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大太监魏忠贤为什么敢自称“九千岁”?

明朝大太监魏忠贤为什么敢自称“九千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807 更新时间:2024/6/12 11:33:54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一个太监竟然胆敢自封为九千岁——这就是在中国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明朝大宦官魏忠贤。那么,魏忠贤为何如此胆大包天呢?

网络配图

公元1620年,宋神宗驾崩,太子朱常洛即位,是为光宗,朱由校被立为太子,光宗继位后不到一个月,便又驾崩,于是太子朱由校继位,史称为熹宗。早在朱由校还不是太子之时,魏忠贤便专门伺候过他们母子,再加上与魏忠贤“对食”的客氏又是朱由校的乳母,这更为魏忠贤步步高升创造了便利的条件。朱由校继位之后,魏忠贤立刻成为朝中一位炙手可热的人物。

网络配图

为了扩展自己的权势,魏忠贤在客氏的支持下首先权臣魏朝发难,随后熹宗也站到了其乳母客氏和魏忠贤的一边,魏朝在四面楚歌的情况下被迫告病出宫,被逐往凤阳,魏朝出宫之后,魏忠贤便指派杀手将其毒杀在前往凤阳的路上,从此,朝中所有大权几乎全部落入魏忠贤和客氏手中,这为他后来自封为“九千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铲除政敌之后,魏忠贤的下一步便是控制朝纲,向“九千岁”迈进。

网络配图

熹宗对木工情有独钟,对朝政不屑一顾。魏忠贤便专门在熹宗全神贯注地做木工活之时向其上报奏章,再加上魏忠贤每做一件事情几乎都能够令熹宗满意,于是熹宗越来越信任他。后来,熹宗将魏忠贤至于几乎可以和他平起平坐的地位,甚至到了民间很多百姓只知朝廷有魏忠贤而不知有熹宗,魏忠贤见时机已到,便自称为“九千岁”。

标签: 魏忠贤

更多文章

  • 吃人奶可长寿?西汉丞相竟曾养100多位“奶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张苍

    据《史记·张丞相列传》载,“苍之免相后,老,口中无齿,食乳,女子为乳母``````苍百余岁而卒。”张苍曾经犯罪当斩,行刑的时候刽子手脱去他的衣服发现其人身体异于常人就向监斩官王陵报告,王陵一看此人“身长大,肥白如瓠”皮肤白皙身材如葫芦一样肥硕饱满,很惹人喜欢,于是向刘邦求免,张苍因此保住性命。至此,

  • 日本强情公方足利义辉的死亡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足利义辉

    足利义辉是历史上著名的大将军,在日本他有着一段很光辉的岁月,为人也比较刚毅政治,也因此被人们尊重的称为强情公方。他在政治方面也是十分有能力的,可是最后还是无法逃脱命运的折磨,而关于他的事迹在足利义辉简介中也有着详细的介绍。那么在足利义辉简介中是怎样介绍这个人物的呢?提起足利义辉简介的介绍还要从他出生

  • 秦始皇与吕不韦究竟是父子么 为何他非死不可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始皇

    父子反目这种事情,在历史中屡见不鲜,为女人为权势为功名,父父子子的关系相当乱套,秦始皇作为千古一帝,也不可避免这种套路,尤其是他和吕不韦之间的恩仇,更是堪称未解之谜,到底这出秦国权利的游戏怎么上演,且让我们拭目以待。秦始皇作为千古一帝,功业亘古未有,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人,不过咱们这位始皇帝面相有点不

  • 越国公杨素为人究竟如何:为何说忠奸难辨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越国公杨素为人究竟如何

    越国公是隋文帝杨坚在位时封给杨素的爵位,到了炀帝杨广时被改为了楚国公。越国公虽然已经是极高的爵位,但远远不能完全体现出当时杨素的显贵地位。只要是和杨素有关的人都会得到一官半职,他的亲戚族人更是官居高位,位列公卿的都有好几个。杨素的身份和地位,是他自己带兵打仗的战功赢来的。杨素是个十分杰出的军事家,一

  • 揭秘:三国历史上真实的赵云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赵云

    常山赵子龙一个很出名而且硬气的的人物,赵子龙是三国时期刘备阵营忠勇双全的常胜将军。大家于是认为常山就是赵子龙的故里,赵子龙就是从常山里面走出去的英雄人物。后来发觉这是历史层面的一种误读,一种很容易犯的普通的再不能错误。原来古代的常山其实就是指的河北曲阳的恒山也就是汉宋时的常山,西晋常山郡治真定今正定

  • 惊人的相似!三国郭嘉与田丰竟然均是浪得虚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郭嘉

    有的人是死前无名,死后方生。在这一点上曹军的郭嘉和袁军的田丰有惊人的相似--郭嘉是因为那时三国第一红人曹操惨败赤壁后爆出两句:"吾哭郭奉孝耳!若奉孝在,决不使吾有此大失也!":"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而成名,别小看这两句,因为它把曹操和如荀、程等众谋士贬了下去;而田丰则是因为当时最强

  • 千古一帝秦始皇为了追星竟然差点丢掉生命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始皇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一句歌词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在战国时期秦国灭燕国的历史上荆轲刺秦的故事一直是最精彩最悲壮的一幕。网络配图有人说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当年在易水之滨,荆轲吟唱着这首悲歌之时,有一个人曾为他击筑伴奏。结果荆轲刺秦王失败,血洒秦廷。但那个曾经为荆轲击筑伴奏的人,则

  • 明末大诗人陈子龙怎么死的:抗清失败投水殉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末大诗人陈子龙

    有关明末著名文学家、大诗人陈子龙的简介,常见于《明史列传》等历史典籍中。据陈子龙简介描述,生于公元1608年的陈子龙是南直隶松江华亭人,原名陈介,后改名陈子龙。陈子龙祖上虽世代务农,却也不乏舞文弄墨的风流名士,比如他的父亲陈所闻就曾以善文著称,还中过万历年间的进士,陈子龙自幼受父亲影响,也对诗词歌赋

  • 宋襄公是过于讲究信义在泓水之战中惨败?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襄公

    说了那么多宋襄公带兵打仗的故事,这会我们来说说他孝顺母亲的典故,为什么春秋五霸有宋襄公的一席之地,相信仅凭他推行仁义,获得大家的信任是不够的,那么宋襄公身上究竟还有什么优秀的品质呢。我们知道,宋襄公他忠孝、仁义、他诚实守信、他讲究礼仪,正因为有这些美德在身上,宋襄公才可以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留下如此多

  • 虽是拜把子兄弟为何宋江越来越不喜欢武松?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江

    宋江和武松的关系一直让人感兴趣。有读者说,宋江在柴进府上的时候,他热情对待武松其实里面不一定是真热心,当时他已经是个逃犯,竟然还想着怎么结交人才,自己的稀饭都没吹冷,却想着别人的稀饭是不是烫嘴,从基本常识的角度来看,这不符合逻辑。其次是宋江当时结识武松,其实就是为了在柴进面前显得自己有善心,也是广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