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扁鹊为何被踢出历史教材?不是对历史不尊重,原因其实很无奈

扁鹊为何被踢出历史教材?不是对历史不尊重,原因其实很无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梨花未盛开 访问量:288 更新时间:2024/1/20 22:14:34

前言我们从小在校读书,小学背古诗,初中高中又学习言文,学这些都是为了让我们能更加方便了解历史,继承传扬优秀传统文化。大家在课本上都了解过扁鹊这个人,但现在扁鹊却被踢出教材,这是为呢?其实并不是对历史的不尊重,原因很无奈。

不少人对文言文《扁鹊见蔡桓公》一课比较熟悉: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这篇课文讲的就是扁鹊这位人物,他是我国古代有名的医术大师,擅长医术,各科都十分精通。有一次他去见蔡桓公,说他身上有疾病,可以帮他医治,但蔡桓公却讳疾忌医,不愿承认自己生病了。扁鹊三次劝说无效,转身离去。后来,蔡桓公果然身体出现了疼痛,差人去请扁鹊,结果扁鹊早已经逃走。蔡桓公最后不治而亡。这则典故意在告诫人们,有了小病一定要及时就诊,同时也人们宣扬了扁鹊的医术高超。扁鹊到底是何人?又为何被踢出了历史教材呢?

扁鹊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医学家,他创建了著名的4种问诊方式:望闻问切。《史记》记录:“扁鹊者,渤海郡郑人也,姓秦氏,名越人。”当时各国纷战,时局混乱,华夏大地上也诞生了很多先进的文化。在战争爆发之后,涌现出了不少文人武将,也诞生了一位神医,这就是扁鹊。他在各国之间游走,为每一位病人精心救治,获得了人们的广泛赞誉。

这样一位优秀的人物,按理来说应该饱受后世尊崇,也应该被记于史册,为什么在我国的教材中,反而要把这样一位伟大的人物剔除出去呢?这是因为大家虽然对扁鹊很熟悉,但实际上他的存在还是有不小争议的。通人们在了解一位人物时主要通过史书记载,而问题也就出在了史书上,综合多部古籍,专家们发现了不妥之处,对扁鹊的真实身份也开始存疑。

史书上记载,扁鹊在公元前407年出生,又在公元前310年故去,也就是说他活了近百年时间。就算他是高寿之人也说得过去,但问题也正出在这里,很多后世的记载仍然写到在他足迹依然遍布春秋各国之间,饱经岁月变迁,四处奔走救世。综合各种记载,显示他在世期间300年有,一个人能活三百岁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还有一点也十分蹊跷,史书记载,当时晋国的领袖赵鞅生了一场大病,宫里的太医轮番医治,但都没有好的解决办法,赵鞅疼痛不已,十分恼怒。于是他差人千方百计寻找扁鹊下落,幸而终于找到了他。扁鹊前来宫中为他医治,并且把他身上的病痛祛除。记载上显示扁鹊那时候才23岁,如此年轻的年纪却能够治愈一场别人谁也治不了的顽疾。如此高明的医术,也让专家不禁怀疑史书记载的真实性。

关于扁鹊是否真实存在的争议一直存在,不少专家们也都纷纷质疑扁鹊的身份,但有一点可以认证的事,扁鹊医术高超。在四川成都,人们考古工作时发现了9部现代竹简医书。经过鉴定后,认为这些医书与扁鹊有关,但由于年代久远,书简被破损严重,其医学参考价值仍有待发掘,需要进行漫长的时间细细研究。而“扁鹊医书”的问世,有人认为也不足以证明扁鹊真实存在,但是这个形象又是一直活跃在历史上的,所以就有专家认为,“扁鹊”并不只单单一个人,或许是古时候一种对医生的尊称,也就是一种职业敬称。古人把医术较好,望闻问切十分拿手的医生们,均以扁鹊称呼,后来因为战乱影响或者是民众流传不广泛而逐渐失传也是有可能的。

无论怎样,专家们既然对扁鹊这个人物的身份存疑,那么就不能把他“言之凿凿”的记录于教材之上,以免误导后来的莘莘学子,影响到历史的真实性。秉着尽信书不如无书的理念,专家们综合考虑后,还是把扁鹊的有关教材内容删除,但这并不代表停止对这个形象的研究。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让后辈们能客观的了解历史人物,不把存疑的学问当做理所当然,如果有机会接触到,还可以继续探索,挖掘真相。

标签: 扁鹊史书史记蔡桓公医书

更多文章

  • 专家挖掘四川古墓,挖到9部罕见医书,或揭晓扁鹊身世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阿甘文史呀标签:扁鹊,神医,史书,医书,医术,四川省,医学家,身世之谜,四川古墓

    扁鹊是否真实存在,此前一直备受争议,甚至有人传出扁鹊要被教科书移除。然而,考古专家考察四川一座古墓,墓中出土9部医书,直接揭晓扁鹊的身世之谜。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扁鹊,春秋战国时期人,作为一代名医,扁鹊的医术十分高超。相传,扁鹊年轻时在一家茶馆当掌事,长桑君经常来馆里喝茶,久而久之二人便相识了

  • 神医扁鹊:他是一个人 还是一群人的代号?

