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匪议东周(三十九)从专诸、要离和孙武还原伍子胥的复仇计划

匪议东周(三十九)从专诸、要离和孙武还原伍子胥的复仇计划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榜秀才 访问量:3676 更新时间:2024/1/23 22:36:44

从东周列国故事中来看,伍子胥在春秋吴国崛起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伍子胥执政吴国期间,吴国延续了季札为相时高速发展的势头,有了东南第一大国的霸气,可以与南方霸主楚国一争高下。然而与季札为相一心为国不同,伍子胥对吴国的所有付出都是为了报楚国对其杀父灭族之仇。当初楚平王任由费无极灭杀伍奢满门,只有伍子胥孤身逃出,这个仇恨便在他心中扎下了根。自从逃出楚国后,伍子胥就在积极谋求借兵复仇,相继辗转中原诸国,最后才投奔了东南沿海的吴国。

伍子胥到了吴国后积极谋求借兵灭楚,然后投入了吴王僚门下,几乎说动吴王僚答应他的请求。然而由于公子光的插手,伍子胥第一次借兵失败,只能在吴国当个客卿。为了报仇能够继续,伍子胥又投入公子光门下,用专诸刺杀吴王僚,扶持公子光上位成为吴王阖闾。伍子胥为吴王阖闾上位立下大功,于是吴王阖闾承诺帮助伍子胥复仇。当时吴国在国力上比楚国还是差了不少,而且吴王僚死后也留下了庆忌这个隐患。再加上吴国军队擅长打水战,陆战方面远不如楚国,这些问题都成为阻拦伍子胥复仇的门槛。

吴公子庆忌是吴王僚的长子,吴王僚遇刺后逃到了为国。此人号称力举千钧,疾如奔马,生裂虎豹,是吴国第一勇士。逃到卫国后庆忌积极组织复仇,不仅在当地招兵买马,就连很多吴国人也去投奔他。面对庆忌即将到来的军队,伍子胥的复仇计划只能暂缓。他向吴王阖闾推荐了刺客要离,安排了刺杀庆忌的计划。最后要离以苦肉计牺牲自己的妻儿取信于庆忌,在庆忌大军南下的船上将其刺杀。庆忌死后,吴国内乱平息,伍子胥积极谋划伐楚。他又向吴王阖闾推荐了隐居于吴国的孙武,任用孙武为上将军兼军师,拉开了吴楚大战的序幕。

由于有了孙武这个春秋三圣中的"兵圣"指挥,吴国大军一路向东,弃舟登陆后更是势如破竹,最终攻入了楚国的国都郢都。楚昭王和楚国的贵族大夫们仓皇出逃,楚国到了灭国的边沿。伍子胥也达到了他向楚国和楚王室复仇的目的,就连已经死去的杀父仇人楚平王也被从坟墓中挖出鞭尸。自从受到吴王阖闾的重用后,伍子胥一步一步的实施着自己的复仇计划,最终得偿所愿。整个过程看起来很顺利,然而这并不是复仇计划的全部。借吴兵复仇虽然是伍子胥的主要方向,却并不是唯一的策划,其实他还有第二手和第三手的准备。

伍子胥最早开始借兵伐楚时的选择并不是吴国而是郑国,可是由于郑国处于晋楚两国的中间,经常受到两国纷争的军队入侵,所以借兵的计划无法实行。他逃到吴国后向吴王僚借兵,但由于吴王僚和公子光的争斗而没有成行。连续两次借兵都没有成功,伍子胥便有了第二和第三的安排。伍子胥原本是想像晋文公借兵夺位那样亲自带兵攻打楚国的,但是这个方向却因他的身份问题难以施行。虽然他后来受到吴王阖闾的重用,但是就兵权上的事情却无法取得信任,因为伍子胥是楚人而不是吴人。

为了完成复仇,伍子胥又策划了两个方案,一个是用刺客刺杀楚平王,另一个是推动吴国和楚国爆发全面战争。第一个刺杀的方案伍子胥非常看重,他准备的两个刺客,专诸和要离。这两位刺客先后刺杀了吴王僚和公子庆忌,帮助伍子胥受到吴王阖闾的重用。从清理上看这两位刺客却不是为吴王僚和公子庆忌准备的,而是为楚平王准备的。伍子胥与专诸结拜的时他刚到吴国,对于公子光和吴王僚的恩怨并不清楚,专诸自然不可能为吴王僚所准备。伍子胥结交要离时他正好向吴王僚借兵失败,提前安排要离刺杀庆忌也是说不过去的。

