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五霸之楚庄王-从声色犬马的蛮夷首长到问鼎中原的诸侯霸主

春秋五霸之楚庄王-从声色犬马的蛮夷首长到问鼎中原的诸侯霸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齐遇念别离 访问量:4562 更新时间:2024/1/11 11:42:36

前言

楚庄王是春秋五霸中的最后一位,也是最“叛逆”的一位,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和秦穆公等四位前辈无论怎么作、怎么斗,都是以“尊王攘夷”为政治纲领,他们想揍谁,一定要打着周天子的名义,以接受周天子的青睐和赏赐为荣。

可是楚庄王就不“惯病”,不仅不尊重天子,还带领大军问鼎中原,对周天子逼宫,并展开十几年的晋楚争霸,最后打败晋国实现称霸诸侯的野心。

在楚庄王的一生,根本不在意周天子,也不搞“尊王攘夷”那一套,靠自己的实力成功跻身“五霸”行列。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从出身来看,与根正苗红的姬姓晋国、功勋之后的姜姓齐国和殷商旧族的秦国、宋国相比,楚国是大国中最“卑微”的。

楚国国君姓芈,最早受封于周成王时代,管辖范围在汉水和长江中游,那个时候的长江中游属于蛮夷未开化之地。

所以说,虽然楚国诸侯封得早,但不受周天子和中原诸侯国待见,一直被排除在华夏之外。

由于和周朝血缘关系淡薄,楚国也没有太把周天子放在心上,春秋初年,平王东迁,东周王畿实力衰微,楚国自立为王,名义上与天子平齐。

周朝廷自然是不同意的,可是自己实力太弱还动不了人家,干脆给自己个台阶下,封楚国为南方夷越之长。

由于两湖长江中游为蛮荒之地,人烟稀少,楚国得以拓展疆土,经过几代努力,楚国成为地盘最大的诸侯。

公元前613年,不到二十岁的芈旅继位,是为楚庄王,此时的楚国内政治暗流涌动,公子燮与令尹(楚国宰相)成嘉为了权力剑拔弩张。

公子燮由此产生谋反之心,并劫持楚庄王逃出郢都,可惜计划败露,被成嘉预先得知,在逃走的半路上截杀公子燮,解救楚庄王。

历史记载,楚庄王在这之后的三年中整日声色犬马,田园狩猎,在王宫内载歌载舞,楚国遭受异族入侵和大饥荒都不管。

最后在大臣苏从声泪俱下的苦劝后如醍醐灌顶,立刻改过自新,远离酒色,亲自处理朝政,并从此成就一番霸业。

这段经历就是成语“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典故,在笔者看来,这或许是楚庄王的韬光养晦策略。

在其继位之初,朝中根基不稳,全由成嘉把持朝政,如果与权臣势力硬刚,难保不成为第二个公子燮,干脆低调蛰伏起来,暗中蓄力,等待时机。

再加上当时楚国外有夷狄入侵,内有饥荒,庄王更不能着急,只等朝廷人心不稳再果断出击。如果是因为玩心太重,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问鼎中原,威逼天子

楚庄王在“一鸣惊人”后,迅速开开挂模式,楚庄王三年(前611年),楚庄王亲自率军灭掉庸国,然后图谋北上争霸。

当时的中原以晋国实力最强,西部抑制秦国,东部制衡齐国,此时的晋国国君是晋灵公,但大权掌握在权臣赵盾手中,君臣矛盾突出,这就为楚庄王北上提供了有利时机。

从前610年至前607年,楚庄王伐陈攻宋,震慑中原,各路诸侯纷纷在晋楚之间站队,晋楚争霸日趋白热化。

前606年,楚庄王亲率大军北上,直抵周天子都城洛邑附近,在周王室边境陈兵示威,吓得周定王惶恐不安,立刻派遣使臣慰劳楚庄王。

楚庄王咄咄逼人,丝毫不给天子留面子,还问九鼎的大小、轻重。九鼎象征九州,是夏、商、周的传国之宝,也是天子权力的象征。

楚庄王问九鼎充分暴露其称霸中原的野心,只是晋、齐、秦、吴等诸侯大国都在,楚国尚未一家独大,只得暂时退兵。

邲之战,楚庄王称霸中原的关键一役

在楚庄王问鼎中原后的几年时间里,晋楚争霸互有胜负,为了彻底消灭晋国的威胁,公元前597年,楚庄王亲率大军围攻晋国的盟友郑国。

晋国派荀林父率领大军救援郑国,两军在邲地(今河南郑州北)展开争夺,在开战前,楚军进行了充分的情报刺探和搜索,得知晋国将帅不和。

为了进一步瓦解晋军心理防线,楚国先派使者表明只是教训郑国,不敢得罪晋国,还向晋国讨好献媚,使晋国产生懈怠轻敌心理,并答应与晋国签署盟约。

但在约定以后的数日就背弃盟约,派遣将领驾单车向晋军挑战,杀掉一人,俘虏一人,楚军的一软一硬把晋军弄得既愤怒又不解,楚庄王的求和是为懈怠晋军,挑战在于试探晋军虚实。

晋军内部果然发生矛盾,有人为了升职要向楚军挑战,有人却想让晋军失败,故意从中作梗。

楚军眼看时机已到决定先发制人,楚国全军出动,楚庄王亲自督战,晋军主帅荀林父见楚军大举来攻,前有强敌,后有黄河,心中非常慌乱,竟然直接敲响战鼓说:“先渡过河的有赏!”

