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耿恭几百人,是如何守住北匈奴两万人一年的围攻?顽强的人天护佑

耿恭几百人,是如何守住北匈奴两万人一年的围攻?顽强的人天护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嫋嫋故事会 访问量:3737 更新时间:2023/12/20 18:14:02

耿恭的故事曾经被拍成了电影,被称为中国古代版《拯救大兵瑞恩》。耿恭以绝对劣势的兵力,先后抵挡北匈奴近一年时间的围攻,这是事实。期间他们经历了突破生存极限的挑战,因此,耿恭被誉为超越苏武,乃至“古今未有”的节义之士。

耿恭其人

东汉有一个出了19位侯爷,世代与皇家联姻的家族。这个家族就是耿氏家族,耿恭就是耿氏家族的第三代。

耿恭的爷爷耿况,是王莽新朝时期的上谷郡太守。刘秀巡行河北期间,耿况在长子耿弇的鼓动下,选择了支持刘秀登基称帝,耿氏家族因此走向了东汉帝国的政治中心。

耿况有六个儿子,长子耿弇二十出头就追随刘秀,位列东汉开国云台二十八将第四位;四子耿广,就是耿恭的父亲。

耿广英年早逝,所以在耿家六兄弟中,他算是最默默无闻的一个。幼年丧父的耿恭,在家族风气的影响下,从小就表现出慷慨节义,善于谋略的将帅气质。

永平十七年冬,汉明帝派出三路人马西征车师国,耿恭被骑都尉刘张征为军司马,开了他的第一次军事生涯。

三路人马中另一路就是耿恭的堂哥耿秉,耿秉大显神威,他率领所部纵横千里,深入车师腹地,斩敌一千多人,迫使车师国投降。

车师投降后,东汉在这里重新设立西域都护府,和戊己校尉,行使对西域诸国的管辖权。两位戊己校尉,一位叫关宠,屯驻柳中城,令一位就是耿恭,屯驻金蒲城,各率屯田兵数百人。

耿恭荡气回肠的神话故事,从这儿拉开帷幕。

金蒲城防守战

第二年三月,北匈奴出动两万大军进攻车师,想从东汉手中夺回对西域的控制权。离车师国最近的耿恭,从牙缝里挤出三百人,增援车师,结果鸡蛋碰石头,半路全军覆没。

北匈奴斩杀车师后国国王,乘势兵围金蒲城。此时,耿恭满打满算不到五百人。金蒲城其实就是一座矮小的土城,1:40的兵力,估计匈奴人几个冲锋,金蒲城就塌了,怎么办?

关键时刻,耿恭发挥了耿家人善谋的一面,他不等匈奴人攻城,让人对城下喊话:我们汉军有神灵护佑,赐我们神箭,谁要是被箭射中,会出现“灵异现象”。

匈奴人哈哈大笑:装神弄鬼,当我们三岁孩子呐,冲!

匈奴人还没靠近城墙,就被汉军射倒几个。怪事真的发生了,被射倒的匈奴兵发出凄惨的叫声,让人汗毛倒立。众人一看,了不得了,匈奴兵的伤口像被吹了气球,鼓起偌大的水泡!

原来,耿恭在箭头上抹了一种不常见的毒药。匈奴人都是“憨货”,不会耍心眼,要论迷信,比汉人还要厉害。顿时他们被吓得六神无主,愣在城下进退维谷。

就在此时,老天真的“显灵”了,突然刮起大风,紧接着大雨滂沱。耿恭见状,灵机一动,他下令打开城门,全军出动,一边高呼“神佑汉军”,一边冲向匈奴中军。

本来匈奴人就处于狐疑不定中,被大风大雨冲得睁不开眼时,又被披头散发,呼啸而至的汉军一冲击,扭头就跑,边跑边跟着喊:汉军有神护佑,快撤!

