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扁鹊为何淡出课本?先来看看扁鹊病人的年龄,也许你就懂了!

扁鹊为何淡出课本?先来看看扁鹊病人的年龄,也许你就懂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零点历史说 访问量:1744 更新时间:2023/12/29 13:05:41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常态,但是自古以来,就没有几个天生认命的人,因此很多如秦始皇一般的人会想着求长生不老之药,或者求仙问道。但世界上什么事情都可以改变,唯独自然的死亡不可逆转,除非没有到自然死亡时间,只是单纯的生病。

生病自然就要寻医问药,而生老病死,可以说自人类诞生就有了,所以医药与医生也差不多跟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中医药学顺势诞生,在这其中,也诞生了无数的名医,比如华佗李时珍张仲景等人。相对而言,最早出名的中医大夫应当是战国时期的扁鹊。以前,课本中都大力宣传他的治疗事迹,但是现在,他却慢慢淡出了课本。那么,这其中究竟有什么原因呢?其实,看看他治疗的病人年龄,答案呼之而出。

扁鹊治病

我国中医发展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早在远古时期就有了,譬如神农尝百草。那时候,人们在外出打猎时或者寻觅食物时,偶然间吃到植物叶片,无意中治好了一些已有的疾病,远古时期的人们由此知道了一些草本植物能治病,并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发明了早期的热敷等治疗方法。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文明也随之进步,因此中医也慢慢发展起来。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经基本形成,有了《黄帝内经》,而在看诊方面,也有了明确的进步,那就是扁鹊提出了“望、闻、问、切”四个步骤。而扁鹊的医术也在那时候广为人们所称道。

扁鹊此人,算得上是早期第一个中医名医,现在流传着很多他给人治病的故事,最著名的一个便是他给蔡桓公治病。第一次见蔡桓公的时候,扁鹊说其肌理有些小毛病,不医治的话可能会加重,但是蔡桓公不听。

第二次扁鹊再见蔡桓公,说疾病已经深入肌肉里,不医治的话会进一步加重,但蔡桓公依然讳疾忌医。第三次见蔡桓公,就说他的疾病已经深入肠胃里了,要是不医治,真的会死。然而蔡桓公依旧不采纳他的意见。

最后一次见蔡桓公的时候,扁鹊只是远远的看了一眼,便撒腿就跑。但那时蔡桓公依旧没有多在意,然而过了几天,蔡桓公就发病了,派人去找扁鹊,单他早已跑到秦国了。蔡桓公重病而亡。一个小故事表明了扁鹊的医术十分精湛,因为他只是通过“望”就能判断疾病情况。然而,医术如此精湛的一个人,有无数关于他治病救人的故事,但现在关于他的相关知识却被慢慢移出课本,那么这中间究竟存在着什么原因呢?

为何扁鹊被移出课本

扁鹊被移出课本,有多方面的原因。众所周知,课本作为承担教化功能的载体,需要严谨和科学。但是关于扁鹊的故事,在近几年的考察中,却有颇多存在争议的地方,因此在还不确定内容的真实性之前,扁鹊需要被移出课本。

第一个被移出课本的原因就是扁鹊的个人故事存在很大的神化性,离一般的事实较远。据现在已经掌握的资料记载,扁鹊基本的个人信息无可争议,但是关于他的早年经历却充满了传奇性。

唐代于鹄诗《秦越人洞中咏》中有记载:扁鹊早期曾居住在蓬鹊山九仙洞,师从长桑君。在九仙洞的时候,他习得了高超的医术,开始行走四方行医。在《列子·汤问》中又记载,扁鹊在行医的过程中,遇到鲁公扈、赵齐婴二人有疾,一通诊断后,说他们心脏上有毛病,只要把心脏对调,也就是换心即可。

两人为了活下去,就听从了扁鹊的建议,于是由扁鹊主持着进行换心。扁鹊果然依照自己的精湛医术,轻松给他们换了心,然后他们的疾病就此得到根治。这个故事看起来是在表明他医术高超。然而依照事实来说,不可能实现。

