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雉、审食其给刘邦带绿帽,刘邦不但不管,还给审食其封侯?这到底是为什么?身为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雉,虽然因 行事恶毒而被后世诟病,但她前期却是非常优秀的贤妻良母。当年,在吕家乔迁之时,还只是一个小小泗水亭长的刘邦空手前来贺喜,众人都轻视于他,唯独吕父认为他相貌不凡,会有大作为。于是将女儿许配给他。
吕雉下嫁给刘邦时,比刘邦小十五岁,还有一个非婚生子的刘肥。生活也不富裕,于是她便带着孩子从事农桑针织,孝敬父母,养育孩子,可以说是个非常贤惠的女人,而那时的刘邦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骗吃骗喝。一般而言,女人多半会不情愿的,但吕雉却十分贤淑的甘心接受这一切。后来,吕雉为刘邦生下了一儿一女,就是之后的汉惠帝刘盈和鲁元长公主两人。有次刘邦因为喝多酒放走了逃犯,不得已便抛下妻儿跑了,吕雉却一边支撑家庭,一边还偷偷为刘邦送饭和衣物。
而且吕后对刘邦的私生子刘肥并不苛刻。由此可见,这时的吕后还是善良体贴的。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了汉朝,封吕雉为皇后、刘盈为太子。审食其乃是刘邦同乡,后来刘邦起事惨败,自己带十余骑兵突围逃命,而吕后带着儿女与刘太公等人都被项羽俘虏,审食其也在其列。也就是说在长达6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包括在项羽营中做俘虏的那两年。审食其一直以家臣的身份陪侍在吕后身边,直到二十八个月后楚汉议和才被放回。
回到刘邦身边后的吕雉,发现刘邦身边多了年轻漂亮的戚夫人,而自己却被百般冷落。戚夫人得宠还不满足,时常对着刘邦哭诉,希望立自己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刘邦竟真的有了废长立幼之心,但朝中大臣反对,此事作罢。虽然改立太子的事情最后没有成功,但这使吕雉感觉到了威胁,此时的吕雉得到张良的妙计,请了四人辅佐太子,太子羽翼已丰,地位已经难以撼动,于是刘邦再也没有提过废太子之事。
在此情况下,吕后与审食其越发亲近。丈夫绝情至此,不顾妻儿性命,吕后恰逢心灰意冷时,都是审食其陪伴左右。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如果说吕后和审食其没有情感波动,显然是不可能的。倒是两个人走到一起,才是人之常情。而此时的审食其,因照顾刘邦的家人有功也被封为辟阳侯。汉九年,淮南王刘长尚在母亲赵姬的肚子里,赵姬是因赵王张敖相国贯高谋刺刘邦的事情败露而被株连下狱,赵姬的弟弟赵兼找辟阳侯审食其帮忙,就是因为知道审食其和吕后有私情。所以希望通过审食其和吕后的关系,让吕后在刘邦面前为赵姬说上几句好话,得到释放。
这时就有很多人知道审食其和吕后之间的特殊关系了。而历史上的刘邦不但追究,反而经常派辟阳侯审食其去做重要工作。在刘邦晚年,审食其被派去燕国做钦差,从燕国回来的审食说燕王卢绾有谋反的意向,刘邦再从截获的俘虏得到供词,才知道卢绾果然是在例外勾结,立即就派人去攻打燕国,卢绾放弃燕国,远遁匈奴。刘邦死后,吕后秘不发丧,计划趁功臣不知刘邦死,矫诏杀死功臣,但郦商知道了吕后的计划,找到审食其说了很多大局为重的话,审食其跟吕后说了,吕后才给刘邦正常发丧。
而刘邦还在时,吕后、审视其还相对收敛点。刘邦死后,两人明目张胆,居然被亲儿子孝惠帝发现了。虽然孝惠帝有把审食其处理掉的想法,但是最后没有成功。毕竟,审食其是吕后的心腹。因生前废立太子之事未成。刘盈即位,吕雉将刘邦的一众嫔妃按常规处理,唯有戚夫人,吕雉与她结怨颇深,她毒死赵王如意,砍断戚夫人手足,置于厕中,名曰“人彘”。孝惠帝为人仁柔,很不满吕后所为,就直接不管朝政了,吕后便执掌大权。后来刘盈因忧郁而病死,吕后便成为中国皇朝历史上第一个独揽国家大权的女人。而当年那个贤惠的女人如今也成了蛇蝎毒妇。
而刘邦终其一生也没有因此处罚审食其,这是何故呢? 一方面是刘邦无法苛责妻子,毕竟前期吕后如此贤妻良母,却被他如此对待。可以说,吕后的心狠手辣是刘邦亲手造成的,是他自己先对不起吕后。而且刘邦是典型的务实主义者,一旦处置审食其,就相当于间接向天下昭告吕后私情之事。这会使他没面子,对于一代王朝而言,是极大的侮辱。
另一方面,刘邦又能拿吕后怎样呢?能杀了吕后吗?不能!顶多是杀了审食其。一旦刘邦卧病而去,必然得遭到吕后的报复,谁不想太太平平的过完一生呢?所以只能假装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