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名人智慧:虞诩进军增灶吓追兵

古代名人智慧:虞诩进军增灶吓追兵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闲读与苦读 访问量:3014 更新时间:2023/12/22 19:37:17

时光不会辜负读书的你——

战国中期孙膑是用进军减灶之计诱庞涓独军深入,东汉时期,诩却用进军增灶之计吓退了尾追的羌兵。

东汉安帝永初年间(公元107——113年),西方羌人造反,都守邓骘欲弃城而逃,遭到身为郎中将的虞诩斥责,邓骘由此怀恨在心,找个机会把他降为朝歌长吏。哪知这下正为虞谢创造了表现才能的机会。

朝歌(今河南淇县)有盗贼作乱,朝廷无力派兵剿灭,虞诩召募勇士,训练军队,杀贼数百人,朝歌康宁。朝廷发现了他的军事才干,任命他为武都郡(今甘肃成县一带)太守。诏令传到,虞诩与新任长吏作了交接,便带领几百名愿去武都的军士向西进发。

虞谢谏邓骘的事迹早已遍传关外,羌人早已对他恨之入骨。如今羌人首领得了消息说虞诩要来武都任太守,料到他到任之日,必大整军队,将对自己不利,于是他派手下得力战妆带羌兵三千,潜入关西,聚集在陈仓(今陕西宝鸡东)、崤谷(今陕西宝鸡西南)一带阻击虞诩。

东汉建都洛阳以后,关西一带成为汉人和羌人的游击区。汉军多据守要塞城邑,大部分乡村都不能控制。所以虞诩一近函谷关,便放出侦察兵,侦察前进,果然,探到羌人在崤山一带布下口袋阵,等虞诩到来后一举歼灭。

探马来报,虞诩传令手下扎营。他思量形势,若东去借兵,远在洛阳,往返需要几天。若绕道过去,崤山南北皆是崇山峻岭,无路可走大军。怎么办?他想起古人的“虚张声势”一计,于是放出风去,说已回都请救兵,扎营等待洛阳救兵来到。

羌人得此消息,知道虞诩等人三两日不会过此处了,便松懈下来,纵兵四处抢掠,只留少数人观望。虞诩探到此情况,令手下人轻装,兼程前进,一下子闯过了崤山处羌人口袋阵。等羌人集合起来时,虞诩已西去百余里了。羌人将领下令紧追不舍,定要把这数百人吃掉而后快。

虞诩闯过关后,料到敌人不会就此罢休,必紧追不舍,再向别处请救兵已来不及了,怎么办?他想起孙膑的减灶诱敌之计,自己何不反用此计,来个增灶吓敌?于是,他让兵士们做饭时每伍造两个灶,第二天加倍,第三关又加倍。

羌人在后紧追,追到加灶处,羌人将领让手下人数灶,多了二倍,心中疑感,难道这虞诩又沿路召募军士不成?又追了一天,见灶又多了。再一天,灶更多了。羌将计算一下,按灶来计,虞诩兵力已超过了自己,再这样穷追下去,说不定会中计上当,亏了老本,于是放慢速度,不敢紧追了,只远远尾随。

这样,虞诩终于安全地到达了任所,拉开了大战羌人的帷幕。

未完待续……

本号是一个传播优秀学传承传统文化的平台。阅读是一件重要的小事,关注本号,一起来读书养性、终身学习!

更多文章

  • 中国古代百将传系列,东汉虞诩

    历史解密编辑:冷暖小故事标签:虞诩,太守,邓骘,凉州,羌军

    虞诩,字升卿,陈国武平人,初在太尉李脩充当郎中,永初四年,羌豪叛乱,侵扰破坏并州、凉州,大将军邓骘因为军队服役正费钱粮,事情不堪向前看,打算放弃凉州,集中力量对付北方的边患。于是他召集公卿进行商议。邓骘说:“这就好比是破衣服,牺牲其中的一件去补另一件,还能得到一件整衣,不然的话,就两件全都不保了。”

  • 不遇盘根错节,哪识刀斧之利:让东汉得以续命的名臣虞诩

    历史解密编辑:小琳讲故事标签:虞诩,太守,宦官,匈奴,邓骘

    一东汉汉安帝四年(公元110年)大汉帝国西北边境匈奴猖獗,严重威胁到帝国安定团结的大好政治局面。时任大将军邓骘,面对匈奴人疯狂进犯,无计可施,打算彻底放弃凉州(今甘肃武威),将边境之民全部内迁至“三辅”之内。所谓“三辅”,就是指旧时西汉都城长安一带,也就是今天陕西省西安一带。决定放弃凉州,这也是迫不

  • 东汉风云:耿恭孤军屯万里,修德三代振家风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耿恭,修德三代,匈奴,太守,王安,汉兵

