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应侯

应侯

  • 范雎的一生都经历过什么?从死囚到秦国宰相、最终被斩首弃市

    历史人物时间:2024/1/6 5:58:11阅读:2002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秦国宰相范雎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平步青云、睚眦必报”,这两个成语是范雎的标签,也成了他传奇人生的最好总结:身为一个出身贫苦、毫无背景的魏国人,因为口才,他“怀璧其罪”、遭受不白之冤,差点在极尽羞辱中死去;同样是凭借口才,他抓住机会、奋力一搏,实现了惊天

  • 秦王为何要赐死功勋卓越的白起?是感性使然,还是出于理性的考量

    历史解密时间:2024/2/5 5:15:51阅读:4016

    很多人都觉得那时候的白起是在忏悔,可实际上,白起说这话可能自嘲的意味更多一些。他为秦王四处征战,最后却落得个狡兔死走狗烹的局面,他的内心自然是非常悲凉的,他的自杀不是因为秦王要他死他才死,更多的是因为他心寒。[var1]确实,白起贵为一代名将,他一生征战沙场,为大秦开疆拓土,立下无数功劳,即便是屠杀

  • 秦国的白起被誉为战神,手握兵权的他为何不造反,反而被赐死?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3 13:49:56阅读:3496

    其实,造反并没有你想得那么容易,古人,尤其是这些君王在维护自己的统治上可是绞尽了脑汁。人质从来没有一个时期能够像战国时期那样,如此流行互送质子,也就是所谓的人质。而且各国之间护送的质子,还必须是王孙贵族,也就是身份不能低了。而指派质子进入他国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为了表达己方对盟约的忠诚。一旦己方违背

  • 秦三世子婴到底是谁?最有可能是秦始皇侄子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4 13:53:54阅读:2636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伟大的皇帝,他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而秦始皇的儿子废太子胡亥继位后,很快被灭亡了,秦朝的统治也随之结束。在秦朝灭亡之后,历史上出现了一个神秘的人物,他就是秦三世子婴。那么秦三世子婴到底是谁呢?最有可能是秦始皇的侄子。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秦三世子婴的背景

  • 孔孟游说诸侯无功而返 苏秦张仪巧舌如簧捞富贵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1 3:02:58阅读:3054

    学有所成,就要用之于世,游说诸侯是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参与政治的一种独特方式。孔孟热心救世,也加入到游说者的队伍当中,然而当时各诸侯崇尚霸道,不愿意接受孔孟的仁义之道。苏秦张仪等人“长于权变”,懂得如何“揣摩”君主心理,“皆游说诸侯以显名”。苏秦师事鬼谷子,游说成功后将其游说经验总结成书,这就是流传

  • 【悦读】《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讲了什么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5 17:08:17阅读:1317

    [前言]《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居七十列传第十九篇,主要记载了战国时秦国两位政治家——范雎和蔡泽的事迹。[范雎蔡泽]范雎,范氏,名睢,字叔,战国时魏国人。起初,范雎想事奉魏王,但因家贫无资,只得先事奉魏中大夫须贾。一次,范雎跟随须贾一同使齐,经过数月任务都没有完成。齐襄王听闻范雎善辩,就派人给他送去金

  • 商鞅、张仪、魏冉和范雎,谁对秦国的贡献最大?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8 1:20:13阅读:1333

    商鞅、张仪、魏冉和范雎对秦国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谁对秦国的贡献最大?我认为首功在商鞅。魏冉的贡献要大于张仪、范雎张仪、范雎是文臣,主要贡献在外交方面,减轻了秦国的压力。张仪的贡献主要有三:一是瓦解了东方六国的合纵盟约;二是担任魏相,说服魏王不要攻秦;三是连续忽悠楚怀王,楚国国力下降,秦国压力减轻了很

  • 范雎:好了伤疤忘了痛的负心人,一代名将白起就死于他的谗言之下

    历史解密时间:2024/2/5 14:05:04阅读:4064

    一代秦相范雎,他学富五车,但是他的性格却是睚眦必报,历史上对范雎的评价却褒贬不一,虽然他的功劳簿上有很多大功劳,同时他也有很好的谋略,但是他的人品和性格却真的很不招人喜欢。范雎本是魏国中大夫须贾门客,因受须贾的嫉妒,遭到诬陷,被打得齿落骨折,奄奄一息,由于守卒和郑安平等人的帮助才得以死里逃生。按说,

  • 商鞅、张仪、范雎,他们对秦国有什么贡献,谁的功绩最大?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7 19:00:13阅读:3551

    商鞅、张仪、范雎的施政措施,都符合了当时秦国的实际情况。但商鞅、张仪改变了战国的格局,使秦国突飞猛进;范雎仅仅围绕秦昭襄王夺权展开行动,虽说提出的“远交近攻”策略对秦国取得天下也有很大的正面效果,但与商鞅、张仪的贡献相比,还是逊色不少。01:商鞅商鞅到达秦国的时候,秦国还处于“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的

  • 商鞅,公孙衍,张仪,范雎,吕不韦,李斯,谁对秦统一贡献最大?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7 22:34:44阅读:425

    众所周知,秦国是到了秦始皇时期才完成的统一大业。嬴政13岁即位秦王,在公元前238年,在秦国旧都雍城举行加冠成人礼后,铲除长信侯嫪毐、相邦吕不韦等政治势力集权,开始亲政,随后便开始积极推行统一战略。经过多年的战前准备,从公元前230年,秦王政派内史腾攻打韩国起,秦灭六国之战(秦国统一战争)正式拉开了

