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七擒孟获,楚庄王十二年八次讨伐郑国,终得江湖霸主地位!

诸葛亮七擒孟获,楚庄王十二年八次讨伐郑国,终得江湖霸主地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小琳讲故事 访问量:2802 更新时间:2023/12/8 5:14:38

公元前611年,宋襄公夫人为了“帅哥”孙子公子鲍,杀死了另一孙子国君宋昭公。随后,公子鲍被宋人立为国君,是为宋文公

此时,久未管理江湖事务的霸主晋国,却突然率领卫国、陈国、郑国前往伐宋,信誓旦旦地要揪出幕后凶手。晋国正卿赵盾声称:“天地为大,其次君臣。今宋人弑君,违反了天地君臣之间的伦常。晋为盟主,若不执行天遣,恐怕祸患就将降临!”

可是,当诸侯大军杀入宋国后,却还是确认了公子鲍的国君之位,却未并能没有追究任何弑君罪人。

赵盾嘴里的“天遣”,难道就是这样?宋昭公九泉之下何以瞑目?

霸主之国的处事不公,让长期忠心跟随晋国的郑国看不下去了,郑穆公说了一声:“晋国不值得跟随了!”然后,就径直投向了楚国。

郑国转投楚国,早在晋人预料之中;但一时半会晋国腾不出手来,也就暂时放过了郑国。

晋国碌碌无为,可楚国却不想坐等其成。公元前608年秋,因为陈国投靠晋国,楚庄王率兵去攻打了陈国,顺道又入侵了宋国。

楚人欺上门来,晋国再不反击,这个霸主就真白当了。

为解救陈、宋二国,赵盾率军出征。在棐林(河南新郑北)会合了陈、宋、曹三国军队后,诸侯联军浩浩荡荡地前去攻打郑国。

见郑国有难,楚庄王急忙派出司马蒍贾前往救援。

晋、楚双方大军在郑国北林(河南郑州东南)遭遇,但晋军却落了下风:不但未能攻下郑国,晋国大夫解扬还被楚人俘虏了。

为报复北林之役,不久后晋国就再次伐郑,但却没能令郑国臣服。

以郑国投靠楚国之后的表现来看,这次像是真心的:不但顶住了晋国的重重压力,次年还主动帮楚国去讨伐宋国,献上了厚重的“投名状”!

可是,别高兴得太早。

公元前606年,晋国在内乱后,新君晋成公继位。为征服郑国,晋成公亲率大军前来伐郑。迫于晋国的强大压力,郑穆公不得不重新与晋人签订了城下之盟。

郑国背叛楚国,楚庄王也不是善男信女。同年夏,楚国马上派军前往伐郑。但是,郑国却铁了心重回晋国怀抱,楚人这次讨伐并没能让郑国投降。

这次讨伐过后不久,郑国就出事了。

同年冬,郑穆公病逝,其子郑灵公姬夷继位。次年夏,郑国爆发内乱,郑灵公也在内乱中被杀死。

趁着郑国内乱,公元前605年冬,楚庄王再次亲率大军攻打郑国,可仍然是无功而返。

公元前604年冬,不甘心的楚庄王,第三度亲率大军攻打郑国。可郑人却异常顽强,坚决不肯投降。楚军频繁出动,没能征服郑国,却把陈国给吓坏了。为免遭楚国兵戎相向,陈国主动投靠了楚国。为惩罚陈国且解救郑国,晋成公派出荀林父去攻打陈国,以“围魏救赵”。

楚庄王第三次攻打郑国,丝毫不见成效。

三伐郑国却毫无成果,楚庄王真急了。

公元前603年冬,楚国又第四次派兵伐郑,攻入了郑国厉地!

这四年来,每年冬天都成了郑国的噩梦。看来不投降楚人,郑国是无法安宁了!在楚人一年强过一年的攻势之下,郑襄公终于顶不住压力,向楚国投诚了。

四年四次征讨,终于让郑国臣服,楚庄王暗暗长吁了一口气。

可楚庄王没高兴起多久,转眼间郑国就又投靠了晋国!郑国人心,还是在晋国!

五年前,郑国主动投靠楚国,随后又背叛了楚国。这次背叛后,楚国连续攻打了四年都没能让郑国臣服,这让楚庄王甚为懊恼:小小的郑国尚不能屈服,谈何称霸江湖!

此时,不光是郑国未服,楚国的旧日附属国也蠢蠢欲动了。公元前601年,楚国附庸群舒国又背叛了楚国。一怒之下,楚庄王便派军兵将舒蓼给灭了!

