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晋文公流亡在外半生,因信守承诺“退避三舍”,成就百年霸业

晋文公流亡在外半生,因信守承诺“退避三舍”,成就百年霸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缁尘绮陌 访问量:2990 更新时间:2023/12/26 22:22:14

晋文公重耳是春秋五霸之一,他早年间身世坎坷,不是遭到继母的威逼就是遭到父王的猜忌,数年间2次流落在母国之外,可以说势单力孤、波折重重。

晋文公流亡在外半生,因信守承诺“退避三舍”,成就百年霸业

而他最终能够称霸一方,与他的人格魅力不无关系,他以自己的诚信示予天下人,最终还是成为了人生的赢家。

骊姬之乱而逃亡在外的公子重耳

春秋时期,晋献公的夫人和姬妾分别给他生下了8个儿子,嫡长子是申生,次子是重耳,小儿子是夷吾。

这8个儿子里,申生、重耳和夷吾都比较优秀,朝野上下对这3位都交口称赞。

很自然地,申生就被册立为太子,重耳和夷吾则同为公子。太子申生德行稳重,广受好评。

重耳谦虚好学,喜欢与贤德之人交往,有几位死党至交。夷吾则比较机敏,小有智谋。

后来,晋献公讨伐他国,获一美女名为骊姬。骊姬善于媚上,为晋献公诞育1子,名为奚齐。

后宫的女人都爱为自己的儿子谋划前程,骊姬也不例外,她暗自筹划,想要让儿子奚齐成为晋国的嗣君。

晋文公流亡在外半生,因信守承诺“退避三舍”,成就百年霸业

骊姬比较邪恶,她先是用了一招离间计,让臣子劝晋献公把那3个比较优秀的儿子都先支离在国都之外,而自己和奚齐则留在王宫里,整日在晋献公身边邀宠献媚、极尽奉承。

太子申生是骊姬的第一个“眼中钉”,为了打压申生,她想尽办法罗织罪名,昏庸老迈的晋献公竟然慢慢相信了骊姬的话,认为申生不器。申生无奈,最终自尽而死。

除掉了申生,骊姬便把矛头对准了重耳和夷吾,对他们百般诋毁,受到蒙蔽的晋献公便认为这2个儿子也怀有阴谋。

重耳和夷吾收到死党的密报,知道局势不利,便一起逃亡到了国外。

骊姬将儿子奚齐推上了嗣君之位,晋献公去世后,奚齐成了新君,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晋国后来爆发了一场严重的内乱,奚齐被杀,骊姬遭鞭刑而死。

后来,晋国内乱平息了,一些掌权的忠义之臣认为国不可一日无君,便派人找到了流亡在外的两位公子,希望他们能够回国执政。

晋文公流亡在外半生,因信守承诺“退避三舍”,成就百年霸业

国君之位只有1个,重耳并不十分看重这个王位,而夷吾则得到了秦国的支持,回国登上了晋国的王位,史称晋惠公。

夷吾当上了晋国国君后,秦穆公派使者前来讨要好处,但晋惠公夷吾却翻脸不认账,否认了此前为了得到秦国的支持而对秦穆公做出的承诺,晋惠公因此而失信于天下,遭到了他国的嘲笑。