金蒲城保卫战,就以这种神奇的方式结束了。

一守疏勒城

匈奴人撤退后,耿恭未雨绸缪,决定移师更结实的疏勒城。五月份,大军进驻疏勒,并补充兵员数千人。这边准备工作刚停当,七月,缓过神来的匈奴人再次气势汹汹而来。

这一次,匈奴人做了充分准备,他们一路大军与焉耆、龟兹配合,消灭了西域都护陈睦,一路大军围住关宠的柳中城,第三路则将耿恭死死困在疏勒城。

疏勒城夹在两座山中间,有一条河流从山上流淌而下,流经疏勒城,这就是疏勒城的水源。匈奴人也开始学坏了,他们拦腰截断了疏勒城的水源。

耿恭也没当回事,下令挖井取水。不久,让他绝望的事发生了,士兵们挖地十五丈(约三十米),别说水,一点湿土都看不到!

几天下来,士兵们嗓子冒烟,硬撑着拿起武器。城里所有能榨出水分的植物,都被吃光了,最后他们把眼睛盯上了马粪。

原谅我恶心到大家了,可是耿恭他们,就是靠从马粪里榨出来的水分解渴,顽强地挺立着!

盛夏时节,人本来就容易脱水,这一次老天爷不帮忙,艳阳高照。耿恭心急如焚,在这么下去,不用匈奴人进攻,自个儿就得全玩完了。

耿恭扬天长叹:过去贰师将军以剑刺山,山泉喷涌而出,如今我朝德行彰明,怎么会断水呢?他整理整理着装,庄重地冲水井拜了两拜,并不停为全军祈祷。

奇迹居然再度发生,刚刚干得发白的井下,突然水泉奔流!汉军一片雷声震动。

城外的匈奴人正纳闷:汉军被渴出幻觉了?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时,突见得汉军在城头上玩起了“泼水节”,还不是拿水向城下的匈奴人洒去。

完了,汉军果然有神护佑!匈奴人耷拉着脑袋,再次撤军。

二守疏勒城

匈奴人刚刚撤退,耿恭就得到一个晴天霹雳的消息:汉明帝驾崩了!

国丧期间,朝廷不可能增派援军了。不等耿恭反应过来,去救援关宠,匈奴人又调转马头,再度兵围疏勒城。两次靠“神”护佑,蒙骗了匈奴人,这一回匈奴人铁了心,用最简单的方式解决问题——攻城。

不久,柳中城被攻破,关宠殉国,整个西域,就剩下耿恭一座疏勒城,在匈奴大军的重重包围之中。

战事前期,耿恭凭出色的军事才能,以绝对弱势兵力,几次击退匈奴与车师联军。身上有汉人血统的车师后国国王遗孀,心向汉军,在她的暗中帮助下,耿恭获得了很多信息和粮食。随着战事的推进,汉军伤亡增多,粮食也一天天耗尽,耿恭的危机出现。

打仗就是这样,再好的谋略也不能完全弥补实力上的差距,精神意志力的决定性作用,往往就在这种情况下发挥效用。

撑到年底,弹尽粮绝的汉军,连弓箭、铠甲上的皮子都吃光了。全军也仅剩下几十人,他们在耿恭的鼓舞下,咬牙抗击匈奴人的进攻。

匈奴单于都纳闷,怎么这么顽强?看着天上飘落的雪花,他有些泄气,莫不如招降吧。于是使者在城下高喊:只要你们投降,耿校尉封白屋王,美女大大的赏。

耿恭乐了:还有这好事,怎么不早点说?没骗我吧?上城来细谈。使者欢天喜地进城,一脚踩进鬼门关。耿恭将使者亲手斩杀,然后绑上城头,当着匈奴人的面,把使者点了天灯。

北单于气得火往上冒,增兵猛攻。耿恭这几十人,如同被淬火了一般,刚性十足,匈奴人怎么也攻不破他们的防线。

十三壮士生还

建初元年正月,汉军的援军终于到了,七千汉军秋风撒落叶般征服了车师国。

就在此时,一场罕见的大雪降临,雪深处厚达三米。援军也摸清了基本状况,西域都护陈睦、戊己校尉关宠,都已经全军覆没,估计耿恭也是这个结果。如果再冒着大雪发兵疏勒城,不光白跑一趟,很可能遭遇匈奴人袭击。

