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解密:唐太宗李世民做了何事让忠臣们寒了心?

解密:唐太宗李世民做了何事让忠臣们寒了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770 更新时间:2024/1/20 13:57:34

李世民魏征的关系,似乎并没有我们所了解到的那么好,因为在魏征死后,唐太宗曾做了一件很不地道的事:砸了魏征的墓碑。正是唐太宗的这一举动,寒了许多忠臣的心。

谁都晓得:唐太宗和魏征,不断被看作是历代贤君直臣的楷模。魏征活着的时分,唐太宗把他当作镜子,主动结成亲家;魏征逝世的时分,唐太宗废朝五日,亲笔撰写碑文。但是魏征尸骨未寒,唐太宗就出其不意的变了卦,不但下旨解除了衡山公主和魏征长子魏叔玉的婚约,而且一怒之下居然亲身砸掉了魏征的墓碑。

网络配图

关于唐太宗这种雷人的异常举措,有人以为是魏征生前鼎力推荐的杜正伦、候君集接连落马,伤了唐太宗的心;也有人以为是魏征曾将本人记载的与太宗一问一答的谏诤言辞,拿给担任编写起居录的褚遂良作参考,犯了唐太宗的忌。

这两种说法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究其本源却是由于魏征多次过火的犯颜直谏,使唐太宗产生逆反心理,推到墓碑不过是唐太宗由于长期遭到压制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歇斯底里的发泄。

唐太宗是历史上少有的开通君主,为了创始大唐盛世的场面,为了完成千古一帝的幻想,所以他给了魏征无限话语权,让魏征时辰提示和劝谏本人。在国度大事上,魏征像一位元老,引经据典,口若悬河,仿佛在教导一个没有主意的幼主。

而在皇帝私生活上,魏征像一位晚辈,语重心长,声泪俱下,更像是在教育一个懵懂无知的孩子。据史料记载,魏征在为唐太宗效能的十七年内,有史藉可考的谏奏前后达二百余次,内容触及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诸多方面,以至连皇帝的私生活都要管上一管,很多时分都让唐太宗下不了台。

网络配图

魏征比唐太宗大20岁,假如放在时下,就是60后与80后的关系。年龄上的差距,代沟上的隔膜,意见上的分歧,必然会形成二人之间的抵触。魏征在呕心沥血的同时,却疏忽了最根底、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皇帝也是人,皇帝也有本人的主张、理想、喜好和私生活。唐太宗那种与生俱来的猎奇心,标新立异的开辟劲,以及自在生活的做主权,在很多时分都遭到了魏征的干预和阻扰。难怪有一次唐太宗守着长孙皇后的面大骂魏征:早晚有一天,朕非杀了这个庄户佬不可!能把从谏入流的唐太宗逼到这个份上,魏征的进谏的确过了头。

爱太深,容易呈现裂痕。

魏征这种慈父般的过火关爱,在唐太宗眼里却成了一种挥之不去的阴影。当皇帝的在很多时分说了不算,反而要看大臣的脸色,这种长期逐渐积聚起来的压制,总有一天就会像火山一样忽然喷发,而魏征的荐人失察和谏言外流不过是唐太宗悔婚砸墓事情的导火索。

贞观十八年,不听劝谏、独断专行的唐太宗在攻打高丽受挫后,不由得发出了魏征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的长叹,立刻命驰驿祀征以少牢,复立所制碑,召其妻子诣行在,劳赐之。人,总是在遭到波折后,才明白良药苦口利于行的真理,皇帝也不例外。

网络配图

当然只要是人,都有缺陷,魏征也不例外。但就观魏征死后,唐太宗的这种态度,可见,魏征的出现,只不过是唐初政治所需要的特殊人物而已,并不是唐太宗真的有多喜欢魏征。

标签: 李世民

更多文章

  • 解析女皇武则天 如何用属于女人的武器改变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武则天

    武则天是文水人,但作为利州都督的女儿、大唐帝国的皇后和武周王朝的皇帝,她一辈子只回过两次文水,一次是12岁的时候回乡葬父,一次是37岁,身为皇后以后;一次满怀着巨大的悲痛,一次显露着衣锦荣归的煊赫。一千多年过去了,悲痛与煊赫都化为云烟,飘散在历史的故纸堆里,留在人们记忆中的,就只有一个符号:中国历史

