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简称“陕”或“秦”,省会是古都西安。陕西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此基础上,截至2018年底,陕西省下辖10个设区市,含30个市辖区、72个县、5个县级市。其中,就城固县来说,人口超50万,隶属于陕西省汉中市,位于陕西南部汉中盆地腹部,北依秦岭南麓,南屏巴山北坡,中纳汉江平川,介于东经107°03′—107°30′、北纬32°45′—33°40′之间,地形呈南北长(平均长度101千米)、东西窄(平均长度42千米),总面积2265平方千米。在历史上,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骞就出生于今城固县一带。
一
首先,城固县隶属于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地处内陆,在大气候带位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区,是冬季极地大陆气团与夏季热带海洋气团交汇的地区。北有东西走向、高大的秦岭,可阻挡由西北南下的寒冷气流;南部米仓山屏障,减缓夏季由西南和东南北上的暖湿气流。秦岭阻拦起着保温护湿作用。加之中部一江四河调节本地水分。总的气候特点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四季湿润,雨热同季,干湿交替。但因南北长,东西窄,南北高,中间低,地貌类型多样,形成以垂直差异为主兼有水平差异的多种多样的气候特点,时空分布不均匀,各区域间亦有较大差异。就城固县的历史来说,春秋战国时期,该地区属秦国的疆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了秦朝。在郡县制下,今陕西省城固县一带属汉中郡成固县。
二
西汉时期,该地区仍属汉中郡成固县。张骞(约前164年-前114年),字子文,汉中郡城固(今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人,丝绸之路的开拓者。故里在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城南2千米处汉江之滨的博望村。张骞富有开拓和冒险精神。西汉建元二年(前139年),奉汉武帝之命,由大汉帝都长安出发,甘父做向导,率领一百多人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即赫赫有名的“丝绸之路”,汉武帝以军功封其为博望侯。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张骞病逝于长安,归葬汉中故里。三国这一历史阶段,魏蜀吴三国鼎立,今汉中市城固县一带成为蜀汉的疆域。三国蜀建兴三年(229年)诸葛亮于此筑东城。
[图片5]
三
南朝宋时期,将成固县改名城固县,取城池坚固之意。据《方舆胜览》:“始城而冀其巩固之意也。”北魏正始年间城固县治迁壻乡川(即今址)。北周改汉中郡为汉川郡,城固县属梁州汉川郡。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撤郡留州,城固县属梁州。隋大业二年(606年),废州改郡,城固县属汉川郡。唐武德二年(619年)城固县改名唐固县,贞观二年(628年),唐太宗李世民这位皇帝在位时,复名城固县,初属梁州,后属兴元府。北宋至道三年(997年),城固县属陕西路兴元府。北宋元丰八年(1085年),城固县属利州路兴元府。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年),城固县属利州东路兴元府。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城固县属陕西行中书省兴元路。
[图片7]
四
最后,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改兴元路为汉中府,城固县属陕西行中书省汉中府。明太祖洪武九年(1376年),城固县属陕西承宣布政使司汉中府。清朝建立后,城固县属陕西省汉中府。到了1914年,城固县属关中道。1928年,城固县直属于陕西省。1978年9月,城固县属汉中地区。1996年,撤销汉中地区以及县级汉中市,改设为地级汉中市,城固县属之。如今,城固县属陕西省汉中市。截至2018年底,城固县总面积达2265平方千米,总人口约为54万人。那么,问题来了,对于城固县,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