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范雎的才能有多厉害?

历史上范雎的才能有多厉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云晓观历史 访问量:3743 更新时间:2024/4/9 6:50:28

秦惠文王时期,秦国采用张仪的“连横”策略破坏六国合纵。

如此多年,双方互有胜负。

到了秦昭襄王时期,秦国的发展渐渐停滞,“闭关十五年”。

古语云,不破不立。

面对这一潭死水,谁能提出新政策,打开新局面呢?

此时,一个受尽侮辱与损害的人,来到了秦国。

他就是魏国人范雎,秦昭襄王时期的名相。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看,范雎是如何让秦国飞速崛起的。

忍辱负重

之所以强调范雎的客卿身份,是因为范雎来秦国的过程太曲折了,几乎搭上了性命。

范雎本是魏国人,他认为自己很有才:

“五帝三代之事,百家之书,吾既知之;众口之辩,吾皆摧之。”

不过,“有才”在春秋战国时代算不得什么,毕竟诸子百家哪个都是响当当的历史名牌。

再说了,范雎家境贫寒,本想去游说魏昭王谋个高官,却连经费都凑不齐。

没奈何,他只得在魏国中大夫须贾手下做了门客。

好在历练的机会还是有的。

一次,须贾带着范雎出使齐国,想让齐国和魏国重修旧好。

但好几个月过去了,任须贾磨破了嘴皮子,齐襄王也不为所动。

倒是范雎几次帮须贾说话,让齐襄王对范雎的能言善辩很是欣赏,就给范雎送去了厚礼。

范雎只是须贾的门客,却有远高于主人的礼遇,恐怕未必是件好事。

所以范雎一再推辞,绝不接受。

这事被须贾知道了,他果然大发雷霆。

须贾不检讨自身的外交能力,反倒认定范雎一定是把魏国的机密出卖给了齐国。

回国后,须贾立刻向相国魏齐告了范雎的黑状。

魏齐一听,找了个大宴宾客的场合,宣布了范雎的“罪状”,然后叫人狠狠打起他来。

范雎的牙被打掉了,魏齐没喊停;肋骨被打断了,魏齐没喊停。

看来,魏齐和须贾想要范雎的命。

既然这样,那就给他们好了——范雎赶紧装死。

见范雎已“死”,魏齐便让人用一领席子裹了范雎,拖到了厕所。

为什么不直接扔了,而是放到了厕所?

魏齐是这么解释的:

“对于出卖机密的人,就应该朝他撒尿,死了也不能放过。”

宾客们还真是这么做的。

范雎苦苦等到人都走了,才悄悄伸出头来,求看厕所的人救他。

那人便劝魏齐扔了“尸体”,醉醺醺的魏齐同意了。

范雎就这么捡回了一条命。

但酒醒后的魏齐却觉得不太放心,又派人寻找“尸体”。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一个叫做郑安平的人,很同情范雎的遭遇,就把范雎藏了起来。

从此,世间再无范雎,而是多了一个“张禄”。

可是,东躲西藏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呢?

机会终于来了——秦国的秦昭襄王派王稽出使魏国。

考虑到秦国素有礼遇、重用客卿的传统,郑安平就千方百计在王稽身边谋了个差事。

所以,当王稽问他魏国有没有人愿意到秦国做官时,他立刻推荐了范雎,也就是“张禄”。

王稽和范雎聊得非常投机,便把范雎带到了秦国。

然而,来到秦国的范雎并没有立刻受到秦昭襄王的重用,甚至连面都见不上。

这事儿透着奇怪。

秦国一向有从别国招贤纳才的传统,况且当初王稽和范雎也是非常投机的,怎么等真到了秦国,范雎反而被晾在一边了呢?

(豆瓣《大秦帝国之崛起》剧照:范雎)

小心谨慎

当时秦昭襄王已经亲政30多年,但是朝政一直被母亲宣太后和舅舅魏冉把持着。

客观地说,宣太后和魏冉二人为秦国做了不少贡献。

特别是魏冉,在开疆拓土方面,确实也立过大功。

另外,秦昭襄王的另一个舅舅,两位兄弟都长期重度参与朝政。

这些人越来越豪奢、专断和自私,还沆瀣一气,有架空秦昭襄王的危险。

特别是魏冉,置秦国善用客卿的传统于不顾,不允许他国人才入秦。

秦昭襄王或许是担心被魏冉发现自己悄悄招揽人才,所以一开始并没有召见范雎。

但范雎却不能坐以待毙,于是向秦昭襄王上了一道奏疏。

他说了一通治理国家的大道理,中间看似不经意地夹杂了一句:

“语之至者,臣不敢载之于书,其浅者又不足听也。”

言外之意,我最好是与您面谈,聊些知心的话。

秦昭襄王果然动了心,赶紧召见范雎。

见了面,秦昭襄王屏退了所有人,和范雎席地而坐。

突然,秦昭襄王把屁股从脚上抬了起来(注:这是表示敬意的“长跪”姿势),恭恭敬敬地说道:

“先生有什么可以教导寡人的?”