在向吴王僚借兵失败后,伍子胥应该意识到借兵成功的可能性很低,复仇需要有备用方案。除了带兵攻打楚国外,最直接的复仇方式显然是刺杀。伍子胥最大的仇人便是楚平王和费无极,这是导致伍家被灭门的罪魁祸首。专诸和要离正好应对两个仇敌,这中安排不可能是巧合,只能说是伍子胥早有预谋。当公子光为了夺取吴国王位而上门求教时,伍子胥又有了第三个方案,那就是推动吴国与楚国爆发全面战争。只要他能够帮助公子光上位,那就能利用自己对公子光的影响力,促使吴楚开战。

实际上伍子胥安排刺杀吴王僚之前,刺杀楚平王和费无极的计划已经不可实施。楚平王病逝,费无极也被楚国新的令尹囊瓦处以极刑。刺杀计划没有了目标,然而伍子胥的仇恨却得不到发泄,于是他把目标对准了楚国,推动吴楚大战便成了唯一的方向。然后伍子胥安排专诸刺杀了吴王僚,让公子光成为吴王阖闾。随后他又安排要离刺杀了公子庆忌,平息了吴国内乱。伍子胥的两次刺杀安排让自己取得了吴王阖闾的信任,并承诺以伐楚为他报仇。此时摆在伍子胥面前一个严重的问题便是兵权,他没有兵权。

伍子胥自信是能够带领大军战胜楚国的,但他是楚人,并不能完全受到吴王阖闾的信任。于是伍子胥向吴王阖闾推举了隐居在吴国的孙武,并称他为吴人。实际上孙武并不是吴人,而是齐国贵族田氏的后人。没错,就是战国时取姜氏而代齐的那个田氏。齐国田无宇之子田书因战功而被赐姓孙,所以孙武其实是田武。孙武因躲避齐国国内的战乱而避居吴国,所以很多人并不知道他是齐国人。伍子胥与孙武相交,知道对方精研兵法,用兵能力极强,所以向吴王阖闾做了推荐。为了让孙武受到信任,他还诈称孙武是吴国人。

吴王阖闾此人非常多疑,一开始对孙武的能力是不信任的。在进行了面试答辩,献上十三篇《孙子兵法》,又带领宫娥演习后,吴王阖闾才相信孙武有带兵伐楚的能力。然后孙武被拜为上将军兼军师,以伍子胥为副,组成了伐楚大军。如此一来,伍子胥的复仇之路就剩下打仗了。有了"兵圣"做指挥,取胜楚国只是时间问题,伍子胥报仇指日可待。回顾伍子胥报仇的整个过程,其实还是经过了很多曲折的。但伍子胥随机应变的能力很强,每次安排都有后手,这才促成了最后的计划。

更多文章

  • 军事天才伍子胥,为何活成人们眼中的笑话?

    历史解密编辑:西门史纪标签:吴国,夫差,吴王,阖闾,平王,军事,伍子胥,春秋战国,越王勾践

    军事天才伍子胥,为何活成人们眼中的笑话?出生不能选择,但命运可以选择。这句话在伍子胥看来就是一个笑话。伍子胥出身官宦世家,从祖上伍举追随楚庄王开始,到父兄竭尽所能扶持楚平王却最终被害结束。这一路走来,大起大落,没有谁能理解伍家的苦楚,当然也不能解决几千年来“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困局。伍子胥从父兄

  • 伍子胥:“掘坟鞭尸”来复仇的鼻祖,但自己下场也并不好

    历史解密编辑:害羞的脸标签:伍子胥,吴国,阖闾,夫差,秦国,专诸

    伍子胥的仇恨伍子胥的大名在春秋时期绝对是个大V级别的人物,而他的成就,可以说是一个昏君成全的,楚平王好色荒淫,抢了本来应该是儿媳妇的秦国公主——孟赢。而后又在奸臣费无忌挑唆下,要杀儿子太子建,太子建逃亡了,而太子建的老师伍奢被牵连,连带家人都被抓了,当时,伍子胥的哥哥本可以想伍子胥一样逃跑,但他选择

  • 揭码:伍子胥逃命中愁白头出昭关,干成三件大事,留下许多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小镇诗人标签:伍子胥,夫差,吴国,伯嚭,齐国

    揭码:伍子胥逃命中愁白头出昭关,干成三件大事,留下许多故事朱玉林提起伍子胥逃国的历史,大家知道伍子胥携楚太子建之子胜逃奔他国,被楚兵一路追杀。他一夜愁白头而出昭关。在这以后,他干了三件大事,却被诬陷他有谋反之心。公元前484年,夫差便赐死伍子胥。但是,他留下了许多故事,还鲜为人知。伍子胥出昭关后,主

