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那一年,楚庄王窥视王城,震动了东周

那一年,楚庄王窥视王城,震动了东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小粒圈主 访问量:3285 更新时间:2023/12/9 15:55:30

公元前606年,一支楚国的军队在向河南嵩县进发,带兵的是楚国的一代雄主楚庄王,征讨的对象是从北方南下的一支蛮夷部队陆浑之戎。看到自己的军队盔甲整肃、旌旗招展,楚庄王非常满意,他知道自己的军队将轻易打败这群野蛮的乌合之众。

楚庄王的信心不是没有理由的,就在前几年,楚国的这支军队先后消灭了庸国、麇国、舒国,击败了陈国、郑国、宋国等诸侯国,楚国的疆土得到了极大的扩展,一时间让春秋诸国为之侧目。

楚庄王出征雕像

事实与楚庄王设想的一样,陆浑之戎在强大的楚军面前果然不堪一击,一路北逃,楚军一路追击到达洛水之滨。此时,楚庄王却出其不意的下令停止追击,就地安营。将领们一时之间都有些纳闷,不知道大王为何不继续趁胜追击,彻底消灭敌人。

他们不知道,楚庄王此次北伐,目的不在于消灭北方的蛮夷,而在于洛水对岸的那座城市。那是周王朝的都城洛邑,周王室的所在地,春秋诸侯们共同尊奉的国君如今就在这座城内。自从周平王东迁以来,周王朝的辉煌早已不复存在,诸侯们早已不听周王的号令,相互之间为了扩张实力而不断征伐,周王朝实际能够控制的领地一再缩小,如今已经只剩下这一座孤城。但是楚庄王不太明白,在这个诸侯争霸的时代,一个小小的周王室为什么还能存在,无论是当初的齐桓公还是晋文公,以他们的实力都可以轻易的灭周,但是他们居然都没有这么做。不但没有这么做,他们居然还纷纷喊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要维护这个名存实亡的周王朝。

齐桓公葵丘会盟

楚人对于周王朝的感情是复杂的。早在商朝末年,楚人的先祖鬻熊率领部族追随周文王,他不仅兢兢业业,而且待周文王如父亲一般。然而鬻熊不幸早逝。后来周武王在夺得天下之后,完全忘记了鬻熊的功绩,分封诸侯的时候楚人没有得到任何封赏,直到周成王继位后,才勉强给鬻熊的曾孙熊绎封了个小小的子爵,而且封地位于偏僻蛮荒的楚地,楚人因此对周王室颇为怨恨。

后来楚人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终于在南方开辟出一片广大的国土。楚人满以为这一次能得到中原王朝的认可,然而,当楚国君主熊通上表周王室请求提升自己封号的时候,周天子一口予以回绝。楚人的愤怒终于爆发了,熊通历数楚人遭受的歧视,表示不再接受周王室册封,于是自立为楚武王。当时的天下,只有周天子一人可以称王,而熊通自立为王的举动无疑是一种僭越,楚国的国君从此以后代代称王,不再尊奉周王室。

楚人筚路蓝缕以山林的艰难创业

楚庄王想到自己祖先的遭遇,感慨万千。如今兵临洛邑,下一步该怎么走,他还没想好,他决定先看看周王室的反应再说。于是他命令军队就在洛水边排开阵势,每日操练不止,以此向周王室炫耀自己武力的强盛。

此时的周王朝是周定王在位,洛邑城内,他早已吓得瑟瑟发抖,如狼似虎的楚军现在就在不远处耀武扬威,自己那点人马只够维护治安,要想挡住楚国的雄兵无疑是痴人说梦。他不知道楚庄王想干嘛,自己今后的命运会怎样,周王朝的江山是否就此终结。遍观满朝的官员,他觉得只有自己的族叔王孙满还有些才干,于是派他前往楚军大营探听情况。

国之重器鼎

楚庄王接见了王孙满,落座之后,楚庄王劈头盖脸就问了一句:“我想知道你们周天子的鼎有多大多重?”这句话太直接了,鼎,国之重器,只有天子配享九鼎,如今楚庄王直接问鼎,意思很明白,我想取代周天子。

