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2012年四川挖出墓葬,扁鹊医书重见天日,千年前就有心脏移植术?

2012年四川挖出墓葬,扁鹊医书重见天日,千年前就有心脏移植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书经小课堂 访问量:113 更新时间:2024/2/2 5:18:40

在阅读此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扁鹊究竟是谁?他是否真的存在于中国历史当中?史书中记载的神医事件是否真的是扁鹊所为?

这一系列问题困扰着千百年来的国人,人们始终无法找到确定的答案。

现在不少民众普遍支持一个观点,那就是扁鹊并不是某位具体的神医,而是古代社会的一系列医术高超之人的总称。

但是,考古界并未找到相应的证据,能够支撑扁鹊存在的历史。

直到2012年,四川因为地铁修建挖掘出了扁鹊墓,也找到了内容丰富的扁鹊医书,这才让一部分谜团得以解开。

传说中记载的千年前的心脏移植手术,从医书中也有迹可循。

考古学家在扁鹊墓当中有着怎样的发现?这座墓穴的主人是否真的是历史上的扁鹊?

妙手神医,移植心脏

战国时期,鲁公扈和赵齐婴二人,皆在疾病的困扰之下,终日不得安宁。

他们二人寻过无数的大夫,但每一个大夫都告诉他们,他们的身体内部并未出现任问题。

至于为何会感受到不舒适的状态,这是大夫也无法找到答案的难题。

明明整日神思不属、心浮气躁、郁结于心,但始终找不到明确的原因,也无法对症下药。

这难解的现实,让二人颇为头疼。

越是焦虑,他们越是觉得身体难耐。

如果真如那些江湖大夫所言,这只是他们的心理作用,那他们的身体为何会感受到如此巨大的不适呢?

最后,这俩人都找到了同一位神医,那就是扁鹊。

扁鹊早在民间声名鹊起,他是一位医术高超的大夫,救死扶伤,一手岐黄之术出神入化。

民间甚至有传言,扁鹊具备“活死人肉白骨”的能力。

虽然这一说法有些夸张,但是鲁公扈和赵齐婴都相信,一定是大家看到了扁鹊的能力,才会把如此之多的溢美之词放在他的身上。

而扁鹊,也成了他们最后的希望。

事实证明,扁鹊果然比寻大夫高明许多。

他并未从内部经络和气血的运行上下手,而是找到了两位病患的身体承载能力和心志之间的矛盾。

鲁公扈的心志非常坚韧,而且内心强大,心思细腻。

可以说,心脏是他的所有器官当中最核心的部位,是能散发最大能量的器官。

可他的身体实在太过虚弱,身体素质无法承受心脏带来的冲击,两者的矛盾便越来越大。

久而久之,鲁公扈定会觉得胸口负担越来越重,整个人的状态也会直接被拖垮。

另一位病患赵齐婴,正好与他的情况相反。

赵齐婴的身体素质极强,摸爬滚打几天几夜完全不成问题,寻常人无法做到的某些身体动作,他也可以轻轻松松地完成。

但是,他的志气实在太弱,完全无法匹配他的身体素质。

所以他便感觉,自己拖着一副强健的身躯,左胸口却空空荡荡,始终有种缺口无法被弥补的遗憾。

久而久之,他也会觉得忧思难耐,身体状态自然会越发糟糕。

扁鹊认为,如果把这两人的心脏互换,一颗强有力的心脏便能配得上赵齐婴强健的身躯,而鲁公扈的身体也不会再被心脏负担所压垮,如此便正好和谐。

只是在古代社会,心脏移植是闻所未闻之事。

从未有任何一个大夫敢尝试如此冒险的举动,况且心脏又关系着人体的生命关窍,谁也不敢对结果成功与否做保证。

可扁鹊是何许人也?

