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十年磨一剑 歌剧《楚庄王》全新升级上演

十年磨一剑 歌剧《楚庄王》全新升级上演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访问量:995 更新时间:2024/1/18 23:14:24

“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五年前曾在第三届中国歌剧节、国家大剧院歌剧节等重大演出活动中亮相并受到广泛好评的民族歌剧《楚庄》再度归来。3月10、11日晚,这部由湖北省歌剧舞剧院创作演出、获得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滚动资助项目并动“二改二演”的民族歌剧《楚庄王》在湖北戏曲艺术中心首义剧场以修改打磨后的全新面貌与观众见面。经过五年的沉淀,楚庄王面对内忧外患,韬光养晦终得宏图大展的故事,在富有荆风楚韵的音乐与舞美等手段的烘托下,焕发出更加大气、厚重的艺术魅力。

十年磨一剑 修改打磨全面提升

歌剧《楚庄王》由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湖北省演艺集团联合出品,湖北省歌剧舞剧院创作演出,湖北省演出有限责任公司全程推广。该剧以春秋时代诸侯争霸为历史背景,讲述了面对内忧外患,楚庄王韬光养晦,最终率领楚国走上振兴之路的故事。

作为湖北省歌剧舞剧院的重磅作品,《楚庄王》汇集了著名导演陈蔚、国家一级编剧李穗、著名作曲家吴粤北等一批在舞台艺术领域卓有成就的湖北籍人士。2017年在汉首演后,歌剧《楚庄王》曾于2018年亮相第三届中国歌剧节,随后进京献演国家大剧院歌剧节,收获了专家和观众的赞誉。

“这部歌剧从最初构思到此次修改打磨已经历时十年。此次复排亮相,我们根据前期观众、专家的意见,从剧本、音乐,到导演的二度创作和舞台呈现都做了全方位的修改和提升。”《楚庄王》总导演、中国音乐学院表演教研室主任、教授陈蔚介绍说,“为了让人物塑造更加深入人心,我们特别增加了一场戏,楚庄王佯装打猎,实则练兵,以此来展现他的隐忍和韬光养晦,对塑造这个人物有了非常大的提升。”

全剧在音乐方面颇具特色,作曲家吴粤北将民族音乐语言与国际通用的正歌剧的形式相结合,剧中汇聚了渔鼓、花鼓戏、汉剧、汨罗江一带的民间宫调加上金樽、瑶琴里潜藏的宫廷雅乐,让整部歌剧保持气势恢宏的前提下,还不乏浓郁的荆楚音乐风格。“楚文化不像唐朝那样绚丽多彩,而给人一种朴实、厚重之感,音乐上也要符合这种气质。”此次演出,吴粤北在音乐上也进行了全方位的修改,他对北京青年报记者表示,“《楚庄王》在音乐构成上主要是以江汉音调为核心来构建楚国的音乐基调。我绝不用民歌,但是要用民歌的音调,借鉴戏曲的元素,让大家一听就有典型的湖北地方特色。在配器上,用西洋乐器来表达真正的中国声音。”陈蔚透露,此次音乐上的修改花了很大的功夫,“作曲家实际上是把总谱重新写了一遍,进行了非常严密精准的梳理、删节和配器,这次在音乐的呈现上非常令人欣慰,很有大歌剧的格局,又不失楚风楚韵。”

身段、唱腔一个都不能少 歌剧是个体力活儿

歌剧《楚庄王》在楚庄王“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主线情节之中交织着与爱人樊姬的凄美爱情故事。剧中《星月沉 华灯升》的主题唱段多次唱响,传达着楚庄王在不同时期的复杂情感,楚庄王与樊姬的初见和诀别,也和楚庄王奋发图强的历程紧密相连,金鼓齐鸣的唱段更是气势恢宏、振奋人心。在剧中饰演楚庄王和樊姬的是湖北省歌剧舞剧院优秀的歌剧演员秦德松和马娅琴。

作为第四代“韩英”, 马娅琴曾把经典歌剧《洪湖赤卫队》唱到了国家大剧院。此次《楚庄王》中,汉剧演员出身,从事歌剧表演23年之久的马娅琴不管是身段的表演,还是唱腔的呈现都显得驾轻就熟,在她的演绎之下,楚庄王情有独钟的樊姬被诠释得栩栩如生。然而为了更加贴近人物,马娅琴在接演这个角色的时候就做了全方位的准备,“我找上海音乐学院的李秀英教授系统上声乐课,熟读台词,写人物小传,并且看了很多的史书和影视剧,了解其中的服饰、礼仪,借鉴其中的动作,尽力做到精益求精。”由于马娅琴有戏曲功底,陈蔚还特意为她设计了很多动作,“三个月的集训期间我还学习了汉唐舞。导演会根据我自身的条件设计了很多下腰、托举等动作,对于戏曲演员来说做起来没难度,但对声乐演员来说是很难完成的,因为很多力量是相反的,必须跟唱歌的方法无缝衔接起来。”

