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们都坚信,“出名要趁早”的道理,这个观念在娱乐圈更加突出,比如很多小童星的出现。在古代的时候,很多名将的巅峰期往往都在30岁以下,或者30多岁便能建立不朽的功勋,而这也比较符合人体发育的基本规律,经常看体育运动的人也能够明白,身体30岁便达到巅峰状态,但是在古代,也不是每一个名将都能够年少成名,也存在很多大器晚成的名将,那么我们如果评选出大器晚成的十大名将,都会有谁上榜呢?
第一名:陈庆之(41岁)陈庆之自幼便跟随梁武帝萧衍,后来萧衍建立南梁政权后,陈庆之也得到了信任,但是直到公元525年北魏徐州刺史元法僧叛乱,请求归附南梁,因此陈庆之才被任命为武威将军,前去接应对方,这一年陈庆之已经41岁了。后面梁武帝趁北魏大乱,派遣陈庆之统军七千,尊奉投降的北魏宗王元颢为魏王,开始北伐。期间陈庆之多次以少胜多,先后经历47战,攻取32城,一度占领北魏都城洛阳,大破元天穆30万大军,涡阳之战连克魏军十三城等。后面悬瓠之战击败北魏军,楚城之战大破东魏。最终56岁病逝。
第二名:班超(41岁)班超原本是官府负责抄写文书的官吏,后面决定投笔从戎,跟随窦固攻打北匈奴。班超担任代理司马,在与北匈奴作战中立下军功,得到了窦固的赏识,这一年班超已经41岁。然后被窦固派遣出使西域,在西域的31年间,他采用争取多数,分化、瓦解和驱逐匈奴实力,为西域的回归做出了贡献,71岁返回长安,不久之后便病逝了。
第三名:李愬(43岁)李愬是唐朝名将西平郡王李晟的第八子,因为父亲的缘故,凭借门荫进入仕途,并且治政有方。公元814年唐宪宗要讨伐淮西节度使吴元济,但是久战无功,后面唐邓节度使高霞寓也战败,袁滋挂帅出征也没能取得战功,于是此前根本没有任何统兵经验的李愬自荐,最终被任命为西路唐军统帅,这一年李愬已经43岁了。因为李愬名声地位都不高,叛军对他没有太多戒备,因此李愬上任之后便制定偷袭蔡州的计划,后面直接“雪夜袭蔡州”,生擒吴元济,并且恢复了唐朝对淮西的统治,而“雪夜袭蔡州”也成为古代最经典的奇袭战,唐朝借助平定淮西之威,陆续收复12州之地,暂时结束了藩镇割据的局面,让唐朝恢复了统一。出任武宁节度使,大败平卢李师道,连战十一次全部取胜。最后在出征成德军时突然发病,返回长安不久便病逝了,享年49岁。可惜历史没有给李愬太多机会,否则唐末藩镇问题也许能够得到彻底解决,也是很有可能的。
第四名:哥舒翰(约43岁)哥舒翰因为家境丰盈,早年非常喜好承诺。直到40岁时他的父亲去世,他在京城客居三年,因为遭到长安尉的轻视,于是决定从军,史书没有记载具体时间,但是至少他参军是应该在43岁。大约在47岁时得到王忠嗣的赏识被提升为衙将,因为战功逐步得到升迁,后面接替王忠嗣担任陇右节度使,并且攻取石堡,也曾攻下吐蕃洪济、大莫门等城,占领黄河九曲。可惜晚年带兵出征抵御安史叛军,因为唐玄宗催促出兵,只能统兵出潼关应战,最终兵败被擒,后来被杀。
第五名:俞大猷(46岁)俞大猷是明朝抗击倭寇的两大主将之一,另外一人便是戚继光。俞大猷是世袭百户,在32岁时考中武举,被任命为千户,这些都是明朝下级武官,因为倭寇作乱,上书提刑按察使司,但是却被对方训斥,认为他一个小军校怎么能够上书言事呢?因此被剥夺千户武职。兵部尚书毛伯温出征安南,俞大猷上书陈述作战方略,希望能够从军出征,虽然得到毛伯温的认可,但是依旧没能起用俞大猷。后面蒙古入侵,皇帝下诏选举天下勇士,俞大猷又去推荐自己,虽然毛伯温被俞大猷折服,但是依旧没有起用他。不过后来毛伯温还是推荐俞大猷担任汀州、漳州守备。直到他46岁这年,才被推荐为备倭都指挥,正式被重用,俞大猷击杀安南范子仪叛乱,但是严嵩却将他的战功压下来,仅给50两银子的奖励。后面主要抗击倭寇,跟戚继光等人一起扫平明朝东南的倭患,虽然战功赫赫,却也经常被弹劾,最终被免官。77岁时病逝。
