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神医扁鹊:他是一个人 还是一群人的代号?

神医扁鹊:他是一个人 还是一群人的代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访问量:3479 更新时间:2023/12/7 8:26:32

曲阜孔庙藏《扁鹊行医》画像石

◎林屋公子

2012年7月至2013年8月,考古工作者在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天回镇发掘了4座西汉墓,被称作“老官山汉墓”。这一发现入选“201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新时代百大考古发现。老官山汉墓共出土了漆木器、陶器、少量铜器和铁器等文物共620余件,其中不少文物让人眼前一亮,比如3号墓出土的八部医术竹简及我国发现最早最完整的人体经脉髹漆木人。近日,这八部医术竹简已整理出版,被命名为《天回医简》(文物出版社2023年版)。

《天回医简》在学术上源于扁鹊与仓公,是国内迄今为止发现的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整、最具理论和临床价值的古代医学文献。

扁鹊见的是蔡桓公还是齐桓公

《天回医简》中有一部叫《脉经·上》,刚出土时被命名为《敝昔医论》,因为其中多次出现“敝昔曰”。敝昔何许人也?这个名字虽然让人觉得陌生,但是换一个称呼,那可是耳熟能详了。原来,“敝昔”就是“扁鹊”的通假字,敝昔正是大名鼎鼎的神医扁鹊。《汉书·艺文志》著录了《扁鹊内经》九卷和《扁鹊外经》十二卷,均已失传。因此,《天回医简》也被考古工作者认为,“其中部分极有可能是失传的中医扁鹊学派经典书籍,为中医发展史研究的重大发现”。

那么,扁鹊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有一些什么有趣的故事呢?

大家最熟悉的扁鹊故事,就是《扁鹊见蔡桓公》。据说,扁鹊去见了蔡国国君蔡桓侯。因为诸侯通称“公”,所以桓侯又叫桓公。扁鹊说:“您有细微的疾病在皮肤与肌肉之间,如果不治疗,就会深入体内啊!”桓公却说:“寡人没有病呢!”扁鹊退下,桓公就对身边的侍从说:“这些医生啊急功好利,故意把没病的人说有病,来显示自己的本事啊!”过了十天,扁鹊又去见蔡桓公,说:“您的病已经到了肌肤,如果不治疗,将会更加深入体内呢!”这下桓公不愿意回答了。等扁鹊退出后,桓公露出了不高兴的神色。

又过了十天,扁鹊再次见桓公,扁鹊又说:“您的病已经到了肠胃,如果不治疗,将会更深入体内呢!”桓公又是啥也不说,等到扁鹊退出后,也就更加不高兴了。之后又过了十天,这次扁鹊远远见到桓公,马上掉头就跑了。这下桓公奇怪了,派人去问这是为什么呢?扁鹊说:“疾病在皮肉之间时,热水熨帖就能治好;在肌肤时,针灸砭石也能治好;在肠胃时,火齐汤药还能治好;但在骨髓的话,掌管命运的神也没办法了。现在病在骨髓,所以我没办法了!”

又过了五天,桓公身体疼痛,派人召见扁鹊,而扁鹊已经逃到秦国去了,桓公就这样去世了。

在这个故事中,扁鹊与蔡桓公形成鲜明的对比,两人的形象跃然纸上,无论是医术精湛的扁鹊,还是讳疾忌医的蔡桓公,都给后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个故事记录于战国时期的《韩非子·喻老》中。不过,这个故事还有另一个版本,故事情节虽然大同小异,但也存在一些差异:桓公不是蔡桓侯,而是齐桓侯;扁鹊第一次与第二次见桓侯、第二次与第三次见桓侯之间都是间隔五日;扁鹊第二次提到桓侯的疾病在血脉;扁鹊并在肠胃可用汁滓混合的酒醪治疗。