于是大军决定放弃救援耿恭,撤军回国。

亏得军中有一位叫范羌的士兵,他是耿恭部下,负责前往玉门关领取士兵冬装,正好随部队回到西域。范羌听说放弃救援,立刻恳求援军,无论如何不能放弃希望,一定要去救自己的战友。

如果不是范羌的坚持,耿恭就成了烈士。援军在范羌的感召下,决定分出二千人,交给范羌带领,前往疏勒城执行救援任务,余部撤军。

两千人顶风冒雪,走到疏勒城下。老天帮忙,这种天气,守城难,攻城更难,耿恭等人第三次得到老天护佑,居然一直屹立不倒!

当将士们听到城外兵马吵杂的声音,全都惊呆了,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竟然还能等到援军。他们打开城门,与援军痛哭成一团!耿恭们太惨了,一清点人数,还剩下26人,全都鞋袜破碎,脸憔悴得变了形。

大雪救了他们,也害了他们,一行人回撤速度太慢,加之长时间跋涉,全军疲惫。果然途中他们遭到了匈奴人的袭击,他们边战边退,伤亡惨重。

直到三月份,大军才撤回玉门关,再一清点人数,包括耿恭在内,仅剩13人生还!

尾声

耿恭血战匈奴,以绝对劣势兵力,靠顽强的意志,卓越的智慧,和坚贞不屈的爱国情怀,与生存极限作斗争,在一年的时间里,三次击退数万匈奴人。这段悲壮的历史,被后人誉为“古今未有”的壮举,时人认为耿恭的节义,远超苏武。

标签: 耿恭匈奴人匈奴刘秀金蒲城

更多文章

  • 耿恭凭几十个人,守住了匈奴两万人围攻一年,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历史解密编辑:原始人侃历史标签:耿恭,匈奴,章帝,西域,羌人

    耿恭,出身于东汉名门、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好畤侯耿弇的耿家,为人慷慨多谋略,有统兵的才能,在对外作战中功勋卓著,“十三将士归玉门”事件更是让耿恭名垂青史,让西域诸国认识到东汉的威势和强大。公元74年,耿恭跟随东汉大军征战西域,击败北匈奴、降服车师国,重新设立西域都护府。耿恭因为战功被任命为戊己校尉,率数

  • 东汉时期的耿恭,是如何以几十人,守住匈奴两万人围攻一年的?

    历史解密编辑:原始人侃历史标签:耿恭,匈奴,汉军,苏武,玉门关,车师

    不是几十人是数百人,援军到达的时候仅剩26人。而安全到达玉门关的时候只有13人了。这个故事在《后汉书·耿弇列传》中有详细的描述,叫做“十三将士归玉门”。这比所谓的“斯巴达三百勇士”要真的多,而且他们这几百人守了数月,直到援军到达,还在坚守。匈奴围城事情是这样的,公元75年,汉朝重设西域都护。任命耿恭

  • 耿恭:汉代版的“拯救大兵瑞恩”,十三将士归玉门,彰显汉家军魂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耿恭,十三将士归玉门,匈奴,匈奴人,西域

    耿恭:将士百战死,寒风碎甲衣题图是一幅油画作品,名为《十三将士归玉门》,它描述的是东汉将领耿恭,率领区区三百人,抵御两万匈奴军队的进攻,坚守西域的疏勒城,最后仅13人回归大汉的故事。图中的将士筚衣褴褛,手握兵刃,他们虽心境苍凉但目光坚定,眺望着家乡的方向,迈着坚定又疲惫的步伐,相互搀扶着,一步步地走

