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允密谋诛杀了董卓,本有可能匡扶汉室,却为何转眼身死人手?

王允密谋诛杀了董卓,本有可能匡扶汉室,却为何转眼身死人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娱乐计划儿 访问量:272 更新时间:2024/3/12 8:21:30

东汉末年宦官与外戚争权,致使皇权一度走向衰微,董卓进京后倒行逆施,挟持汉献帝,把持朝政,最终引得天下大乱。当时群雄并起,并形成了讨董联盟,都想把董卓置之死地,朝廷内外很多人的理想都是诛杀董卓,以此来挽救日渐衰落的大汉王朝,其中司徒王允更是愤恨董卓入骨,于是想密谋除掉董卓。

密谋除董

一次王允与士孙瑞杨瓒借登台拜神为名密谋除董大事,但经过一番讨论后却觉得无从下手,于是王允想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董卓身边的武将吕布。吕布年轻勇猛,武力超群,一直受到董卓的重用,且总是与董卓形影不离,负责保护董卓的安全,如果能让吕布成为诛杀董卓的内应,则大事可成。所以王允在等待机会,等待一个可以说服吕布的机会。

一次,吕布不小心得罪了董卓,结果董卓大怒,随即抽出武器向吕布掷去,幸好吕布躲的快才因此逃过,当时吕布没有顶撞董卓,而是下跪认罪。事后,吕布又与董卓的婢女私通,害怕董卓知道后会加罪于自己,因此心有不安。王允得知此事后,于是将密谋除董的事情告诉了吕布,并要求吕布作为内应。

起初,吕布并不答应,觉得自己是董卓的义子,但王允对吕布说:“你姓吕,他姓董,你们之间没有亲情,况且董卓是人人想要诛杀的恶贼,你难道还认他做父亲吗?他拿刀戟投向你的时候,把你当做儿子了吗?”,在王允多次的说服下,吕布终于答应了王允并成为了内应。待群臣到达未央殿时,吕布命李肃等人带领十多名亲兵埋伏了起来,等到董卓走到宫殿的侧门,所有人一起冲杀了出去,董卓大惊于是喊吕布救他,结果吕布大喊道:“我们是奉诏杀贼,你死有余辜!”于是将董卓杀掉,并诛杀其三族,就这样国贼董卓被除掉了。

处理不当

董卓被杀掉后,王允作为首要的除董功臣,自然受到朝臣和百姓的爱戴,时间一久,王允就开始变得傲慢了起来,他觉得自己连董卓都能除掉,还有什么可怕的呢?于是开始居功自傲了,当时蔡邕听见董卓死了,就叹息了一声,结果被王允痛骂,并将蔡邕问罪,另外,王允在处理董卓旧部问题上也做的不对,他认为董卓的旧部有罪,所以应该受到惩罚,因此不想赦免这些董卓的旧部。这些董卓旧部于是听从贾诩的建议,召集部队,决心以死相抗。

于是凉州军的将领李傕郭汜领着凉州军反叛,他们将凉州兵集合起来,发誓要拿下长安,于是开始进军长安。结果,东汉官兵不堪一击,没过多久凉州兵就攻陷了长安,吕布见大势已去,于是领兵出逃,并让王允一起走,但王允却对吕布说:“我愿意用我的生命来报效朝廷,如今皇帝还小,只能靠我们来辅佐,现在国家遭受灾难,如果我们抛弃皇上只顾着自己逃命,实在不忍心,另外,我身为宰相,没能让天下太平,反而导致逆贼的反叛,我的责任重大,请你告诉关东豪杰,要多多挂念皇上!”结果王允没有离开长安,就被凉州军阀杀掉了。

小结

王允密谋除掉董卓是有功的,但在处理凉州兵一事上却是不对的,因为董卓刚死,对待凉州兵应该以安抚为手段,而不应该是责难,最终导致其被迫反叛,实则是施政出了问题。

参考文献:《后汉书》

标签: 董卓王允吕布贾诩皇上汉献帝

更多文章

  • 王允为什么非要迫不及待地杀害蔡邕?

    历史解密编辑:空城遇梦标签:王允,蔡邕,董卓,宦官,汉献帝,弦乐器,东汉末年,中国传统音乐

    东汉末期已经出现朝局动荡的情况,此时各种起义和诸侯割据的争端频频发生,东汉的政权已经处在岌岌可危的状态。由于当时的土地兼并导致的各地的豪强都自己佣兵占地,而朝廷内部宦官干政,混乱不堪,由此导致无力管理各地势力,愈发的让当时佣兵众多的豪强分割政权,大有改朝换代的意象。董卓就是此时其中比较有名的枭雄,他

  • 东汉末年皇权崩塌的最后两步棋——王允与吕布的奇葩组合

    历史解密编辑:燕云侯标签:王允,吕布,董卓,贾诩,东汉末年

    自从除掉了董卓,王允和吕布自然就成了朝廷功臣,王允本来就是司徒,行使宰相之权,上升空间小,于是兼了一个“录尚书事”的职务,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吕布也是赚的盆满钵满,不仅升任奋威将军,封为温侯,而且还被赐予“假节、仪比三司”的特殊待遇,并与王允“共秉朝政”,俨然成了朝廷的二号人物。此时董卓已死,关

  • 北魏孝庄帝如何错误地总结了“王允杀董卓”的历史教训?

