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晋文公流亡在外19年,为何一回国,就得到全体臣民的一致拥护?

晋文公流亡在外19年,为何一回国,就得到全体臣民的一致拥护?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烨青衣 访问量:3746 更新时间:2024/2/3 18:54:06

春秋时代的带头大哥之晋文公篇(10)

主笔:闲乐生

公元前636年,秦穆公护送公子重耳入晋,打败倒行逆施的晋怀公,顺利复国,是为晋文公。然而,晋惠公与怀公父子毕竟在晋国执政了十四年,拥有很多死党,晋文公的君位仍隐患重重,一个小小的错误就可能为暗藏的敌人所趁,导致国家得而复失。

晋国大夫吕甥和郤芮就是晋惠公与晋怀公的死党,他们现在虽然放弃怀公,割肉止损,暂时投降了,但一直不安分,他们害怕文公像他们当年跟随晋惠公狂剪异己那样,迫害自己,便决定先下手为强,杀死重耳,另立国君。于是他们去找了勃鞮前来商量。这个勃鞮我们前面也讲过了,他乃是献公、惠公、怀公三朝的大内第一高手太监,两次被派去刺杀重耳的都是他,因为这事,怀公死后勃鞮就害怕的逃走了,现在是晋国的头号通缉犯。当夜,郤芮两人用暗号将勃鞮偷偷召到自己的府第,三人歃血为盟,约定二月晦日会齐,夜半一起举事。

吕甥看错了勃鞮,勃鞮虽然是个亡命之徒,却颇有权谋,且具有一定的政治见解,他认为晋国已经乱了太久了,不能再乱了,所以,他这边刚答应政变,回头就跑去晋宫告密了。

通缉犯居然自动送上门了,文公既奇怪又生气,不过他想到自己初登君位,一切应以稳定为要,不应妄开杀戒,但想让他一笑泯恩仇,对不起,做不到,于是派人责备勃鞮说:“当年蒲城之役,先君命你一宿到达,你秒至。其后寡人田猎于翟国,你为惠公来杀寡人,命你三宿到达,你一宿便至。咱们俩什么仇,什么怨;虽有君命,何其速也。可知你当年砍断我的衣袖尚在,你还敢来,滚!”

勃鞮见文公不杀他,更加证明了自己投诚的决定是正确的,于是他笑着说:“我不滚。我以为你在外奔波十九年,人情世故都已熟透,看来还是没有啊。君命无二,古之制也。臣刀锯之馀,不敢以二心事君背主,故得罪於君。且管仲射钩,桓公以霸。今刑馀之人以事告而君不见,祸又且及矣。”

文公听了这话,立刻醒悟,勃鞮对自己的追杀乃奉君命而行,合乎忠君之义,难以指斥。齐桓公能做到任仇为相,自己为何就不能用理智战胜仇恨呢?于是他立刻出来接见了勃鞮,并请求原谅。勃鞮便将吕郤两人的阴谋全部告诉了文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从始至终都是晋国历任君主的忠犬。

文公闻信大惊,他知道吕郤二人乃三世老臣,党羽众多,政治资源相当强大,若是硬干自己还不一定能赢,于是连夜从后门逃出了绛都,乘驿车走小道,一口气潜行了数百里,跑到秦邑王城(今陕西大荔县东)与秦穆公相会,两人乃定计诛除内乱。而晋文公则暂且偷偷留在王城,观望形势,且看吕甥、郤芮那两个衰鬼怎么蹦跶。

吕甥、郤芮两个可怜鬼此时还蒙在鼓里,浑然不知自己的阴谋已经为文公所洞悉,依然紧锣密鼓地准备着自己的造反计划,到了约好的三月三十日那天,勃鞮如期而至,与吕甥、郤芮率众杀奔晋宫,放起火来,火借风势,不一会就蔓延了整个宫室,但大家找了半天却不见重耳的踪影,眼见着火势越来越大,呛人的浓烟熏得他们喘不过气来,无奈只好放弃,冲出宫殿,二人心里一边打鼓,一边祈祷:老天保佑,但愿重耳这小子葬身在那火海里就好了!