  • 伍子胥引吴入楚,从受害者变加害者,你怎么评价他?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伍子胥,吴国,夫差,勾践,阖闾,吴王

    伍子胥,春秋末年吴国的改革家。他辅佐吴王阖闾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得吴国国力大增。但他没能劝阻吴王夫差杀掉勾践,反而因为小人进谗言而被吴王杀掉。他的一生是坎坷的,实现了自己的部分抱负,但没能实现自己的终极理想。他性情刚烈,爱憎分明,又带了点不受礼法约束的桀骜不驯。历史上对他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盖因他

  • 高考题的文化解析:冯至的《伍子胥》你读懂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极目新闻标签:冯至,伍子胥,鲁迅,诗歌,朱自清

    极目新闻记者 徐颖历史小说《伍子胥》,入选今年高考语文阅读材料题。从历史上至今,有过从不同角度书写的不同版本的《伍子胥》,记者了解到,入选高考语文的《伍子胥》,是冯至先生的中篇历史小说《伍子胥》。冯至先生的历史小说《伍子胥》和历史中的伍子胥的故事相比,有哪些特色?6月10日,极目新闻记者采访了《伍子

  • 渔夫救下伍子胥一命,伍子胥送渔夫一把宝剑,渔夫收下后当即自刎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伍子胥,吴国,渔夫,楚平王

    在春秋时期的楚国,伍子胥正处在一个前有大江拦路,后有追兵的极度危险的情况,这时恰好有一个渔夫驾着一叶扁舟在江面捕鱼。伍子胥请渔夫将自己摆渡过江之后,送了渔夫一把宝剑,可是渔夫接过宝剑之后却自刎而死了,这是为什么呢?前有大江,后有追兵当时,伍子胥的家族在楚国受到了迫害,而他的家族只剩下了他自己一人,于

  • 伍子胥一路逃难,一夜之间愁白了头,却因此发明出一条成语

    历史解密编辑:朝夕搞笑官方标签:伍子胥,吴国,宝剑,楚平

    在春秋时期,楚国楚平王的时候,因为楚平王昏庸好色,所以伍奢进谏,结果被楚平王责怪,以至于被满门抄斩。伍奢还有两个孩子,一个叫伍尚,另一个就是鼎鼎大名的伍子胥,因为伍奢得罪了楚平王,所以全家都要被抄斩,只有伍子胥趁机逃了出来。伍子胥逃出来之后,身负血海深仇,但是楚平王依旧不愿放过,在全国发了通缉令,到

  • 伍子胥真的是个人渣吗?

    历史解密编辑:农民小阿蟹标签:伍子胥,吴国,夫差,齐国

    作者:方长荣(伍子胥)古吴历经二十五帝,跨越七百载,是春秋五霸之一,整个过程中的功勋谋士那是数不胜数,而家喻户晓的鼎盛者非伍子胥莫属。他扶助最后二代帝君成就吴国的辉煌霸业,官至大相国权倾朝野,却不曾想最终还是栽于谗言之祸,被自己力捧的吴王夫差赐死,让人不免唏嘘而跌镜。伍子胥的孰是孰非千百年来一直存在

  • 伍子胥一夜白头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伍子胥,吴国,吴王,阖闾,楚国,春秋战国

    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楚国人,春秋时期吴国大夫、军事家。不但名留青史被后人敬仰,其一生也留下许多传奇的故事为人津津乐道。下面就来说说伍子胥一夜白头、伍子胥鞭尸复仇的故事。伍子胥一夜白头的故事伍子胥是楚国大夫伍奢的次子。楚平王即位后,因为听信费无忌的谗言,不但杀害伍奢,还派人去杀伍

  • 专诸刺僚的血雨腥风后,伍子胥加持,阖闾开启强吴时代

    历史解密编辑:秋天的雨呀雨呀标签:伍子胥,阖闾,专诸,要离,吴国

    专诸刺僚的血雨腥风后,伍子胥加持,阖闾开启强吴时代迤然话苏州2022-08-1717:23江苏关注吴王寿梦登台,伍子胥出场,从此,吴国开始出现历史转折,吴王寿梦即位后,做了一件非常有政治意义的事,那就是到中原朝拜周天子,同时了解中原礼乐和风土人情,到了中原以后,他眼界大开,中原文化的高度文明也刷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