节”,原意是用以昭雪伍子胥冤屈的日子。
最后,我想提一下西施的结局。据《墨子》与《吴越春秋》及贾谊的《新书》记载,西施范蠡最后都被越王勾践给沉江了。把“沉江”说成“泛舟五湖”,这其实寄托了人们对他们的同情与怜惜。毕竟历史的真相太过残酷,作为间谍,西施范蠡知道太多内幕,这或许就是他们惨死的原因吧。
以上,就是《春秋战国英雄梦》伍子胥篇的全部内容了。在讲完伍子胥的一生后,闲乐生我仍然意犹未尽、感慨良多。随着对这段历史越了解,我就对人世间的仇恨这种负能量的情绪愈加感到恐惧。我也渐渐认识到,成就历史的原动力,可能不仅在于大国捭阖这些台面上的阳谋,更多的恐怕来自各种不为人道的谍战与阴谋,而成就历史上那些大人物的原动力,也可能不仅在于忧国忧民啊、热血追求啊这些正能量的品质,有时更可能来自固执啊偏执啊怨恨啊隐忍啊,这种有关人类本能中近乎扭曲的心理。特别是伍子胥临死前那句怨毒的诅咒,以及勾践屡次突破道德底线的隐忍与复仇,都给此后的历史抹上了一笔残酷阴冷的基调。
事实上,中国历史上的复仇战士,绝不止伍子胥勾践而已,三百多年后,一位更强大的复仇者诞生了,这位也是楚人,他的名字,叫项羽。
项羽更夸张,为了报他的国仇家恨,他竟然一举坑杀了二十万秦兵,并且放了整整三个月的火,将咸阳这座世界级大都市烧成废墟。这其中详细情况,等下一季我再来详细给你讲。
看来,只要这个世界还有人类,仇恨就会继续,继续奴役着,一个又一个,疼痛难安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