王孙满回答:“在德不在鼎。”这是句没用的屁话,礼崩乐坏的东周,孰有德孰无德?所以楚庄王接着说:“别以为只有你周王室有九鼎,想要铸鼎太容易了,我楚军大戟上面折损的钩尖收集起来,就能轻易铸造九鼎。”王孙满于是把鼎的来历,天下有德者居之这类的废话又讲了一遍,但是在最后,他说了一句:“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楚王问鼎

楚庄王别的都没听进去,天命未改四个字听进去了。此时他突然好像明白了当初齐桓公和晋文公为何选择尊王攘夷而不是取而代之,就是因为天命未改,也就是时候未到。当年的齐国和晋国尽管都曾经是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但是都不足以平灭天下一统海内,如果贸然称王甚至取代周王室,则必然遭遇其他诸侯国的联手进攻。因此,最聪明的办法就是高举尊奉周天子的大旗,当诸侯国的盟主。此时,如果有哪个诸侯国出头抵抗,就凭借盟主的身份,以“对天子不敬”的名义联合其他盟国予以讨伐,这样久而久之,盟主的势力将逐渐扩张,才有机会统一天下。楚国今天的实力与当初的齐国、晋国相比还差一大截,此时如果征讨周王室,显然时候未到。

春秋五霸

想明白了这一层,楚庄王立即下令退兵。东周王国总算躲过了一劫,继续苟延残喘。

九年以后的邲之战,楚国军队击败了不可一世的晋国,楚国也终于迎来了称霸的时代。

更多文章

  • 楚庄王是在哪一场战役之中,奠定了霸主之位的?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先轸,大军,郑国,晋国,周朝,先秦,楚庄王

    晋成公在扈地率领诸侯联军与楚军对决,打赢了几场战役之后,晋成公就去世了。晋成公的儿子晋景公就在这样的战争环境中即位,成为了晋国的新国君。楚庄王得到晋成公去世的消息,就加紧攻打晋国。晋景公即位之后,稳定了军心,按照父亲先前的布置,继续和楚国对抗,最终战胜了楚庄王。三年后,楚庄王包围了郑国,郑国向晋国告

  • 楚庄王为何要三年后才“一鸣惊人”?“耍酷”的背后,掩藏着啥?

    历史解密编辑:大大小小的风筝标签:楚庄王,楚文王,周王室,楚成王,宋襄公

    楚庄王是春秋五霸之一,能力出众,魄力非凡。他在位期间,一举灭庸,北上与晋国争霸,饮马黄河,观兵于周疆,问九鼎之大小轻重,灭陈又复陈,伐郑时逼得郑襄公“肉袒牵羊”以迎,攻宋时则让宋文公啼哭不已,在邲之战中更是大破晋军,取其霸业而代之。既然是这样一个绝世牛人,世上就因之兴起了许多围绕着他的传奇故事。比如

  • 爱姬被臣子调戏 楚庄王装作不知 下了一道命令 令臣子誓死追随!

    历史解密编辑:巧手小房标签:楚庄王,爱姬,伍举,臣子,楚国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诸侯争雄。这是一个混乱的时代,但同时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学在官府的现状被打破,优秀的平民子弟为了跻身上层圈子开始不遗余力、绞尽脑汁。但即便是再优秀的臣子必须遇到明君才行,如果想着跨过诸侯君主,自己当一方霸主,那几乎没有可能,即便是真做到了那一步,前提也是借助了诸侯君主的力量。

  • 春秋五霸之楚庄王-从声色犬马的蛮夷首长到问鼎中原的诸侯霸主

    历史解密编辑:齐遇念别离标签:郑国,齐国,宋国,重耳,楚庄王,齐桓公,春秋五霸,历史故事

    前言楚庄王是春秋五霸中的最后一位,也是最“叛逆”的一位,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和秦穆公等四位前辈无论怎么作、怎么斗,都是以“尊王攘夷”为政治纲领,他们想揍谁,一定要打着周天子的名义,以接受周天子的青睐和赏赐为荣。可是楚庄王就不“惯病”,不仅不尊重天子,还带领大军问鼎中原,对周天子逼宫,并展开十几年的