他对自己有着更高的医学要求,所以他也以自己的性命两位病患作保证,一定会为他们治好顽疾。

了解了病症所在,扁鹊便回到家中,为几天之后要实施的心脏移植手术做准备。

他找来一切与之相关的书籍,反复研读,并在小动物的身上做了实验,确保过程当中的细节问题。

几天以后,他带来了两碗麻醉

本着对他的信任,鲁公扈和赵齐婴都毫不犹豫的喝了下去。

其实他们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即使是死在这场手术当中,这对他们来说也算一种解脱。

与其活得浑浑噩噩,不如放手一搏。

作为医生,感受到病患对自己的信任,扁鹊更是充满动力。

在确定二人失去了所有意识之后,他拿出手术刀,以自己演练过无数遍的方式,打开了二人的胸腔。

两颗蓬勃跳动的心脏,就这样展现在他的眼前。

为了确保器官的活力,他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移植动作。

等到把两人的胸腔缝合完成以后,这场心脏移植手术才算是告一段落,两位患者纷纷醒转,扁鹊的手术也大获成功。

而鲁公扈和赵齐婴两个人逐渐恢复以后,果然感受到了与之前完全不同的状态。

他们从未想过,自己的身体竟然能够以如此和谐的方式运转。

这就是传说中存在于千年前的心脏移植手术,它被记载于《列子-汤问》当中。

作为现代人,我们无法想象,在千年前医学技术尚不发达的环境中,一个大夫竟然能独立完成两位病患的心脏移植,且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

所以有不少人质疑,所谓的心脏移植手术,只是为了凸显扁鹊的高超医术而产生的不切实际的传说。

它实际上只是一个人为编造出来的故事,找不到任何的证据佐证。

发现墓葬,文物问世

而且人们不仅质疑传说的真实性,甚至还会质疑扁鹊这一人物的真实性。

有人说扁鹊是古代神医的集大成者,但也有人说,扁鹊并不是某个具体的大夫,他是一系列医术高超的医者的总称。

这些医者行走江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门绝技,也都创造过自己的奇迹。

他们的故事被叠加起来,后人在这一基础之上,通过想象和艺术手法加工,创造出了“神医扁鹊”这一人物。

当然,大家的猜测都仅仅是猜测,没有任何证据可以支撑。

直到2012年的一次发现,人们才终于解开了关于扁鹊的部分谜团。

2012年,四川成都正在大力规划地下交通体系建设,为了节省土地资源,疏通交通压力,政府决定修建地铁,完善交通网络。

7月,工人们开始了地下挖掘工作。

地铁修建在地下,所以大家首先需要挖出一定长度的隧道,确保地铁线路顺利规划。

可是挖着挖着,工人们突然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

按照他们以往的经验来看,挖掘地底隧道时,地下渗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可他们从来没有遇见过隧道顶部渗水的情况,这实在太过罕见。

不仅如此,随着挖掘深度增大,他们还发现,隧道周围也开始渗水,而且出水量越来越大。

有的工人见多识广,立马意识到了问题所在,他想,这地底下或许埋藏着不为人知的墓穴。

负责人马上叫停了工程,并第一时间联系了考古团队,专业的事情,还是要交给专业的人去鉴定。

结果果然不出大家所料,地底下竟真的有墓穴,而且还是一座历史较为悠久的古墓。

根据其中的一些文字记录来看,古墓的主人应当生活在秦汉时期,而且,主人的身份非富即贵。

这一座墓穴的旁边,还有接连不断的墓穴,考古学家断定,这应该是一个大型的家族墓葬群。

他们在3号墓室的夹层当中,发现了一件从未现世的珍宝。

那是一尊人俑,身体上分布着密密麻麻的经络,遍及全身,复杂交错。

经络线上的小红点,便是人体穴位的所在之处,一些重要的穴位,看起来十分突出。

人体经络俑,它在我国古代的医学研究中发挥过巨大的价值,是相当重要的实验工具。

医者面临的问题,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所以他们在进行实验时,是没有办法直接将人当作实验对象的。

而人体经络俑,算是一个较为逼真的替代品,可以帮助医者丰富认知。

考古人员不敢有丝毫懈怠,小心翼翼的戴着手套,把经络俑轻轻捧起,转移到了专门盛放文物的容器当中。

这尊经络俑的问世,直接把中国穴位研究历史的起始时间往前推了1000多年。

它证明,早在秦汉时代乃至更加古早的时期,经络和穴位研究就已经出现,并不断发展着。

不久,经络俑旁边的竹筐同样引起了考古人员的重视。

有人发现,这个竹筐并不是单纯的容器。

竹片上面有着明显的文字符号,而且对仗工整,显然应当是一本书籍之类的资料。

经过考古专家的初步鉴定,这份竹简被认定为扁鹊医书,而竹简细长狭窄的形状,也正好能够证明成书时间是在秦汉时代以前。

传言中扁鹊是战国时期的著名医者,这一时间点非常符合。

难道说,这座古墓是属于扁鹊的墓穴?难道说,困扰了后人近千年的扁鹊传说,就此终于要露出真面目了吗?