第六名:邓艾(46岁)邓艾早年是屯田民,家境十分贫寒,做过放牛娃。但是他少有志向,因为有才学被举荐担任典农都尉学士,可以逐步去做一下下级官吏,因此邓艾就这样平淡地度过了将近20年的时光,直到他去洛阳呈报事务,这才见到了司马懿,并且司马懿赏识,将他征召进入太尉府。在他46岁这年,才正式出任参征西军事,在曹魏西线战场防备蜀汉姜维,直到公元263年率军攻打蜀汉,通过偷袭阴平率先进入成都灭亡蜀汉,但是被钟会陷害被杀。
第七名:左宗棠(48岁)左宗棠在太平天国运动前,先后三次参加会试皆落榜,在太平天国大军围攻长沙时,加入湖南巡抚的幕府,这年他40岁,正式开启一生功名。44岁时才被朝廷以兵部郎中录用,46岁时被加授四品卿衔。直到48岁时才负责组建“楚军”,正式统兵与太平军作战,开启了他一代名将之路。后面参与平定太平天国运动,镇压捻军,平定陕甘回民起事,收复新疆等等。最终74岁病逝在福州。
第八名:李靖(49岁)没想到大名鼎鼎的李靖,也是一个大器晚成的名将。虽然李靖年少成名,甚至得到舅父韩擒虎和杨素的赏识,但是在隋朝时并没能得到重用。因为察觉到李渊暗中招兵买马,于是伪装成囚徒,准备前往江都去向隋炀帝告密,但是被困在长安,李渊起兵很快攻占长安,李靖便成为阶下囚,因为李世民赏识才被获释,并且被召入李世民幕府。直到武德三年,李靖才正式跟随李世民攻打王世充,这一年李靖已经49岁了,虚岁半百的“老人”了。此后辅佐李孝恭(李靖负责实际指挥作战)平定南梁萧铣,安抚岭南,连下九十六州,辅佐李孝恭平定辅公祏叛乱。李世民登基之后,56岁李靖担任主帅,统领李勣、柴绍、薛万彻等人灭掉东突厥,61岁再次担任主帅,统领侯君集、李道宗等人消灭吐谷浑。贞观23年去世,仅仅比李世民早去世一周时间。终年79岁。
第九名:苏定方(63岁)苏定方少年时便以骁勇善战出名,15岁时便跟随父亲征讨叛乱,后面投奔窦建德,在窦建德败亡后投奔刘黑闼,刘黑闼兵败后选择归隐故乡。唐灭东突厥前苏定方被启用,跟随李靖袭击颉利可汗,苏定方统帅200骑兵直插颉利可汗牙帐,战后苏定方被授予左武侯中郎将,后面改任左卫中郎将,但是却被李世民弃用20多年。直到唐高宗时期,才被李治派遣跟随程名振征讨高句丽,这年他已经63岁了,跟随程咬金征讨西突厥,最终在65岁时才开始独当一面,担任统帅先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将唐朝版图开拓到中亚咸海,开创了唐朝巅峰版图。最终苏定方76岁病逝。
第十名:宗泽(66岁)宗泽是31岁中的进士进入仕途,不过仅仅担任县尉、县令的官职,后面出任通判,甚至因事被贬,选择引退。直到靖康元年,他才临危受命担任磁州知州,负责招募义军,然后被封为河北义兵都总管,率兵击退了来犯的金兵。这一年他已经66岁了。然后在金兵包围开封的时候,被宋钦宗任命为副帅,辅佐康王赵构担任兵马大元帅,负责实际的军事指挥。曾率军在李固渡大破金兵,在开德与金兵大战十三战全部取胜。担任东京留守,参与东京保卫战。在担任东京留守期间,20多次上书赵构,力主还都东京,全部都未被采纳,最终忧愤成疾去世,终年6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