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晋文公和他的女人们

晋文公和他的女人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廊人 访问量:2526 更新时间:2024/4/11 4:39:18

晋文公的女人们,情况比同时代的齐桓公的女人们要复杂得多得多。

晋文公,名重耳,大约出生于公元前674年,是晋国世子申生的弟弟,也是晋国公主穆姬的弟弟。公子重耳的母亲是翟国的大戎女。

翟国,现今陕西延安一带。

(一)

公元前656年,重耳的君父晋献公杀害了世子申生,得到消息的重耳逃到了晋国的边境城邑蒲城(现今陕西蒲城一带),次年,晋献公腾出手来派人带着特种部队去刺杀重耳,重耳带着一众小伙伴逃亡去了他母亲小戎女的娘家翟国。

在翟国,他的舅氏带兵讨伐狄国,俘获了白狄部落的两名公主叔隗和季隗。重耳娶了妹妹季隗。

重耳和季隗生下了伯修、叔刘两个儿子,可能一个女儿叫伯姬,后来嫁给赵衰的儿子赵盾

这是公元前654年前后,重耳娶的第一个老婆,白狄部落的季隗。

重耳的弟弟姬夷吾,经过姐夫秦穆公的庇护和斡旋,后来当上了晋国的国君,是为晋惠公。公元前645年的秦晋韩原之战后,晋惠公愧对姐夫秦穆公,担心姐夫会扶持自己的二哥所以派出杀手要去追杀重耳,获知消息的重耳,将妻儿留在了翟国,在一众小伙伴的簇拥中又逃离翟国。

第二站选择流亡去卫国,在卫国不受卫成公待见,就转道去齐国。

在齐国,齐桓公还在位,大度大气的齐桓公送了重耳马车二十辆,还嫁了一个宗室的公主齐姜给重耳。重耳在齐国的小日子过得可舒适了。后来霸主齐桓公去世,齐国的群公子夺位大战开始,就没有人能帮助重耳完成上位大计,于是他们一行离开齐国,继续寻找可以帮助他们的诸侯国君主。

第四站选择了曹国,曹国是姬姓宗室之国,但是曹国的曹共公不是个好人,重耳在曹国被偷窥了,一怒之下离开,二十辆马车组成的车队离开曹国前往宋国。

宋国的宋襄公倒是诚意满满,但是宋襄公却是力不从心哪,因为他刚跟南边的楚国楚成王干了一架,打输了正养着伤,伤得还不轻。宋襄公也是热情款待了重耳一行,也送了好几十匹的马供他们路上使用。

重耳一行继续选择姬姓之国的郑国,郑国的郑文公跟曹国一样没给重耳他们好脸色,连接待的礼仪都无礼。

重耳一行往南向着楚国前行,赌一下运气了。

(其实,应该是在这当儿,晋国跟秦国又出事了,秦穆公气恼之下决定扶立小舅子重耳。)

重耳一行在楚国受到楚成王的热情款待,然后就往北去了姐夫秦穆公的秦国。

在秦国,受到了最高规格的礼遇,秦穆公以接近于接待一国元首的礼仪款待了这个小舅子。

为了让重耳娶下他心爱的女儿怀赢(被晋惠公的儿子遗弃在秦国的妻子),秦穆公搭上了另外一个女儿文赢以及秦国的三个宗室宗女。

所以重耳娶过的女子顺序大体是这样:季隗、齐姜、文赢怀赢、三个秦赢等七个女子,以及后来出镜的偪姞、杜祁,九个女人。

(二)

重耳回到晋国,即位为国君,是为晋文公,大封赏一众流亡的难兄难弟的同时,后宫的夫人妃嫔的排位,虽然看起来是晋文公的家事,其实也是一项重要的晋国的国事。

按照史料,后宫女主的排序

正室夫人:文赢,秦穆公的小女儿,秦国正牌公主;

妾室排序:

1、偪姞,偪阳国公主(逼阳故城,现今位于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西南侯孟乡一带),推测当时是齐国的附属国,作为齐姜的媵妾陪嫁给重耳,生下了公子姬驩,母因子贵,所以在如夫人中排名靠前;

2、季隗,白狄部落公主,因为最早嫁了重耳,现在两儿子留在了翟国,大女儿伯姬回到晋国,嫁给了赵衰的儿子赵盾;

3、杜祁,杜国公主,杜国国姓为祁,史料记载为晋国境内为唐国主持祭祀的主体国人。推测应该是重耳流亡前的初恋或者相好,后来去了翟国相会,又或者守望到重耳回来,总之是一个非常好的痴情女子的女性向题材;

