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吴三桂冲冠一发为红颜

揭秘:吴三桂冲冠一发为红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681 更新时间:2024/1/21 17:00:09

在中国历史上,我们知道有一代名妓陈圆圆,但却扮演了一个改朝换代的祸水角色——因为她,吴三桂冲冠一怒引清兵入关,把偌大的大明江山送给了清人,这一给就是几百年。一个歌伎,在历史风云巨变的时刻,给天下英雄开了个天大的玩笑。

秦淮八艳,万众侧目,但真正具有传奇色彩,身系一代兴亡,游走于帝王将相之间的,只有陈圆圆。不过,国丈爷买下陈圆圆,不是为了自己享用,而是奇货可居,乱世前夕的一种政治投资。

起初,他想把陈圆圆献给崇祯皇帝,但国难当头,大厦将倾,焦头烂额的崇祯早已没有精力和心情顾及美色了。沮丧之际,田弘遇只好先把陈圆圆领回自己府第,将其收为养女,好好供养,再寻找交易良机。此时,明廷内忧外患的形势越来越严峻:李自成越过宁武关、居庸关,直逼京师;清军也在东北一线蠢蠢欲动。危急关头,朝廷下诏吴三桂以总兵身份统领大军镇守山海关。乱世之际,谁都想得到军队的庇护,所以吴三桂离京前,满城的达官显贵纷纷设宴为他饯行,想为自己找个靠山。田弘遇自然也不落后,在府中摆下珍肴美酒款待吴总兵,同他府不同的是,有绝色的陈圆圆在席前奉歌献舞。这舞这歌,把上座的吴三桂迷得欲醉欲仙,宴散前,吴三桂终于按捺不住,悄悄对田弘遇说:倘以圆圆送我,战乱之时,我会先保贵府,再保大明江山!田弘遇会心地点了点头。

网络配图

第二天,吴三桂派人带了千两黄金做聘礼,到田府求婚。田弘遇也备办了丰盛的嫁妆,当天就亲自把陈圆圆送到了吴家。此时战事已急,吴三桂王命在身,没过几天便赶往边关。当时有女眷不能随军的规定,吴三桂只得割爱。陈圆圆有《转运曲》,大略是描述的此时心境:堤柳堤柳,不系东行马首,空余千缕秋霜,凝泪思君断肠。肠断肠断,又听催归声唤。不久,闯王李自成率大军攻入北京,建立了大顺王朝。城中旧臣遗老全都遭到了搜捕,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全家也在其列,陈圆圆的美貌被闯王的心腹大将刘宗敏看中,于是夺为侍妾。而后,刘宗敏又把她献给了闯王。据说,大顺帝李自成曾逼迫吴襄写信给吴三桂,劝他来京受降;据说,吴三桂也打算归顺李自成政权。但是,有关史料记载了他与父亲吴襄派来劝降仆人的一段对话,改变了历史发展的格局。吴三桂问父亲,仆人说:已被逮捕。吴三桂并不在乎地回答:我到北京后,就会释放的。吴三桂问其财产,仆人说:已被没收。吴三桂仍是满不在乎:我到北京后,就会发还的。吴三桂问爱妾陈圆圆,仆人说:已被宰相刘宗敏抢走。听到这句话,吴三桂顿时火冒三丈,怒吼道:岂有此理!随即抽出佩剑,一剑把面前的茶几砍断。