文公当然没死,他现在正在秦国的王城里优哉游哉的和穆公喝酒下棋呢,两人正聊得开心,突然有人来报吕甥、郤芮求见,穆公大笑说:“哈哈,吕、郤二贼自投罗网来了!”

原来穆公一探听到吕、郤二人率兵焚烧宫室,就派人送了一封信给他们说:“当初寡人帮重耳这小人返回晋国,他本来答应了事成之后要割河西之地给寡人的,没想到他一当上国君就反悔不给了,寡人这才发现重耳原来和他弟弟夷吾一样是个白眼狼,正想出兵讨伐这个不讲义气的小人,却听说他被两位大夫率领家众放火烧死了,这真是大快人心啊!寡人愿请二位来王城共商大计,以定晋国之后事。”

吕、郤二人正茫然不知该如何处置,接到穆公这封信不由大悦:有了秦国的支持,咱们另立国君就有底气了!

于是,吕、郤二人和勃鞮进了王城,来到宫室,弯腰行礼,却不见穆公回礼,心中不由奇怪,抬头一看,只见穆公旁边不知何时多了一个人,那人也不说话,只是满脸讥笑地看着他们。

这个人长得好面熟,好像在哪见过……哎呀,这不是本应该葬身在火海中的重耳吗?

太惊喜了,太刺激了,吕、郤二人浑身酥麻,一下子瘫软在地,智商瞬间倒退五十年,最后,还是吕甥结结巴巴地问道:“你,你怎么在这儿……你不是已经烧死了吗……你,你是人是鬼?”

文公收起了笑脸,大怒道:“逆贼,到了这个时候你还认不出寡人吗?寡人哪里对不起你们了,你们要这么对我!要不是勃鞮通风报信,寡人早就被你们烧成灰烬了!”

吕甥和郤芮这才明白这一切都是个骗局,自己被文公穆公勃鞮三人合谋给耍了!旁边的勃鞮起身大笑说:“不好意思,你们被耍了,怎么样,我勃鞮的演技不错吧!”说着拽起已经吓成一摊烂泥的两个人,像抓小鸡仔一样一手提溜一个出去,手起刀落,鲜血飚飞,再一看,两颗人头已然跌落在了尘土之中。

可怜吕、郤也算是一时豪杰,当年惠公和怀公能当上国君都是靠了他们,现在却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怪只怪他们选错了对手,文公是什么人,那可是个打不死的蟑螂小强啊,想他流浪列国十九年,献公杀不了他,惠公干不掉他,怀公搞不定他,临淄风月留不住他,饥饿屈辱打不倒他,阴谋政变伤不到他;也许,他真得有上天庇佑吧!

然后,穆公好人做到底,再派三千精兵护送晋文公浩浩荡荡地回到了晋国,这真是应了“此一时彼一时”那句话,几个月前文公还是孤身一人狼狈连夜奔逃,几个月后文公则是美女相伴虎贲护驾衣锦还乡,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叫作风水轮流转。

文公荣归,于是重赏包括勃鞮在内的各大功臣,正在高兴,忽然报告说又有一个不识相的家伙前来求见,这个人就是当年文公流亡时掌管财务却卷款逃跑的贪污犯头须。

文公一听,气不打一处来,心想就是因为这个挨千刀的贪污犯,当年把我的盘缠全给拐跑了,害得我们几个差点饿死在路上,现在居然还有脸来见我,于是推说自己在洗头,不见不见就是不见!

