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廉颇为何嫉妒蔺相如?难道廉颇是个小气的人

廉颇为何嫉妒蔺相如?难道廉颇是个小气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970 更新时间:2024/2/8 19:13:52

秦国是虎狼之国,在国家实力强大起来以后,就一直想要东出征服天下。可是秦国想要东出,第一个要面临的便是同样强大的赵国。秦昭试了几次攻打赵国,都没有成功。多次试探赵国方面,赵国的态度也不是很积极和害怕,所以秦昭王急了,这可怎么办呢?赵国一直在前面挡着,我出不去啊!

于是,就有了历史上著名的小故事之一的秦昭王邀请赵惠王到渑池相会。赵惠文王从接到秦昭王的邀请函的那一刻,心就拔凉拔凉的,像是被一只冰冷刺骨的手拂过,皮肤表面立刻就泛起了一层鸡皮疙瘩。按理说赵惠文王不该这么害怕才对,赵国可是继齐国之后,六国中唯一有实力和秦国叫板的国家,这么多年来,秦国也始终忌惮着赵国,赵惠文王应该更有底气才对的呀!

可是大家可别忘记了,秦昭王是个怎么样的人。当年,秦昭王将老楚怀王骗到武安,接着又将老楚王直接扣押在秦国章台,直到老楚王死。那情形,可是乱得很呐,秦昭王绑架了老楚王的消息震惊各诸侯王,内心里面有个声音在说,幸好不是自己。老楚王被秦国绑架,楚国太子横又在齐国为质,楚国被秦国害惨了,割让了楚国东边五百里地才将太子迎回继位。赵惠文王心想,这就要轮到自己了么?

他想说不去,可是秦昭王以后必拿此事来讥笑他和赵国无能软弱,若是去,又害怕秦昭王故技重施,自己可就凶多吉少啦。距离赴会的日子一天天近了,赵惠文王整天愁眉苦脸,蔺相如告诉他,不要害怕秦国,不就是去吃顿饭吗,放心放心。赵惠文王出发那天,廉颇带着一干人等送行,他真切的对赵惠文王说了声“珍重”,接着又说自己一定会照顾好太子和赵国,若是大王三十日不归,他就尽全力扶持太子继位。

得到廉颇的保证,赵惠文王的心里其实是很复杂的,我这还没死呢,就说我要死了,看我回来怎么收拾你!可是另一方面,赵惠文王又很担心廉颇说的那个最坏的结果。最终他还是踏上了去渑池的路。

在渑池的宴会上,赵惠文王小心翼翼的迎合着秦昭王,生怕这人立马来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将自己扣押在秦国。秦昭王要他弹琴,好吧,他也弹了,可没想秦昭王立马让人记下来,以此来侮辱他。好在他带了蔺相如这个机灵鬼,蔺相如逼迫秦昭王演奏,秦昭王也演奏了,秦和赵就算扯平了。这一次蔺相如可是立了大功,不仅跟着自己以身犯险,还帮助自己挽回了赵国的颜面,于是封蔺相如为上卿。上卿可比廉颇那老贼的官阶要高,你敢说精明的赵惠文王不是故意的?

赵惠文王统治赵国的时期,是赵国最强盛的时期,没有一个英明的君主,国家怎么会强大。所以,赵惠文王一定是故意的,谁让廉颇当时不好好说话,诅咒自己早死呢。

历史上统一的说法是,廉颇嫉妒蔺相如比自己官位高,对蔺相如靠嘴皮子就获得奖励很不服气,就到处宣扬自己对蔺相如的不满。这人要是嫉妒吧,真的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不过廉颇是这样一个小气巴拉的人吗?廉颇可是统领万人的将军,必跟一个手无缚鸡之际的书生过不去。更何况,蔺相如官职高不高跟他关系也不大啊,他是武将,蔺相如是文臣,不同道的,也不存在挡不挡道的问题。那么,这就跟赵惠文王的意思有关了,赵惠文王认为廉颇有了很多战功,在赵国的声望很高,需要什么事情来压一压。廉颇是个精于打仗的,谋略自然不在话下,他看出了赵惠文王的担心,于是赵惠文王想要睡觉,他立马就得了眼色给递上了枕头。所以,廉颇极有可能并不小气,而是从大局出发,他要是不这么做就会被赵惠文王以其他方式处理掉。

标签: 廉颇

更多文章

  • 康熙有多荒唐?看上臣子老婆就做出这样的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康熙

    历史上说一代帝王坐拥后宫佳丽三千,这三千佳丽其实不过是个虚数,只是为了表明帝王的嫔妃之多而已;但是,其中的一位皇帝一夜召幸三十个嫔妃,这可是一件实实在在的事情。一夜召幸三十妃,你能想象出来?网络配图康熙一夜召幸三十多个嫔妃还是相当可信的。但这也有让人怀疑的地方,以一夜十二小时、三十个嫔妃计算,康熙的