吴三桂引清兵入关使得李自成大败,李自成一怒之下,阵前斩了吴襄,并将他的首级悬挂在高竿上示众。回师京城后,又杀了吴家老少共三十八口。眼看大势已去,李自成只好带上京城的金银财宝撤回陕西老巢。临走时本想带着陈圆圆,据说,陈圆圆却告诫闯王:妾身若随大王西行,只怕吴将军为了妾身而穷追不舍;不如将妾身留在京师,还可作缓兵之计!李自成觉得有理,危急关头,索性丢下陈圆圆跑了。吴三桂并不知道陈圆圆留在京城,挥师紧追,一心要夺回心爱的女人。追到山西绛州,才得到京师来报,陈圆圆就在京城。吴三桂喜不自胜,立刻停兵,派人接陈圆圆来绛州相会,任李自成残部渡过黄河,回了陕西。据《觚剩》记载:陈圆圆到绛州时,吴三桂在军营前搭起了五彩楼牌,列旌旗箫鼓三十里地,吴三桂穿着整齐的戎装亲自骑马出迎,其仪式之隆重绝不亚于迎接圣驾降临。吴伟业的《圆圆曲》写道:若非壮士全师胜,争取蛾眉匹马还?蛾眉马上传呼进,云鬓不整惊魂定,蜡炬迎来在战场,啼妆满面残红印。写的就是这段失而复得的情景。

网络配图

魂归何处?陈圆圆最后的结局,一般有三种说法:一是,她跟随吴三桂出镇云南,在吴三桂起兵反清兵败时死于战乱。康熙时陆次云的《圆圆传》所述:吴三桂在云南被封为平西王后,建苏台,营郿坞,华贵无比,陈圆圆常歌大风之章,向他献媚,吹捧他神武不可一世,因而受到吴三桂数十年如一日的专房之宠。据明末遗民李介立《天香阁笔记》及《武进县志》记载:吴三桂曾向江南各省发文,责令地方官员代为寻找陈圆圆的父母和大哥。找到后,以礼款,可见吴三桂对圆圆的情义。后来吴三桂的叛乱,本是出于陈圆圆的同梦之谋。陈圆圆的结局,也和吴三桂一起同归歼灭。但对被歼灭的细节未具体言明,大概是死于战乱或者作为罪囚被处死了。

二是,吴三桂兵败后,城破,陈圆圆自尽。

陈圆圆随吴三桂至滇时,已是三十五岁左右,随着时间的推移,美人容颜凋谢,加上吴的大老婆悍妒绝伦,所以圆圆屏谢铅华,独居别院,潜心修佛,远离红尘是非恩怨。

满溪绿涨春将去,马踏星沙,雨打梨花,又有香风透碧纱。声声羌笛吹杨柳,月映官街,懒赋梅花,帘里人儿学唤茶。

此时陈圆圆所赋之《丑奴儿令》,看似闲雅,实在是有点凄凉索落的味道。

网络配图

后来吴三桂举兵反清,从而招来灭门之祸。城破之日,也便是陈圆圆的生命终了之时。刘健《庭闻录》说:辛酉城破,圆圆先死。

刘健是吴三桂在滇为王时云南同知刘岜之子。刘岜在吴三桂叛乱时拒绝跟从,被吴三桂杖戍滇西,平叛后,官复原职。刘健根据其父口述写下的《庭闻录》,应该是很可信的。

不过怎样死的,则有多种不确定的说法,或说自缢而死,或说绝食而死,或说投莲花池而死。

标签: 吴三桂

更多文章

  • 北齐兰陵王高长恭在邙山之战中的表现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兰陵王高长恭

    北周北齐邙山之战发生在564年,战争一共持续了两个月的时间。北周派出的主要将领是宇文护,北齐派去的主要将领是高长恭。北周与北齐之所以会发生这场邙山之战是因为起初北周和少数民族一起攻打了突厥,但此时北周宇文护的家人还在北齐,他害怕家人受到伤害,便和北齐的皇帝说只要把家人放回来就停止攻打,可实际上北周在

  • 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为何不结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女王伊丽莎白一世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是英王亨利八世的女儿,也是都铎王朝最后第二位君主,被称为“血腥玛丽”玛丽一世的妹妹。在1558年玛丽一世因病去世之后,次年一月,伊丽莎白一世正式加冕为王。伊丽莎白一世终身未嫁,因此她也是都铎王朝的最后一位君主。伊丽莎白幼时,她的母亲安妮·博林被判处了死刑,到爱德华六世出生后,伊丽

