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是我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朝代之一,同时也是世界史上最为鼎盛的帝国。同历朝历代一样,大汉王朝的建立充满曲折与艰辛。
在成就如此伟业的历程中,汉高祖刘邦以知人善任的美名敛据了大量的人才。
其中武有廉颇、韩信等名将,文则是以张良为首的六大谋士,六大谋士皆有极为出彩的谋略和决策,都曾为大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身居高位得到善终的却不多,陈平便是其中之一。
家境贫寒的俊美男,志在四方
陈平生于战国末年的秦国,家境贫寒,喜欢读书,对皇帝和老子的学说思想非常推崇,喜欢交游,广结好友,与他共居的哥哥知他爱好,主动承担了家里所有的劳务,陈平因此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外出游学。
有一年陈平的村子举行社祭,众人推举陈平为社宰,主持分肉。陈平分肉时非常公平公正,得到了村民的广泛赞扬,陈平有感而发道:“如果我以后做了治国的宰相,也一定把国家治理的如同分食这肉一样。”
司马迁在《史记》中关于此事的记载后评价其志向远大。
陈平到嫁娶的年龄后,没有权贵人家愿意把女子嫁给陈平,而陈平又不愿娶贫贱家庭的女子,久久未能成婚。
一次当地有人去世,陈平帮忙料理丧事赚取酬劳贴补家用,在席间结识了张负。
张负家中富裕,但有一个孙女,嫁了五次丈夫都意外亡故,从此无人敢娶,在与陈平交谈后觉得此人不俗,有把孙女出嫁给他的意思。
张负随陈平去往其住处,发现房屋简陋,环境恶劣,但门口有许多权贵马车留下的辙迹,遂下定主意,将孙女嫁与陈平,并嘱咐她不能因为陈平现在的穷困侍奉他就不小心,待陈平的兄长要像对待父亲一样。
陈平之后受到张家的资助,交游的范围也更为广泛。
投奔刘邦,灵巧应答化解质疑
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后,拥立魏咎为魏王,陈平闻讯后前往投奔,侍奉一段时间之后认为魏王不能成大事,转投楚霸王项羽。
陈平追随楚霸王后因作战有功,受封卿爵,受命驻守殷地。在刘邦的东征中殷地失守,项羽迁怒于以陈平为首驻守殷地的将士官吏,决定把他们全部处死。
陈平得到消息后连夜出逃,乘船渡过了黄河。
之后受人引荐,陈平得以面见刘邦,两人谈论天下大事,志气相投,刘邦对其极为喜爱,破例把陈平提拔为都尉,同时监督三军将校。
此举引发了众人的不满,周勃和灌婴对刘邦说:“陈平长相俊美,也只是虚有其表,我们听说他品行不端,在家乡时曾于嫂嫂通奸,在投奔魏王后对其不忠转投楚王,如今又与楚王不合转投大王。
您任命他监管将校后他接受将领们的贿赂,施与钱财多的就能得到好处,给的少的就遭到排挤,陈平只是个作乱朝政的奸臣小人,望大王明察。”
刘邦听后也难免有质疑,就把陈平叫来质问:“我听说你原来是侍奉魏王的,后来又转投楚霸王,现在又来投奔我,你怎么能让我相信你的信义呢?”