  • 楚庄王要厚葬爱驹,大臣优孟悲痛欲绝,陛下请葬在我的肚子里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优孟,楚国,国君,先秦,周朝,楚庄王,艺术家,历史故事

    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史记·七十列传·滑稽列传》这是《史记》中关于楚国大臣优孟的评价。在春秋时期有五位霸主,分别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这五位霸主带领着自己的国家,厉兵秣马,发展国力,最终称霸诸侯。而其中有一位君主,初登宝座时为政荒唐,后来听从臣子规劝,改过自新,带领国

  • 楚庄王要纳美艳寡妇入宫,遭到臣子反对,结果臣子偷偷自己娶了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楚庄王,吴国,郑国,楚国,国君,先秦,周朝

    公元前598年,楚庄王攻打陈国,俘虏了一个貌美的寡妇,这个寡妇有多美呢?美到陈国的国君和两名卿大夫同时迷恋她,美到楚庄王和臣子都对她动了心。《新唐书》在提到唐中宗的女儿安乐公主的时候,用了一个词:“光艳动天下”,安乐公主是不是真的光艳动天下很难说,但这五个字用来形容这个寡妇应当是非常贴切的。这个寡妇

  • 楚庄王即位三年,纵情声色、不理朝政,殊不知这一切只是假象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侦查号标签:朝政,伍举,楚国,先秦,周朝,楚庄王,孙叔敖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句话的典故出自《史记》,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庄王,上台之后贪图享乐,整整三年的时间里,从来不过问政务。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国之将灭的时候,楚庄王却以迅雷不及耳之势,问鼎中原。原来纵情声色,不理朝政,都不过是楚庄王故意制造的假象罢了。初掌大权楚穆王在位期间,曾

  • “楚庄王”归来!686件华服烘托浓郁荆楚之风

    历史解密编辑:极目新闻标签:荆楚,歌剧,演员,武汉,华服,楚庄王,编钟乐舞

    极目新闻首席记者张聪摄影记者萧颢通讯员黄影“剑出鞘,戈如虹,戈矛剑戟凌长风,三军凛凛肃杀声,骠骑悍将行匆匆……”金戈铁马,杀气肃然,当雄浑的《楚征行歌》响起,民族歌剧《楚庄王》的史诗画卷,终于在五年后又一次展开。戈矛剑戟凌长风3月10日、11日晚,由湖北省歌剧舞剧院创作演出、获得国家艺术基金2019

  • 楚庄王在一鸣惊人前的三年里干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秦国,楚国,晋国,周朝,先秦,楚庄王

    这才是真正的春秋之楚庄王(一)主笔:闲乐生公元前614年,楚穆王商臣逝世,他未满二十岁的儿子熊侣即位,是为楚庄王。而摆在年轻的楚庄王面前的,是一个内忧外患的烂摊子:第一,外有强敌。晋国上卿、中军将赵盾乘楚国主丧未定之机在宋国举行七国大会,原先归附于楚国的小弟宋、陈、郑、蔡等国纷纷投靠了晋国,楚国的国

  • 一言兴邦,一言丧邦:楚庄王能成为春秋五霸,他的宠妃不可忽视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楚庄王,孙叔敖,春秋五霸,庄王

    樊姬是楚庄王的宠妃。她智慧过人,见识不凡,多次劝谏楚庄王应该励精图治,任用贤才。可以说,楚庄王能够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是与樊姬的智慧分不开的。这个巾帼女子的见识胜过须眉英雄楚庄王,真可谓是个女中豪杰。楚庄王即位之初,贪图享乐,不思治国,整日飞鹰走犬,打围射猎,晚上则沉溺于美女、酒宴、音乐之中。樊姬这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