4、辰赢,也叫怀赢,秦穆公的长女,曾经是秦国的傲娇公主,因为嫁错给了晋惠公的儿子晋怀公被遗弃,秦穆公将她嫁给了重耳;

7、秦赢,三个秦国宗室女子,作为陪嫁的媵妾;

8、王室宗女王姬,大约是在晋文公勤王周襄王,去除王室祸害王子带时,周襄王赏赐的婚女;

9、南薇,据史料,是楚成王赐给重耳的楚国美女;

俗话说,好汉娶久妻。有好事者改之曰好汉娶九妻,重耳真好汉耶!

(三)

晋文公的儿子,据史料出镜的有——

季隗生育的:公子伯修、公子叔刘,两位公子圴留在了翟国;晋文公去世的时候大约26、7岁了;

偪姞生育的:晋襄公姬驩,有可能过继给没有生育的文赢,有了嫡子的身份;晋文公去世的时候,大约15岁左右,即位的时候还是个少年;

杜祁生育的:公子雍,长大后送到秦国,官拜亚卿,卷入晋襄公去世后的君位继承博弈中,引发了秦晋令狐之战;如果年长于姬驩,很可能就在重耳在翟国期间出生的,略小于伯修和叔刘;再推测一下古人取名有“伯仲叔季”排行的习惯,伯是老大,叔是老三,公子雍很可以排行老二;

王姬生育的:公子黑臀,长大后客居王城洛邑,晋襄公之子晋灵公被弑后即位,史称晋成公;

(晋成公的君位传至孙子晋厉公后,君位又传回大宗晋襄公一系。)

辰赢生育的:公子乐,长大后客居陈国,死于晋襄公去世后的君位继承博弈,典型的躺枪。

(四)

晋文公六个儿子,两个留在了翟国开枝散叶,四个成长于晋国国内,国内的四个公子每个身边都有亲近他们的世族子弟,就比如晋文公的兄弟们一样。

从后续秦晋之战的事态发展来看,晋国卿大夫或者世家大族中,明显地存在“反秦派”,不然不会在晋文公大丧期间,晋国就对秦国用兵,并且“反秦派”的力量还占据着上风,因为晋襄公即位,晋国的太夫人毕竟是来自秦国的公主文赢。

晋文公的夫人,来自秦国公主文赢;

晋襄公的夫人,来自秦国公主穆赢。

晋襄公一即位就发动了崤之战,成年后却还是娶了秦国公主,晋国国内的亲秦派力量还是与文赢形成合力。

但是,毕竟河西成为了双方各自的“岛链”。

秦国拥有了河西,就有了东出中原的桥头堡;晋国拥有了河西,就多了一个背部受敌的安全缓冲区地带。

时关国运大争之势,所以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一言不合就开打。

但是自秦穆公去世,秦晋两国围绕河西的争夺战就成为了常态化。

标签: 重耳齐国秦国曹国

更多文章

  • 介子推被烧死后,晋文公把当地改名叫“介休”,沿用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介子推,重耳,介休,大喜,晋国,晋文公,先秦,周朝

    说起介休市,大家可能会觉得这个名字有点拗口,又有点陌生。介休市位于山西省,是晋中市下辖的县级市,面积74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3.6万。别看介休只是个小县城,但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周朝,“介休”这个名字,也是来源于春秋时期一位大名人,就是介子推。介子推是春秋时期晋国有名的贤士,时逢晋国内乱,晋国公子重

  • 《晋文公》,春秋公子演绎霸主传奇!

    历史解密编辑:凤凰网山西标签:重耳,骊姬,狐偃,齐国

    行将就木、竭泽而渔、号令三军退避三舍、唇亡齿寒……中华汉语的成语中有关晋国的有1500个与公子重耳相关的就有500个晋国公子重耳是如何历经重重磨难成为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开创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他又有怎样令人感叹的人生传奇?让我们一起走进话剧《晋文公》了解他的故事话剧《晋文公》到底讲述了什么?这是国

  • 春秋无义战,战国起群雄起,晋文公如何让晋国雄霸春秋近百年的?