  • 范雎直言无人知秦王,秦昭王为何不怒反喜?白起有危险了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1 22:56:52阅读:442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王扫六合"的雄风至今还令人震撼,让人们回想起那段慷慨激昂的青葱岁月,还依然被秦军铁骑的强大而折服。然而秦国之所以能如此强大,靠的不仅是强悍的秦军,还有很多在秦国崛起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人。除了大秦历代的明君,文臣和武将也是秦国强大的主要原因,其中最具代表性的

  • 商鞅,张仪,范雎和李斯,谁的能力更大?谁的人品最差?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31 7:02:16阅读:4556

    提起秦朝时期有哪些厉害的人物,商鞅,张仪,范雎以及李斯,这四个人必须榜上有名。说起他们四个学过历史的人应该都知道,那么这四个叱咤风云的人物到底谁的能力更大一些,到底谁的实力更出众一些呢?其实,这四个人都不是秦国人,他们都是被聘请来秦国当官的有才之人,分别在不同时期主导了秦国的发展方向。他们对秦国的贡

  • 大秦帝国的克星,一出手扳倒白起范雎两大牛人,为三晋拓地千里

    历史解密时间:2024/4/14 12:10:36阅读:629

    大秦的克星——侠将公子信陵君(8)主笔:江湖闲乐生魏安釐王二十年(公元前257年),秦国围困赵国都城邯郸,赵国求救于魏国,魏王却惧怕秦国,不敢出兵救赵。情急之下,信陵君魏无忌听取侯赢之计,借魏王姬妾如姬之手窃得兵符,击杀魏国大将晋鄙,夺得了十万大军的兵权,但这仍不够,就算加上赵与楚,盟军总兵力也不过

  • 深远影响秦国一统中原的丞相,是魏冉,而不是李斯、范雎和吕不韦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6 8:40:41阅读:218

    导语:本文系纵观史前所创,图片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本文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战国诸雄兴兵霸起天下,这是一个混乱残酷的大世之争;也是一个成就自我机遇繁多的大好时期。秦国这个战国时期的最强霸主诸侯国,他的崛起始于秦孝公重用商鞅之法;雄霸于宣太后垂帘掌政的秦昭襄王时期。直到宣太后还权秦昭王

  • 错失吴起、公孙鞅、孙膑、范雎这四人,魏国付出的代价到底有多大

    历史解密时间:2024/1/8 5:42:51阅读:2964

    魏文侯励精图治,重用士人,首开变法,魏国因此而成为战国第一个霸主。然而,在他内心深处,对平民出身的士人仍旧不能完全信任,所以晚年最终放弃了平民出身的翟璜,任用弟弟魏成为相邦。没想到这个决定成了魏国一百多年打不开的魔咒。吴起在西河担任郡守期间,吴起和他打造的魏武卒立了无数战功,同时,西河在他的治理下,

  • 长平之战后,范雎为什么要阻止白起灭赵?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2 1:53:51阅读:2708

    公元前260年,秦国和赵国为争夺上党地区控制权而爆发了一场超大规模决战。最终赵国兵败,约45万赵国军民被秦军坑杀,这便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长平之战”。“长平之战”后,赵国元气大伤。秦军统帅白起下令乘胜追击,迅速夺取了赵国的武安、皮牢、太原等地,并对赵国国都邯郸形成合围之势。然而就在赵国危在旦夕之际,

  • 商鞅、张仪、范雎和李斯,谁的能力最大?谁的人品最差?

    历史解密时间:2024/6/27 9:00:15阅读:4381

    春秋战国,诸侯争霸。乱世造就英雄。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能人辈出。诸侯王的手下是否拥有着能人巧匠,往往成为能否在争霸战争中占据优势地位的关键。秦国能从战国七雄中脱颖而出,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秦国君王善用人才。01商鞅变法商鞅、张仪、范雎和李斯,这四个在秦国历史上发挥着非常重要作用的功臣,他们都不是秦

  • 范雎:他对秦帝国有重大贡献,却因他害死白起,一直被视为小人

    历史解密时间:2024/6/27 17:02:47阅读:726

    龙在水中起,凤从天外飞 在秦统一的过程,有几个重要的人物是起了关键作用的,如人们所熟知的商鞅、白起、李斯等,但有个人物却往往被人忽视,这就是范雎。 对此人我一直是没个好印象,至今还不知道他这名字的正确读音是什么。《史记》中是雎,读jū”音;而有书为睢,读sui音。大秦帝国电视剧用的是后者,我只知道他

  • 六国谋士讨论如何抗秦,秦王不安,范雎指着狗:扔块骨头就行了

    历史解密时间:2024/1/5 18:46:43阅读:4274

    1、公元前307年,一位秦国的使者,忽然找到还在燕国做人质的公子稷,告诉他赶紧回家继承亿万家产吧:“您的兄长秦武王在洛阳周王室的太庙与大力士孟说比赛举龙文赤鼎时,不幸被鼎砸死了,现在我们特来请您回国继承王位。”这位公子稷,便是后来威震六国的“秦昭襄王”。秦昭襄王继位以来,励精图治,他利用远交近攻的手

  • 从黄歇到范雎,催生秦国远交近攻战略的,为何是两个“外国人”?

    历史解密时间:2024/3/12 4:37:08阅读:2532

    战国中后段、秦昭襄王执政后期,秦国改变了以往四面出击的打法,暂时搁置、拉拢距离较远的齐、燕以及拥有广阔纵深的楚国,重点打击、蚕食家门口的三晋(韩、赵、魏),这就是著名的“远交近攻”战略。直至嬴政时期,秦国按照韩、赵、魏、楚、燕、齐的顺序,如愿吞并六国。众所周知,上述战略的制定者,是投奔秦国的魏国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