因为那个时候,医生的技术即便过关,医疗条件也不支持。在现在社会中,心脏手术也是一个高风险手术,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病人需要戴氧气罩,需要血泵、各种导管等医疗器械。而扁鹊那个时代,连麻醉剂都没有,更不要提氧气罩这一类东西了,所以自然是存在故事杜撰的可能。

而杜撰的故事,就具备了不真实性,自然是不可以上严谨的课本了。第二个原因就是扁鹊此人是否真实存在有待商榷。在《秦越人洞中咏》中记载,扁鹊在公元前516年时,因为一个叫赵简子的人一直不醒,睡了五日,于是扁鹊去了治好了他。但是又有明确的资料记载在公元前361年,他才开始行医诸国。这样看来,时间和史实相矛盾,人物自然有争议。

再者后来的几十年里,他来来回回多次在魏国大梁、秦国咸阳穿梭,当五官科、全科医生,或者小儿大夫,一直到公元前310年。而公元前的年份推算与我们现在公元后的年份推算是不同的,那就是年份越小,表明越接近我们现在,也就是公元前516年离我们最远,公元前310年离我们较近,那么按照一般的公式相减,就会发现扁鹊居然有206岁,还不算上他前面尚未行医的年龄。

但那个时代,条件不发达,何况古今中外,没有那个正常人类超过了200岁,所以扁鹊不可能活那么长时间。而人们仔细探究之后,发现扁鹊一词可能指的不是一个具体的人,因为那时人们觉得治病救人的人如喜鹊一般,给人带来吉祥,所以称之为“扁鹊”。那这么说来,扁鹊只是一个群体的称呼,不是具体的一个人。既然不是一个具体的人物,就没有明确的指向性,因此在课本中出现也是不合时宜的了。

结语

而课本是承载知识的载体,它承担着教化功能,很多孩子都是在小学的时候学的关于扁鹊的知识,而那时候的他们尚且认知不完善,容易相信书籍、相信权威,所以他们很容易相信书本上的知识,进而慢慢被误导。偏偏关于扁鹊的知识内容目前还处于不完善的状态,所以自然要被移出课本了。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扁鹊华佗张仲景医术中医

更多文章

  • 扁鹊故里在济南长清!投资70亿建康养小镇,20亿建中医药产业园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扁鹊,华佗,济南,产业园,中医药

    坐落在济南市长清区扁鹊广场中心的扁鹊像《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妇孺皆知,神医扁鹊的故事在中国流传了两千多年,留下中医“望闻问切”的四字名言。太史公司马迁曾在《史记》中为扁鹊立传,称赞他说:“扁鹊言医,为方者宗。守数精明,后世修(循)序,弗能易也”。医学界历来把扁鹊尊为我国古代医学的祖师,说他是“中国的

  • 课本为何要把神医扁鹊移除?专家给出原因,实在既尴尬又不好反驳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扁鹊,史记,神农氏,桓公,典故

    中华文明有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光医学所取得的成就就显得十分璀璨。华夏文明的始祖之一炎帝神农氏就是1位名医。他为了给世间的人治病而特地跑去品尝不同的草药,因此给后代的医者留下了基础。到了春秋战国时代,扁鹊再次成了当时的第1神医。关于扁鹊的故事有不少,如“起死回生”、“治疗蔡桓公”等。中学课本还特地

  • 成都新出土汉代竹简“扁鹊医书”,扁鹊究竟是一个人还是一群人?