晋惠公上位后,想得最多的便是如何巩固自己的地位,他忌惮口碑一向良好的重耳,怕他回国与自己争权夺位,便派兵追杀公子重耳。

重耳深感无奈,为了性命安危只好继续流亡在外。

重耳的二次流亡之旅

公子重耳仁义豁达,喜爱结交贤能之人,少年时身边便有贤士5人,他们和重耳甘苦与共,一直无怨无悔地追随着他。

重耳一行人深知,流亡在外终究不是一个办法,想要结束这种生活,只能需求强有力的帮助,助自己重返晋国,当上国君。

晋文公流亡在外半生,因信守承诺“退避三舍”,成就百年霸业

于是,重耳带着手下先是来到了卫国,卫国的国君见重耳穷苦不堪,没有什么值得帮助的价值,干脆就没有接待他们。

重耳无奈,只好向东继续前进,想要投奔物庶民丰的齐国。

去齐国的路途遥远,重耳一行人腹中饥肠辘辘,只好舍下脸面,向路旁田间的农夫要一口饭食来充饥。

谁知,那个农民也瞧不起他们,在空碗中放了一个土块就递给了重耳。重耳身边的贤士看不下去了,想要冲上去教训那个农民,却被重耳拦住了。

重耳说:如果把这个土块看成是上天赐给我们的土地,那么此情此景便是一个绝好的兆头呀。

说罢,重耳谢过了农民,转身继续向前赶路。

到了齐国之后,仁厚的齐桓公热情地接纳了重耳一行人,还把一个同宗的妙龄女子嫁予重耳为妻。

重耳流亡在外多时,齐桓公的盛情款待和新婚燕尔让重耳重新感受到了舒适和惬意,他想要好好地享受一下,甚至忘记了自己实际上还是齐国的客人、身上还肩负着重任。

晋文公流亡在外半生,因信守承诺“退避三舍”,成就百年霸业

这时,重耳身边的贤士却坐不住了,他们时刻提醒重耳不要一味贪图眼前的富足,可重耳哪里肯听,他劝贤士们放下心来,先在齐国安稳地生活一段时间再从长计议。

贤士就是贤士,不会让自己的主人沦落到不堪的境地,重耳身边的5位贤士经过一番商议,在一个夜晚将重耳灌醉后,送上马车,一行人连夜离开了齐国。

重耳醒来后,脑子清醒了很多,他知道自己身负大业,的确应该整装前进,早日寻求到可以信赖的帮助。

从那以后,重耳一行人先后去过曹国、宋国和郑国,可是都没能得到想要的帮助,但他们不气馁,直到来到了楚国。

楚国时任国君是楚成王,此人老谋深算,凡是都是计较利弊的。楚成王暗中盘算:楚国与晋国分处南北两地,楚国若想向北发展,免不了要和晋国交好。于是,楚成王便以隆重的礼制迎接了重耳的到来。

重耳受宠若惊,心中不免警惕起来,他觉得表面上笑意盈盈的楚成王一定没有那么简单。

晋文公流亡在外半生,因信守承诺“退避三舍”,成就百年霸业

果然,在一次宴饮之时,楚成王问重耳:若我出兵帮您重新当上了晋国国君,您以什么来报答我的恩情呢?

重耳礼貌地回答道:您的国家到处都盛产着珍贵的物品,美女遍地,牛羊成群,财帛满库,我的确不知道该拿什么来报答您的恩情。

楚成王轻轻一笑,说:按照常理,您也应该想办法报答我。

重耳仔细想了想,说:若我以后成了晋国国君,咱们战场之上兵戎相见时,我绝不会让自己的军队主动出击,而且还会退避三舍之外,您看怎么样?

事后,楚国大将悄悄对楚成王说:咱们想帮重耳,他却想着以后跟我们两军对峙之事,可见如果不在此时杀掉他,恐怕会留下后患。

楚成王听后,笑着说:别激动,我们可以不帮他,但若杀了这个目前来说弱小无助之人,恐怕会让天下人耻笑我无情无义。

晋文公流亡在外半生,因信守承诺“退避三舍”,成就百年霸业

信守承诺的晋文公重耳不但报了恩,还成就了百年霸业

幸运的是,重耳只在楚国待了月余,秦国便派人来楚国接走了重耳等人。

临别之时,楚成王对重耳说:秦穆公人很好,秦国国力又强盛,与晋国还接壤,公子还是借助秦国之力复兴大业吧。重耳拜谢了楚成王,说:感谢您的盛情款待,我不会忘记您的恩情。

当时晋国的君主是晋怀公,因为秦穆公与晋怀公不睦,还听闻晋怀公把国家治理得很不好,所以秦穆公就想帮助德行贤明的重耳登上晋国王位。

后来,重耳果真得到了秦穆公的鼎力相助,秦穆公派大队秦军兵马护送重耳回国,还打败了晋怀公派来阻止重耳回国的军队。晋国上下早就想推翻晋怀公的统治了,他们里应外合,将重耳安全地迎接到了王宫之内,拥戴他登上了王位,史称晋文公。

晋文公流亡在外半生,因信守承诺“退避三舍”,成就百年霸业

几年后,晋国与楚国真的在战场上相遇了,晋文公重耳想起了以前在楚国的往事,便兑现了承诺,命晋军后退90里,报答了楚成王当年的一饭之恩。

因为晋国日渐强大,而且晋国国君重耳重诚信、守礼制,因此,鲁、陈、卫、曹、郑等一些小国纷纷前来归顺依附,中原便从此进入了晋文公称霸的时期。

可见,任何霸业的形成、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虽说有一些利益计较在其中,但最终成事立业的基础还是在于国风,具体来说就是国君的品德和风范。

晋文公流亡在外半生,因信守承诺“退避三舍”,成就百年霸业

晋文公重耳就是诚信有德之人,他审时度势,保住了自己的性命,又信守承诺、礼让在先,抓准了时机,最终成就了自己的百年霸业,堪称后世帝王之典范、时代之楷模。

标签: 重耳齐国秦国骊姬夷吾晋献公

更多文章

  • 东周列国故事280晋文公践土会盟

    历史解密编辑:专注谈话三十年标签:宁俞,楚国,晋国,陈国,卫国

    东周列国故事280卫国的前途秋践土会盟传檄四方诸侯,:“俱要再五月朔日,到践土汇集。”到了那时候,宋成公王臣,齐昭公潘,都是一直友好的关系;郑文公捷,是刚依附的,率先赶来。还有鲁僖公申,是和楚国通好;陈穆公款,蔡庄公甲午,和楚国一起发兵的,都是楚国的党羽,都担心有罪会讨伐他们,也都赶来赴会。还有邾国