虽然是一部民族歌剧,但《楚庄王》其实是正歌剧的样式,对演员的要求很高。戏曲的功底固然会令演员在身段上得心应手,但演唱方面,要想在不戴麦的情况下,让声音穿过乐队和合唱,最终到达观众,甚至让最后一排观众都听得清清楚楚,是非常需要功底的。从2017年首演至今6年过去了,演员的体力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呈现出最好的状态,马娅琴每天早晨六点就到练功房练功,“歌剧特别考验演员的体能,这是个体力活儿,这个剧尤其如此。”

作为男主角楚庄王的饰演者,秦德松则压力更大,他提前很久就开始准备复排,甚至每天早晨4点就会出现在练功房,“这个戏的量很大,演歌剧的人要有体力,而且你各方面都要准备充分,作为主演要更加努力,对得起身边一同协作的同事和买票的观众。”

对家乡文化的热爱体现在每个人的身上

演员们的努力全被陈蔚看在眼里,身为武汉人,在疫情之后再度回到自己的家乡复排这部心血之作,陈蔚感慨万千,“疫情解封以后,我回到我的家乡,非常感慨,有好几次都流泪了。大家在经历了生死的考验以后,对自己家乡文化的热爱都体现在了每个人的行动上。”

在陈蔚看来,楚庄王振兴荆楚的故事,代表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楚庄王》没有被传统文化所束缚住,而是将传统文化的当代精神通过戏剧和歌剧的方式展现给了每个观众,我觉得这也是中国原创歌剧的一个必经之路。”

此次打磨提升,湖北省歌剧舞剧院集全院之力,除A、B角主要演员基本都为湖北省歌剧舞剧院演员外,合唱团、舞蹈团、交响乐团等,均由湖北省歌剧舞剧院艺术家担纲。湖北省歌剧舞剧院艺术总监汪金媛介绍说,此次《楚庄王》的B组阵容都是年轻演员担纲,舞蹈、音响等创作团队也有很多年轻人加入。“虽然疫情期间,很多演出延误甚至推后,但我们的业务训练是没有断的,我们会请专家讲座,演员们也坚持练功,在表演和唱功方面一直保持着状态。”汪金媛介绍说,恢复演出之后,驻场导演还会记录演员们的状态,“这样的监督机制对我们的演出保障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观演结束后,来自北京、上海、武汉等地的专家就歌剧《楚庄王》展开研讨,为该剧的深度修改打磨问诊把脉。专家们一致认为,作为一部从2013年便开始构思,首演于2017年的作品,歌剧《楚庄王》放在今天来看一点都不过时,“这是一部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剧目,在思想立意和艺术表现方面都具有时代性。”《歌剧》杂志执行主编、上海歌剧院艺术创作部主任、编剧游喡之说。不少此前数次看过歌剧《楚庄王》的专家也认为,好作品是打磨出来的,此次复排演出距离第一次首演有了很大的提升。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电子音乐学会会长张小夫表示,“看完之后挺激动的,与首演相比,可以说有翻天覆地的改变和提升。”

为了将《楚庄王》打造成为长期演出的精品剧目,专家们也对该剧的剧本、音乐、舞美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的调整建议,认为该剧可以适当增加戏剧冲突,减少重复的段落,此外在音响平衡上再突出一些层次感。根据本次专家的意见修改打磨之后,《楚庄王》还将于3月31日、4月1日在首义剧场进行新一轮演出。

摄影/任勇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田婉婷

更多文章

  • 靠女人上位的“小鲜肉”却成为楚庄王,称霸路上最难啃的骨头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楚庄王,宋国,国君,楚国

    有人说,依靠女人才成功的男人是懦夫;有人认为,长得像姑娘的男人肯定是娘炮。听着好像有些道理。但是了解了春秋时期的事迹后,趣历史小编认为凡事不能太绝对了。自一役战胜后,军威震动天下,诸侯望风而服。志得意满的也有点飘了,认为天下已经没有敌手。就在楚庄业达到巅峰之时,他遇到了这辈子最难对付的一个对手,那就

  • 楚庄王上任后寻欢3年,有人以为楚要完了,原来他是在布一个大局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征集标签:楚庄王,苏从,史记·楚世家,孙叔敖,庄王,伍举,周朝,先秦

    楚庄王,是春秋战国时楚国的国君。楚穆王十二年(前613年),他父亲楚穆王去世后,庄王便接替父亲的职位,就任楚国国君。这楚庄王上任时,才20岁左右。他一上任,成天躲在宫殿寻欢作乐,不理朝政,而且这么一搞还长达三年。在这三年里,楚国国内叛乱不止,周边的部落也乘机骚扰,但他还是视而不见。并且为了防止王公大

  • 诸葛亮七擒孟获,楚庄王十二年八次讨伐郑国,终得江湖霸主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小琳讲故事标签:诸葛亮,孟获,楚庄王,郑国