    东汉风云:耿恭孤军屯万里,修德三代振家风未几,已是永平十八年(公元75年)仲春,北匈奴闻汉兵已归便遣左鹿蠡王率二万骑兵,往攻车师后庭。车师后王安得本来庸弱,不能抵拒,当即飞使至金蒲城,向耿恭处乞援。耿恭部下不过二三千人,未便多出,但令司马领兵三百,往救车师后王安得。试想,三百人如何济事?一至务涂谷旁

  • 汉匈历史:东汉时期匈奴大军为什么迟迟攻不下耿恭固守的疏勒城呢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耿恭,汉军,刘彻,东汉,匈奴人,疏勒城,汉匈历史,匈奴大军,汉高祖刘邦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王朝,拥有400年的国祚。我们都知道汉朝是以王莽篡汉为分界线,分为西汉和东汉。我们都知道汉武帝时期汉朝把匈奴打的远遁大漠,实力不复当年,到了东汉时期匈奴由于内部的分裂,分为北匈奴和南匈奴。汉朝成为了西域的霸主。我们都知道匈奴内部虽然分裂,当时北匈奴的实力在西域诸国当中还是比较

  • 耿恭拜井——13壮士归玉门始末

    历史解密编辑:避光草莓标签:耿恭,匈奴,壮士,陈汤,疏勒,车师

    东汉王朝196年,在中国历史上虽然不显山露水,但儒家之盛,风化之美,三代以下仅见。而光武中兴、燕然勒功、在历史上鼎鼎有名。然而其中耿恭拜井得泉、13壮士归玉门之历史典故,却鲜为人知。一、平车师耿恭耿家在东汉可谓名将世家,耿弇、耿纯、耿秉、耿国,皆当世名将,耿氏一脉累叶以功名自终,荣宠与国相始终。耿恭

  • 荡气回肠的疏勒城之战后,汉章帝为何不优待13勇士不给耿恭封侯?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耿恭,章帝,封侯,匈奴,疏勒,匈奴人,汉明帝,疏勒城之战,汉章帝,艺术家,书法家

    “十三壮士归玉门”的故事极其悲壮,早些年已经被拍成了电影,它描述的是东汉初年,西域都护府戊己校尉耿恭率领数千将士,与匈奴数万大军血战10个月,最后仅剩13人回到祖国怀抱的感人故事。西汉时期汉廷曾经在西域设立都护府,有效遏制了匈奴人控制西域,从河西走廊入侵汉地的战略被动。新朝时期由于战乱,失去了对西域

  • 东汉风云:耿恭死守疏勒城,班超东归无法行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耿恭,班超,匈奴,疏勒,太守,龟兹

    东汉风云:耿恭死守疏勒城,班超东归无法行永平十八年(公元75年)秋月,汉明帝患病不起,在东宫前殿告崩,享年四十八岁。遗诏不起寝庙,只在光烈皇后更衣别室,庋藏神主。光烈皇后即阴皇后,前时所筑寿陵,椁广一丈二尺,长一丈五尺,不得逾限,万年后,只许扫地为祭,四时设奠,如有违命,当以擅议庙制加罪。故宫廷遵照

  • 大国雄魂:张译与耿恭,两千年不变的信念,万里之外带你回家

    历史解密编辑:昭烈名臣标签:耿恭,匈奴,万里之外,嬴政,刘邦,秦国

    很多事情,看起来非常艰难,比如说穿过战火纷纷是地带,把人从万里之外带回来,这种事无论电影上展现得有多难,实际发生的,都要比这还要难很多。太多实际的困难,无法被展现在电影上,因为他并不符合美学,但现实中就是存在大量这种类型的困难,只有战胜了能说的和不能说的困难,才能最终完成自己的使命。从万里之外,把很

  • 耿恭几百人,是如何守住北匈奴两万人一年的围攻?顽强的人天护佑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耿恭,匈奴人,匈奴,刘秀,金蒲城

    耿恭的故事曾经被拍成了电影,被称为中国古代版《拯救大兵瑞恩》。耿恭以绝对劣势的兵力,先后抵挡北匈奴近一年时间的围攻,这是事实。期间他们经历了突破生存极限的挑战,因此,耿恭被誉为超越苏武,乃至“古今未有”的节义之士。耿恭其人东汉有一个出了19位侯爷,世代与皇家联姻的家族。这个家族就是耿氏家族,耿恭就是

  • 耿恭凭几十个人,守住了匈奴两万人围攻一年,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历史解密编辑:原始人侃历史标签:耿恭,匈奴,章帝,西域,羌人

    耿恭,出身于东汉名门、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好畤侯耿弇的耿家,为人慷慨多谋略,有统兵的才能,在对外作战中功勋卓著,“十三将士归玉门”事件更是让耿恭名垂青史,让西域诸国认识到东汉的威势和强大。公元74年,耿恭跟随东汉大军征战西域,击败北匈奴、降服车师国,重新设立西域都护府。耿恭因为战功被任命为戊己校尉,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