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狄仁杰有四个闪光点!品德高尚只是其一

狄仁杰有四个闪光点!品德高尚只是其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693 更新时间:2024/1/29 23:53:32

他是蜚声海内外的“中国福尔摩斯”,但在史籍中,他是知人善任、能力超群的政治家;他帮武则天驾驭帝国航船躲过多处险滩,却在临终前预谋政变将大周带回大唐;他品德高尚但手段灵活多变,最终在实现人生目标的同时得以保全自身。

狄仁杰一生一身正气,为官清廉且勇气十足,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顾全集体或者国家利益。

网络配图

年轻时狄仁杰就显示出了很高的情商。他很孝顺,有一次去并州当官,登上太行山,看到南边有一朵白云,于是潸然泪下:“吾亲所居,在此云下。”(我的尊亲就住在这朵白云下面啊!)于是悲泣,站了许久,一直等云朵远去才重新上路。这种大孝子在唐代很受人器重的。古人认为人生舞台无非是家庭、朝廷,对家庭要讲究孝,对朝廷要讲究忠,除此之外一切都是浮云。以后人们教育孩子,就经讲狄仁杰这个故事,叫做“白云望亲”。

不仅对自己的长辈孝顺,对别的老人他也孝顺,这就是儒家常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对待别的老人要像对待自己的长辈一样,那时候也没“碰瓷”这一说,所以看到别人家的老人倒地还是有人敢扶的。在并州,狄仁杰有个同事叫郑崇质,家里老母多病,郑崇质又接到命令,要求他出使国外,那时出使国外可不是美差,走一趟短的要数月,长则好几年,而且路途充满艰险,什么事都有,死人也是经常发生的事情。当时唐朝政府专门有规定,什么级别的使臣出使国外死了享受什么级别的抚恤,可见这差事实在不好干。

网络配图

所以碰到出国这种事,常有人推诿,但是狄仁杰仗义,他对同事说:“太夫人有危疾,而公远使,岂可贻亲万里之忧!”(你家老母有病,怎么能让她对万里之外的儿子怀有忧愁!)因此狄仁杰提出代替郑崇质出使,郑崇质的感动可想而知。而且受到感动的还不止他一个,当时狄仁杰的上司蔺仁基正与司马孝廉闹矛盾,听说此事后主动对李孝廉说:“吾等岂独无愧耶?”(我们两个听说这事难道不羞愧吗?)于是两人竟然由此和好了。这就叫榜样的力量。一个单位团结一致很困难,因此要立榜样树典型。

狄仁杰到哪里任职,都能为民做主,走的时候老百姓都感恩德,给他建立德政碑甚至生祠。

狄仁杰一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切行为都以大局为重。有一次武则天曾经在他面前回忆往事,说:“以前曾有人诬告过你,你想知道他的名字吗?”狄仁杰的回答是:“他告我,我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无碍大局。您告诉我他的姓名,则不利于同僚的友爱团结。请求您还是别说了。”武则天听了后大为感叹。

网络配图

正因为一身正气,所以历代对狄仁杰评价极高。刚才说了,同样一件事———比如奉劝武则天立李家人为太子,不立武家人为太子———有的人被历代历史学家们批评是借机给自己谋求长远利益,而狄仁杰,则被认为是为苍生社稷谋福利。这就是行为端正带来的善果。

标签: 狄仁杰

更多文章

  • 俊逸才子大贪官:揭秘历史上真实的和珅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俊逸才子大贪官和珅

    说到和珅,大家想到的肯定都是大贪官、马屁精、矮胖子、无能……这几个关键词。然而,真实的和珅却是面目清秀、颇具才能的清第一大权臣。优越的天资与败坏的官德奇妙地结合在他的身上,乾隆帝的宠爱与嘉庆帝的赐死又增添了他的神秘色彩。电视剧中的和珅常被描画成不学无术、丑态百出的滑稽角色,然而历史上真实的和珅并非如

  • 揭中国史上十大巾帼英雄:花木兰居第二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巾帼英雄

    导读:巾帼不让须眉,这句话很好的形容了中国历史上的那些女英雄,她们虽为女儿身,但是却一点也不比男儿差,而她们的丰功伟绩却很少为世人所知。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史上十大巾帼英雄,看看她们的英勇故事。NO.10冯婉贞冯婉贞是抵抗侵略的民族英雄。1860年英法侵略军占领北京以后,四处掳掠,十九岁的冯

