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天公将军张角:苍天已死 黄天当立

天公将军张角:苍天已死 黄天当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826 更新时间:2024/1/25 6:29:01

张角,演义小说里神仙一般的人物,有人说他会法术,会撒豆成兵,当然,演义小说只是对现实的一种夸张写法,其实张角只是一个落第的秀才,而他获得的天书,是于吉给他的太平经,一本包罗万象的道教经典,利用书里所讲的医术和五行五一学说,张角创立了太平道,并于公元184年仓促起义,最后死在了起义的路上。张角是哪里人,张角,三国演义里刘关张仨兄弟遇到的第一个大BOSS,他是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人,巨鹿这个地方,在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河南的南阳在历史上也常出现,南阳有名的地方在于出了很多英雄人物,还记得南阳五圣吗(可以关注历史名人的查看张衡,了解),而巨鹿这个地方有名是因为发生了很多改变历史走向的大事件。

网络配图

鸟生鱼汤的唐禅位给虞舜,发生在巨鹿;开创了整个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刘秀,与王莽的最终决战,是在巨鹿;张角的黄巾军起义,发生在巨鹿;甚至到了明朝朱棣的靖难之役也发生在巨鹿,巨鹿是冷兵器时代的大战场。什么,还有巨鹿之战?其实项羽的成名战役巨鹿之战,发生在巨鹿旁边的平乡县,巨鹿名字好听也好记,更比较有名,项羽的巅峰之战也就成了巨鹿之战。

张角为什么要起义

用现在的话来说,每个打工的都应该有做老板的想法,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张角一开始,没有那么多伟大的想法,他只想吃饱饭。东汉末年,做领导的,比如皇帝,每天想的是怎么玩,宫里哪个妹纸漂亮,其他宦官和太后外戚集团,就是想方设法获得更多的权力,而权力再大的目的,就是可以多捞钱。

特别是汉灵帝时期的宦官,人生的唯一目标就是捞钱,想要求办事,给钱;想要做官,给大~钱(注意,这里要拉长音~);什么也不想,就希望安稳过日子,也要给钱,谁让你家里有钱呢。全国上下,无论是怎么捞钱,最后买单的,还是老百姓。平时紧巴巴的还能过日子,但是遇到个自然灾害,比如干旱、大水、蝗灾,就彻底将老百姓推向了绝路。

张角的父亲叫张俊,母亲叫贾氏,古代女人是没有名字的,除非你是大人物,或者读过书,有作品流传下来,显然张角的父母作为农民,大字也不认识一个,但是他们还是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因为他们的儿子张角很聪明,喜欢读书,小时候,私塾的老先生都夸张角这孩子,将来肯定有大出息。带着全家人的希望,10多岁的张角开始了游学,当然更重要的是,张角希望自己能成为公务员,大小也在朝廷里当个官,可以好好侍奉年迈的父亲和母亲。其实,整个东西汉时代,都没有所谓的科举制度,正式的科举制是从隋朝开始的,在此之前,当官完全依靠从中央到地方的推荐。怎么判断这个人适不适合做官,有没有学问呢,当然是聆听群众的呼声,这就需要符合主流的价值观,从西汉开始,从太后到天子,都信仰老子学说,以孝治天下,所以公孙弘70多岁的人了,还是有很多人向汉武帝推荐。

网络配图

但是到了汉灵帝时期,正确来讲,是从汉桓帝刘志开始,做官是要用钱买的,所以张角在外奔波了好几年,一无所获,心灰意冷的张角想到了回家,做官是没希望了,那就回家做个私塾老师吧,至少可以留在父母身边。

可是张角这样的愿望也落空了,等他回到家,发现,父母都已经饿死了,只留下了两个瘦骨嶙峋的弟弟。

每个故事,都需要一个胖子,而每个传奇,都需要一段神话。落魄的张角带着两个弟弟,准备翻山越岭,目的就是要饭,就是希望能够活下去,而这个时候,遇到了改变张角一生的人,这个人叫于吉,三国演义里最神秘的人,活神仙。

于吉给了张角一本书,叫《太平经》。太平经属于道教的一本经典,类似于黄帝内经,太平经包罗万象,什么都有,讲究的也是五行和一,包括治病救人、济世救国之道,甚至还有长生不老、通神占扑之术。