这些年来,楚庄王称霸事业总显得顾此失彼:刚征服郑国,陈国就背叛了;刚征服陈国,郑国又背叛了;正忧心陈、郑二国叛了又服、服了又叛,自己附庸国又叛了……。

称霸名头响亮,可真走上了称霸道路,却是对人耐心的摧残!

耐心,楚庄王从不缺乏。然而,老天却不光是要考验楚庄王的耐心。

公元前600年,晋成公在郑国扈邑(河南原阳西)举行诸侯盟会。这次盟会,共有晋国、宋国、卫国、郑国、曹国五国国君参加。因为往年陈国投靠楚国,没来参加盟会。为此,晋成公当场决定要去讨伐陈国。

可就在荀林父率领诸侯大军前往伐陈之时,意外发生了:晋成公在扈邑突然过世!诸侯大军没办法,只得先退军来安排晋成公的后事。

晋成公一死,楚庄王的机会就来了!

三年前厉地之战,郑国服而又叛,就是有晋国作后盾;如今晋国国君去世,晋人居丧,正是打击郑国的绝佳时机。于是,这年冬,楚庄王亲率楚军,第五次前往伐郑——这次郑国没了外援,看你如何来抵挡我楚国大军!

可是,事情却没那么简单。

出乎楚庄王意料之外的是,虽然晋国恰逢国难,可一得知楚国伐郑,晋国正卿郤缺还是率领大军前来救援。

得到强大外援的郑国人士气大振,居然在柳棼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楚庄王!

楚庄王亲自出征,居然也被打败,郑国举国上下一片欢腾。

不过,郑国公子去疾却为此而忧心忡忡:“这是国家的灾难啊!我们距离死亡没多少日子了!”公子去疾不是不喜欢胜利,而是担心楚庄王为报复这次失利,会挑起更大规模的战争,那样郑国能否承受得住?

公子去疾的担心,当然是有道理。可是,柳棼之战对于楚庄王的打击其实更大。

楚武王时期,莫敖屈瑕打了败战,直接自杀谢罪;楚文王败于巴国,楚国大夫鬻拳就敢拒绝接纳他进入国都;楚成王时期,令尹子玉在城濮败于晋国,也被楚成王勒令自杀!楚国传统,打了败战连国君都要受惩戒。柳棼之役失败了后,楚庄王回去哪还有脸去面对群臣?

此时,郑人却意外地给了楚庄王一个台阶下。

或许就是在公子去疾劝导之下,郑襄公趁胜主动向楚国求和,期望能获得楚庄王谅解。

郑国主动求和,对郑国和楚国都是一件两全其美之事。可惜,郑、楚之间的关系不是这两国说了算。

郑、楚和解没几天,晋国就率领诸侯大军前往攻打郑国,迫使郑国再度签订了城下之盟!

郑国的投诚,简直就是儿戏!

楚庄王容不得被郑人如此戏弄,公元前599年冬,他亲率大军第六次前往伐郑。不让郑国彻底臣服,楚庄王的脸就丢尽了!

楚庄王不服气,可晋国也不是好惹的。

见楚国又来讨伐,晋国马上派出士会率兵前来救郑,在颖水之北又一次击败了楚庄王!

郑国,简直就成了楚庄王人生迈不过去的一道坎:不但三番五次背叛楚国,还令楚庄王两度战败蒙羞!楚庄王这一生,还能称霸吗?

楚人之倔强,常人难及。虽然屡战屡败,但楚庄王却没有放弃。

公元前598年春,楚庄王第七次讨伐郑国,气势汹汹地攻占了郑国栎邑(河南禹县)。栎邑,是当年郑厉公避难之处,对郑国来说政治意义巨大。栎邑被占,意味着郑国安全也就无法得到保障了。

十一年来,被楚庄王像疯狗一般撕咬,郑人心理防线已经崩溃。公子去疾声称:“晋、楚两国不修德却频繁以武力相威胁,那么谁来攻打就臣服于谁。晋、楚两国都不讲信用,我们又讲什么信用!”

作为夹在晋、楚两大国之间的弱国,当城头草就是最佳的保命手段。郑襄公听了,也无可奈何,便接受了公子去疾建议,向楚国投诚了。

这年夏,楚庄王在陈国举行盟会,郑襄公与刚刚弑君篡位的陈国夏征舒都参加了会盟。或许是看到楚庄王不讨伐弑君篡位者,郑襄公感觉不爽,等楚庄王一回国,转身又投靠了晋国!