  • 东汉名将耿恭, 率600人守一座孤城, 打破2万匈奴骑兵

    历史解密编辑:阿宝日记标签:耿恭,匈奴,匈奴人,骑兵,大军,大汉,东汉,孤城

    公元75年,耿恭率600人守卫疏勒城,他登上城楼,对城下匈奴大喊:“你们远道而来,尝一尝我们大汉神箭的厉害吧,中箭者必出怪事”,话音刚落,城上箭如雨下,城下一片哀嚎声四起。公元74年,东汉名将耿恭,被任命为戍己校尉,在西域打了一年的仗,打完仗之后,东汉大军就班师回朝了,留下耿恭和九百将士驻守。北匈奴

  • 西汉霍去病,东汉窦宪;西汉苏武,东汉耿恭;西汉陈汤,东汉班超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苏武,耿恭,班超,窦宪,霍去病,匈奴

    汉朝有西汉和东汉,这两个时期涌现出很多著名的历史人物。西汉和东汉各有四个历史人物是对应着的。西汉的霍去病对应东汉的窦宪;西汉的苏武对应东汉的耿恭;西汉的陈汤对应东汉的班超;西汉的司马迁对应东汉的班固。西汉霍去病,东汉窦宪之所以将两个人放在一起写是因为他们两个人都做了同一件著名的事——打匈奴,两人都打

  • 鬼扯东汉(卅四)耿恭是岳飞的偶像,他与十三勇士的故事名垂青史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耿恭,岳飞,匈奴,匈奴人

    在两汉近五百年的历史中,出现了无数名将,其中以北伐匈奴的一群人最为后人所称道。有的人喜欢飞将军李广,也有人崇拜封狼居胥的冠军侯霍去病,也有人认为勒石燕然的窦宪最让人神往。虽然这些独当一面的大将军固然立下了赫赫战功,可这并不是他们一个人能完成的,他们的功绩后面还有无数汉朝的中底层将领和战士。本章节要讲

  • 十三将士归玉门后,为何两年后耿恭就被汉章帝免职,遣送回家?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耿恭,汉章帝,匈奴,车师,疏勒,艺术家,书法家

    十三将士归玉门堪称汉朝版斯巴达三百勇士和中国版拯救大兵瑞恩,其主角耿恭更是被认为比苏武更有气节的英雄。这是一出慷慨激昂、悲壮凄凉的英雄归家之歌,只可惜归家之后的十三人虽然暂时得到了重用,然而耿恭却在两年后被逮捕入狱,随后被免职遣送回老家,不久死在老家,这结局实在算不上好。东汉政权稳定之后,朝廷重新取

  • 十三将士归玉门:耿恭以数百将士抵御匈奴近一年,归国仅剩十三人

    历史解密编辑:香茗史馆标签:耿恭,匈奴,匈奴人,车师

    2019年,电影《大汉十三将之血战疏勒城》上映,影片所讲述的,便是两千年前“十三将士归玉门”的故事,然而真实的历史远比电影更为悲壮。东汉重新收复西域后,率兵镇守车师的耿恭,遭到北匈奴大军来犯,在守军不足、救兵不至,车师反叛、缺粮缺水的艰难情况下,坚守西域长达一年时间。等到汉朝援军抵达,耿恭率领残余军

  • 坚守西域的东汉军魂缔造者耿恭,再次踏上平羌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耿恭,太守,马援,章帝,校尉

    神箭震天山——大汉军魂与耿恭的救赎(9)耿恭坚守西域一年多,粮尽援绝,誓死不降,感天动地,战后终于回到故乡,为母亲守孝,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还不到一年,朝廷就派来五官中郎将马严(马援之侄),赐以牛、酒,命耿恭立刻停止服丧,上朝接受新官职与新任务。原来,自打东汉开国名将马援离任陇西太尉之职后,汉朝西

  • 耿恭:不为大汉耻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耿恭,匈奴,汉军,军队,疏勒

    耿恭,字伯宗,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为将门之后,耿恭生活的年代东汉内部政权相对平稳,国力日渐强盛,朝廷开始重新经营西域,并且进军西域清缴匈奴在西域的军事力量,之后重新设立西域都护府,大军撤退之后,耿恭被朝廷任命为戊己校尉,带领数百人作为屯垦部队驻扎,成为大汉最西侧的军事力量存在。故事就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