按照小米联合创始人黎万强的说法,《黄帝内经》和《太平经》在当时能够这么出名,首先是因为这俩本书确实有料,什么都有,黄帝内经侧重的是医学,太平经侧重的是道家经典,但是论名气程度,黄帝内经甩了太平经几条街,为什么呢,因为太平经在东汉末年就被认为是一本禁书。这本书是教人怎么造反的,当然被官府禁止流通。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黄帝内经成书之后,流传依靠的是黄帝的名气,而太平经成书之后,能流行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传说这本经书是神仙写的,里面有长生不老、羽化成仙的秘籍。

当然这本书对于张角来说,首先解决的是他吃饭的问题,从这本书上,张角学会了治病,道家仙术,治病救人,和一般的凡夫俗子差别肯定有的啦,因为在普通看病抓药的基础上,张角还需要俩样法宝:符水和咒语,哄嘛哩嘛哩哄,药加上符水,嘴里再喊着咒语,治病救人,一步搞定。

中国医学真是博大精深,张角这么搞,还真的被他医治好了很多人,这太神奇了,神仙啊,于是张角自号大贤良师,而他的两个弟弟就是大医。老百姓都饿的活不下去了,听说有这么一个活神仙,不仅可以保证死了能进入西方极乐世界,还有希望长生不老,至少吃饱饭是绝对没问题的。

中国的起义都是从最底层发起的,老百姓吃不饱饭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但是当把这群人聚集起来之后,就需要用宗教信仰约束他们,于是张角建立了太平道。周星驰的《鹿鼎记》里陈近南对韦小宝解释,天地会为什么要反清复明:现在聪明的人大多数已经在清廷里当官了,所以,如果我们要同清廷对抗,就只能用一些蠢人。对于那些蠢人,绝对不可以对他们说真话,只能用宗教的形式来催眠他们,使他们觉得所做的事情都是对的……所以反清复明只不过是一句口号,跟阿弥陀佛其实是一样的。除了催眠之外,最受老百姓喜欢的就是他们的口号:众人生而平等,没有所谓的高低富贵贫贱之分。这句话对于生活在最底层的老百姓而言,太中听了:外面的世界,朝廷里面,到处都是大老爷,自家好不容易长出来的粮食,都上交给他们了,害的大家流离失所,而在大贤良师(张角)这里,我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有饭大家一起吃,就算犯了错误,只要在大师面前,真心悔过,也就没事了。

网络配图

大贤良师是一个有大法力的神仙,快死的人,在他手里也能把你救活,这太神奇了。类似的故事一传十、十传百,一个村传一个村,再加上张角四处看病救人,宣传太平道的教义,从168年到184年,整整16年的时间,太平道发展成了拥有几十万教众的大帮会。

黄巾军失败的原因

评书里常有句话,叫:人上一万无边无沿,人上十万彻地连天。就是说,人如果超过十万,你一眼望出去,基本上啥也看不到,全是人,这么多人咋管理呢,张角,张大仙人就是有办法:他把所有人分成36个方,一个方多的有近一万人,少的也有6-7千人,每个方一个老大,叫渠帅。

因为这些人都分布在全国各地,太平道主要的成员大部分都是贫农,还有一些做小生意的,甚至还有仕途不顺利的公务员,所以每个方的渠帅都是有一把子力气的农民担任。

一切都准备就绪了,张角就开始借助神的旨意,发布了一条非常有水平的口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啥意思,苍天代表的是朝廷,皇帝不是一直在说,自己是天上的儿子么,黄天自然是代表太平道了,所以后来太平道的教众头上必须裹块黄巾,张角的起义也被称为黄巾军起义。

而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意思,就是将起义的日子定在甲子,具体是什么时候呢?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三月五日。

张角的黄巾军起义,是东汉末年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那个啥,东汉末年分三国,三国里的那几个老大,本身就是土豪,和农民起义搭不上边。当然关于黄巾军起义的故事,还没有结束。

细看张角的起义,可以发现,从开始到结束,就这么几个人,规模没有经历从小到大这么一个过程。这是为什么呢,有两个原因:

第一、是因为起义很仓促;

古代没有电话,这么多人也不可能集中在一起,潜伏在全国各地,要统一,就必须依靠人骑着马,四处各地的和渠帅们讲好,约定时间。

还记得张角为起义准备的口号么,岁在甲子,时间已经约定好了:公元184年3月5日。

就这么通知商量了一圈,加上每个地方需要招兵买马、准备粮草,用去了大半年,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张角的太平道还使用了最牛逼的广告宣传法,刷墙。从农村的猪圈,到城市的大街小巷,到处可以看到太平道的宣传标语,然后就是关于总首领张角神乎其神的本领,就靠这几招,还打通了从巨鹿到京城洛阳的通道,因为皇宫里面,也有了张角的内应,谁啊,一个太监(东汉的宦官果然是社会最不安定的因素,哪哪都有他们的身影)。