从公元前608年到现在,整整十一年了。这十一年间,楚国七次攻打郑国,却仅仅换来了郑国的三心二意,这让楚庄王彻底对郑国寒了心。

公元前597年春,楚庄王第八次率领大军讨伐郑国。

这一次,楚庄王的攻打目标不再是郑国某个城邑,而直指郑国国都新郑!不将郑国彻底打趴下,郑人就始终是三心二意。只要攻打下了新郑,郑人敢再不服楚,楚庄王就要灭郑国给了!

楚国围困之下的郑襄公也惶惶不可终日,在被围困十七天后,心急如焚地求神问卜。郑人刚开始占卜向楚国求和,结果却不吉利;再次占卜到太庙去哭、且出车备战,卦象大吉。郑襄公便下令举国之人都到太庙中去痛哭,连驻守城墙的士兵也必须跟着大哭!

见郑国士兵突然痛哭流涕,楚庄王一时愣住了:不明底细的他,赶紧命令楚人先退军。

哭,居然能“哭”退敌军,这卦真是太灵了!

郑襄公大喜,赶紧命令下人加固国都城墙。

这时,楚庄王已查探清楚郑人举国痛哭的原因,不由得哑然失笑。于是,他立刻命令楚军再次将新郑围了个水泄不通,加强攻城力度。三个月后,楚军就攻破了城墙,进入了新郑。

十二年来,楚庄王被郑人戏弄了太多次。这次郑都被破,郑国十有八九会被楚庄王灭国!

国都城门一被攻破,郑国命运就不再由自己把控了。失去信心的郑襄公被迫赤裸上身、手牵着羊迎接楚庄王,当面向他投降。

一国国君,如此卑躬屈膝地向楚庄王哀求,说明郑人这次是彻底绝望了。

要灭郑国,现在是举手之劳。

楚国大臣纷纷劝楚庄王不可答应郑襄公的求和,应该将郑国给灭了。但是,楚庄王却别有一番见识:“郑国国君能屈身下人,必能得民众之心。怎么还能占领他的领地呢?”

郑襄公是否得人心还真不好说,但郑国民众大多拥戴郑氏家族却是史实。当年秦国秦穆公派军偷袭郑国,郑国商人弦高甘愿赔上十二头牛都要拖住秦军,可见郑人对郑国认同度之高!百姓人心既然忠心于郑,楚国想强行占领郑国必将得不偿失。楚国是强大,但却还不能为所欲为。

因此,楚庄王下令,退军三十里后与郑国议和。

十二年来,楚庄王八次讨伐郑国,一度打得郑人举国痛哭,终于让郑国彻底臣服了!

相比较于诸葛亮的七擒孟获,楚庄王八伐郑国在艰苦程度上毫不逊色。诸葛亮七擒七放孟获,让南中从此不再叛蜀;楚庄王八伐郑国,虽然没能让郑国不再叛楚,却成了楚庄王争霸事业中的关键一环。郑国投降楚国后不久,晋国就派出大军前来与楚国争霸,结果在邲之战中,楚庄王大胜晋军,一举而坐上了霸主的宝座!

楚庄王的艰难称霸历程,证明了称霸江湖不但要有耐心,更要有承受挫折的恒心,以及不屈不挠的称霸决心!

标签: 诸葛亮孟获楚庄王郑国

更多文章

  • 楚庄王死后,楚共王上位,后来楚国怎么样了?说出了很丢人

    历史解密编辑:海叔说春秋标签:楚庄王,楚国,楚共王,吴国,孙叔敖

    一鸣惊人是历史上有名的典故。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春秋5位霸主中的1个——楚庄王。公元前613年,不满20岁的庄王上了位。当时楚国是个烂摊子,国内非常混乱,而且经济也不怎么发达,地方还有一直想趁乱打劫的割据大佬。就在众人以为老大楚庄王会奋发图强之际,这位大佬每天就知道和美人喝酒,对于朝政貌似一点儿也不

  • 爱姬被臣子调戏,楚庄王装作不知,下了一道命令,令臣子誓死追随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楚庄王,爱姬,臣子,楚国,诸侯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诸侯争雄。这是一个混乱的时代,但同时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学在官府的现状被打破,优秀的平民子弟为了跻身上层圈子开始不遗余力、绞尽脑汁。但即便是再优秀的臣子必须遇到明君才行,如果想着跨过诸侯君主,自己当一方霸主,那几乎没有可能,即便是真做到了那一步,前提也是借助了诸侯君主的力量。

  • 一女子引楚庄王灭陈国,大臣劝阻令陈复国,细节证实他并非真心!