但单是这两件文物,还不足以证明墓穴主人的身份,所以考古学家还在继续研究,试图找到更多的证据。

确定身份,感慨良多

三号墓室很显然与古代医学联系紧密,专家们在墓室当中还发现了许多医学相关的其他文物。

只是这些文物,仍然不能证明主人的身份。

他们又辗转来到一号墓室,继续挖掘。

终于,有人在一件器物当中发现了四个字:景氏家族。

根据现存资料记载,景氏家族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贵族,他们家学渊源深厚,而且家族当中出了不少名医。

由此来看,这些珍藏的医学文物,或许就是那些名医留下来的东西。

从春秋战国时期到秦朝建立封建大一统朝时期,景氏家族的地位都非常显赫。

不过秦朝灭亡之后,他们作为老牌贵族,自然也面临着极大的冲击。

家族分崩离析,不少子弟纷纷离家出走,前往全国各地寻求新的出路。

有的人就此隐居山林,有的人大隐隐于市,还有的人进入到了汉朝的官僚体系当中,成为了新一代王朝的官员。

专家们推测,位于成都地底的这座墓葬群,其主人应当就是当年来到成都做官的景氏家族后人。

至于医学文物,那是他们的祖先留给他们的珍贵遗产。

也就是说,这座古墓其实跟扁鹊并没有太大关系,它的出现,也不能证明扁鹊真的存在于历史长河之中。

不过,扁鹊医书的问世,倒是让我们看到了许多传说的可靠性。

人们在医书当中发现了部分麻醉汤药的成分分析,可以看出,古代医者是精通麻醉之术的。

千年前的心脏移植手术,虽然其真实性不可确定,但因为有了麻醉方法的证明,它离真实也就更近了一步。

医书中记载的不少内容,都与各大史书以及民间传说中的故事相互印证。

由此可见,扁鹊的事迹、扁鹊的高超医术,或许的确是真实存在的。

至于他到底是一个人,还是一个群体的总称,这一点问题至今依旧困扰着无数国人。

扁鹊的真实身份,还有待进一步的挖掘。

不过大量医学文物的问世,让我们在中医研究历史领域找到了更多真实的证据,也得到了更多的研究价值。

结语

扁鹊医书、人体经络俑,以及其他医学文物,都能够证明中医是在我国发源起来的医学文化。

千年前的文物,让我们看到了老祖宗的医学智慧。

它们也不断告诉国人乃至世界各国民众,中医是中国的宝藏,任何一个国家也别想从我们的手中偷去和抢去。

更多文章

  • 四川汉墓出土记载扁鹊的竹简,专家看完后推断:扁鹊可能不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扁鹊,秦武王,华佗,齐国,医术

    引言随着现代医学越来越发达,我国的传统医学却越来越受到质疑,就连很多年轻人都不再相信中医,认为中医都是骗人的。确实,相比起西医的方便和疗效快来说,中医的疗效确实没有西医那么明显,可是这并不代表中医是骗人的。事实上,中医存在了数千年的时间,其历史可不是西医能比的。而且中医的作用非常大,比如从今年的新冠

  • 《天回医简》正式出版,或是失传的扁鹊医书

    历史解密编辑:如沐风科研标签:扁鹊,中医,经脉,医书,医术,天回医简

    【来源:成都中医药大学_媒体聚焦】4月21日,看四川报道链接:小学课本《扁鹊见蔡桓公》一文,让我们从小就认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神医”扁鹊。扁鹊的高超医术从何体现?因其所著医书的亡佚,后代已不可考。不过2012年成都金牛区天回镇老官山汉墓出土的900多支医简提供了珍贵线索。经专家反复研究求证,“天回医

  • 史记·七十列传·扁鹊仓公列传

    历史解密编辑:小迷糊的小世界标签:扁鹊,黄帝,脉书,淳于意,臣意

    史记·七十列传·扁鹊仓公列传扁鹊者,勃海郡郑人也,姓秦氏,名越人。少时为人舍长。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出入十馀年,乃呼扁鹊私坐,间与语曰:“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扁鹊曰:“敬诺。”乃出其怀中药予扁鹊:“饮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当知物矣。”乃悉取其禁方