陈平不紧不慢地答道:“同一件有用的东西在不同人手中的价值却不一样,我投奔魏王但魏王不能用我,我又投奔楚霸王楚霸王也不信任我,我如今投奔大王是听闻大王善于用人,所以我才不远万里前来投靠。
我空手而来什么也没带,如果要在此生活办事就要用到钱,所以我收了将领们的礼物,如果大王不相信我,那些礼物我还没有动用,我愿意原数归还,只请大王能留我性命准许我辞官回家。”刘邦听后顾虑顿消,对陈平的好感不减反增,又对他进行了提拔,从此陈平便作为刘邦的谋士为其出谋划策,屡立奇功。
智释樊哙,保全自身
公元195年,刘邦平反大将英布叛乱归来后旧伤复发,卧床不起,又逢燕王卢涫叛变,只能派樊哙以相国的身份率军讨伐,樊哙还未出兵,就有人向刘邦汇报樊哙与吕后合谋,准备在刘邦死后夺取刘家天下。
刘邦早已对吕后干预朝政之事不满,如今又得知吕后要与其妹夫樊哙谋反,极为气愤,决定杀掉樊哙,让周勃代任将军。
之后经过商议,采纳了陈平的计策,由陈平和周勃一同前往,但让周勃隐于暗地,以陈平名义传召樊哙让他掉以轻心,随后周勃现身将其杀死,陈平带回樊哙的人头,周勃去到军队接任将军。
在前往的途中,陈平与周勃边走边商议,陈平对周勃说:“樊哙是最早一批追随大王的人,功勋卓著,又是吕后的妹夫,皇上现在在气头上,如果事后后悔,任由追查罪责,我俩难逃一死。”
周勃听后觉得在理,问询陈平该如何应对,陈平说:“不如我们将樊哙带回,让皇上自己处置。”
周勃同意了,计划正常进行,周勃代替樊哙,陈平将樊哙押回长安。
在回长安的路上便得到刘邦病故的消息,深知现在朝中大事由吕后主持,庆幸自己没有杀樊哙。
陈平快马加鞭赶回长安,踉踉跄跄的来到刘邦灵前,边哭边说道:“皇上你让我处死樊哙,但我不敢处置将军,现在我把樊哙带回来了,您却走了。”
陈平意为告诉吕后他没杀樊哙,吕后听后也送了一口气,见陈平哭的伤心便安慰他,陈平趁机提出想留在长安的请求,吕后也答应了。
卧薪尝胆,诛吕安刘
吕后理政后陈平被拜为右丞相,但没有实权。吕后的妹妹吕媭因为陈平出计抓捕樊哙的事怀恨在心,多次在吕后身边说陈平坏话,告发他贪图女色,饮酒作乐,陈平听后不仅不收敛反而变本加厉。
吕后得知后以为陈平颓然不能对自己造成威胁,就更为高兴了,有一次当着吕媭的面对陈平说道:“有言说妇女和小孩的话不能信,你怎么样我是知道的,不用怕吕媭说你坏话。”
陈平表面贪图享乐不理朝政,实际早在暗中与陆贾谋划着诛灭吕氏的事,并听取陆贾的计策送给太尉周勃大量金银珠宝,求得周勃支持。
吕后死后,陈平为周勃献策,先收回了北军吕禄的兵权,之后又诛杀了统帅南军的吕产,平定了诸吕之乱,稳定了刘氏的天下。
甘居人下,难掩其华
陈平周勃等人平定了诸吕之乱后迎立代王刘恒登基称帝,便是后来的汉文帝。
在论功行赏时文帝有意将陈平封为右丞相,位列首功,但陈平称病推辞了,文帝问其原因,陈平达到:“在高帝时期我的功劳比周勃大,但在平息吕氏作乱中,周勃的功劳确实比我大。”
于是文帝封周勃为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陈平甘愿屈居人下,避免了两派的纷争,对国家人民都是益事。
一天上朝时,文帝问周勃:“今年一年处理了多少案件啊?”
周勃惭愧地答道:“不知道。”
文帝又问:“今年粮食收成和朝廷开销是多少呢?”
周勃急得汗流浃背,答道:“不知道。”
文帝又问右丞相陈平,陈平回答:“这些事都有主管的人。”
文帝又问:“那这些主管的人是谁呢?”
陈平答道:“陛下若想知道处理案件的情况,可以询问廷尉,想知道钱粮收支情况,可以问主管粮食的内吏。”
文帝有些生气地问道:“如果各事都有主管的人,那你主管的事是什么?”
陈平谢罪道:“臣诚惶诚恐,陛下不知道我才智低劣任用我为宰相,我只能勉强担任。宰相一职对上要辅佐天子条理阴阳,对下要养育万物适时生长,要镇抚诸侯百官,让卿大夫能各司其职,要善待苍生百姓,让人们安居乐业。”
文帝觉得陈平答得很好,对他表达了赞扬。
事后周勃责怪陈平为何平时不将这些说辞交给自己,陈平笑着答道:“您身居相位,不知道丞相的职责吗?如果皇上要问你长安有多少盗贼,你也要编一个数告诉他吗?”
周勃听后觉得自己的才能与陈平相去甚远,同时有谋士建议周勃急流勇退,周勃便辞去相位,之后宰相便由陈平一人担任。
前179年,陈平因病去世,谥号为献侯,是为数不多得到善终的开国功臣,曹操评价他能负侮辱之名,有见笑之耻,卒能成就王业,声著千载。
陈平一生中屡出奇测,擅权谋,但始终坚持不树敌的思想,正是这个思想让他在黑暗凶险的政治斗争中能如鱼得水,他的成功与最后的善终无不益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