那么,扁鹊见的到底是蔡桓公还是齐桓侯呢?蔡桓公是春秋前期人,但有一种说法,蔡桓公其实是战国齐桓侯(也叫齐桓公,非春秋齐桓公),因为齐国定都蔡,所以齐桓侯也称蔡桓侯。不过,这种说法明显是错误的。战国时期,蔡国已经被楚国所灭,曾经定都的上蔡(今河南上蔡)、下蔡(今安徽寿县)和新蔡(今河南新蔡)三地都为楚国所有。而齐国都城一直在临淄(今山东淄博临淄区),与蔡地距离较远。所以,蔡桓侯与齐桓侯一定是两个人。

这样一来也有个疑问,如果扁鹊同时见过两位桓侯,为什么发生的事件会如此相似?这就说明,至少有一个记载是不可靠的。扁鹊见齐桓侯的故事,见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这是太史公为战国医者扁鹊和汉初医者淳于意(号仓公)两人立的合传,也可以视为《医者列传》。我们就不妨来看看,太史公笔下的这篇扁鹊的传记,是如何来描述扁鹊的,从而来揭晓《韩非子》与《史记》,到底哪条扁鹊的记录更加可靠。

《扁鹊仓公列传》里的记载有个明显的疏漏

《扁鹊仓公列传》说,扁鹊是渤海郑县人,秦氏,名越人。渤海是西汉郡名,但渤海没有郑县,可能是鄚(mò)县(今河北任丘)之误。扁鹊年轻时本是一位普通的宾馆管理员,后来有一位叫长桑君的客人来投宿,扁鹊知道他不是一般人,对他非常恭敬。长桑君来来去去了十多年,有一天说要把医药秘方传给扁鹊。之后,长桑君就拿出一种药,让扁鹊和着草上的露水吞下去,然后把全部秘方都传给扁鹊。后来,长桑君就消失了。

扁鹊服药三十天后,双眼能够穿墙透视,也因此能够看穿人的内脏疾病,但他表面上还是为人切脉诊病。这自然是对扁鹊医术高超的神话说法。之后,扁鹊就有时候在齐国行医,称为卢医;有时候在赵国行医,称为扁鹊。

春秋后期,晋昭公在位时,卿相赵简子独揽大权。有一次,赵简子昏迷五天,大夫们都很忧虑,就请来扁鹊。扁鹊诊断之后,认为赵简子血脉正常,大家不必大惊小怪。果然,在两天半后,赵简子就醒了,然后告诉大家自己去过天帝那,并预言了赵氏要消灭晋国的范氏、中行氏,并灭亡戎狄的代国,这些内容在《史记·赵世家》也有记载,另外还预料晋国七世之后要灭亡。大家把扁鹊的话告诉赵简子,赵简子认为他是奇人,赏赐给他良田四万亩。

这里有个明显的疏漏,就是晋昭公于前531年—前526年在位。此时,晋国的执政是韩宣子,而赵简子成为执政要在前493年,《扁鹊仓公列传》的时间明显有误,同时,错误还不止这一处。因为接下来,扁鹊又去了虢国。碰巧虢太子去世,一位懂医术的官员告诉扁鹊情况,扁鹊听了官员的描述,就说自己能让太子复活。他认为,太子的病不过是“尸蹶”,只是阳气陷入阴脉,使得脉络被堵,所以像死去一样,但实际上并未死去。

之后,扁鹊就让学生磨砺针灸砭石,从太子百会穴下针。过了一会儿,太子果然苏醒了。扁鹊又让另一个学生准备药熨和药剂,混合煎煮敷在太子肋下,太子就能坐起来了。又让太子喝了二十天汤剂,太子果然痊愈如初。这次治疗让扁鹊名声大振,大家都称赞他能起死回生。扁鹊却谦虚地说,自己并非让死人复活,不过是让活人恢复健康罢了。这个故事也见于更早的《韩诗外传》。但其中涉及的虢国,其实在赵简子的一百多年前就已经被晋国灭亡了。