  • 扁鹊被教科书移除?四川一西汉古墓出土9部医书,揭晓真实身世

    历史解密编辑:李大脚标签:扁鹊,司马迁,良医,医术,教科书

    古语云:不为良相,则为良医。扁鹊,号卢医,其真实姓名为秦越人。而后人尊称其为“扁鹊”,则是源于《禽经》中“灵鹊兆喜”,而这源于扁鹊在治病救人的过程中,由于他医术高超,云游四海。不管他走到哪里,都会给那里的人带来安康,如同喜鹊般,总能给人带来喜讯。今天就要给大家讲述一下,我国古代神医扁鹊悬壶济世的故事

  • 扁鹊被语文课本移除?四川古墓曾出土9部医书,其身世之谜被揭开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扁鹊,身世之谜,史记,古墓,医书,语文课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说:人不能两次跨过同一条河流。依稀记得当时听到这句话时的反应:我觉得这是歪理,还能被称为哲学家,着实有些可笑,按照这个说法我还不能两次都踏进同一个小水塘呢!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才真正地理解这句话的意思,确实,当我们两次看似跨过的是同一条河流,但其实两次面对的河流已经完全不同

  • 西安的扁鹊墓和蔺相如墓,相隔百十米,却被秦始皇陵的名气压着

    历史解密编辑:云水终南标签:蔺相如,扁鹊,嬴政,秦始皇陵,刘恒,秦国

    出去旅游有意外的惊喜,惊喜后也有意外的疑惑,比如去临潼闲逛,在路边就有了这样的意外。汽车开过的时候,看到了一个牌子——扁鹊墓。我还以为这是当地的土庙,但是一想:如果是土庙,不会有墓的,于是就进去了。地方不算小,大门上写着扁鹊纪念馆,免费开放。里面分为神医殿,两个展馆和扁鹊墓。中医知识神医殿里的资料展

  • 为何扁鹊会被踢出历史教材?四川古墓中发现的竹简,说明了一切

    历史解密编辑:秦巴阿松标签:扁鹊,高超,名医,医术,竹简,四川省,历史教材,四川古墓

    扁鹊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名医。他在诊治病人的过程中运用了中医综合诊疗技术。还可以进行手术并知道如何使用药物进行麻醉。考虑到当时的条件和技术,这样的治疗手段已经很先进了。相信大家都在上学的时候在历史课本上看过扁鹊的故事。毕竟,他奠定了传统医学诊断的基础。连司马迁都对这个人赞不绝口,称他医术高超。对我国医

  • 扁鹊为何淡出课本?先来看看扁鹊病人的年龄,也许你就懂了!

    历史解密编辑:零点历史说标签:扁鹊,华佗,张仲景,医术,中医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常态,但是自古以来,就没有几个天生认命的人,因此很多如秦始皇一般的人会想着求长生不老之药,或者求仙问道。但世界上什么事情都可以改变,唯独自然的死亡不可逆转,除非没有到自然死亡时间,只是单纯的生病。生病自然就要寻医问药,而生老病死,可以说自人类诞生就有了,所以医药与医生也差不多跟着人类

  • 扁鹊故里在济南长清!投资70亿建康养小镇,20亿建中医药产业园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扁鹊,华佗,济南,产业园,中医药

    坐落在济南市长清区扁鹊广场中心的扁鹊像《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妇孺皆知,神医扁鹊的故事在中国流传了两千多年,留下中医“望闻问切”的四字名言。太史公司马迁曾在《史记》中为扁鹊立传,称赞他说:“扁鹊言医,为方者宗。守数精明,后世修(循)序,弗能易也”。医学界历来把扁鹊尊为我国古代医学的祖师,说他是“中国的

  • 课本为何要把神医扁鹊移除?专家给出原因,实在既尴尬又不好反驳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扁鹊,史记,神农氏,桓公,典故

    中华文明有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光医学所取得的成就就显得十分璀璨。华夏文明的始祖之一炎帝神农氏就是1位名医。他为了给世间的人治病而特地跑去品尝不同的草药,因此给后代的医者留下了基础。到了春秋战国时代,扁鹊再次成了当时的第1神医。关于扁鹊的故事有不少,如“起死回生”、“治疗蔡桓公”等。中学课本还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