    历史解密编辑:北青网-北京青年报标签:齐国,史记,战国,桓公,秦武王,赵简子,扁鹊仓公列传

    曲阜孔庙藏《扁鹊行医》画像石◎林屋公子2012年7月至2013年8月,考古工作者在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天回镇发掘了4座西汉墓,被称作“老官山汉墓”。这一发现入选“201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新时代百大考古发现。老官山汉墓共出土了漆木器、陶器、少量铜器和铁器等文物共620余件,其中不少文物让人眼前

  • 为何将扁鹊移出课本教材?其实你看他的年龄有多大,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复意回觅标签:扁鹊,秦武王,扁鹊见蔡桓公,秦国,战国策,赵简子

    教科书是学生接触的最系统性的学习资料,在教育体系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人发现教科书中有很多经典的课文被删除了,比如说神医扁鹊的故事。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开始后,有关扁鹊的《扁鹊见蔡桓公》从教科书中删除。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有专家表示,看看扁鹊的年龄就知道了。据悉,扁鹊第一次在有

  • 2012年四川挖出墓葬,扁鹊医书重见天日,千年前就有心脏移植术?

    历史解密编辑:书经小课堂标签:扁鹊,秦汉,神医,医书,医术,四川省,医学家,心脏移植术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前言扁鹊究竟是谁?他是否真的存在于中国历史当中?史书中记载的神医事件是否真的是扁鹊所为?这一系列问题困扰着千百年来的国人,人们始终无法找到确定的答案。现在不少民众普遍支持一个观点,那就是扁鹊并不是

  • 四川汉墓出土记载扁鹊的竹简,专家看完后推断:扁鹊可能不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扁鹊,秦武王,华佗,齐国,医术

    引言随着现代医学越来越发达,我国的传统医学却越来越受到质疑,就连很多年轻人都不再相信中医,认为中医都是骗人的。确实,相比起西医的方便和疗效快来说,中医的疗效确实没有西医那么明显,可是这并不代表中医是骗人的。事实上,中医存在了数千年的时间,其历史可不是西医能比的。而且中医的作用非常大,比如从今年的新冠

  • 《天回医简》正式出版,或是失传的扁鹊医书

    历史解密编辑:如沐风科研标签:扁鹊,中医,经脉,医书,医术,天回医简

    【来源:成都中医药大学_媒体聚焦】4月21日,看四川报道链接:小学课本《扁鹊见蔡桓公》一文,让我们从小就认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神医”扁鹊。扁鹊的高超医术从何体现?因其所著医书的亡佚,后代已不可考。不过2012年成都金牛区天回镇老官山汉墓出土的900多支医简提供了珍贵线索。经专家反复研究求证,“天回医

  • 史记·七十列传·扁鹊仓公列传

    历史解密编辑:小迷糊的小世界标签:扁鹊,黄帝,脉书,淳于意,臣意

    史记·七十列传·扁鹊仓公列传扁鹊者,勃海郡郑人也,姓秦氏,名越人。少时为人舍长。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出入十馀年,乃呼扁鹊私坐,间与语曰:“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扁鹊曰:“敬诺。”乃出其怀中药予扁鹊:“饮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当知物矣。”乃悉取其禁方

  • 扁鹊被教科书移除?四川一西汉古墓出土9部医书,揭晓真实身世

    历史解密编辑:李大脚标签:扁鹊,司马迁,良医,医术,教科书

    古语云:不为良相,则为良医。扁鹊,号卢医,其真实姓名为秦越人。而后人尊称其为“扁鹊”,则是源于《禽经》中“灵鹊兆喜”,而这源于扁鹊在治病救人的过程中,由于他医术高超,云游四海。不管他走到哪里,都会给那里的人带来安康,如同喜鹊般,总能给人带来喜讯。今天就要给大家讲述一下,我国古代神医扁鹊悬壶济世的故事

  • 扁鹊被语文课本移除?四川古墓曾出土9部医书,其身世之谜被揭开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扁鹊,身世之谜,史记,古墓,医书,语文课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说:人不能两次跨过同一条河流。依稀记得当时听到这句话时的反应:我觉得这是歪理,还能被称为哲学家,着实有些可笑,按照这个说法我还不能两次都踏进同一个小水塘呢!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才真正地理解这句话的意思,确实,当我们两次看似跨过的是同一条河流,但其实两次面对的河流已经完全不同

  • 西安的扁鹊墓和蔺相如墓,相隔百十米,却被秦始皇陵的名气压着

    历史解密编辑:云水终南标签:蔺相如,扁鹊,嬴政,秦始皇陵,刘恒,秦国

    出去旅游有意外的惊喜,惊喜后也有意外的疑惑,比如去临潼闲逛,在路边就有了这样的意外。汽车开过的时候,看到了一个牌子——扁鹊墓。我还以为这是当地的土庙,但是一想:如果是土庙,不会有墓的,于是就进去了。地方不算小,大门上写着扁鹊纪念馆,免费开放。里面分为神医殿,两个展馆和扁鹊墓。中医知识神医殿里的资料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