洛阳属于河南,离张角的根据地巨鹿还远的很,所以洛阳那块区域也有一个渠帅,叫马元义。但是马元义也没待在京城,那地方达官贵人太多,教众发展不起来,马元义的渠帅府设置在邺城。这是个位于河北省临漳县境、靠近河南的著名古城,一方面可以就近接收到来自张角的指示,一方面可以联络洛阳的那几个太监内应,本来的想法是所有重要城市一同起义,政府的军队都开出去平乱的时候,再依靠内应,一举拿下京师。

每部谍战片都需要几个间谍,有些可能是双方特意派到对方的卧底,也有一些是自愿投诚的叛徒,太平道教众几十万,总是有那么几个意志不坚定的,这一起义,就意味着造反,造反可以要杀头的,哪怕口号喊的再响亮,脑袋没了,那就真的什么也没了。

在马元义的教众里,有一个信徒叫唐周,当他知道再过十天半个月,就要和真正的军队拼刺刀的时候,唐周失眠了,翻来覆去一整夜,最后唐周决定,投诚。第二天,唐周一溜烟跑到了官府衙门,之后就是击鼓,找大老爷,然后消息一层层上报,最后找到的是大将军何进。你在眼皮底下,搞些封建迷信,我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你要推翻我,就不能原谅了。何进对于这种事,反应那是相当的快,得到消息后,帝国的军队当天就出发了,不仅逮捕了马元义,还抓了好几千太平道教众,更发出全国通缉令,抓捕张角仨兄弟。这下没搞头了,张大仙人临时决定,立即行动,起义啦!然后通过送信、飞鸽传书,各种办法,能通知到的,都通知下,一起行动,至于起义之后,该怎么干,张角当时的想法是先搞了再说,等站稳脚跟,再慢慢谈。没想到这一等,就出问题了。

网络配图

第二个原因、都是平等惹的祸

估计因为路途太远,张角平时也没时间搞什么沙龙、聚会,这么多渠帅平时面也没见过,更谈不上交情,都是各自独立行动。平时有张大仙人在上面压着,还好,但是起义开始不久,张角就死了,黄巾军彻底失去了领袖,这么多渠帅,谁也不服谁,就开始自己打自己的。

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一片散沙,东汉军队对付这样的敌人,最轻松,只要派一支精兵,各个击破就行,反正这帮人自己打自己的,打仗的时候遇到兄弟部队被围困,谁爱帮谁帮,自己能管好自己就不错了。

当然,张角的黄巾军还是有一点贡献的,那就是他们起义目的就是为了打官吏、打土豪,所以只要你有钱有势,黄巾军就要揍你,杀光你的人,抢走银子和女人,这下可捅了马蜂窝了。而且,汉灵帝时期的官府和地方军队,已经很腐败了,基本没什么战斗力,为了控制黄巾军的规模,皇帝决定只要有钱的土豪,就可以组织军队,抵抗起义军。

这是武装合法化啊,太应景了,从此之后,开始了军阀混战,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曹操和刘备,家里出点钱,就可以组织老乡,去打仗,黄巾军消灭后,再想让土豪解散军队,可就难了。

而有了军队的土豪,想法也开始多起来了,就这样,东汉末年,最混乱、也是最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来了。

张角是怎么死的

公元184年,正处在起义浪潮中的大贤良师天公将军张角,生病死了,代替张角继续领导黄巾军的是地公将军张梁。184年10月,皇甫嵩率领政府军偷袭黄巾军营,张梁阵亡,跟着张梁干革命的3万多的黄巾军全部被杀,张角也被人从棺材里挖了出来。

三兄弟的最后一位,张宝,也在河北的曲阳战死,跟着他的人比较多,10万多黄巾军全部被杀。

标签: 张角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的三个开国君主 知人之明谁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孙权

    人才都是自尊心很强的人,领导者只有真心认可,才能换取他们的死命回报。领导者用人的前提在于知人。知人的第一个层次是了解手下的能力,把他摆在合适的位置上发挥作用。合淝是孙权和曹操反复争夺的军事重镇,曹操安排了张辽、李典、乐进镇守于此,抵御孙权的进攻,并且留下手令:“如果孙权兵至,张、李二将军出战,乐将军