荀林父这一嚷嚷让本就没有底气的晋军乱了阵脚,所有士兵一道涌向河岸,争船抢渡,先上船者挥刀乱砍,船中断指之多,竟然可以捧起。

趁晋军溃逃之际,楚军乘胜追击,溃散的晋军争舟渡河,喧嚣之声彻夜不绝,有的战车陷入泥坑,无法前进,最后荀林父率少量残兵回到晋国。

邲之战作为晋楚争霸中的一次重要战役,意义重大,楚国不仅报了城濮之战的一箭之仇,而且在诸侯之间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

首鼠两端的郑国彻底依附楚国,楚庄王则趁此余威进击宋国,经九个月围困,宋国陷入困境,竟达到“易子而食”的程度。晋国因为邲之战元气大伤,无力援救,最终宋国于594年力竭投降。

宋降楚后,鲁国也转而依附楚国,同时楚国又与齐国通好,一时间中原形势完全落入楚国的掌握之中,楚庄王如愿以偿地取得了中原霸权。

楚国最强霸主

楚庄王一生武功赫赫为楚国之最,前611年,楚庄王在他执政的第三年亲自指挥楚、秦、巴联军灭庸,镇服南方百夷。

前606年问鼎中原,成就一段历史佳话,从前604年至597年六次伐郑,使郑臣服,前597年,楚庄王亲率大军与晋军在邲地决战,大胜晋国,立威定霸。

前595年,楚庄王率领大军围宋九个月,霸业达到顶峰,楚庄王在位期间“并国二十六,益地三千里”,在楚庄王执政期间,楚国成为整个春秋战国时期霸业最辉煌时代。

他的文治武功给楚国带来了强盛和霸业,从此楚国崛起成为春秋战国近五百年的强国之一。

历来史家对春秋五霸的人选有争议,一种排法为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还有一种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但无论哪一种排序,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都是当之无愧的人选,可见楚庄王功绩之大,地位之高。

综合来看,齐桓公虽然九合诸侯,但执政末期宠信奸佞,落得个被幽禁饿死的下场。

晋文公虽然称霸中原,但仅执政八年,影响有限,秦穆公虽然在开拓疆土可与楚庄王媲美,但始终被晋国遏制,未踏进中原一步。

宋襄公被道学仁义所困,先是沦为楚国阶下囚,后被楚国打败射伤大腿,饮恨而亡,至于阖闾和勾践,偏安东南,未曾图霸中原,缺乏代表性。

而楚庄王在执政二十三年中,对外东征西讨,称霸诸侯,对内重用人才,善于纳谏,发展农业水利,整顿军队,提高楚国实力,第一次让楚国成为中原主角。

更多文章

  • 楚庄王要厚葬爱驹,大臣优孟悲痛欲绝,陛下请葬在我的肚子里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优孟,楚国,国君,先秦,周朝,楚庄王,艺术家,历史故事

    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史记·七十列传·滑稽列传》这是《史记》中关于楚国大臣优孟的评价。在春秋时期有五位霸主,分别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这五位霸主带领着自己的国家,厉兵秣马,发展国力,最终称霸诸侯。而其中有一位君主,初登宝座时为政荒唐,后来听从臣子规劝,改过自新,带领国

  • 楚庄王要纳美艳寡妇入宫,遭到臣子反对,结果臣子偷偷自己娶了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楚庄王,吴国,郑国,楚国,国君,先秦,周朝

    公元前598年,楚庄王攻打陈国,俘虏了一个貌美的寡妇,这个寡妇有多美呢?美到陈国的国君和两名卿大夫同时迷恋她,美到楚庄王和臣子都对她动了心。《新唐书》在提到唐中宗的女儿安乐公主的时候,用了一个词:“光艳动天下”,安乐公主是不是真的光艳动天下很难说,但这五个字用来形容这个寡妇应当是非常贴切的。这个寡妇