  • 大文豪苏东坡写的一首诗竟藏着惊天命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苏东坡

    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王安石很愤怒,让御史谢景在皇帝跟前说苏轼的过失。苏轼于是请求出京任职熙宁四年至熙宁七年(1074年)被派往杭州任通判、熙宁七年秋调往密州(山东诸城)任知州、熙宁十年(1077年)四月至元丰二年(1079年)三月在徐州任知州、元丰二年四月调往湖州任知州。革

  • 武则天登基之日为何选在重阳节?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武则天

    导读:农历九月九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这天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但是武则天却取这天作为登基之日,这是为什么呢?网络配图唐睿宗载初元年(公元690年)的

  • 历史上的果郡王胤礼:因何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胤礼

    导读:《甄嬛传》中果郡王的结局是被毒酒毒死的。故事情节是,皇帝对甄嬛起疑,赐十七毒酒,让甄嬛亲自送毒酒给十七来证明自己的清白,果郡王喝了毒酒,可惜的是致死都不知道甄嬛为他生了一对龙凤胎。历史上有果郡王吗?他是被雍正的毒酒毒死的吗?网络配图而历史的果郡王胤礼是康熙帝第十七子,爱新觉罗·胤礼(1697-

  •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把自己祖宗葬在水里?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元璋

    导读:每个帝王在位时不仅要管理好自己的国土,更希望这个江山以后也可以由自己的子孙后代所接管。所以除了要巩固政权,死后也要找一个风水宝地,继续保佑皇室的繁荣和昌盛。但是朱元璋却将自己的祖宗葬在了水里,这究竟是有什么特殊的含义。苍天并不在乎帝王祖宗的高贵,浩大的洪水依旧滚滚而来,让这方樵夫牧童望而生畏的

  • 杀人如麻的禽兽君王:将妃子肢解做琵琶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君王

    导读:中国史上,残暴的君王有很多,大家随口就可以说出几个来,但是真正的残暴要属这位,竟然将自己的妃子肢解,这在历史上应该是鲜为人知的,能够夺此桂冠者非北齐开国皇帝高洋莫属。网络配图提到高洋,那真是一个超级大暴君,杀人如麻,不管是牢狱中的俘虏、囚犯;还是朝中的王公大臣、宗室贵胄,只要他看不顺眼的,说杀

  • 刘邦为何要杀功臣 异姓王竟无一幸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邦

    刘邦和朱元璋是历史上最著名的爱杀功臣的皇帝,两人都出生布衣,与他们出生入死并帮助他们打下江上的功臣,在登上皇位之后的刘邦和朱元璋却把这些“兄弟”功臣给杀了?刘邦杀了哪些功臣?韩信、彭越、英布等异姓诸侯王无一幸免。主要功臣:汉太祖刘邦自起兵至灭项羽,以及后来削平异姓诸侯王,至高帝12年(公元195年)

  • 乾隆皇帝做了什么竟使得弟弟弘曕一病不起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弘曕

    爱新觉罗弘曕去世时正值盛年,只有33岁,不免惋惜。世人对他,称颂过,也唾弃过。弘曕从小过继给了果郡王,乾隆皇帝对这个弟弟是十分喜爱的,当乾隆看到小时候的弘瞻不懂礼数,就请当时著名的诗人沈德潜作为弘瞻的老师,名师出高徒,弘瞻因此非常的博学,也非常的喜欢并善于诗词歌赋,家中的藏书也非常之多。看着弘瞻日益

  • 刘邦和朱元璋为什么要杀掉开国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邦

    萧何给吕雉定计,诈称前线传来刘邦平叛胜利的消息,按照惯例,此时百官都要进宫朝贺,半信半疑的韩信刚一进宫,就被武士们捆了个结结实实。曾经将情敌整成“人彘”的吕雉,残忍无度青史留名。吕后用麻袋捆住韩信,拉到长乐宫的钟室,也不需要等刘邦回来了,她一声令下,特事特办,把竹竿削尖了,乱枪把麻袋中的一代名将韩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