    历史解密编辑:开心一点桥标签:重耳,晋国,春秋无义战,战国,群雄起,齐国

    #头条创作挑战赛#春秋无义战,战国起群雄起,晋文公首先通过改革增强晋国的国力,之后帮助周天子解决了内乱,在跟楚国的争霸中,通过城濮之战一举奠定了晋国的霸主地位。孟子曾经说过“春秋无义战”,在春秋末期,群雄并起,互相攻伐,周天子几乎成为了摆设,中原大地迎来了谁的拳头硬谁称霸的时代,首先称霸的是齐国的齐

  • 顾全大局的晋惠公,为何声名狼藉?状况相似的晋文公却成为了霸主

    历史解密编辑:考凯旋宠物标签:重耳,秦国,楚王,晋国,周朝,先秦,晋惠公,秦穆公,晋文公

    在春秋历史时期,晋惠公和晋文公都是借兵夺取君主之位的,但是为何两者的经历相似,而获得的名声却恰恰相反呢?晋惠公在年轻的时候,由于遭人迫害,无奈之下,只好去其他国家流亡。后来,晋国内部发生了争斗,消息传到晋惠公的耳朵里,他觉得这不正是自己的机会,内乱之中,强者上位,于是他找到秦穆公,希望秦穆公能帮助他

  • 晋国的一位君主:消灭10多个国家,为晋文公称霸奠定基础!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重耳,晋国,秦国,骊姬,魏国,楚庄王

    在历史上,“春秋五霸”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说“五霸”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另一说“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但是,不管哪一种说法,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都位列其中。其中,就晋文公来说。晋文公初为公子,谦虚而好学,善于结交有才能的人。骊姬之乱时被迫流亡

  • 晋文公流亡在外19年,为何一回国,就得到全体臣民的一致拥护?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重耳,秦国,齐国,管仲,文公

    春秋时代的带头大哥之晋文公篇(10)主笔:闲乐生公元前636年,秦穆公护送公子重耳入晋,打败倒行逆施的晋怀公,顺利复国,是为晋文公。然而,晋惠公与怀公父子毕竟在晋国执政了十四年,拥有很多死党,晋文公的君位仍隐患重重,一个小小的错误就可能为暗藏的敌人所趁,导致国家得而复失。晋国大夫吕甥和郤芮就是晋惠公

  • 晋文公流浪记,一路遇到流氓变态,老好人,精致利己主义者……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重耳,齐国,秦国,叔詹,郑国,宋国,晋文公,历史故事

    春秋时代的带头大哥之晋文公篇(5)主笔:闲乐生这是春秋历史上最重要的一年。这一年,中原大国君主郑文公,竟然跑去南方朝见楚成王,向荆蛮俯首称臣。这一年,晋惠公夷吾病重,在秦国作人质的晋国的太子子圉(音鱼)孤身逃回晋国,谋取君位。这一年,周襄王赦免了他庶弟王子带勾结戎人犯上作乱之罪,将他召回成周,却埋下

  • 春秋传奇:晋文公伐卫救宋,卫成公未战先逃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重耳,卫成,公未战,先轸,负羁

    春秋传奇:晋文公伐卫救宋,卫成公未战先逃周襄王二十年(公元前632年)春,晋文公与卻縠商议分兵以伐曹卫之事,卻縠回答:“臣已与先轸商议好了。今日不是与曹、卫为难,因为分兵可以抵挡曹、卫,而不可以抵挡楚国。主公可以伐曹为名,借道于卫。卫、曹方和睦,必然不允。于是我军从南河渡师,出其不意,直捣卫境。所谓

  • 晋文公称霸的最大推手,与管仲齐名,真实身份却是个算命大师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管仲,重耳,周王室,分封,韩非,文公

    春秋时代的带头大哥之晋文公篇(11)主笔:闲乐生晋文公即位后,只做了两件事,就让晋国迅速地强大了起来。第一件事,封赏功臣;第二件事,变法。接受第一等赏赐的功臣,当然就是跟着文公流亡,导以仁义亦师亦友的两个人——赵衰和狐偃,至此,赵、狐两家代替吕、郤成为了晋国势力最大两个的家族,此外,文公为了纪念那个

  • 晋文公重耳流亡19年,62岁登上王位,终成霸主

    历史解密编辑:小乖的欧尼标签:重耳,齐国,宋国,郑国,秦国,夷吾

    晋国为周之宗裔,故为姬姓。当年周成王即位后,因诸侯国唐国叛乱,周公旦率军平叛。随后,周成王将唐国之地分封给了他的胞弟姬虞,成为唐国的首位君主,故称唐叔虞。唐国最早是尧帝的封地,属于夏人故居,周围遍布戎狄部落,姬虞到唐国执政后,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以“夏戎之政”来治理唐国,成效显著,逐步形成“尚公、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