  • 楚庄王即位三年,纵情声色、不理朝政,殊不知这一切只是假象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侦查号标签:朝政,伍举,楚国,先秦,周朝,楚庄王,孙叔敖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句话的典故出自《史记》,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庄王,上台之后贪图享乐,整整三年的时间里,从来不过问政务。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国之将灭的时候,楚庄王却以迅雷不及耳之势,问鼎中原。原来纵情声色,不理朝政,都不过是楚庄王故意制造的假象罢了。初掌大权楚穆王在位期间,曾

  • “楚庄王”归来!686件华服烘托浓郁荆楚之风

    历史解密编辑:极目新闻标签:荆楚,歌剧,演员,武汉,华服,楚庄王,编钟乐舞

    极目新闻首席记者张聪摄影记者萧颢通讯员黄影“剑出鞘,戈如虹,戈矛剑戟凌长风,三军凛凛肃杀声,骠骑悍将行匆匆……”金戈铁马,杀气肃然,当雄浑的《楚征行歌》响起,民族歌剧《楚庄王》的史诗画卷,终于在五年后又一次展开。戈矛剑戟凌长风3月10日、11日晚,由湖北省歌剧舞剧院创作演出、获得国家艺术基金2019

  • 楚庄王在一鸣惊人前的三年里干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秦国,楚国,晋国,周朝,先秦,楚庄王

    这才是真正的春秋之楚庄王(一)主笔:闲乐生公元前614年,楚穆王商臣逝世,他未满二十岁的儿子熊侣即位,是为楚庄王。而摆在年轻的楚庄王面前的,是一个内忧外患的烂摊子:第一,外有强敌。晋国上卿、中军将赵盾乘楚国主丧未定之机在宋国举行七国大会,原先归附于楚国的小弟宋、陈、郑、蔡等国纷纷投靠了晋国,楚国的国

  • 一言兴邦,一言丧邦:楚庄王能成为春秋五霸,他的宠妃不可忽视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楚庄王,孙叔敖,春秋五霸,庄王

    樊姬是楚庄王的宠妃。她智慧过人,见识不凡,多次劝谏楚庄王应该励精图治,任用贤才。可以说,楚庄王能够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是与樊姬的智慧分不开的。这个巾帼女子的见识胜过须眉英雄楚庄王,真可谓是个女中豪杰。楚庄王即位之初,贪图享乐,不思治国,整日飞鹰走犬,打围射猎,晚上则沉溺于美女、酒宴、音乐之中。樊姬这时

  • 春秋楚国灭国无数,强大无匹,却为何直到楚庄王时才被承认霸业?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楚国,楚王,郑国,楚庄王,夏征舒,朱孟烷,春秋(书),中国古文献

    这才是真正的春秋之楚庄王(15)主笔:闲乐生公元前598年,陈国司马夏征舒弑君,陈国大乱,楚庄王志在称霸,于是出兵平定了陈国之乱,并处死了夏征舒。当时,楚国的最大对手晋国政坛不稳,晋国国君晋景公及其执政郤缺都是刚刚上台,对中原的控制力有所下降,所以,楚庄王决定,干脆把陈国就此灭掉,收为楚县。县者,古

  • 楚庄王的马:用君王规格安葬还是煮熟食用?

    历史解密编辑:宝宝爱我标签:优孟,齐国,魏国,周朝,先秦,楚庄王

    现在很多人呢都养宠物,当心爱的宠物死了,主人一定很伤心。可今天我要说的这个主人,把骏马当做宠物。骏马活着的时候,他对待马是极尽奢华,马死后他又会怎么对待呢?春秋时候的楚庄王最爱骏马,他给心爱的一匹马养在华丽的宫殿里。可惜呀,这匹马过于养尊处优,缺乏运动,不久竟因肥胖而死。楚庄王是非常的伤心呐!他下令

  • 楚庄王称霸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如汝侃娱乐标签:楚庄王,王孙满,周王朝,宋国,郑国

    一鸣惊人楚成王过世后,穆王继位。楚穆王在位十二年,又将王位传给楚庄王。楚庄王即位后,三年里什么国家政事都不管,每天只是饮酒作乐,还下令:“谁要是敢劝谏,谁就是找死,一律杀无赦。”臣子伍举偏偏不怕死,决定进宫劝谏,但他用的方法很委婉。当时,楚庄王左搂美女,右抱姬妾,正坐在钟鼓乐队之间。伍举说:“臣想出

  • 歌剧《楚庄王》3月与观众见面

    历史解密编辑:武汉广播电视台标签:楚国,楚庄王,歌剧节,国家大剧院

    记者 许涛 骆丹 黄影21日,湖北省歌舞剧院创作的歌剧《楚庄王》在珞珈山剧院紧锣密鼓地排练。经过精心的打磨提升,这部作品将在下个月与观众见面。歌剧《楚庄王》以春秋时代诸侯争霸为历史背景,聚焦了楚庄王面对内忧外患韬光养晦、励精图治,最终率领楚国走上振兴之路的历史故事。该剧2017年在汉首演,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