    历史解密编辑:小琳讲故事标签:楚庄王,陈国,夏征舒,晋国,楚国

    陈国,为妫姓国,是虞舜之后,西周初作为“三恪”之一被封于淮水之北。名义上,陈国作为先王之后,在周王国政治地位很高。然而,以实力而言,陈国充其量也就是一三流诸侯国。 进入春秋时代以后,陈国地位更是每况愈下。春秋早期,陈国与三大国接壤:西北边是郑国,西南是蔡国,东北是宋国。后来楚国崛起,快速扩张到淮水

  • 二十三年前大臣侮辱宋国,楚庄王令他前往送死,换来讨伐宋国借口

    历史解密编辑:小绿说故事标签:楚庄王,宋国,齐国,郑国

    公元前617年冬,楚穆王在厥貉(河南项城)与陈、郑、蔡三国会盟,准备前往讨伐宋国。 这时,宋国司寇华御事向宋昭公建议:“楚国这次是想征服我国,我们不如先示弱,何必要等到别人来逼迫我们呢?我辈实在无能,民众又有何罪?” 宋昭公听了,接受了华御事的建议,主动前去厥貉迎接楚穆王,慰劳参与会盟的各国军队,

  • “一鸣惊人”是什么意思?典故出自楚庄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楚庄王,齐国,齐威王,楚国,晋国

    成语“一鸣惊人”的历史典故。“一鸣惊人”是指:鸟鸣使人震惊。喻意是指:在平时普普通通,没有出色的表现,突然一下有了出色的成绩。一鸣惊人这则典故有两个历史出处,不过都是出于春秋战国时期,一说出自春秋时期的楚庄王,另一说出自战国时期的齐威王。楚庄王和齐威王在位时期都不理朝政,甚至导致国家局势变得混乱动荡

  • 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三年不问朝政,后来是如何成为霸主的?

    历史解密编辑:神圣海王殿标签:朝政,宋国,楚国,周朝,先秦,楚庄王,孙叔敖,春秋(书),中国古文献,烽火戏诸侯

    春秋时期是群雄争霸,战争频发的一个时代,各诸侯国,为了争取霸主的位置,对其他小国不断进行兼并,使得一些小国被消灭。在这期间一些大国在不断的崛起,各个大国在崛起的同时,也各自在对外进行着扩张,壮大各自国家的实力。各个大国的领导者都在励精图治,希望自己国家在将来处于不败之地,但是到了楚庄王这里,就发生了

  • 你想象中的问鼎中原,与楚庄王计划的有何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海叔说春秋标签:楚庄王,王孙满,秦国,周天子,楚国

    楚国人,一直都想走进中原。楚武王、楚成王、楚穆王,一代代的楚国君主都在为北进中原而努力。因此,当楚庄王掌控了楚国,中原就成为了一个无法避开的话题。楚庄王即位之时,年纪不过二十来岁,正是青春年少之时。刚刚即位的楚庄王也的确像极了纨绔子弟,整天沉湎于声色犬马。蔡国求救楚国,楚庄王不管;巴国进贡楚国,楚庄

  • 楚庄王三年的时候,楚国的危机再一次来临

    历史解密编辑:海叔说春秋标签:楚国,齐国,秦国,吴越,楚庄王,朱孟烷,历史故事

    楚庄王三年的时候,楚国的危机再一次来临。楚国大旱,国内爆发严重饥荒。中原有晋国、齐国等国虎视眈眈,在与晋国的几次对阵中楚国都落了下风。而楚国边境,这个时期也频发动乱,戎人、淮夷、吴越、巴蜀等等部族都趁楚国新旧交替之际发动对楚国的骚扰战。输给晋国、齐国,楚庄王可以没有任何表示。可是输给了戎夷、吴越,楚

  • 三年不理朝政,一鸣惊人的楚庄王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楚庄王,朝政,吴国,齐国

    楚庄王(出生不详——公元前591年),芈姓,熊氏,名旅(侣),熊旅(熊侣),又称荆庄王,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公元前613年——公元前591年在位。楚穆王十二年(公元前613年),楚穆王去世,作为嫡长子的熊侣继位,是为楚庄王,此时的楚庄王,年龄不足20岁,但他继位后要应付的时局却很复杂,此时

  • 春秋五霸:明礼守信,真偶像楚庄王

    历史解密编辑:烛下青史标签:楚庄王,春秋五霸,陈国,楚国,晋国

    在这个鱼龙混杂的社会,我们往往都会为自己树立一个我们或许并不能及,但却又是那种嘱意的人物为自己的偶像。从美女迪丽热巴,到创业者马云、马化腾,小鲜肉蔡徐坤等等。这无疑为我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可要是你到达了春秋时期,这个优质的偶像便非楚庄王莫属了。楚庄王的故事能够让我们懂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