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苏武被流放北海牧羊,饥饿难耐时,为何宁可吃草根也不吃羊?

苏武被流放北海牧羊,饥饿难耐时,为何宁可吃草根也不吃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文史鉴赏观 访问量:4351 更新时间:2023/12/15 9:03:20

西汉初期,匈奴凭借着强悍的战斗力,先后灭掉了东胡、月氏等部落,控制了整个河西走廊。

而此时的汉朝,刚刚经历了秦末战争和楚汉争霸,国力还处在尚弱的阶段,所以为了休养生息,汉朝推行“无为而治”的政策,对待匈奴采取妥协的措施,避免与其正面交锋。

“文景之治”后,汉朝国库充裕,人民富足,国力进入鼎盛时期。到了汉武帝统治时期,经过了经济、政治、文化的改革,汉朝手握百万雄师。

正所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汉朝只需要一员猛将,就可吹响反攻匈奴的号角。

或许是天佑大汉,汉武帝登基没多久,身边就来了两位得力助手,他们就是历史上名声赫赫的卫青霍去病

在这对叔侄的指挥下,汉朝的军队所向披靡,战无不胜,不但收复了河西走廊等故土,顺便还开了贸易通道,将匈奴的奇珍异宝,通通带回了汉朝。

匈奴王见兵败如山倒,惶惶不可终日,当即决定派出使者,假意向汉朝求和,甚至还在求和信中说道:“汉朝皇帝乃吾之前辈。”

这就让汉武帝的虚荣心得到了大大的满足,于是痛快地答应了匈奴的请求。

汉武帝为了展现大国风范,便任命中郎将苏武为两国使臣,前往匈奴,商讨和平发展之策。

然而,让汉武帝万万没有料到的是,匈奴的求和不过是一个圈套,当苏武一行人抵达匈奴境内时,匈奴王就撕毁了和约,露出了奸诈的真面目,将以苏武为首的汉朝使臣,全部抓了起来。

一代忠臣,拒不投降

苏武才华横溢,深受匈奴王的赏识,为此,匈奴人用尽了一切办法,想要说服苏武投降,可苏武心怀故国,誓死不降。

为了折磨苏武,匈奴王命人将他扔到了北海的严寒之地,让他在那里牧羊为生,没有衣服,没有食物,也没有避风之处,苏武就在这里度过了整整十九年的野外生活。

而他所承受的苦难,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匈奴王为了刁难苏武,给了他一群公羊,还嘲讽苏武道:“如果你能让这些羊生产出羊乳,我就放你回去。”

很明显,公羊永远都不可能产乳,匈奴王的言外之意,就是你根本没有机会再回到汉朝了。

苏武明白匈奴王的用意,却仍然不肯妥协,为了大汉,心甘情愿忍受十九年的折磨。平日里没有食物,苏武就自己挖野菜,捉动物来充饥。

到了冬天,草木凋零,动物也不再出洞,苏武就只能饿着肚子,很多次都差点死在冰天雪地里。

看到这里,肯定很多人都会有一个疑问,为什么苏武养了这么多只羊,却偏偏要吃那些老鼠和野菜,在快要饿死的情况下,也不肯吃羊?其实,这件事并没有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

俗话说,杀人不过头点地,何以诛心灭人欲,匈奴王知道,死并不足以让苏武害怕,让他慢慢失去斗志,才是让苏武最痛苦的事情。

所以匈奴王将苏武囚禁在极寒之地,再赐一群公羊给他,就是为了羞辱他,而且时不时的还会派出人手,打听苏武的行踪。

公羊不像母羊,可以生育小羊,少一只都会很明显,倘若苏武真的将羊吃了,那么很快就会被匈奴王知晓,这就表示苏武受不了这样的折磨,屈服于匈奴了。

像苏武这样有骨气的忠臣,是绝对不可能向匈奴投降的,所以苏武宁愿饿死,也不肯吃一口羊肉。

并且苏武是大汉的使臣,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大汉的形象,他要是真的吃了匈奴人的羊,就会遭到匈奴人的嘲笑,连带着大汉也会被认为是一个没有气节、没有尊严的国家。

所以苏武必须谨言慎行,不能因为一时饥饿,而坏了整个大汉王朝和同胞们的名声。

苏武忠君爱国、坚定不屈,得到了很多人的钦佩,汉昭帝即位之后,四处打听苏武的下落,并通过与匈奴的交易,将苏武从苦寒之地解救出来。

苏武历经了十九年的磨难,回到了心心念念的大汉,据说苏武从匈奴出来的时候,手中还拿着当年汉武帝赐给他的旄节。

苏武心中对于国家的执着,从来没有改变过,实在是让人敬佩。

更多文章

  • 苏武牧羊时只能野菜充饥,为什么不宰羊吃?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苏武,匈奴,李陵,刘彻,张胜,秦国

    苏武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他成长在汉朝开拓鼎盛时代,父亲曾经多次跟随卫青出征匈奴,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苏武满腔热血要报效国家。受父亲战功影响,苏武曾在汉朝担任掌管鹰犬马匹的官职,不曾想软禁在匈奴后,被要求在极寒之地牧羊。虽然苏武前后的工作内容并无太大差异,但身份和使命让两个工作的意义完全不同。苏武出

  • 苏武被困匈奴19年,与胡女生一子,汉宣帝亲派使者赎回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苏武,汉宣帝,匈奴,胡女生,刘彻,李陵