头须却坚持要见,并叫人带话给文公说:“我听说人洗头的时候,心是颠倒的,心颠倒,想法也就倒过来了,无怪我不能被接见了!其实见不见我没关系,只是身为国君而仇视匹夫,害怕的人就太多了。”

文公听了这话,顿时醒悟。自己刚刚复国,人心不稳,如果学晋惠公晋怀公那样大肆诛杀反对派,固然可以坐稳江山,但晋国就永远不可能称霸了,所以,这个时候他更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才将将新生的晋国紧密地凝聚在一起,为接下来的称霸事业鸣锣开道。于是,重耳湿着头发就出来接见了头须,对他进行了亲切慰问。原来,头须卷款逃跑后也没有私自贪污,而是留在国内,把这些财物都用来设法让晋文公回国。虽然最后没有成功,但实在是一片忠心哪,晋文公十分感动,便重重赏赐了头须,并与他跨车马而同游于街市。几百年后刘邦不计前嫌厚封了他从前的仇人雍齿,估计也是学晋文公的。

国人,特别是吕、郤二人的余党眼见此景,不由目瞪口呆,一时皆倾心归服,晋国翕然而安。

其实晋国自晋献公以来,就是西土第一大国,只是前些年扩张太快,分配不均,所以积累了太多矛盾,导致晋献公死后,其子奚齐、卓子、晋惠公夷吾,其孙晋怀公圉相继即位,期间各大家族间选边争斗、互相倾轧十余年,到现在无论如何也累了。其实以晋国实力之强横,要不是内斗不休,这些年何以混得这么惨:向西,被国力远不如自己的秦国欺负;向东,让兵力远不如自己的齐国如此风光;向南,让没文化的蛮夷楚国如此嚣张。现在好不容易出了晋文公重耳这样一个厚道、公平、明理而又知人善任的君主,大家何不紧密地团结在以重耳同首的晋中央周围,一致对外,共创美好霸业呢?

总之,晋文公也可算是一个时势英雄,他在最适合的时间上位,凝集人心,消弭隔阂,使晋国十余年的动荡总算告了一个段落,从此走上了平稳发展、光辉而又胜利的伟大道路。

标签: 重耳秦国齐国管仲文公

更多文章

  • 晋文公流浪记,一路遇到流氓变态,老好人,精致利己主义者……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重耳,齐国,秦国,叔詹,郑国,宋国,晋文公,历史故事

    春秋时代的带头大哥之晋文公篇(5)主笔:闲乐生这是春秋历史上最重要的一年。这一年,中原大国君主郑文公,竟然跑去南方朝见楚成王,向荆蛮俯首称臣。这一年,晋惠公夷吾病重,在秦国作人质的晋国的太子子圉(音鱼)孤身逃回晋国,谋取君位。这一年,周襄王赦免了他庶弟王子带勾结戎人犯上作乱之罪,将他召回成周,却埋下

  • 春秋传奇:晋文公伐卫救宋,卫成公未战先逃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重耳,卫成,公未战,先轸,负羁

    春秋传奇:晋文公伐卫救宋,卫成公未战先逃周襄王二十年(公元前632年)春,晋文公与卻縠商议分兵以伐曹卫之事,卻縠回答:“臣已与先轸商议好了。今日不是与曹、卫为难,因为分兵可以抵挡曹、卫,而不可以抵挡楚国。主公可以伐曹为名,借道于卫。卫、曹方和睦,必然不允。于是我军从南河渡师,出其不意,直捣卫境。所谓

  • 晋文公称霸的最大推手,与管仲齐名,真实身份却是个算命大师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管仲,重耳,周王室,分封,韩非,文公

    春秋时代的带头大哥之晋文公篇(11)主笔:闲乐生晋文公即位后,只做了两件事,就让晋国迅速地强大了起来。第一件事,封赏功臣;第二件事,变法。接受第一等赏赐的功臣,当然就是跟着文公流亡,导以仁义亦师亦友的两个人——赵衰和狐偃,至此,赵、狐两家代替吕、郤成为了晋国势力最大两个的家族,此外,文公为了纪念那个

