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时期的三个开国君主 知人之明谁第一

三国时期的三个开国君主 知人之明谁第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742 更新时间:2024/1/14 3:36:28

人才都是自尊心很强的人,领导者只有真心认可,才能换取他们的死命回报。领导者用人的前提在于知人。知人的第一个层次是了解手下的能力,把他摆在合适的位置上发挥作用。

合淝是孙权和曹操反复争夺的军事重镇,曹操安排了张辽、李典乐进镇守于此,抵御孙权的进攻,并且留下手令:“如果孙权兵至,张、李二将军出战,乐将军守城。”

孙权带领10万大军攻城,张辽决定反攻为守,李典、乐进为张辽勇气所感动,一起在逍遥津打败孙权。如果不是东吴方面救援及时,孙权差点当了俘虏。

网络配图

曹操安排三将守合淝,乃是由于他对三位将军的作战能力、用兵特点、个性修养都了如指掌。张辽文武全才,深明大义,大局观比较好,适宜做主帅。乐进勇猛好战,擅长攻城拔寨,但缺少一点谋略;李典雅好学问,不喜与人争功,但缺少独挡一面的魄力。这两人只能做副手,曹操这样安排,是巧用他们性格的特点,使之取长补短。果然,到了关键时刻,三位将军齐心协力,取得了预期的胜利。

刘备在夺取汉中以后,没有任用赵云、黄忠等五虎上将镇守,而是封魏延为汉中太守,也是基于对他们性格和能力的了解。赵云、黄忠比较能打,他们的任务主要是冲锋陷阵或者护卫中军,让他们担任地方官,负责一个战区的军政大事,就超出了他们的能力。魏延除了能打,还有一定谋略,适宜担任一个方面的统帅。后来,魏延镇守汉中,面对曹军将领的频繁进攻,从来没有失手,这说明刘备看人看得准。

诸葛亮用人方面也有一套,但在看人方面就不如刘备。街亭是咽喉要道,理应由大将镇守。结果,他派出了马谡。马谡除了在南征时提出“攻心为上”的建议,其他方面没有表现出特别强的军事能力。这样的人,充其量不过是主将身边的参谋之才,诸葛亮用他为将,把这么重的担子压在他身上,显然超出了他的能力。最后的结果是,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自己打报告降了三级。失街亭对个人级别影响事小,关键是诸葛亮苦心经营的北伐事业化为泡影。

网络配图

知人的第二个层次是尊重、敬重。人才都是自尊心很强的人,领导者只有真心认可,才能换取他们的死命回报。诸葛亮为刘备卖了一辈子命,原因在于感激三顾茅庐的恩情。三顾茅庐的时候,刘备是40多岁的一方诸侯,诸葛亮不过是20出头的毛头小伙子。刘备一连恭恭敬敬地去请了三次,诸葛亮终于出了山。诸葛亮是个很谦虚的人,一般不摆架子,出山的时候拿点谱,也是对于刘备的测试。刘备的谦恭赢得了诸葛亮的真心回报。

曹操有狂傲的一面,唯独在人才面前虚怀若谷。曹操前期的谋士中,荀彧、荀攸是比较重要的两位。曹操曾经很恭敬地写信邀请荀攸:“方巾天下大乱,正是聪明人费心的时候,而先生笼袖观望,归隐道山,不觉得太久了吗?”曹操喜获荆州时,给荀彧写信:“我并不以得到荆州为喜,所喜的是得到先生您呢!”顶级人才也是人,是人就喜欢高帽子,来自领导的高帽子戴起来更舒服。曹操对于典韦、许褚等武将也很尊重,经常口头表扬,说什么“此吾之恶来也”,靠着这些人的保护,一次次死里逃生。典韦战死后,曹操在次年的行军途中还不忘了祭典典韦,令手下的将军都很感动。

孙权能够与刘备、曹操三分天下,用人上也很有一套。孙权对于周瑜、鲁肃、陆逊等历任都督非常敬重。鲁肃进入东吴核心权力层比较晚,为了提高鲁肃的威信。有一次,鲁肃执行某项任务胜利归来时,吴主孙权召集群臣,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并亲自下马迎接鲁肃。当孙权问鲁肃:“我下马迎接,你很有面子吧?”鲁肃却答:“没什么。”孙权不解。鲁肃举鞭遥指说:“有朝一日您统一九州四海,君临天下,我才有面子。”孙权大笑。孙权给足了鲁肃面子,鲁肃知恩图报,攒足了劲儿要回赠孙权一个君临天下的大面子。

网络配图

刘备为了替关羽报仇,出动70万大军进攻东吴,孙权决定用20多岁的陆逊为都督。陆逊资历比较浅,为了提高他的威信,孙权连夜筑坛,大会百官,请陆逊登坛,拜为大都督,赐以宝剑印绶。后来,陆逊审时度势,相机而行,在夷陵之战中,一把火烧掉了刘备700里连营,为保全东吴立下了大功。

