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苏武牧羊过的那么苦,为什么不吃羊?

历史上,苏武牧羊过的那么苦,为什么不吃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小琳讲故事 访问量:1025 更新时间:2024/1/23 6:20:32

匈奴人不是要弄死苏武,是想通过艰苦的生活迫使苏武变节。

很多人不知道,苏武其实有一个匈奴的老婆,还生了孩子。

都有了老婆孩子,可见日生活还是可以维持的,只是非常艰苦罢了。

其实,单于最初确实对待苏武很恶劣:单于越发想使他投降,就囚禁苏武,置于大地窖内,不供给吃喝。碰到下雪天,苏武卧着嚼雪,同毡一起吞下,几日不死。

看看,不给吃不给喝,还让在受冻,没想到苏武不屈服。

单于不愿意这么弄死苏武,所以将他流放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让他放公羊,说等公羊生小羊才可归汉。苏武到了北海,没有供应粮食,只能掘野鼠所储藏的果实吃。

有意思的是:过了五、六年,单于的弟弟於靬到北海打猎。苏武会编打猎的网,矫正弓弩,于淮王器重他,供给他衣服、食物。三年多过后,於靬王病重,赐苏武马匹、牲畜、服匿、穹庐。於靬王死后,他的部下也都迁离。冬天,丁零人盗走了苏武的牛羊,苏武再度陷入穷困之中。

苏武穷了五六年,但单于弟弟看到他的时候还没活着,说明苏武至少能维持基本生活。毕竟苏武能够做出使西域的外交官,说明第一他是个聪明伶俐的人,不然根本不能代表国家做这种大事;第二他是个有勇气的人,不然像秦舞阳一样看到单于就尿了,也做不了使者;第三他身体很健壮,不然也不能长途跋涉承受艰苦。

说来说去,苏武应该是男人中的精英,那么让这种聪明健壮的人学学游牧也没什么难度。如果不识字的少数民族都能通过游牧活下去,苏武养活自己妻儿是没问题。

受到单于弟弟优待后,苏武也富裕了几年,不过后来也陷入贫困。

不过,贫困归贫困,正常生活还是问题不大。大家注意,丁零人是盗走而不是抢走牛羊,说明丁零人还是不敢太得罪这个单于流放的重要犯人。

至于不吃羊,主要两个原因。

第一,单于的许诺。

单于说“说等公羊生小羊才可归汉”,等于是为难苏武。

如果苏武把羊杀了吃掉,等于是认输加上自暴自弃了。

自古就算乡下农民,也是输人不输阵,更不要说堂堂大汉外交官。

就算明知道公羊不可能生育,也要养着赌一口气。

第二,也是日常生活需要。

苏武不可能只养公羊,肯定是有公有母。

大家认为古代游牧民族没事就杀牛宰羊吃烧烤?

其实他们很少这么做,平时主要以奶食为主。所谓游牧民族的红、白二食,其中红食不怎么吃,白食则是每天都要吃的,是以奶为主的各种奶制品,比如奶油、奶酪、奶皮、奶粉等。

奶的热量很高,更重要的是牛羊的产奶量又大,是取之不竭的食物。

至于红食,吃的主要不是自己的牲畜:法国传教士所著《鲁不鲁乞东游记》则更详细地提到,在夏天牧群的泌乳期,蒙古人几乎只喝奶不吃肉。如果有老死、病死的牛马,就全部做成肉干。这样到了冬天,牧群没有奶水了,就吃肉干和小米粥——这些粮食来自南方,是用皮毛、马匹、牛羊同汉族商人换来的。为了节省食物,蒙古人还会把没啃干净的骨头收藏好,等停歇时拿出来细细啃食。每天他们都要花很多时间,去抓老鼠和打猎鸟兽。

所以苏武牧羊肯定也是以喝羊奶为主求生,杀了羊以后他吃什么?

标签: 苏武苏武牧羊匈奴匈奴人

更多文章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我们这十年】苏武镇:乡村美了村民富了

    历史解密编辑:大美民勤标签:苏武镇,现代农业,养殖业,苏武,乡村

    党的十八大以来,苏武镇积极抢抓重大战略机遇,不断夯实产业基础,打造了生态美、产业优、文化兴、百姓富的新局面,人民群众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村美民富成为现实。一大早,家住苏武镇西茨村的李玉得便开始打扫自家房前屋后和门口街巷的卫生,这是他每天的固定“动作”。农家小院里,漂亮的砖瓦房、明净的窗户

  • 苏武回国时,为何不效仿张骞,而是狠心抛弃了自己的匈奴妻儿?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苏武,张骞,匈奴,匈奴人,李陵,皇帝

    “前发匈奴时,胡妇适产一子通国,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金帛赎之。”——班固《汉书·苏武传》苏武(前140年~前60年),杜陵人(今属陕西西安),是我国西汉时期杰出的政治外交家和民族英雄。在年少求学时,想必大家都对《苏武牧羊》这篇课文印象深刻,他那面临匈奴刁难却忠贞不屈,不惧强权,不向任何势力低头的形象

  • 明台为什么非逼着明楼唱“苏武牧羊”?

