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惊人的相似!三国郭嘉与田丰竟然均是浪得虚名

惊人的相似!三国郭嘉与田丰竟然均是浪得虚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473 更新时间:2024/2/8 19:11:57

有的人是死前无名,死后方生。在这一点上曹军的郭嘉和袁军的田丰有惊人的相似--郭嘉是因为那时三国第一红人曹操惨败赤壁后爆出两句:"吾哭郭奉孝耳!若奉孝在,决不使吾有此大失也!":"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而成名,别小看这两句,因为它把曹操和如荀、程等众谋士贬了下去;而田丰则是因为当时最强的袁老爷惨败官渡因羞而杀了他而成名。两者均是由于自己主公的惨败而走红,大不同于诸葛、公谨们(如此想来没有一个主公想他们红,不过他们自己大概也不想)。

网络配图

我所说的浪得虚名是指其二人均被认为是其主公手下的第一谋士(连游戏上也是智力第一)非也,非也!就说郭嘉吧,本人认为原因有四:

第一,其并不是曹操的第一选择。曹操是在聘任了荀文若、程昱等之后才猛然醒觉有此人,可见他并非比其他谋士出众,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能还差点。

网络配图

第二,其并没有出过太多妙计。可能有人会说“遗计定辽东”。不错,不过那几乎是他最得意之作了。请看看曹操与吕布之战中,“吕布势大,更有陈宫为辅,兖州、濮阳已失,其鄄城、东阿、范县三处,赖荀彧、程昱二人设计相连,死守城郭”。这不是他的功劳。再看曹操兵行至泰山险路,郭嘉曰:"且不可进,恐此处有伏兵。"曹操笑曰:"吕布无谋之辈,故教薛兰守兖州,自往濮阳,安得此处有埋伏耶?教曹仁领一军围兖州,吾进兵濮阳,速攻吕布。"果不出曹操所料,如果他听了郭嘉的则大失时机了。又看曹操中了陈宫让富豪诈降之计后仰面笑曰:"误中匹夫之计,吾必当报之!"郭嘉曰:"计可速发。"操曰:"今只将计就计:诈言我被火伤,已经身死。布必引兵来攻。我伏兵于马陵山中,候其兵半渡而击之,布可擒矣。"郭嘉曰:"真良策也!"很明显这里郭嘉只是起到赞成的作用而已。其实,综观整个曹吕之战甚至郭嘉生前的战役,他都没有出过太多妙计,至少不比荀彧、程昱等多甚至很可能少于他们。

第三,他没有政治才能。这个就很明显了,只是当个司马祭酒,而且对于治理许都也没出过什么计策(都是荀彧出的)。这一点从游戏三国志的设定中亦可以看到。

网络配图

第四,他的“曹营第一谋士的称号”很大程度是靠曹操在他死后对他的怀念而来。这就更加没理由了,因为大家都知道曹操是个爱才的人,我想荀、程如果早死他也会这么说的,只是他们命大而已,这就成全了郭嘉。而且郭嘉若不死,他是否可以扭转历史, 那还是未知之数。“失去的东西总比眼前的好”——看来老曹也犯了这个毛病。 。

综上所述,鄙认为奉孝乃浪得虚名之徒也,至于田丰也差不多,因为其在曹袁之战之前实际上也没出过什么好计策,仅是在袁绍被困时叫了句:"主公且于空墙中躲避!"而已。在很大程度上,田丰只是个忠臣,非智士。以上均是小子个人所想,望三国兄弟们多多回复讨论。

标签: 郭嘉

更多文章

  • 千古一帝秦始皇为了追星竟然差点丢掉生命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始皇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一句歌词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在战国时期秦国灭燕国的历史上荆轲刺秦的故事一直是最精彩最悲壮的一幕。网络配图有人说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当年在易水之滨,荆轲吟唱着这首悲歌之时,有一个人曾为他击筑伴奏。结果荆轲刺秦王失败,血洒秦廷。但那个曾经为荆轲击筑伴奏的人,则

  • 明末大诗人陈子龙怎么死的:抗清失败投水殉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末大诗人陈子龙

    有关明末著名文学家、大诗人陈子龙的简介,常见于《明史列传》等历史典籍中。据陈子龙简介描述,生于公元1608年的陈子龙是南直隶松江华亭人,原名陈介,后改名陈子龙。陈子龙祖上虽世代务农,却也不乏舞文弄墨的风流名士,比如他的父亲陈所闻就曾以善文著称,还中过万历年间的进士,陈子龙自幼受父亲影响,也对诗词歌赋

