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顾全大局的晋惠公,为何声名狼藉?状况相似的晋文公却成为了霸主

顾全大局的晋惠公,为何声名狼藉?状况相似的晋文公却成为了霸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考凯旋宠物 访问量:2468 更新时间:2023/12/27 0:30:38

在春秋历史时期,晋惠公和公都是借兵夺取君主之位的,但是为两者的经历相似,而获得的名声却恰恰相反呢?晋惠公在年轻的时候,由于遭人迫害,无奈之下,只好去其他国家流亡。后来,晋国内部发生了争斗,消息传到晋惠公的耳朵里,他觉得这不正是自己的机会,内乱之中,强者上位,于是他找到秦穆公,希望秦穆公能帮助他夺取国君之位,秦穆公经过思考也答应了帮他,但是必须得有相应的好处,晋惠公一听便许诺道:“如果你助我当了国君以后,我便把河西之地割让给秦国。”

秦穆公听到这个承诺,也很高兴,立马派出兵士让晋惠公带回国,夺取国君之位。事成之后,秦穆公见晋惠公没有割让河西之地的动静,于是便其开口讨要,不料晋惠公却当场反悔,还说并没有这么一回事。朝中的大臣劝晋惠公说:“如果您不履行诺言,会被人数落背信弃义,名声便坏了。”但晋惠公却说:“晋国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宗上留下来的,如果因为我的原因割让出去,有何颜面去见他们!”从那以后,诸侯们都心有明镜,知道了晋惠公是个不讲诚信之人。

人要顾全大局没有错,国家的利益高于个人的利益,个人的利益有所牺牲,这也是值得表扬的。可是晋惠公的这种做法与说法却让人很不齿,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他已经丧失了做人最基本的底线。如果真的是像他所说,不想让国家的利益受到损失,他也就不会为了当上国君之位,而向别人许诺割让领土了。最后没有实现诺言,说明他从刚开始许诺的时候,心里就已经盘算好了要欺骗秦穆公,这样的人,他的信誉值如何不大跌。然而晋文公也有和他一样的遭遇,但是结果却大不相同。

晋文公在年轻时,遇到的是和晋惠公一样的状况,他求助的对象却是楚国的楚,楚王也对他说了同样的话,就是要一些回报和利益,晋文公的回答却不是割让领土之类的承诺,而是经过了深思后作出的决定。晋文公告诉楚王:“如果未来的某一天,晋国和楚国之间爆发了战争,我会主动让晋军后撤90里地!”不管楚王如何逼迫,晋文公都坚守了这条底线。果然,后来晋国和楚国发生了战争,晋文公遵守诺言,晋军向后撤回了90里,此举让诸侯都产生了好感,也成就了晋文公后来春秋时期霸主的地位!

再反过来继续说说晋惠公,晋惠公夺取国君过了没过几年,晋国又发生了饥荒事件,无奈的他,只好厚着脸皮向秦国开口借粮。秦穆公虽然之前被他戏耍,但是本身就大度的秦穆公并没在意,依旧把借给了他粮食,晋国才得以渡过难关。不料一年之后,晋国大丰收,这次秦国饥荒发生了,秦国就向晋国借粮。晋惠公却翻脸不感恩,不借就算了,还趁着秦国虚弱的时候发动了战争,目的是为了让自己的国家更强大。哪怕是有人提醒他,说这样会让他背负不义之名,但晋惠公还是那句话:“国家大事为重,个人的名声不算什么!”这次攻打秦国,让他抢夺了大量的财富,但也将大度的秦穆公惹得怒火冲天,不久,秦国国力恢复,愤怒的秦穆公立马挥军讨伐晋国,抓住晋惠公后还狠狠的教训了他一番!

晋惠公这种人,表面上口口声声说是为了考虑国家利益,却连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底线都没有,帮助他夺取国君之位,可以不计较。但饥荒的发生却关系着百姓的生活,秦国不计前嫌帮助他们;他却趁人之危,做出小人之事,攻打秦国,虽然短时期内获取了财富,但他丢掉的不仅仅是信誉,还有人与人相处的基本原则,硬生生的把秦国这个朋友,彻底推向了自己的对立面。

谁都会说顾全大局,这本身并没有错,但是即使是为了集体和大家的利益,也必须得有做人的道德底线,当突破道德这层底线后,如果不择手段去损人利己就会变成人人得以诛之的小人。这时,不光自己的信誉会丢失,集体和单位的形象也会被损坏,而且集体的长远发展也会出现障碍。

更多文章

  • 晋国的一位君主:消灭10多个国家,为晋文公称霸奠定基础!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重耳,晋国,秦国,骊姬,魏国,楚庄王

    在历史上,“春秋五霸”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说“五霸”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另一说“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但是,不管哪一种说法,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都位列其中。其中,就晋文公来说。晋文公初为公子,谦虚而好学,善于结交有才能的人。骊姬之乱时被迫流亡

  • 晋文公流亡在外19年,为何一回国,就得到全体臣民的一致拥护?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重耳,秦国,齐国,管仲,文公