东汉画像石上的扁鹊

以人首鸟身的形象出现

接着,就是扁鹊见齐桓侯的故事了。周朝有两个齐桓侯(公),一个是春秋前期大名鼎鼎的齐桓公,另一个就是战国前期的齐桓公。但这两位桓公,包括蔡桓侯,和赵简子也不都在一个时代。而《扁鹊仓公列传》接着又说,扁鹊名声传遍天下,到赵都邯郸做过妇科医生,到周都洛邑做过老年医生,到秦都咸阳又做过儿科医生。但遭到秦国太医令李醯(xī)的嫉妒,被李醯派刺客杀死。赵都邯郸、秦都咸阳,都是战国时期的事了。

扁鹊的故事在《扁鹊仓公列传》中就这样结束了,另外一些文献也记录了扁鹊,比如《战国策·秦策》说扁鹊还为战国时秦武王看病,秦武王却又听信大臣的意见。扁鹊非常生气,认为国君与聪明的人议事,却让愚笨的人败坏,可见国君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导致亡国;《新语》说扁鹊本住在宋国,得罪国君而逃到卫国,卫国有人要病死,扁鹊去他家治病。他的父亲却认为,儿子需要良医,扁鹊不能治好。之后却请来了巫师,患者当然就去世了。

以上就是《史记》及之前文献记载的扁鹊故事。我们可以发现,扁鹊的时间跨度非常大,从春秋一直到战国,都流传着他的故事。蔡桓公与齐桓公,明显是一个故事一分为二。这些当然不会是完全真实的记录,如果排除其中虚构的因素,那么可以理解为这些扁鹊并非同一个人,而是春秋战国医者的一个共同符号。太史公作《扁鹊仓公列传》,把这些时代背景不同的故事整合在一起,并非太史公不会辨别,实际上更多是为后人保存了原始资料。

东汉时期又有一种说法,说黄帝时期还有个神医古扁鹊,这就更像是一个名号了。东汉时还有不少以扁鹊行医为题材的画像石,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扁鹊并非人形,而是以人首鸟身的形象出现。这样的想象,当然与扁鹊名“鹊”有关,但也印证在汉朝人心中,扁鹊并非是一个具体的人物。至于所谓的扁鹊医书,当然也不是某位具体的扁鹊所作,而是汉代医者托名之作。总之,尽管扁鹊的故事真真假假,但我们从中也能一窥战国汉初的医学成就。

更多文章

  • 为何将扁鹊移出课本教材?其实你看他的年龄有多大,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复意回觅标签:扁鹊,秦武王,扁鹊见蔡桓公,秦国,战国策,赵简子

    教科书是学生接触的最系统性的学习资料,在教育体系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人发现教科书中有很多经典的课文被删除了,比如说神医扁鹊的故事。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开始后,有关扁鹊的《扁鹊见蔡桓公》从教科书中删除。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有专家表示,看看扁鹊的年龄就知道了。据悉,扁鹊第一次在有

  • 2012年四川挖出墓葬,扁鹊医书重见天日,千年前就有心脏移植术?

    历史解密编辑:书经小课堂标签:扁鹊,秦汉,神医,医书,医术,四川省,医学家,心脏移植术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前言扁鹊究竟是谁?他是否真的存在于中国历史当中?史书中记载的神医事件是否真的是扁鹊所为?这一系列问题困扰着千百年来的国人,人们始终无法找到确定的答案。现在不少民众普遍支持一个观点,那就是扁鹊并不是

  • 四川汉墓出土记载扁鹊的竹简,专家看完后推断:扁鹊可能不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扁鹊,秦武王,华佗,齐国,医术

    引言随着现代医学越来越发达,我国的传统医学却越来越受到质疑,就连很多年轻人都不再相信中医,认为中医都是骗人的。确实,相比起西医的方便和疗效快来说,中医的疗效确实没有西医那么明显,可是这并不代表中医是骗人的。事实上,中医存在了数千年的时间,其历史可不是西医能比的。而且中医的作用非常大,比如从今年的新冠