  • 晋文公重耳流亡19年,62岁登上王位,终成霸主

    历史解密编辑:小乖的欧尼标签:重耳,齐国,宋国,郑国,秦国,夷吾

    晋国为周之宗裔,故为姬姓。当年周成王即位后,因诸侯国唐国叛乱,周公旦率军平叛。随后,周成王将唐国之地分封给了他的胞弟姬虞,成为唐国的首位君主,故称唐叔虞。唐国最早是尧帝的封地,属于夏人故居,周围遍布戎狄部落,姬虞到唐国执政后,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以“夏戎之政”来治理唐国,成效显著,逐步形成“尚公、尚

  • 晋文公重耳为何能成为春秋一霸,他有什么闪光点

    历史解密编辑:槛内人戏谈标签:齐国,晋国,君主,周朝,先秦,诸侯国,春秋一霸,晋文公重耳,春秋(书),中国古文献

    晋文公,姬夷,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一位君主,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化人物,他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晋国成为当时六大诸侯国之一,并奠定了晋国的强盛基础。下面我们来详细评价一下晋文公。一、政治方面晋文公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智和领导才能,对晋国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政

  • 匪议东周(十四)权臣里克弑君乱国,为啥晋文公拒绝回国即位?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重耳,齐国,骊姬,秦国,先秦,周朝,晋献公,晋文公,匪议东周,春秋战国,里克(春秋)

    在所有春秋五霸之中,晋文公重耳即位的过程是最为坎坷的,而这种坎坷却是他自己的选择。在晋献公去世后,为了争夺晋国国君之位,晋国国内陷入一片混乱。此时早已显名在外的公子重耳便已经是朝堂大夫们迎立为君的第一人选,可是面对国内国外让他上位的呼声,公子重耳却多次婉拒。即便是秦穆公派公子絷劝起即位,并保证派出秦

  • 曲沃代翼全梳理,晋文公之前的晋国史

    历史解密编辑:廊人标签:曲沃,晋国,秦国,重耳,骊姬,齐国

    东周列国之晋国由于其祖上第一代君主便是周武王亲儿子,后来晋文侯又在周平王迁都之时保护过周王室,使得晋国在各诸侯国中有了不可动摇的特殊地位。可是外敌虽不敢来犯,内乱却接连不断。周平往迁都,西周灭亡,而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刚刚进入春秋,晋文侯死后到后来著名的晋文公上台之前的这段晋国历史

  • 秦穆公为称霸送了五个女儿给晋文公,晋国却决定彻底埋葬秦国霸业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重耳,晋国,秦国,先轸,秦军,郑国,先秦,周朝,秦穆公,周天子,晋文公,历史故事

    中国兵法的祖师爷——春秋最强战神先轸(8)主笔:江湖闲乐生城濮之战,晋大败楚军,护佑了中原华夏不被楚蛮入侵。周天子因而特意前来,称晋文公为叔父,并任命他为“伯”,也就是诸侯盟主。晋文公,由此成为了继齐桓公而起的新霸主,天下再次恢复了平静。可是晋军统帅先轸却从这过于平静的空气中闻到了一股危险的气息,这

  • 话剧《晋文公》“一剧一评”专家评议会举行

    历史解密编辑:凤凰网山西标签:晋文公,重耳,齐国,骊姬,评议会

    7月12日,第十七届山西省“杏花奖”参评剧目——话剧《晋文公》“一剧一评”专家评议会在龙城太原举行。来自我省戏剧界的编、导、音、舞、美方面的专家组成评议组,对《晋文公》进行了评议。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之一,在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他在位短短九载,却使晋国得以称霸150年。之前戏曲舞台和影视作品中出现过晋文

  • 先秦文化赏析24:晋文公“退避三舍”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如汝侃娱乐标签:重耳,骊姬,夷吾,晋献公,晋国

    周襄王二十年(公元前632年),晋、楚两个大国在卫国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地区,进行一场大规模战争。在这场战役中,晋文公面对楚国的军队时,命令全军向后撤退,践行当年投奔楚国时许下的“退避三舍”的承诺。那么“退避三舍”是什么样的承诺呢?这就要从头了解晋文公的成长发展过程了。重耳流亡,历经波折据《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