  • 宋襄公是过于讲究信义在泓水之战中惨败?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襄公

    说了那么多宋襄公带兵打仗的故事,这会我们来说说他孝顺母亲的典故,为什么春秋五霸有宋襄公的一席之地,相信仅凭他推行仁义,获得大家的信任是不够的,那么宋襄公身上究竟还有什么优秀的品质呢。我们知道,宋襄公他忠孝、仁义、他诚实守信、他讲究礼仪,正因为有这些美德在身上,宋襄公才可以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留下如此多

  • 虽是拜把子兄弟为何宋江越来越不喜欢武松?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江

    宋江和武松的关系一直让人感兴趣。有读者说,宋江在柴进府上的时候,他热情对待武松其实里面不一定是真热心,当时他已经是个逃犯,竟然还想着怎么结交人才,自己的稀饭都没吹冷,却想着别人的稀饭是不是烫嘴,从基本常识的角度来看,这不符合逻辑。其次是宋江当时结识武松,其实就是为了在柴进面前显得自己有善心,也是广施

  • 宋朝疑案:花蕊夫人香消玉殒的千古之迷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花蕊夫人

    在短短的几十年间,五代十国就至少出了四位以貌美如仙,诗赋似锦而得名的“花蕊夫人”。一位是前蜀内枢密使潘炕的爱妾赵解愁,据史料记载,赵解愁“有国色,喜为新声及工小词”,是最早被人喻为“花蕊夫人”的。二位是前蜀皇帝王建的宠妃,大小徐氏姐妹中的妹妹小徐妃,即徐惠妃,其诗词歌赋俱佳,特别是百首《宫词》留传至

  • 朱棣为什么让自己不喜欢的儿子朱高炽继承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棣

    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汉族,明太祖第四子,大明第三位皇帝,1402年登基,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永乐大帝等。网络配图朱棣在位时,政治上改革机构,设置内阁;对外五次亲征蒙古,收复安南,并于东北设奴儿干都司,在西北置哈密卫,在西南置大古刺、底马撒、底兀刺等宣慰司

  • 马谡被斩是因透露出诸葛亮一个不能说的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马谡,诸葛亮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是后世人对蜀国后期人才凋零,极度匮乏的情况的一句评论,蜀国为何在后期面临如此严重的人才问题呢?有一种言论认为,诸葛亮才是蜀国这个问题的始作俑者,因为他的独断专行,事必躬亲,造成蜀国人才无法得到锻炼,因而无法承担起复兴蜀汉的重任。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诸葛亮是否有这样的

  • 明朝的张居正死后何会被抄家:皇帝贪财想从中捞钱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张居正

    张居正是明朝最有权力、最具影响的内阁首辅。他协助十岁的小皇帝推行改革,把衰败、混乱的明王朝治理得国富民安,他是小皇帝不可一日或缺的靠山,是“起衰振隳”的“救时宰相”。他的赫赫功绩,堪与商鞅、王安石并立,而被称为我国封建社会初期、中期与后期最具盛名的三大改革家。然而,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神宗翻手为云、覆

  • 古埃及最出色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一生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法老拉美西斯二世

    拉美西斯二世一生比较传奇,他是古代埃及王朝的一位出色的法老。于公元前1303年拉美西斯二世出生在埃及皇家,并开始书写他自己传奇的一生,在拉美西斯二世十岁左右时就开始参与处理军中事务,在他十五岁左右时已经开始远征作战。这些经历不仅使他增加了军事经验,也为他后来不断地对外远征埋下了种子所以拉美西斯二世也

  • 拒绝女色励精图治却被政治正确逼入绝境的亡国之君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崇祯

    趁着夜色,崇祯在近侍的护卫下企图乘乱混出宫去,刚骑着马出东华门,就被内城守军的乱箭所阻,再跑到朝阳门,守门的成国公朱纯臣却闭门不开。崇祯无奈,只好再转向安定门,然而此门的守军早已作鸟兽散,宫门被巨大的铁锁锁住。这时候,宫中早已是大火四起,崇祯之后再返回内宫。凌晨,该是上朝的时间了。崇祯亲自在前殿鸣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