    历史解密编辑:鬼说历史标签:董卓,王允,孝庄,尔朱荣,北魏,党羽

    现在网上有种肤浅的“以古喻今”话术,将历史上某些看起来相似的东西强行联系在一起,以达到某些目的。然而这种“以古喻今”话术总结的“历史教训”问题极大。比如北魏孝庄帝当年就“以古喻今”地错误总结了“王允杀董卓”的历史教训,结果将北魏江山和自己的性命都送掉了。正光四年(523年),北魏爆发了规模巨大的“六

  • 任见:王允和小佳人貂蝉谋划除恶

    历史解密编辑:巴黎邮报标签:王允,貂蝉,董卓,曹操,吕布,丞相

    任见:王允和小佳人貂蝉谋划除恶任见:王允和小佳人貂蝉谋划除恶第四章 美人以身建功22这天用过午餐,王允将貂蝉约进了书室,屏退左右其他下人,说道:“今有要事,与你商酌。”貂蝉听了,只道王允欲将自己纳为续房,未免心跳,颊晕红潮,低头无语。王允道:“别想偏了。我想商量的是社稷大事。”貂蝉连忙抬起头来,说:

  •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90集,王允除董卓

    历史解密编辑:弗兰力艺术标签:董卓,吕布,曹操,丁原,貂蝉,袁绍,三国,汉朝,王允除,中华上下五千年

    大家好,前面我们讲到曹操袁绍联军因不齐心而导致讨伐董卓失败,之后曹操到了扬州准备重振旗鼓。而董卓的强大不仅仅是曹操,朝廷中其他的知名人士也想除掉董卓,其中决心最大的就是王允。王允本是山西祁县人,世代为宦官。他看到董卓大权在握,为所欲为,决定除掉这个对东汉政权构成威胁最大的人。但怎么除掉董卓也是很伤脑

  • 王允用美人貂蝉,离间董卓和吕布父子情,终将董卓斩杀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貂蝉,董卓,吕布,王允

    这套连环妙计中的中心人物是貂蝉。此时的貂蝉正当青春妙龄,生得如花似玉,是长安城中有名的美人。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奸贼董卓当道,弄得国怨民愤,王允决心为民除害,他苦苦思索除掉董卓的计划,左思右想,最后觉得只有从董卓的义子吕布处下手。王允知道,吕布虽然武艺高强并且对董卓也非常忠诚,但他有个致命的弱

  • 铲除董卓、本该匡扶汉室的王允,为什么最后走向失败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董卓,王允,吕布,汉献帝,宦官,曹操

    东汉末年,是一个多事之际,在各地诸侯军阀各自招兵扩大自己的势力而无视皇帝权威的时候,有这么一个人在汉室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为汉室消灭奸贼立下了巨大的功劳,保护年幼的皇帝,重新为皇帝树立起了权威,这个人就是王允。王允是真正的汉室的忠臣,但是了解过这段历史的人都十分的清楚,王允虽然是汉室王朝的大功臣,但是

  • 杀完董卓之后,再看王允是什么行为,才会明白王允的毒辣

    历史解密编辑:瑞丽谈科技标签:董卓,王允,吕布,贾诩,东汉末年

    《三国演义》开篇便写到:“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所有的封建王朝大抵都是这样发展的,从前朝的手里夺过江山,再衰弱,再灭亡。自公元184年的黄巾起义起,东汉也进入了灭亡的倒计时。东汉末年,群雄纷争,军阀混乱,直至三国建立,三足鼎立。但若是谈起东汉混战开始的破口,恐怕是非“吕布杀董卓”这一著名历史事件不可

  • 古代名人智慧:王允美人离间除董卓

    历史解密编辑:闲读与苦读标签:王允,董卓,吕布,貂蝉,太师

    时光不会辜负读书的你——东汉末年,奸相董卓大权独揽,僭越天子,在朝廷为非作歹。司徒王允忧心如焚,想为朝廷除掉董卓这一心腹之患,怎奈无计可施。有一天夜晚,他正在后花园苦思冥想,暗自垂泪,府中歌妓貂蝉出现在他面前。貂蝉容貌出众,美若天仙。王允一见她,忽然灵机一动,一个主意出现在他脑中。于是,他把貂蝉叫到

  • 杀完董卓后,再看王允是什么行为,才会明白王允的毒辣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董卓,王允,吕布,何进,宦官

    东汉末年,大将军何进借助西北军阀董卓的势力除掉朝中宦官势力,虽然宦官被消灭了,但董卓也入京并掌控了朝中大权,何进被杀。对于董卓这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逆贼,作为朝中重臣的王允密谋杀死董卓,为民除害,重振汉室。董卓有一位骁勇善战的义子,名叫吕布。吕布与董卓的爱妻关系暧昧不清,吕布担心董卓发现此事后不放过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