  • 历史上真实的慈禧太后:竟奢靡至极生活混乱!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慈禧太后

    历史上的慈禧太后是个怎样的人?历史学者们对她褒贬不一,有的说她情人一堆,有的说她功劳很大。另有野史记载:慈禧好吃汤卧果,每日早晨派人去宫门口买四枚汤卧果,由金华饭馆的伙计派人送来。金华饭馆有一个姓史的年轻伙计,他长得玉树临风,仪容俊美。史某与李莲英混熟了,经常被李莲英带到宫里去玩。有一天,慈禧忽然发

  • 吴三桂为何不得人心?因两件事让汉人深恶痛绝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吴三桂

    公元1673年春,康熙下定决心裁撤三藩。这年11月,自称被康熙逼迫的吴三桂杀掉了首云南巡抚朱国治,提出“兴明讨虏”,三藩之乱由此开始。吴三桂的军队从云南、贵州等地开赴湖南,一度占领湖南全境。在进逼四川的时候,四川的大小官员也纷纷投降。造反形势是一片大好,那为什么最终还是落个失败的结局?抛开战争方面的

  • 雍正:康熙隔代指定储君的间接受益者?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雍正

    四阿哥胤禛继位,是为雍正帝。然而,不翼而飞的谣言让他在位十几年都相当烦恼。雍正元年(1723年),大概在胤禛登极8个月后,一队朝鲜使臣带了一则政治秘闻回国。说雍正帝在朝堂上先是责备八阿哥胤禩“奏本抄写甚是不好,贴补涂注甚多,轻忽不敬如此”,然后翻旧账重提当年诸大臣均在康熙帝面前保举八阿哥“可承大统”

  • 爱交朋友的刘备为何只有关羽张飞两个结拜兄弟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备

    爱交朋友的刘备为何只有关羽张飞两个结拜兄弟在《三国演义》中,刘备与关羽、张飞三人,在张飞所在的那个村子旁边的桃园里义结金兰,成为比亲兄弟还亲的兄弟。这个历史故事为后人流下了一段千古佳话,甚至,桃园结义已经成了结拜异姓兄弟的代名词。从刘备这个人的性情来说,比较豪爽,是个喜欢和人交往的人,爱结交朋友,而

  • 吴三桂为了她背上千古骂名 为何却在最后冷落她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吴三桂

    俗话说“一顾倾城,再顾倾国”这就是成语倾城倾国的意思,是形容古代的女子容貌姣好,是绝代美人的意思。闯王李自成,我们都知道,他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千辛万苦才打下了自己的大顺王朝,本以为可以好好坐自己的江山。谁知道,却因为自己的一个将领抢了一个女人,导致了当时正在驻守边关的吴三桂冲冠一怒,引来了清军的入关

  • 英明神武的唐太宗李世民 居然与一介弱女子抢功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李世民

    大业十一年(615),隋炀帝至北方巡狩,结果被突厥围困于雁门(今山西代县)。虽然最终有惊无险脱围而去,但如何脱困却成了历史之谜。流行最广的说法是李世民率军赴援,依据则是《旧唐书》中的记载。据称,隋炀帝巡狩至山西雁门地方,被突厥大军围困。八百多年前,汉高祖刘邦于白登被匈奴人所围,历史悲剧在重演。李世民

  • 汉朝皇帝总是骂别人 明朝皇帝总是被别人骂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汉武帝

    刘邦是幸福的,从来都只有他骂人的份,可明朝老朱家的那些皇帝就倒了大霉,在“骂官” (即言官)们面前,他们最爱唱的一营歌就叫《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言官这个制度不是明朝才有,好多朝代都设了的,御史、给事中、谏议大夫等等,名称很多。这些人的主要工作说得文明一点是监督,粗俗点就是给人挑刺、找茬,找到了就

  • 女皇武则天从猫痴到怕猫 到底经历了些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武则天

    武则天曾经是是个猫痴,经常收集各种极品名猫豢养在宫中都,但是后来武则天不但不养猫而且还特别的怕猫,甚至下令皇宫中都一律不得养猫。大家都知道武则天是一份但非常大也很凶狠的的人,所以说起武则天怕猫真的有点不可思议,那武则天为何会害怕猫呢?其中有着什么样的诡秘的故事呢?在很多的影视剧中大家都非常了解武则天

  • 唐朝大将郭子仪本是小兵 遇见一美女后飞黄腾达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郭子仪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朝代之一,与汉朝并称为“强汉盛唐”,唐朝自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已经将国力发展到了举世瞩目的地步,到了唐玄宗在位的时候,国家富强,军力强盛,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万国来朝,成了唐朝的极盛时代,人称“开元盛世”!网络配图然而凡事盛极必衰,国运也是如此,唐玄宗晚年不再励精图治,昏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