  • 揭秘战国孙膑:经历过挖骨刺面装疯的军事家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战国孙膑

    孙膑的真实名字今已不可知,因为他曾遭受过膑刑(被去掉膝盖骨),所以后人就称他为孙膑。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说,孙膑是孙子的后代,孙子死后一百多年而有孙膑。孙膑在青年时期,曾和魏人庞涓一起拜鬼谷子为师,学习兵法。鬼谷子是位德行高深的隐士,有通天彻地之才。他精通数学,日星象纬,占往察来,言无不验;又广

  • 白起:战国最强之将也是最传奇之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白起

    说起白起,人们的印象中应该是个白马白甲小鲜肉。不过呢,白起真正大展拳脚的时候,已经37岁了,秦国的男子17岁就算成年了,成年了就要参军。这样算来,在参军20年后,白起才熬出头。白起,又叫公孙起,一看这个“公孙” 吧,就觉得像是王室成员。但是太史公也好,左丘明也好,他们都没有讲诶,这个白起到底是什么个

  • 康雍二帝对清官的不同态度 养廉埋下渐衰隐患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康雍二帝对清官的态度

    《东华录》谓:“康熙年间有清官,雍正年间无清官。”此说并非无据,而是大致反映了两位君主不同的吏治思想及由此而来的官场风习。康熙大力表彰清官,有清一代负有名望的清官廉吏多出于此时;雍正改兴廉为养廉,片面倚重惩防措施,虽收一时之效,却埋下官场风气渐衰的隐患。网络配图吏治腐败问题是历代封建王朝的痼疾不仅令

  • 揭秘历史上唯一死后被做成菜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耶律德光

    中国自始皇帝算起,几千年来做皇帝这个职业的也不过几百个。虽然都是亿人之上权之顶峰,但结局却是各不相同。说起来,一般是明君多善终,亡君多惨死,但就有这么一位有作为的皇帝,死后居然被做成了一道菜,也算是千古奇闻了。五代十国时期,44岁的大汉奸石敬塘为了取后唐而代之,以割让幽云十六州、岁绢30万匹、认34

  • 汉宫怨:汉宣帝三位皇后的悲剧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汉宣帝三位皇后的悲剧人生

    后宫,是一个充满悲伤的地方,即使是高高在上的皇后,她们也避无可避这诅咒般的悲哀。一生悲剧的皇后很多,多得数不胜数。汉宣帝的三位皇后并算不上有名的,写在这里,主要是个人的原因(偶对西汉,尤其是汉宣帝这一段的历史比较了解啦!)另外就是我觉得,这三个出现在同一个时代同一个舞台上的三位皇后,在中国五千年的整

  • 解密:刘备如何诱惑诸葛亮为其卖命一辈子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备

    诸葛亮在离开隆中追随刘备时,曾再三告诫他的兄弟要看好家园,他将来还要回来。而多年以后,当他位极人臣,身为蜀汉的第二号人物时,他在给后主的奏章中又说:“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网络配图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治别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

  • 敢玩弄武则天的“官油子”狄仁杰是怎样炼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武则天,狄仁杰

    狄仁杰档案生于公元630年,卒于公元700年。字怀英,唐代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经唐高宗与武则天两个时代。历任并州都督府法曹、大理丞、侍御史、宁州刺史、豫州刺史、地官侍郎等职。网络配图中国有个成语叫作“唾面自干”, 按照这个词的要求,别人往自己脸上吐唾沫,不能擦掉而应该让它自己风干。人们往往用这

  • 朱元璋“删孟子”:不满民为贵 君为轻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

    核心提示:朱元璋读《孟子》,到“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那一段的时候,不禁暴怒:这哪里是臣民能够说的话?皇帝一发怒后果就严重了,居然要罢免孟子千百年来在孔庙里和列位大儒们吃冷猪肉的资格,而且特地下令,不准臣下对此发表反对意见,否则就要处以“大不敬”的罪名,杀头。网络配图明太祖朱元璋“删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