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虽是拜把子兄弟为何宋江越来越不喜欢武松?

虽是拜把子兄弟为何宋江越来越不喜欢武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203 更新时间:2024/2/4 10:12:06

宋江和武松的关系一直让人感兴趣。

有读者说,宋江在柴进府上的时候,他热情对待武松其实里面不一定是真热心,当时他已经是个逃犯,竟然还想着怎么结交人才,自己的稀饭都没吹冷,却想着别人的稀饭是不是烫嘴,从基本常识的角度来看,这不符合逻辑。其次是宋江当时结识武松,其实就是为了在柴进面前显得自己有善心,也是广施善缘的,所以才和武松假戏真做。

对于这一点,虽然这是一个全新的理解角度,但是主任不敢苟同。一方面宋江当时杀了阎婆惜,他的主要任务是逃命,所以他只要巴结好柴进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对武松那么殷勤关心。而且最重要的是,武松当时完全没有名气,是他人生中最落魄的时候,而且还生了病,看起来估计都是不人不鬼的,宋江凭什么对他那么好?

网络配图

所以,关于这些问题,我们还是回到水浒传中,到当时的现场去看看发生了什么。

当时宋江因为到柴进府上避难,所以遇到了武松,但是第一次见面的场景却不那么好看。宋江踩在铁锹上,火飞溅到了武松身上,于是宋江就扶起那汉,问道:“足下是谁?高姓大名?”作为主人家的柴进指着道:“这人是清河县人氏。姓武,名松,排行第二。已在此间一年了。”宋江道:“江湖上多闻说武二郎名字,不期今日却在这里相会。多幸!多幸!”柴进道:“偶然豪杰相聚,实是难得。就请同做一席说话。”

宋江大喜,携住武松的手,一同到后堂席上,便唤宋清与武松相见。柴进便邀武松坐地。宋江连忙让他一同在上面坐。武松那里肯坐。谦了半晌,武松坐了第三位。柴进教再整杯盘,来劝三人痛饮。

过了数日,宋江取出些银两与武松做衣裳。

当然,还有一个细节就是,宋江当时在灯下仔细看那武松,但见: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心雄胆大,似撼天狮子下云端。骨健筋强,如摇地貔貅临座上。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间太岁神。

可以说,宋江认识武松并对他好,给他银子和关怀,其实就是希望又朝一日武松能够帮他的忙。

网络配图

这是投资啊,这是长线操作啊,同志们,宋江可是从来不会做赔本的买卖。

两人结为兄弟,感情自然很深,但是为何当武松上了梁山,特别是越往后面,宋江就越来越不喜欢武松,而武松也越来越疏远宋江?

最大的问题是有几个,一是武松在招安的问题上竟然和宋江唱反调,这还算兄弟吗?自己人会在核心问题上反对自己吗?估计宋江十分恼火,因为武松公开说:“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们的心!”在众人面前公开反对宋江,估计这是宋江不喜欢武松的核心所在。

其次是武松和鲁智深走得越来越近,而鲁智深长期以来就不怎么鸟宋江。

当时武松反对招安,宋江对武松说:“兄弟,你也是个晓事的人。我主张招安,要改邪归正,为国家臣子,如何便冷了众人的心?”

网络配图

那知道鲁智深接话就说:“只今满朝文武,俱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

很明显,这是鲁智深在帮武松说话。对于一个老大来说,他最不喜欢的是什么人?是不忠于自己的人。

标签: 宋江

更多文章

  • 宋朝疑案:花蕊夫人香消玉殒的千古之迷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花蕊夫人

    在短短的几十年间,五代十国就至少出了四位以貌美如仙,诗赋似锦而得名的“花蕊夫人”。一位是前蜀内枢密使潘炕的爱妾赵解愁,据史料记载,赵解愁“有国色,喜为新声及工小词”,是最早被人喻为“花蕊夫人”的。二位是前蜀皇帝王建的宠妃,大小徐氏姐妹中的妹妹小徐妃,即徐惠妃,其诗词歌赋俱佳,特别是百首《宫词》留传至

  • 朱棣为什么让自己不喜欢的儿子朱高炽继承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棣

    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汉族,明太祖第四子,大明第三位皇帝,1402年登基,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永乐大帝等。网络配图朱棣在位时,政治上改革机构,设置内阁;对外五次亲征蒙古,收复安南,并于东北设奴儿干都司,在西北置哈密卫,在西南置大古刺、底马撒、底兀刺等宣慰司