范雎只说了两个字——“诺诺”。

这在现代汉语中相当于“嗯嗯”的两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秦昭襄王坐下来,等了半天,范雎没说话。

秦昭襄王一连长跪了三次,问了三次,范雎仍然是这两个字。

最后,秦昭襄王说:“先生终是不肯教导我吗?”

范雎连忙说:

“我要说的都是军政大事,有离间您骨肉亲情之嫌。

我倒不是怕说了以后会死,就是担心您上怕太后,下怕奸臣,未必会听我的话。”

范雎这才放心大胆地说道:

“穰侯(即魏冉)的外交策略有问题。”

一边说一边观察秦昭襄王的表情,见秦昭襄王并不反对,才细细演说起来。

原来,魏冉当时要越过韩、魏两国攻打齐国。

这种舍近求远的军事外交策略,不仅大耗国力,而且是在为他国做嫁衣。

攻得下不代表守得住、管得好,更不代表可以纳入版图。

往往是劳心费力打下来的城池,反而被离这些土地更近的诸侯国轻易抢去。

更恰当的做法应该是奉行“远交近攻”策略——结交远处的诸侯国,攻打近处的诸侯国。

这种策略充分体现了范雎小心谨慎的风格,因为小步前进或许能跑得更快。

由于路途近,不会太耗国力。

最重要的是,攻占的每一寸土地都能被秦国牢牢抓住。

果然,秦国在这一策略指导下,蚕食了邻近韩、魏两国部分土地。

这一次,这些土地不仅守得住,还能作为攻打远方国家的前沿阵地。

也就是说,“远交近攻”的最终目的,还是要攻占所有国家,不论远近。

这也就是嬴政念念不忘的“天下凝一”。

不过,要想天下归一,必须除掉劲敌赵国。

然而,赵国绝非韩、魏这样的弱国。

范雎为此又做了哪些精彩绝伦的谋划,让赵国彻底没有了和秦国对抗的实力呢?

攻人攻心

公元前262年,秦国攻打韩国的上党地区。

韩王吓得赶紧让上党将士献城,好让秦国停止进攻。

但上党宁愿投奔赵国也不愿降秦,赵国于是接收上党,引发秦国的激烈对抗。

为防止上党失守,赵国派名将廉颇守城。

范雎见秦国久攻不下,便对秦昭襄王说:“攻城不如攻人,攻地不如攻心。”

攻哪个人呢?擒贼先擒王,自然是从主帅廉颇那里找突破口。

范雎于是让人去赵国散布流言,说什么秦国才不怕老头子廉颇呢,怕的是年轻将领赵括

赵王一听,连忙换下廉颇,让赵括出战。

而秦国悄悄地派出了战神白起,只知纸上谈兵的赵括,哪里是白起的对手?

长平之战,赵军超40万大军被坑杀,精锐部队损失殆尽,从此再也没有了和秦国抗衡的实力。

如果没有范雎的反间计,秦赵实力对比恐怕不会扭转如此之快。

在军事外交上的节节胜利,让秦昭襄王对范雎倍加信任。

此时,范雎便对秦昭襄王说:

“臣居山东时,闻齐之有田文,不闻其有王也;闻秦之有太后、穰侯、华阳、高陵、泾阳,不闻其有王也。”

也就是说,外人只知道秦昭襄王的母亲、舅舅、兄弟等人,却完全感受不到秦昭襄王的存在。

这一番话,对于秦昭襄王来说,字字扎心。

范雎继续举例子,末了还十分担忧地叹道:

“万世之后,有秦国者非王子孙也。”

秦昭襄王听了以后“大惧”,很快废黜了宣太后,驱逐了那两个舅舅和两位兄弟。

自此以后,秦国的扩张越来越快。

很快,在李斯等人对“远交近攻”策略的继承和发展之下,嬴政终于一统天下。

范雎对秦国的贡献,李斯曾有过简短有力的概括:

“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范雎的“远交近攻”策略,让秦国突破了瓶颈状态,实现了新的飞跃,因而成为秦昭襄王至秦嬴政时期的主流政策。

后来的韩非、李斯所提出的灭六国方针,也是对这一政策的继承和发扬。

总体来说,范雎相秦,让秦国取得了重大的外交胜利,也让国内政通人和。

自此以后,六国基本上没有了和秦国抗衡的实力。

当然,统一大业任重道远,秦国的君王也将面临新的挑战。

标签: 应侯秦国齐国魏国信平君穰侯魏冉范雎

更多文章

  • 壬寅端午,共享旭宇先生纪念屈原诗画作品

    历史解密编辑:私享艺术标签:屈原,书法家,书法,山水画,旭宇

    壬寅端午即到,私享艺术愿于朋友们共享旭宇先生纪念屈原诗画作品,看当代真正文人的艺术境界与修养。旭宇先生喜欢读书,以学生自居,老年仍有志于学,八十高龄后动笔作文人山水画颇有成就。今天我们发的屈子行冮泽山水画是其近作,高古、空灵,境界高标,诗书画三者融为一体,实乃当代一特殊文化现象,让人赞叹。书 家旭宇