标签: 孙权

更多文章

  • 这个男人为招待刘备 竟杀妻子当肉食!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安

    三国时期是乱世。乱世的特点之一是亲情淡薄。“千年修得共枕眠”,夫妻情深,是中国文化的传统。但在三国中,无论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都有人不把它回事儿。大人物刘备,说过一句话:“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这句话后来成了多少想做大事的英雄的名言。刘备丧偶后,为了政治的需要,马上娶孙夫人。孙夫人走了,为了和益

  • 揭秘不亚于关羽的赵子龙为何不是五虎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赵云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元氏县西北)人。先从公孙瓒,时刘备亦在,与赵云深自结纳。公孙瓒为田楷击袁绍,派刘备出征,赵云为骑将,后因对公孙瓒失望托词兄丧,离去前与刘备曰:“终不背德也。”后刘备奔袁绍于邺与云相遇,随从至荆州,战博望,出长阪,迁为牙门将军,仅为一名护卫偏将,随刘备南定诸郡后,方升为偏

  • 荒唐事:中国史上十大不务正业皇帝排行榜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高纬,宇文赟,萧宝卷,明熹宗,萧衍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出现过好几百个皇帝,他们中有的励精图治、富国强民,成为彪炳史册的一代明君;有的昏庸无道、无所作为,为后人所不齿。更可笑的,路卫兵在读史时发现,历史上还出现过十个最能爆猛的非主流皇帝,他们身居帝位却不问政事,误国误民,追求另类,表现出雷到众生的非主流特质,真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 肥王爷捞一辈子钱 最后竟成了人家的福禄宴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常洵

    福王朱常洵,是明朝神宗的第三个儿子。王皇后没有生儿子,王妃生了长子,就是后来的光宗。朱常洵比他小,但常洵母亲郑妃最得宠。皇帝很长时间没有立太子,大家都疑心郑贵妃想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这遭到了太后和大臣们的极力反对,神宗皇帝为此苦恼不已,最后还是只有让步,万历二十九年立了光宗为太子,常洵则被封为福王。

  • 史上最衰的太子老师:教两朝三个太子全都被废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太子老师

    封建时代最稳定的最好的官职之一应该就是太子的老师了吧,清贵而且不要命,站队不对会死人的。太子继位后,自己的老师总是要提拔的,于是乎,无数人钻营着,希望得到这个位置,哪怕没什么学问,领个虚名也好。不过,其实真要讲起来,太子的老师也不是那么好当的,太子不听话,拿老师出气,那都是小事,万一太子被废,另立一

  • 曹操有特殊嗜好!建铜雀台打造美女集中营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曹操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此诗只是一种假设,东风终与周郎便,所以三国时期的大美女大乔小乔。并没有被曹操锁于铜雀台中。事实上,小乔与曹操素未谋面,也没有什么实际瓜葛,纯属莫须有的关系,而尽管如此,他们依然有生动的故事。网络配图“江东有二乔,河北甄芙巧”,三国时期最着名的美女有三名,大、小

  • 揭秘:吴三桂冲冠一发为红颜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吴三桂

    在中国历史上,我们知道有一代名妓陈圆圆,但却扮演了一个改朝换代的祸水角色——因为她,吴三桂冲冠一怒引清兵入关,把偌大的大明江山送给了清人,这一给就是几百年。一个歌伎,在历史风云巨变的时刻,给天下英雄开了个天大的玩笑。秦淮八艳,万众侧目,但真正具有传奇色彩,身系一代兴亡,游走于帝王将相之间的,只有陈圆

  • 北齐兰陵王高长恭在邙山之战中的表现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兰陵王高长恭

    北周北齐邙山之战发生在564年,战争一共持续了两个月的时间。北周派出的主要将领是宇文护,北齐派去的主要将领是高长恭。北周与北齐之所以会发生这场邙山之战是因为起初北周和少数民族一起攻打了突厥,但此时北周宇文护的家人还在北齐,他害怕家人受到伤害,便和北齐的皇帝说只要把家人放回来就停止攻打,可实际上北周在

  • 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为何不结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女王伊丽莎白一世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是英王亨利八世的女儿,也是都铎王朝最后第二位君主,被称为“血腥玛丽”玛丽一世的妹妹。在1558年玛丽一世因病去世之后,次年一月,伊丽莎白一世正式加冕为王。伊丽莎白一世终身未嫁,因此她也是都铎王朝的最后一位君主。伊丽莎白幼时,她的母亲安妮·博林被判处了死刑,到爱德华六世出生后,伊丽

  • 大文豪苏东坡写的一首诗竟藏着惊天命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苏东坡

    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王安石很愤怒,让御史谢景在皇帝跟前说苏轼的过失。苏轼于是请求出京任职熙宁四年至熙宁七年(1074年)被派往杭州任通判、熙宁七年秋调往密州(山东诸城)任知州、熙宁十年(1077年)四月至元丰二年(1079年)三月在徐州任知州、元丰二年四月调往湖州任知州。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