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扁鹊,名秦越人,河北任丘人,是战国时期医学家。
“扁鹊”实为远古时的名医称谓,因秦越人医术高深,故时人以“扁鹊”一名冠之。
扁鹊从长桑君学医,尽得真传。
扁鹊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无一不精。善用砭石、针灸、推拿、汤药、热熨等多种方法治疗疾病。
他医技高明,活人无算,著作《难经》流传,开后世法门,以此跻身于“医圣”之列。
然而,扁鹊自认为:与其两兄长相较,他的医术只能算作下等。
对话记录如下:
魏文王问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谁的医术最高明?”
扁鹊回答:“大哥医术最强,二哥次之,我最差。”
闻听此言,魏文王顿感惊异,续问道:“此话怎讲?”
[图片11]
[图片13]
于是,扁鹊缓缓向魏王道来:“我大哥治病,以察人神气为主。于病形未成,尚在酝酿之时,即将其灭除,无有后患。但其法隐微,人愈,亦毫不知情,遂多不宣扬。所以他虽然医术极高,但知者寥寥;
二哥行医,常于病势尚处轻浅表症之时,即出手消弭,人皆以其善治小病而轻慢之,所以他虽然医术高明,但仅闻名于乡里;
至于我,于病势强盛,时机已失,莫之能御时,不得已用针刺、放血、汤药、手术等多种方法治疗,救人于夺命之顷,遂在诸侯国中,浪得神医虚名。究之,治病,以预防为最上,病浅治之为次,病重治之为最下。”
[图片15]
[图片17]
魏文王颔首称许道:“真妙论也。”
《黄帝内经》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