    春秋时代的带头大哥之晋文公篇(10)主笔:闲乐生公元前636年,秦穆公护送公子重耳入晋,打败倒行逆施的晋怀公,顺利复国,是为晋文公。然而,晋惠公与怀公父子毕竟在晋国执政了十四年,拥有很多死党,晋文公的君位仍隐患重重,一个小小的错误就可能为暗藏的敌人所趁,导致国家得而复失。晋国大夫吕甥和郤芮就是晋惠公

  • 晋文公流浪记,一路遇到流氓变态,老好人,精致利己主义者……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重耳,齐国,秦国,叔詹,郑国,宋国,晋文公,历史故事

    春秋时代的带头大哥之晋文公篇(5)主笔:闲乐生这是春秋历史上最重要的一年。这一年,中原大国君主郑文公,竟然跑去南方朝见楚成王,向荆蛮俯首称臣。这一年,晋惠公夷吾病重,在秦国作人质的晋国的太子子圉(音鱼)孤身逃回晋国,谋取君位。这一年,周襄王赦免了他庶弟王子带勾结戎人犯上作乱之罪,将他召回成周,却埋下

  • 春秋传奇:晋文公伐卫救宋,卫成公未战先逃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重耳,卫成,公未战,先轸,负羁

    春秋传奇:晋文公伐卫救宋,卫成公未战先逃周襄王二十年(公元前632年)春,晋文公与卻縠商议分兵以伐曹卫之事,卻縠回答:“臣已与先轸商议好了。今日不是与曹、卫为难,因为分兵可以抵挡曹、卫,而不可以抵挡楚国。主公可以伐曹为名,借道于卫。卫、曹方和睦,必然不允。于是我军从南河渡师,出其不意,直捣卫境。所谓

  • 晋文公称霸的最大推手,与管仲齐名,真实身份却是个算命大师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管仲,重耳,周王室,分封,韩非,文公

    春秋时代的带头大哥之晋文公篇(11)主笔:闲乐生晋文公即位后,只做了两件事,就让晋国迅速地强大了起来。第一件事,封赏功臣;第二件事,变法。接受第一等赏赐的功臣,当然就是跟着文公流亡,导以仁义亦师亦友的两个人——赵衰和狐偃,至此,赵、狐两家代替吕、郤成为了晋国势力最大两个的家族,此外,文公为了纪念那个

  • 晋文公重耳流亡19年,62岁登上王位,终成霸主

    历史解密编辑:小乖的欧尼标签:重耳,齐国,宋国,郑国,秦国,夷吾

    晋国为周之宗裔,故为姬姓。当年周成王即位后,因诸侯国唐国叛乱,周公旦率军平叛。随后,周成王将唐国之地分封给了他的胞弟姬虞,成为唐国的首位君主,故称唐叔虞。唐国最早是尧帝的封地,属于夏人故居,周围遍布戎狄部落,姬虞到唐国执政后,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以“夏戎之政”来治理唐国,成效显著,逐步形成“尚公、尚

  • 晋文公重耳为何能成为春秋一霸,他有什么闪光点

    历史解密编辑:槛内人戏谈标签:齐国,晋国,君主,周朝,先秦,诸侯国,春秋一霸,晋文公重耳,春秋(书),中国古文献

    晋文公,姬夷,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一位君主,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化人物,他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晋国成为当时六大诸侯国之一,并奠定了晋国的强盛基础。下面我们来详细评价一下晋文公。一、政治方面晋文公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智和领导才能,对晋国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政

  • 匪议东周(十四)权臣里克弑君乱国,为啥晋文公拒绝回国即位?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重耳,齐国,骊姬,秦国,先秦,周朝,晋献公,晋文公,匪议东周,春秋战国,里克(春秋)

    在所有春秋五霸之中,晋文公重耳即位的过程是最为坎坷的,而这种坎坷却是他自己的选择。在晋献公去世后,为了争夺晋国国君之位,晋国国内陷入一片混乱。此时早已显名在外的公子重耳便已经是朝堂大夫们迎立为君的第一人选,可是面对国内国外让他上位的呼声,公子重耳却多次婉拒。即便是秦穆公派公子絷劝起即位,并保证派出秦

  • 曲沃代翼全梳理,晋文公之前的晋国史

    历史解密编辑:廊人标签:曲沃,晋国,秦国,重耳,骊姬,齐国

    东周列国之晋国由于其祖上第一代君主便是周武王亲儿子,后来晋文侯又在周平王迁都之时保护过周王室,使得晋国在各诸侯国中有了不可动摇的特殊地位。可是外敌虽不敢来犯,内乱却接连不断。周平往迁都,西周灭亡,而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刚刚进入春秋,晋文侯死后到后来著名的晋文公上台之前的这段晋国历史

  • 秦穆公为称霸送了五个女儿给晋文公,晋国却决定彻底埋葬秦国霸业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重耳,晋国,秦国,先轸,秦军,郑国,先秦,周朝,秦穆公,周天子,晋文公,历史故事

    中国兵法的祖师爷——春秋最强战神先轸(8)主笔:江湖闲乐生城濮之战,晋大败楚军,护佑了中原华夏不被楚蛮入侵。周天子因而特意前来,称晋文公为叔父,并任命他为“伯”,也就是诸侯盟主。晋文公,由此成为了继齐桓公而起的新霸主,天下再次恢复了平静。可是晋军统帅先轸却从这过于平静的空气中闻到了一股危险的气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