  • 解密:唐太宗李世民做了何事让忠臣们寒了心?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世民

    李世民与魏征的关系,似乎并没有我们所了解到的那么好,因为在魏征死后,唐太宗曾做了一件很不地道的事:砸了魏征的墓碑。正是唐太宗的这一举动,寒了许多忠臣的心。谁都晓得:唐太宗和魏征,不断被看作是历代贤君直臣的楷模。魏征活着的时分,唐太宗把他当作镜子,主动结成亲家;魏征逝世的时分,唐太宗废朝五日,亲笔撰写

  • 解析女皇武则天 如何用属于女人的武器改变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武则天

    武则天是文水人,但作为利州都督的女儿、大唐帝国的皇后和武周王朝的皇帝,她一辈子只回过两次文水,一次是12岁的时候回乡葬父,一次是37岁,身为皇后以后;一次满怀着巨大的悲痛,一次显露着衣锦荣归的煊赫。一千多年过去了,悲痛与煊赫都化为云烟,飘散在历史的故纸堆里,留在人们记忆中的,就只有一个符号:中国历史

  • 历史上真实的慈禧太后:竟奢靡至极生活混乱!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慈禧太后

    历史上的慈禧太后是个怎样的人?历史学者们对她褒贬不一,有的说她情人一堆,有的说她功劳很大。另有野史记载:慈禧好吃汤卧果,每日早晨派人去宫门口买四枚汤卧果,由金华饭馆的伙计派人送来。金华饭馆有一个姓史的年轻伙计,他长得玉树临风,仪容俊美。史某与李莲英混熟了,经常被李莲英带到宫里去玩。有一天,慈禧忽然发

  • 吴三桂为何不得人心?因两件事让汉人深恶痛绝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吴三桂

    公元1673年春,康熙下定决心裁撤三藩。这年11月,自称被康熙逼迫的吴三桂杀掉了首云南巡抚朱国治,提出“兴明讨虏”,三藩之乱由此开始。吴三桂的军队从云南、贵州等地开赴湖南,一度占领湖南全境。在进逼四川的时候,四川的大小官员也纷纷投降。造反形势是一片大好,那为什么最终还是落个失败的结局?抛开战争方面的

  • 雍正:康熙隔代指定储君的间接受益者?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雍正

    四阿哥胤禛继位,是为雍正帝。然而,不翼而飞的谣言让他在位十几年都相当烦恼。雍正元年(1723年),大概在胤禛登极8个月后,一队朝鲜使臣带了一则政治秘闻回国。说雍正帝在朝堂上先是责备八阿哥胤禩“奏本抄写甚是不好,贴补涂注甚多,轻忽不敬如此”,然后翻旧账重提当年诸大臣均在康熙帝面前保举八阿哥“可承大统”

  • 爱交朋友的刘备为何只有关羽张飞两个结拜兄弟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备

    爱交朋友的刘备为何只有关羽张飞两个结拜兄弟在《三国演义》中,刘备与关羽、张飞三人,在张飞所在的那个村子旁边的桃园里义结金兰,成为比亲兄弟还亲的兄弟。这个历史故事为后人流下了一段千古佳话,甚至,桃园结义已经成了结拜异姓兄弟的代名词。从刘备这个人的性情来说,比较豪爽,是个喜欢和人交往的人,爱结交朋友,而

  • 吴三桂为了她背上千古骂名 为何却在最后冷落她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吴三桂

    俗话说“一顾倾城,再顾倾国”这就是成语倾城倾国的意思,是形容古代的女子容貌姣好,是绝代美人的意思。闯王李自成,我们都知道,他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千辛万苦才打下了自己的大顺王朝,本以为可以好好坐自己的江山。谁知道,却因为自己的一个将领抢了一个女人,导致了当时正在驻守边关的吴三桂冲冠一怒,引来了清军的入关

  • 英明神武的唐太宗李世民 居然与一介弱女子抢功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李世民

    大业十一年(615),隋炀帝至北方巡狩,结果被突厥围困于雁门(今山西代县)。虽然最终有惊无险脱围而去,但如何脱困却成了历史之谜。流行最广的说法是李世民率军赴援,依据则是《旧唐书》中的记载。据称,隋炀帝巡狩至山西雁门地方,被突厥大军围困。八百多年前,汉高祖刘邦于白登被匈奴人所围,历史悲剧在重演。李世民

  • 汉朝皇帝总是骂别人 明朝皇帝总是被别人骂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汉武帝

    刘邦是幸福的,从来都只有他骂人的份,可明朝老朱家的那些皇帝就倒了大霉,在“骂官” (即言官)们面前,他们最爱唱的一营歌就叫《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言官这个制度不是明朝才有,好多朝代都设了的,御史、给事中、谏议大夫等等,名称很多。这些人的主要工作说得文明一点是监督,粗俗点就是给人挑刺、找茬,找到了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