    历史解密编辑:林屋公子标签:齐国,史记,战国,桓公,秦武王,成都市,汉代竹简,扁鹊仓公列传

    2012年7月至2013年8月,考古工作者在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天回镇发掘了4座西汉墓,被称作“老官山汉墓”。老官山汉墓共出土了漆木器、陶器、少量铜器和铁器等文物共620余件,其中不少文物让人眼前一亮,比如1号墓出土的公私文书木牍、2号墓出土的四件竹木制织机模型、3号墓出土的八部医术竹简及我国发现最早

  • 我国医学的祖师“治病之圣”扁鹊,他到底能治哪些疑难杂症?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扁鹊,中医,疑难杂症,张仲景,医术

    扁鹊是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位有传记的医学家。司马迁的《史记》有《扁鹊列传》。由于对我国的中医学的巨大贡献,他被称为我国医学的祖师。东晋医学家葛洪在《抱朴子》书中誉称扁鹊是“治病之圣”。扁鹊,齐国渤海郡人,大约出生于公元前五世纪。原姓秦,名越人。在春秋战国之际,他带领着弟子,像吉祥的喜鹊一样,周游列国,到

  • 扁鹊为何被教材移出课本?学者:你看看他病人年龄是多大就明白了

    历史解密编辑:多角镜头标签:扁鹊,神医,中医,医术

    《韩非子·喻老》中,有一篇《扁鹊见蔡桓公》曾被选入了课本,其中““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这样的病理分析,即使放在如今,也极具参考价值。所以从这里我们就能看的出来,扁鹊此人的医术绝对是出神入化的。毕竟在那个没有各种医疗器材傍身的古代,能够有如此深

  • 失传千年的扁鹊医书,刚在四川出土,为何扁鹊就被踢出历史教材?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扁鹊,司马迁,史记,高明,神医,医书,四川省

    扁鹊出生于公元前407年,是秦越人。他的望闻问切医治病人的方式一直受到世人的认可。也和华佗、李时珍、张仲景三人并称为我国古代的四大名医。同时也有人称其为华夏医祖。就是这样受世人尊崇的一代神医,是因为什么会被踢出历史教材呢?神医扁鹊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充满了动荡,极其不平静。百姓民不聊生

  • 为何失传千年的扁鹊医书出土后,扁鹊却被移出了历史教材?

    历史解密编辑:福宝二哥标签:扁鹊,春秋战国,华佗,黄帝,医书

    说起扁鹊,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课本上,有着很多关于扁鹊治病救人的传奇故事,在大多数人的心中,扁鹊是可以和华佗并肩而论的一代神医。可随着失传千年的扁鹊医书重见天日,专家们却将扁鹊踢出了历史教材,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年龄存疑2012年,成都在修建地铁的时候,意外挖掘出一座深埋千年的汉代古

  • 失传千年的扁鹊医书,为何刚在四川出土,扁鹊就被移除历史教材?

    历史解密编辑:少女盗梦贼标签:扁鹊,史书,史记,司马迁,华佗

    扁鹊,春秋战国名医,和东汉时期的华佗都被视为是中国古代医学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国古代医师中最具神秘色彩的一位。但他的存在一直都有着不小的争议,历史上的扁鹊是一个“神秘人”,很多关于他的记载都有着矛盾、冲突的地方,再加上中医的一部分与现代医学相冲突,有很多没有被确认的地方,而作为中医的集大成者,扁鹊的存

  • 神医扁鹊被移出课本?四川一古墓发现9部医书,揭晓扁鹊身世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神医,中医,医书,古墓,四川省,黄帝内经,扁鹊见蔡桓公

    “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在那个医疗卫生条件极差的年代,可以治病救人的医生是神灵一般的存在,治病救人的医生们也被人们赋予了各种高尚的品德.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这样一位神医他开创性地发明了“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奠定了我国中医几千年来的诊断基础。他就是扁鹊,但关于这名神医,我们知之甚

  • 2013年,四川汉墓出土9部失传2000年扁鹊医书,填补多项历史空白

    历史解密编辑:紫星薇辰标签:扁鹊,张仲景,孙十常,黄帝内经,扁鹊心书

    古之善为医者,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古往今来,但凡能青史留名者,大多毁誉参半,能够被所有国人喜欢并尊重的英雄人物凤毛菱角,这与人性相关,也与每个人的价值观相关。然而,独有一个行当中的佼佼者,在后世人的口中几乎完全没有差评,那就是一生致力于治病救人的国医圣手。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历史中,能担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