    文|飞鱼说史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这是多么荡气回肠的一句话,更是能彻底激发我们爱国情感的一句话,每每听到,一股荡气回肠而又无法抑制的自豪感便油然而生。在历史上,中原王朝更替不迭,周边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也被中原帝王视为心腹大患,而对于他们的打击则成为了不少帝王在位期间的重要工作。不过真正能做到虽远必

  • 苏武牧羊挖野菜充饥,为何不吃放的羊呢?19年后发现苏武真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斯克的技能标签:苏武,匈奴,李陵,匈奴人,苏武牧羊,张骞

    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资治通鉴·汉纪·汉纪十五》这是《资治通鉴》中关于苏武回到汉朝的记载。苏武出使匈奴在汉朝时期,有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同西域各国的联系,打通了路上丝绸之路,为汉王朝统辖西域地区,做出了巨大贡献。而除了张骞,汉朝还有许多伟大的使者,他们遭遇险境,却不

  • 苏武:一个被“队友”坑惨的“老实人”

    历史解密编辑:米雅聊历史标签:苏武,张胜,刘彻,匈奴人,汉高祖刘邦

    公元前100年,苏武率领张胜等100多号人前住匈奴国送礼。待要回国时,他却见张胜不知所措道:“我们可能回不去了?”苏武一听,生气地指着张胜道:“哎,你真是个猪队友啊,这下好了,我们的气白忍了,恐怕人也要留下来被羞辱了!”苏武作为汉武帝身边最忠诚的一名中朗官,前半生兢兢业业,如果没有被外派,一辈子可能

  • 被困匈奴19年,回国6年混血儿子找上门,苏武牧羊背后那点事!

    历史解密编辑:绍阳讲体育标签:苏武,匈奴,李陵,刘彻,李广,赵充国

    文/西瓜公元前95年,苏武躺在羊棚里美梦正酣。突然,一个匈奴美女钻进了他的被窝,苏武慌忙坐起,怒斥道:“我家里的妻子贤惠至极,我怎么可能亲近你?” 美女嫣然一笑,反问道:“你还回得去吗?”话音刚落,苏武的神情就凝重起来。来匈奴已经5年了,家中妻儿杳无音信。苏武真的不知道,有生之年他是否还能踏上故乡的

  • 苏武北海会李陵,李陵羞愤泪湿襟

    历史解密编辑:曲殇别离标签:苏武,李陵,北海,匈奴,张胜,汉朝

    汉武帝天汉元年,即公元前100年,中郎将苏武持皇帝所赐节符,率领一百多人出使匈奴。苏武完成使命,正要回国之时。副中郎将张胜因卷入匈奴谋反一案,连累苏武一同被捕。匈奴单于命卫律审理此案,目的想招降苏武。卫律把谋反主犯虞常推了上来,一剑挥做两段。厉声喝道:“张胜谋反当死,单于有令:投降者免死。”挥剑作势

  • 历史上苏武牧羊过得那么苦,为什么不吃羊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苏武,李陵,匈奴,刘彻,苏武牧羊,匈奴人

    苏武是西汉著名的民族英雄,他的事迹激励着无数后世人砥砺前行,十九年时间,并没有磨灭苏武的气节,反而令其成为一代传奇。公元前100年,苏武奉武帝的命令,放归匈奴使者,这本是一次毫无悬念的普通出访,只要苏武平安将使者送达,就完成了任务。史料记载“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

  • 苏武牧羊时,为何宁可吃野菜也不宰羊吃?背后的深层原因可不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微影视影视剪辑标签:皇帝,野菜,匈奴人,苏武牧羊,汉高祖刘邦

    简介“苏武放羊”的故事,我们小时候都是从课本上学的。作为西汉传奇人物,苏武秉承皇帝和朝廷的意志,来到匈奴境内和谈时被他恶意诽谤并流放。苏武虽然过得很凄惨,但他从来没有过什么不满。他始终把国家和民族赋予他的使命和任务放在第一位,在荒凉的塞北大草原上徜徉。漂泊十九年,他终于能够重新回到大男人的怀抱。众所

  • 苏武被困匈奴19年,与匈奴妻子生了个混血儿,此子后来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苏武,匈奴,刘彻,汉昭帝,牧羊

    但得苏贤英魂在,应夸后辈亦真贤。晩加回复无他意,不胜英雄酒一坛。大汉朝的使节苏武,奉命出使匈奴,最后,被匈奴扣押19年。在这19年间,苏武一直坚守着自己的民族气节,将自己的正义彰显得极致。人们将“苏武牧羊”的故事传颂至今。苏武的一生,为了民族的气节而活,但是,在这背后,他独自承受了多少的痛苦,作为旁

  • 汉代苏武:十九年前出汉家 此生漂泊到天涯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苏武,李陵,匈奴,刘彻,蔡文姬,苏武牧羊

    汉朝四百年,可圈可点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很多。由于汉朝与匈奴在不同时期的整体实力不同,两者相爱相杀,既有势不两立的对抗阶段,也有友好附属的和平共处阶段。如西汉名将卫青、霍去病作为抗击匈奴的历史人物家喻户晓;“苏武牧羊”是坚贞不屈的象征。而在不同民族的交流交往与交融中,也留下了昭君出塞、张骞出使西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