  • 夜雨丨艾晓林:诗人之死——端午怀屈原

    历史解密编辑:上游新闻标签:屈原,诗人之死,离骚,天问,诗词

    诗人之死——端午怀屈原艾晓林2300多年前那个遥远的今天一个62岁诗人死了抱着一块沉重的石头一步步慢慢走进汨罗江石头沉了诗人也沉了诗人或许随着江水飘走了而曾经那么强大的楚国在那个五月,风雨飘摇的五月沧桑的楚地阴雨绵绵一个诗人就这样死了连同这块沉重的石头诗人火热的心和心中的宏愿也是在很多年前在缙云山下

  • 沫若文化回归故乡 舞剧《屈原》在沙湾首演

    历史解密编辑:乐山共青团标签:屈原,沫若,沙湾,郭沫若,橘颂,书画

    沫若文化回归故乡 舞剧《屈原》在沙湾首演“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11月16日晚,在屈原千古名篇《橘颂》的童声吟咏中,由郭沫若先生的经典话剧《屈原》改编的舞剧《屈原》在沙湾区沫若剧院如期首演。演出现场钟声毕,帷幕起。暗含舞剧主角名字的竹简在上方缓缓展开,舞台中央,灯光明暗

  • 屈原姓氏考据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屈原,黄帝,颛顼,鬻熊,文王,季连

    屈原祠屈原和楚王贵族都是芈姓,而楚王熊氏,屈原则是屈氏,其族源考据如下。第一,屈原在《离骚》首句称“帝高阳之苗裔兮”,帝高阳,是指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据《大戴礼记》的记载,五帝是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史记 楚世家》里说:“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称生卷

  • 端午话叙:离骚言博万载 楚人屈原流芳

    历史解密编辑:森林走心篇章标签:屈原,离骚,言博万载,九歌,天问

    端午话叙:离骚言博万载 楚人屈原流芳铁子们。端午节的今天你们回老家了吗?吃粽子了吗?端午节以往每每在老家跟家人团聚的时刻,因为身在北京(疫情高中风险),老家是无法返回的。所以,只好在北京渡哈,鄙人体胖,故要节制。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

  • 在《离骚》中,屈原的这些不为人知的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大铅笔爱搞笑标签:离骚,屈原,楚怀王,汨罗江

    我们对于屈原的认识,相信都是在端午节的时候去了解到的,那么关于屈原的几件小事,那么我们可以去深层地剖析一下。知道屈原的人,应该都知道他在文学上的成就,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离骚也是了解的。那么在屈原的众多作品中,常常出现的香草和美人作何解释呢?一般情况下,我们的老师都会告诉我们这其实是代表了一种高尚的品格

  • 屈原管理区司法局五月农村法治宣传教育月活动暨民法典讲座走进荷花村

    历史解密编辑:红网标签:法治,普法,民法典,屈原管理区司法局

    红网时刻岳阳5月25日讯(通讯员 张思瑶)5月24日上午,屈原管理区司法局组织党员、普法志愿者在荷花村开展五月农村法治宣传教育月活动。活动现场,区司法局党员、普法志愿者通过宣讲《民法典》,重点讲解了《民法典》对优化营商环境发挥的作用以及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并通过互动答题的形式让群众细化对《

  • 屈原后裔颂屈子 屈贾之乡砺屈魂

    历史解密编辑:文化与生活标签:诗歌,贾谊,杜甫,诗人,屈贾之乡,屈原后裔,春秋战国,千古名句

    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讯(通讯员 张多姣)“屈原与中国端午、屈原与中华文明、屈原与中国诗歌、屈原与中国青年、屈原与浏阳六中……”4月15日下午,屈原后裔、中国诗歌春晚总导演、北京知名诗人、辞赋家屈金星莅临浏阳六中讲学,以文明的视角、诗学的审美品读屈原,彰显文化自信,致敬中国精神。浏阳市教育局副局长苏

  • 岳阳市名中医程敏传承工作室在屈原妇保院建站挂牌

    历史解密编辑:红网标签:程敏,岳阳市,中医药,保健院,屈原妇保院

    红网时刻岳阳5月27日讯(通讯员 桦林 陈纯)为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促进优质中医医疗资源下沉,更好地满足百姓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5月21日,岳阳市中医医院岳阳市名中医程敏传承工作室在岳阳市屈原管理区妇幼保健院挂牌成立。挂牌当天,岳阳市名中医程敏传承工作室团队及市中医医院妇产科团队在屈原妇保院开展

  • 【田氏文化】纪念屈原 文/田福宏

    历史解密编辑:田氏文化标签:屈原,田氏,田福宏,离骚,诗人

    作者授权‘田氏文化’网络平台发布纪念屈原田福宏 屈原,政治家,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楚国大夫。一心系社稷,忧国忧民。因楚霸王不听劝谏,当秦国攻破楚国首都后,他报国无门,不愿苟且偷生,含恨投江,以身殉国。 因他选择了汩罗,这条江因而举世闻名,成为他万古的灵魂不朽的见证。也选择在芬芳的五月,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