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恭的故事曾经被拍成了电影,被称为中国古代版《拯救大兵瑞恩》。耿恭以绝对劣势的兵力,先后抵挡北匈奴近一年时间的围攻,这是事实。期间他们经历了突破生存极限的挑战,因此,耿恭被誉为超越苏武,乃至“古今未有”的节义之士。
耿恭其人
东汉有一个出了19位侯爷,世代与皇家联姻的家族。这个家族就是耿氏家族,耿恭就是耿氏家族的第三代。
耿恭的爷爷耿况,是王莽新朝时期的上谷郡太守。刘秀巡行河北期间,耿况在长子耿弇的鼓动下,选择了支持刘秀登基称帝,耿氏家族因此走向了东汉帝国的政治中心。
耿况有六个儿子,长子耿弇二十出头就追随刘秀,位列东汉开国云台二十八将第四位;四子耿广,就是耿恭的父亲。
耿广英年早逝,所以在耿家六兄弟中,他算是最默默无闻的一个。幼年丧父的耿恭,在家族风气的影响下,从小就表现出慷慨节义,善于谋略的将帅气质。
永平十七年冬,汉明帝派出三路人马西征车师国,耿恭被骑都尉刘张征为军司马,开启了他的第一次军事生涯。
三路人马中另一路就是耿恭的堂哥耿秉,耿秉大显神威,他率领所部纵横千里,深入车师腹地,斩敌一千多人,迫使车师国投降。
车师投降后,东汉在这里重新设立西域都护府,和戊己校尉,行使对西域诸国的管辖权。两位戊己校尉,一位叫关宠,屯驻柳中城,令一位就是耿恭,屯驻金蒲城,各率屯田兵数百人。
耿恭荡气回肠的神话故事,从这儿拉开帷幕。
金蒲城防守战
第二年三月,北匈奴出动两万大军进攻车师,想从东汉手中夺回对西域的控制权。离车师国最近的耿恭,从牙缝里挤出三百人,增援车师,结果鸡蛋碰石头,半路全军覆没。
北匈奴斩杀车师后国国王,乘势兵围金蒲城。此时,耿恭满打满算不到五百人。金蒲城其实就是一座矮小的土城,1:40的兵力,估计匈奴人几个冲锋,金蒲城就塌了,怎么办?
关键时刻,耿恭发挥了耿家人善谋的一面,他不等匈奴人攻城,让人对城下喊话:我们汉军有神灵护佑,赐我们神箭,谁要是被箭射中,会出现“灵异现象”。
匈奴人哈哈大笑:装神弄鬼,当我们三岁孩子呐,冲!
匈奴人还没靠近城墙,就被汉军射倒几个。怪事真的发生了,被射倒的匈奴兵发出凄惨的叫声,让人汗毛倒立。众人一看,了不得了,匈奴兵的伤口像被吹了气球,鼓起偌大的水泡!
原来,耿恭在箭头上抹了一种不常见的毒药。匈奴人都是“憨货”,不会耍心眼,要论迷信,比汉人还要厉害。顿时他们被吓得六神无主,愣在城下进退维谷。
就在此时,老天真的“显灵”了,突然刮起大风,紧接着大雨滂沱。耿恭见状,灵机一动,他下令打开城门,全军出动,一边高呼“神佑汉军”,一边冲向匈奴中军。
本来匈奴人就处于狐疑不定中,被大风大雨冲得睁不开眼时,又被披头散发,呼啸而至的汉军一冲击,扭头就跑,边跑边跟着喊:汉军有神护佑,快撤!
金蒲城保卫战,就以这种神奇的方式结束了。
一守疏勒城
匈奴人撤退后,耿恭未雨绸缪,决定移师更结实的疏勒城。五月份,大军进驻疏勒,并补充兵员数千人。这边准备工作刚停当,七月,缓过神来的匈奴人再次气势汹汹而来。
这一次,匈奴人做了充分准备,他们一路大军与焉耆、龟兹配合,消灭了西域都护陈睦,一路大军围住关宠的柳中城,第三路则将耿恭死死困在疏勒城。
疏勒城夹在两座山中间,有一条河流从山上流淌而下,流经疏勒城,这就是疏勒城的水源。匈奴人也开始学坏了,他们拦腰截断了疏勒城的水源。
耿恭也没当回事,下令挖井取水。不久,让他绝望的事发生了,士兵们挖地十五丈(约三十米),别说水,一点湿土都看不到!
几天下来,士兵们嗓子冒烟,硬撑着拿起武器。城里所有能榨出水分的植物,都被吃光了,最后他们把眼睛盯上了马粪。
原谅我恶心到大家了,可是耿恭他们,就是靠从马粪里榨出来的水分解渴,顽强地挺立着!