  • 马谡被斩是因透露出诸葛亮一个不能说的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马谡,诸葛亮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是后世人对蜀国后期人才凋零,极度匮乏的情况的一句评论,蜀国为何在后期面临如此严重的人才问题呢?有一种言论认为,诸葛亮才是蜀国这个问题的始作俑者,因为他的独断专行,事必躬亲,造成蜀国人才无法得到锻炼,因而无法承担起复兴蜀汉的重任。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诸葛亮是否有这样的

  • 明朝的张居正死后何会被抄家:皇帝贪财想从中捞钱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张居正

    张居正是明朝最有权力、最具影响的内阁首辅。他协助十岁的小皇帝推行改革,把衰败、混乱的明王朝治理得国富民安,他是小皇帝不可一日或缺的靠山,是“起衰振隳”的“救时宰相”。他的赫赫功绩,堪与商鞅、王安石并立,而被称为我国封建社会初期、中期与后期最具盛名的三大改革家。然而,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神宗翻手为云、覆

  • 古埃及最出色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一生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法老拉美西斯二世

    拉美西斯二世一生比较传奇,他是古代埃及王朝的一位出色的法老。于公元前1303年拉美西斯二世出生在埃及皇家,并开始书写他自己传奇的一生,在拉美西斯二世十岁左右时就开始参与处理军中事务,在他十五岁左右时已经开始远征作战。这些经历不仅使他增加了军事经验,也为他后来不断地对外远征埋下了种子所以拉美西斯二世也

  • 拒绝女色励精图治却被政治正确逼入绝境的亡国之君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崇祯

    趁着夜色,崇祯在近侍的护卫下企图乘乱混出宫去,刚骑着马出东华门,就被内城守军的乱箭所阻,再跑到朝阳门,守门的成国公朱纯臣却闭门不开。崇祯无奈,只好再转向安定门,然而此门的守军早已作鸟兽散,宫门被巨大的铁锁锁住。这时候,宫中早已是大火四起,崇祯之后再返回内宫。凌晨,该是上朝的时间了。崇祯亲自在前殿鸣钟

  • 揭秘四大忠心耿耿却死在自己人手上的绝代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廉颇

    反间计,作为三十六计之中针对战争之外的谋略,是一条极为毒辣的计谋,同时也是无视将领之间谋略的一条计策。颇有点儿低投入、高产出的意味。可是,对于身中反间计的将领来说,并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失败并非自身的原因,而是上位者的失误。武人没有死于战阵之上的刀兵往来,却死于权谋阴影。对于施行反间计的人来说,颇有

  • 历史唯一自动禅位的皇帝是谁?他放弃的是虚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乾隆

    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公历是1795年的10月15日,在圆明园勤政殿,乾隆帝当众开启了密封二十二年的鐍匣,取出发黄的上谕,宣布永琰为皇太子,改名颙琰,命他即日移居紫禁城内毓庆宫。颙琰叩头谢恩,表示谨遵圣谕,修身历练,以期不负重托。紧接着,乾隆帝又宣布了更为惊人的决定:网络配图以明年为嘉庆元年,正月初一

  • 吴桥兵变是孔有德引火自焚才逐渐平息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孔有德

    吴桥兵变的背景是崇祯三年,袁崇焕杀死了皮岛总兵毛文龙,引起了岛上将士的哗变而发生的。由于后金的崛起,明朝在山海关之外的势力几乎全部被后金荡尽。但由于袁崇焕的英勇抗击和毛文龙的地理优势,使他们两支军队,成为了关外唯一能和后金抗衡的军事力量。随着宁远和宁锦之战的胜利,袁崇焕被崇祯皇帝重用,升为了蓟辽督师

  • 揭秘:为何说诸三国人物诸葛亮最怕的人是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关羽

    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对于诸葛亮这等优秀的人来说,他应该是谁都不怕的,可是这又是不可能的,因为在这样的一个时期中,大家都应该是相互制约的,那么对于诸葛亮来说,他到底最怕的应该是谁呢?相信不同的人会对此有不同的理解和答案,很多人说诸葛亮怕曹操,或者说诸葛亮怕司马懿,其实我恰恰认为诸葛亮最怕的人应该是关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