    公元前611年,宋襄公夫人为了“帅哥”孙子公子鲍,杀死了另一孙子国君宋昭公。随后,公子鲍被宋人立为国君,是为宋文公。 此时,久未管理江湖事务的霸主晋国,却突然率领卫国、陈国、郑国前往伐宋,信誓旦旦地要揪出幕后凶手。晋国正卿赵盾声称:“天地为大,其次君臣。今宋人弑君,违反了天地君臣之间的伦常。晋为盟

  • 楚庄王死后,楚共王上位,后来楚国怎么样了?说出了很丢人

    历史解密编辑:海叔说春秋标签:楚庄王,楚国,楚共王,吴国,孙叔敖

    一鸣惊人是历史上有名的典故。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春秋5位霸主中的1个——楚庄王。公元前613年,不满20岁的庄王上了位。当时楚国是个烂摊子,国内非常混乱,而且经济也不怎么发达,地方还有一直想趁乱打劫的割据大佬。就在众人以为老大楚庄王会奋发图强之际,这位大佬每天就知道和美人喝酒,对于朝政貌似一点儿也不

  • 爱姬被臣子调戏,楚庄王装作不知,下了一道命令,令臣子誓死追随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楚庄王,爱姬,臣子,楚国,诸侯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诸侯争雄。这是一个混乱的时代,但同时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学在官府的现状被打破,优秀的平民子弟为了跻身上层圈子开始不遗余力、绞尽脑汁。但即便是再优秀的臣子必须遇到明君才行,如果想着跨过诸侯君主,自己当一方霸主,那几乎没有可能,即便是真做到了那一步,前提也是借助了诸侯君主的力量。

  • 一女子引楚庄王灭陈国,大臣劝阻令陈复国,细节证实他并非真心!

    历史解密编辑:小琳讲故事标签:楚庄王,陈国,夏征舒,晋国,楚国

    陈国,为妫姓国,是虞舜之后,西周初作为“三恪”之一被封于淮水之北。名义上,陈国作为先王之后,在周王国政治地位很高。然而,以实力而言,陈国充其量也就是一三流诸侯国。 进入春秋时代以后,陈国地位更是每况愈下。春秋早期,陈国与三大国接壤:西北边是郑国,西南是蔡国,东北是宋国。后来楚国崛起,快速扩张到淮水

  • 二十三年前大臣侮辱宋国,楚庄王令他前往送死,换来讨伐宋国借口

    历史解密编辑:小绿说故事标签:楚庄王,宋国,齐国,郑国

    公元前617年冬,楚穆王在厥貉(河南项城)与陈、郑、蔡三国会盟,准备前往讨伐宋国。 这时,宋国司寇华御事向宋昭公建议:“楚国这次是想征服我国,我们不如先示弱,何必要等到别人来逼迫我们呢?我辈实在无能,民众又有何罪?” 宋昭公听了,接受了华御事的建议,主动前去厥貉迎接楚穆王,慰劳参与会盟的各国军队,

  • “一鸣惊人”是什么意思?典故出自楚庄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楚庄王,齐国,齐威王,楚国,晋国

    成语“一鸣惊人”的历史典故。“一鸣惊人”是指:鸟鸣使人震惊。喻意是指:在平时普普通通,没有出色的表现,突然一下有了出色的成绩。一鸣惊人这则典故有两个历史出处,不过都是出于春秋战国时期,一说出自春秋时期的楚庄王,另一说出自战国时期的齐威王。楚庄王和齐威王在位时期都不理朝政,甚至导致国家局势变得混乱动荡

  • 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三年不问朝政,后来是如何成为霸主的?

    历史解密编辑:神圣海王殿标签:朝政,宋国,楚国,周朝,先秦,楚庄王,孙叔敖,春秋(书),中国古文献,烽火戏诸侯

    春秋时期是群雄争霸,战争频发的一个时代,各诸侯国,为了争取霸主的位置,对其他小国不断进行兼并,使得一些小国被消灭。在这期间一些大国在不断的崛起,各个大国在崛起的同时,也各自在对外进行着扩张,壮大各自国家的实力。各个大国的领导者都在励精图治,希望自己国家在将来处于不败之地,但是到了楚庄王这里,就发生了

  • 你想象中的问鼎中原,与楚庄王计划的有何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海叔说春秋标签:楚庄王,王孙满,秦国,周天子,楚国

    楚国人,一直都想走进中原。楚武王、楚成王、楚穆王,一代代的楚国君主都在为北进中原而努力。因此,当楚庄王掌控了楚国,中原就成为了一个无法避开的话题。楚庄王即位之时,年纪不过二十来岁,正是青春年少之时。刚刚即位的楚庄王也的确像极了纨绔子弟,整天沉湎于声色犬马。蔡国求救楚国,楚庄王不管;巴国进贡楚国,楚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