盛夏时节,人本来就容易脱水,这一次老天爷不帮忙,艳阳高照。耿恭心急如焚,在这么下去,不用匈奴人进攻,自个儿就得全玩完了。
耿恭扬天长叹:过去贰师将军以剑刺山,山泉喷涌而出,如今我朝德行彰明,怎么会断水呢?他整理整理着装,庄重地冲水井拜了两拜,并不停为全军祈祷。
奇迹居然再度发生,刚刚干得发白的井下,突然水泉奔流!汉军一片雷声震动。
城外的匈奴人正纳闷:汉军被渴出幻觉了?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时,突见得汉军在城头上玩起了“泼水节”,还不是拿水向城下的匈奴人洒去。
完了,汉军果然有神护佑!匈奴人耷拉着脑袋,再次撤军。
二守疏勒城
匈奴人刚刚撤退,耿恭就得到一个晴天霹雳的消息:汉明帝驾崩了!
国丧期间,朝廷不可能增派援军了。不等耿恭反应过来,去救援关宠,匈奴人又调转马头,再度兵围疏勒城。两次靠“神”护佑,蒙骗了匈奴人,这一回匈奴人铁了心,用最简单的方式解决问题——攻城。
不久,柳中城被攻破,关宠殉国,整个西域,就剩下耿恭一座疏勒城,在匈奴大军的重重包围之中。
战事前期,耿恭凭出色的军事才能,以绝对弱势兵力,几次击退匈奴与车师联军。身上有汉人血统的车师后国国王遗孀,心向汉军,在她的暗中帮助下,耿恭获得了很多信息和粮食。随着战事的推进,汉军伤亡增多,粮食也一天天耗尽,耿恭的危机出现。
打仗就是这样,再好的谋略也不能完全弥补实力上的差距,精神意志力的决定性作用,往往就在这种情况下发挥效用。
撑到年底,弹尽粮绝的汉军,连弓箭、铠甲上的皮子都吃光了。全军也仅剩下几十人,他们在耿恭的鼓舞下,咬牙抗击匈奴人的进攻。
匈奴单于都纳闷,怎么这么顽强?看着天上飘落的雪花,他有些泄气,莫不如招降吧。于是使者在城下高喊:只要你们投降,耿校尉封白屋王,美女大大的赏。
耿恭乐了:还有这好事,怎么不早点说?没骗我吧?上城来细谈。使者欢天喜地进城,一脚踩进鬼门关。耿恭将使者亲手斩杀,然后绑上城头,当着匈奴人的面,把使者点了天灯。
北单于气得火往上冒,增兵猛攻。耿恭这几十人,如同被淬火了一般,刚性十足,匈奴人怎么也攻不破他们的防线。
十三壮士生还
建初元年正月,汉军的援军终于到了,七千汉军秋风撒落叶般征服了车师国。
就在此时,一场罕见的大雪降临,雪深处厚达三米。援军也摸清了基本状况,西域都护陈睦、戊己校尉关宠,都已经全军覆没,估计耿恭也是这个结果。如果再冒着大雪发兵疏勒城,不光白跑一趟,很可能遭遇匈奴人袭击。
于是大军决定放弃救援耿恭,撤军回国。
亏得军中有一位叫范羌的士兵,他是耿恭部下,负责前往玉门关领取士兵冬装,正好随部队回到西域。范羌听说放弃救援,立刻恳求援军,无论如何不能放弃希望,一定要去救自己的战友。
如果不是范羌的坚持,耿恭就成了烈士。援军在范羌的感召下,决定分出二千人,交给范羌带领,前往疏勒城执行救援任务,余部撤军。
两千人顶风冒雪,走到疏勒城下。老天帮忙,这种天气,守城难,攻城更难,耿恭等人第三次得到老天护佑,居然一直屹立不倒!
当将士们听到城外兵马吵杂的声音,全都惊呆了,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竟然还能等到援军。他们打开城门,与援军痛哭成一团!耿恭们太惨了,一清点人数,还剩下26人,全都鞋袜破碎,脸憔悴得变了形。
大雪救了他们,也害了他们,一行人回撤速度太慢,加之长时间跋涉,全军疲惫。果然途中他们遭到了匈奴人的袭击,他们边战边退,伤亡惨重。
直到三月份,大军才撤回玉门关,再一清点人数,包括耿恭在内,仅剩13人生还!
尾声
耿恭血战匈奴,以绝对劣势兵力,靠顽强的意志,卓越的智慧,和坚贞不屈的爱国情怀,与生存极限作斗争,在一年的时间里,三次击退数万匈奴人。这段悲壮的历史,被后人誉为“古今未有”的壮举,时人认为耿恭的节义,远超苏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