  • 晋文公流亡十九年,不负时光的初心之旅

    历史解密编辑:奔跑吧向阳光标签:重耳,齐国,夷吾,流亡,骊姬,咎犯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又有几人能做到?不过,春秋时的晋国贤公子重耳做到了。在流亡十九年后,他终于登上了晋国君位,并成为继齐桓公之后的春秋又一霸主。也许是内乱基因强大,曲沃武叔一脉在传到第二位晋君献公后,晋国又爆发了一场内乱。这场内乱起源于晋国征伐骊戎。在这场征伐后,晋献公获得了骊姬

  • 晋文公的政治智慧与男女智慧,远胜齐桓公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齐桓公,重耳,齐国,秦国,夷吾,狐偃

    春秋时代的带头大哥之晋文公篇(2)主笔:闲乐生春秋初年,在西北大国晋国爆发了一场内乱,铁血雄才的晋献公为了防止诸子争权夺位,竟然高举屠刀,自毁公室,不仅大肆屠杀公族子弟,逼死自己的太子申生,还将自己的庶子尽数驱逐出国。晋国的贤公子重耳也被迫向北逃亡到了他母亲的故国翟国。(今山西交城,应为狄人中的一支

  • 晋文公和他的女人们

    历史解密编辑:廊人标签:重耳,齐国,秦国,曹国

    晋文公的女人们,情况比同时代的齐桓公的女人们要复杂得多得多。晋文公,名重耳,大约出生于公元前674年,是晋国世子申生的弟弟,也是晋国公主穆姬的弟弟。公子重耳的母亲是翟国的大戎女。翟国,现今陕西延安一带。(一)公元前656年,重耳的君父晋献公杀害了世子申生,得到消息的重耳逃到了晋国的边境城邑蒲城(现今

  • 介子推被烧死后,晋文公把当地改名叫“介休”,沿用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介子推,重耳,介休,大喜,晋国,晋文公,先秦,周朝

    说起介休市,大家可能会觉得这个名字有点拗口,又有点陌生。介休市位于山西省,是晋中市下辖的县级市,面积74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3.6万。别看介休只是个小县城,但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周朝,“介休”这个名字,也是来源于春秋时期一位大名人,就是介子推。介子推是春秋时期晋国有名的贤士,时逢晋国内乱,晋国公子重

  • 《晋文公》,春秋公子演绎霸主传奇!

    历史解密编辑:凤凰网山西标签:重耳,骊姬,狐偃,齐国

    行将就木、竭泽而渔、号令三军退避三舍、唇亡齿寒……中华汉语的成语中有关晋国的有1500个与公子重耳相关的就有500个晋国公子重耳是如何历经重重磨难成为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开创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他又有怎样令人感叹的人生传奇?让我们一起走进话剧《晋文公》了解他的故事话剧《晋文公》到底讲述了什么?这是国

  • 春秋无义战,战国起群雄起,晋文公如何让晋国雄霸春秋近百年的?

    历史解密编辑:开心一点桥标签:重耳,晋国,春秋无义战,战国,群雄起,齐国

    #头条创作挑战赛#春秋无义战,战国起群雄起,晋文公首先通过改革增强晋国的国力,之后帮助周天子解决了内乱,在跟楚国的争霸中,通过城濮之战一举奠定了晋国的霸主地位。孟子曾经说过“春秋无义战”,在春秋末期,群雄并起,互相攻伐,周天子几乎成为了摆设,中原大地迎来了谁的拳头硬谁称霸的时代,首先称霸的是齐国的齐

  • 顾全大局的晋惠公,为何声名狼藉?状况相似的晋文公却成为了霸主

    历史解密编辑:考凯旋宠物标签:重耳,秦国,楚王,晋国,周朝,先秦,晋惠公,秦穆公,晋文公

    在春秋历史时期,晋惠公和晋文公都是借兵夺取君主之位的,但是为何两者的经历相似,而获得的名声却恰恰相反呢?晋惠公在年轻的时候,由于遭人迫害,无奈之下,只好去其他国家流亡。后来,晋国内部发生了争斗,消息传到晋惠公的耳朵里,他觉得这不正是自己的机会,内乱之中,强者上位,于是他找到秦穆公,希望秦穆公能帮助他

  • 晋国的一位君主:消灭10多个国家,为晋文公称霸奠定基础!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重耳,晋国,秦国,骊姬,魏国,楚庄王

    在历史上,“春秋五霸”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说“五霸”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另一说“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但是,不管哪一种说法,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都位列其中。其中,就晋文公来说。晋文公初为公子,谦虚而好学,善于结交有才能的人。骊姬之乱时被迫流亡

  • 晋文公流亡在外19年,为何一回国,就得到全体臣民的一致拥护?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重耳,秦国,齐国,管仲,文公

    春秋时代的带头大哥之晋文公篇(10)主笔:闲乐生公元前636年,秦穆公护送公子重耳入晋,打败倒行逆施的晋怀公,顺利复国,是为晋文公。然而,晋惠公与怀公父子毕竟在晋国执政了十四年,拥有很多死党,晋文公的君位仍隐患重重,一个小小的错误就可能为暗藏的敌人所趁,导致国家得而复失。晋国大夫吕甥和郤芮就是晋惠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