  • 这个男人为招待刘备 竟杀妻子当肉食!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安

    三国时期是乱世。乱世的特点之一是亲情淡薄。“千年修得共枕眠”,夫妻情深,是中国文化的传统。但在三国中,无论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都有人不把它回事儿。大人物刘备,说过一句话:“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这句话后来成了多少想做大事的英雄的名言。刘备丧偶后,为了政治的需要,马上娶孙夫人。孙夫人走了,为了和益

  • 揭秘不亚于关羽的赵子龙为何不是五虎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赵云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元氏县西北)人。先从公孙瓒,时刘备亦在,与赵云深自结纳。公孙瓒为田楷击袁绍,派刘备出征,赵云为骑将,后因对公孙瓒失望托词兄丧,离去前与刘备曰:“终不背德也。”后刘备奔袁绍于邺与云相遇,随从至荆州,战博望,出长阪,迁为牙门将军,仅为一名护卫偏将,随刘备南定诸郡后,方升为偏

  • 荒唐事:中国史上十大不务正业皇帝排行榜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高纬,宇文赟,萧宝卷,明熹宗,萧衍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出现过好几百个皇帝,他们中有的励精图治、富国强民,成为彪炳史册的一代明君;有的昏庸无道、无所作为,为后人所不齿。更可笑的,路卫兵在读史时发现,历史上还出现过十个最能爆猛的非主流皇帝,他们身居帝位却不问政事,误国误民,追求另类,表现出雷到众生的非主流特质,真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 肥王爷捞一辈子钱 最后竟成了人家的福禄宴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常洵

    福王朱常洵,是明朝神宗的第三个儿子。王皇后没有生儿子,王妃生了长子,就是后来的光宗。朱常洵比他小,但常洵母亲郑妃最得宠。皇帝很长时间没有立太子,大家都疑心郑贵妃想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这遭到了太后和大臣们的极力反对,神宗皇帝为此苦恼不已,最后还是只有让步,万历二十九年立了光宗为太子,常洵则被封为福王。

  • 史上最衰的太子老师:教两朝三个太子全都被废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太子老师

    封建时代最稳定的最好的官职之一应该就是太子的老师了吧,清贵而且不要命,站队不对会死人的。太子继位后,自己的老师总是要提拔的,于是乎,无数人钻营着,希望得到这个位置,哪怕没什么学问,领个虚名也好。不过,其实真要讲起来,太子的老师也不是那么好当的,太子不听话,拿老师出气,那都是小事,万一太子被废,另立一

  • 曹操有特殊嗜好!建铜雀台打造美女集中营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曹操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此诗只是一种假设,东风终与周郎便,所以三国时期的大美女大乔小乔。并没有被曹操锁于铜雀台中。事实上,小乔与曹操素未谋面,也没有什么实际瓜葛,纯属莫须有的关系,而尽管如此,他们依然有生动的故事。网络配图“江东有二乔,河北甄芙巧”,三国时期最着名的美女有三名,大、小

  • 揭秘:吴三桂冲冠一发为红颜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吴三桂

    在中国历史上,我们知道有一代名妓陈圆圆,但却扮演了一个改朝换代的祸水角色——因为她,吴三桂冲冠一怒引清兵入关,把偌大的大明江山送给了清人,这一给就是几百年。一个歌伎,在历史风云巨变的时刻,给天下英雄开了个天大的玩笑。秦淮八艳,万众侧目,但真正具有传奇色彩,身系一代兴亡,游走于帝王将相之间的,只有陈圆

  • 北齐兰陵王高长恭在邙山之战中的表现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兰陵王高长恭

    北周北齐邙山之战发生在564年,战争一共持续了两个月的时间。北周派出的主要将领是宇文护,北齐派去的主要将领是高长恭。北周与北齐之所以会发生这场邙山之战是因为起初北周和少数民族一起攻打了突厥,但此时北周宇文护的家人还在北齐,他害怕家人受到伤害,便和北齐的皇帝说只要把家人放回来就停止攻打,可实际上北周在

  • 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为何不结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女王伊丽莎白一世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是英王亨利八世的女儿,也是都铎王朝最后第二位君主,被称为“血腥玛丽”玛丽一世的妹妹。在1558年玛丽一世因病去世之后,次年一月,伊丽莎白一世正式加冕为王。伊丽莎白一世终身未嫁,因此她也是都铎王朝的最后一位君主。伊丽莎白幼时,她的母亲安妮·博林被判处了死刑,到爱德华六世出生后,伊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