  • 《天回医简》正式出版,或是失传的扁鹊医书

    历史解密编辑:如沐风科研标签:扁鹊,中医,经脉,医书,医术,天回医简

    【来源:成都中医药大学_媒体聚焦】4月21日,看四川报道链接:小学课本《扁鹊见蔡桓公》一文,让我们从小就认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神医”扁鹊。扁鹊的高超医术从何体现?因其所著医书的亡佚,后代已不可考。不过2012年成都金牛区天回镇老官山汉墓出土的900多支医简提供了珍贵线索。经专家反复研究求证,“天回医

  • 史记·七十列传·扁鹊仓公列传

    历史解密编辑:小迷糊的小世界标签:扁鹊,黄帝,脉书,淳于意,臣意

    史记·七十列传·扁鹊仓公列传扁鹊者,勃海郡郑人也,姓秦氏,名越人。少时为人舍长。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出入十馀年,乃呼扁鹊私坐,间与语曰:“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扁鹊曰:“敬诺。”乃出其怀中药予扁鹊:“饮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当知物矣。”乃悉取其禁方

  • 扁鹊被教科书移除?四川一西汉古墓出土9部医书,揭晓真实身世

    历史解密编辑:李大脚标签:扁鹊,司马迁,良医,医术,教科书

    古语云:不为良相,则为良医。扁鹊,号卢医,其真实姓名为秦越人。而后人尊称其为“扁鹊”,则是源于《禽经》中“灵鹊兆喜”,而这源于扁鹊在治病救人的过程中,由于他医术高超,云游四海。不管他走到哪里,都会给那里的人带来安康,如同喜鹊般,总能给人带来喜讯。今天就要给大家讲述一下,我国古代神医扁鹊悬壶济世的故事

  • 扁鹊被语文课本移除?四川古墓曾出土9部医书,其身世之谜被揭开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扁鹊,身世之谜,史记,古墓,医书,语文课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说:人不能两次跨过同一条河流。依稀记得当时听到这句话时的反应:我觉得这是歪理,还能被称为哲学家,着实有些可笑,按照这个说法我还不能两次都踏进同一个小水塘呢!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才真正地理解这句话的意思,确实,当我们两次看似跨过的是同一条河流,但其实两次面对的河流已经完全不同

  • 西安的扁鹊墓和蔺相如墓,相隔百十米,却被秦始皇陵的名气压着

    历史解密编辑:云水终南标签:蔺相如,扁鹊,嬴政,秦始皇陵,刘恒,秦国

    出去旅游有意外的惊喜,惊喜后也有意外的疑惑,比如去临潼闲逛,在路边就有了这样的意外。汽车开过的时候,看到了一个牌子——扁鹊墓。我还以为这是当地的土庙,但是一想:如果是土庙,不会有墓的,于是就进去了。地方不算小,大门上写着扁鹊纪念馆,免费开放。里面分为神医殿,两个展馆和扁鹊墓。中医知识神医殿里的资料展

  • 为何扁鹊会被踢出历史教材?四川古墓中发现的竹简,说明了一切

    历史解密编辑:秦巴阿松标签:扁鹊,高超,名医,医术,竹简,四川省,历史教材,四川古墓

    扁鹊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名医。他在诊治病人的过程中运用了中医综合诊疗技术。还可以进行手术并知道如何使用药物进行麻醉。考虑到当时的条件和技术,这样的治疗手段已经很先进了。相信大家都在上学的时候在历史课本上看过扁鹊的故事。毕竟,他奠定了传统医学诊断的基础。连司马迁都对这个人赞不绝口,称他医术高超。对我国医

  • 扁鹊为何淡出课本?先来看看扁鹊病人的年龄,也许你就懂了!

    历史解密编辑:零点历史说标签:扁鹊,华佗,张仲景,医术,中医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常态,但是自古以来,就没有几个天生认命的人,因此很多如秦始皇一般的人会想着求长生不老之药,或者求仙问道。但世界上什么事情都可以改变,唯独自然的死亡不可逆转,除非没有到自然死亡时间,只是单纯的生病。生病自然就要寻医问药,而生老病死,可以说自人类诞生就有了,所以医药与医生也差不多跟着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