    历史解密编辑:六月的自留地标签:明楼,苏武,李陵,刘彻,匈奴,明台

    除夕夜,正是一家欢乐的时候,明台突然说他想听戏,并且要大哥明楼唱戏给大家听。大姐明镜虽然不赞成,但是为了让明台高兴,就与明楼商量,唱一小段,明楼不想除夕夜一家人不愉快,就同意了。架势摆好,明诚拉二胡,明楼准备开唱《状元媒》,可是明台突然又提要求,他想听“苏武牧羊”,并且在大姐迁就地劝说大过年的,唱一

  • 鸿雁传书源自哪个历史故事是苏武牧羊吗?蚂蚁庄园鸿雁传书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逗逼小胖杂谈标签:苏武,刘彻,蚂蚁,庄园,苏武牧羊

    蚂蚁庄园:成语鸿雁传书源自以下哪个历史故事?是昭君出塞还是苏武牧羊?这是蚂蚁庄园的题目,关于成语鸿雁传书源自以下哪个历史故事?的答案,选项中有两个选择,分别是:昭君出塞或者苏武牧羊。还不清楚,成语“鸿雁传书”源自以下哪个历史故事?正确答案的同学,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蚂蚁庄园题目:成语“鸿雁传书”源自以

  • 苏武饿得吃野菜,为何却不吃羊活命呢?匈奴人:你吃一个试试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苏武,匈奴,匈奴人,刘彻,张胜,北海,野菜

    苏武牧羊想必在现在是一个众人皆知的故事,它充分地表现了汉朝当时的使节,即便是被人所俘虏,也并没有因此背弃国家的伟大民族气节。而故事的主人公苏武,更是在历史当中享有盛名,他作为汉朝使节前往匈奴,被匈奴俘虏后拒绝投降。那么,苏武饿得吃野菜,为何却不吃羊活命呢?因此被匈奴放逐在北海牧羊,没有任何的粮食补给

  • 苏武在北海放了19年羊,匈奴人不给吃不给喝,他是怎么活下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苏武,匈奴,李陵,张胜,张骞,北海

    冬至,冬天到了最寒冷的时节,用什么抗寒最有功效呢? 热澡、暖炕、暖炉……总不如寒松凌风负雪的自在。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早有传名!松树古来拥有百木长的桂冠,千岁材的美称。 《太平御览天部十二》引《瑞应图》说:“王者德至于天,和气感则甘露降于松柏 。”就是说帝王至德能感动天,使得甘露降于松柏,这是

  • 苏武牧羊的“北海”到底是在今天的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李三脚标签:苏武,匈奴,刘彻,张胜,苏武牧羊,北海

    说起来,苏武真是个悲催的人儿。苏武是个标准的官二代,他的父亲是代郡太守苏建。凭借着这层关系,苏武和兄长苏嘉、弟弟苏贤都晋身仕途,官拜郎中,后升任栘中厩监。不过,苏武的命苦,倒霉,于天汉元年(前 100 年)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匈奴。出发前,苏武也觉察到此行乖舛,十去九回。匈奴人狡诈多变,有时候对你千依

  • 苏武被困匈奴19年,与匈奴女生了个儿子,此子后来归汉做官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苏武,匈奴,汉宣帝,刘彻,李陵,汉昭帝,北海

    当初苏武被匈奴人押送到北海无人区去放一群公羊,而单于则承诺苏武,什么时候公羊生下了小羊,什么时候苏武就可以回到汉朝,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单于的真实目的就是逼着苏武投降匈奴,但是苏武宁愿在苦寒之地与一群公羊生活,也不肯投降。不过公羊虽然一直没有生下小羊,但是苏武却和匈奴女子生了一个儿子,取名苏通国,后来

  • 苏武被困匈奴19年,与匈奴女生了个混血儿,长大后归汉被封了高官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苏武,匈奴,刘彻,霍光,汉昭帝

    匈奴是华夏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由于常年生活在马背上,骑术非常好。因此匈奴军队战斗力非常强,在汉朝时期达到顶峰,长期以来对汉朝边境构成了很大威胁,并不断向漠南蚕食。汉武帝即位后对匈奴实行强硬政策,将其势力赶出漠南地区。匈奴也是欺软怕硬,看到汉武帝强硬,立马改变策略,开始倡导睦邻友好。汉武帝也见好就收,

  • 苏武被困匈奴19年,与匈奴女生一子,苏武回归后,此子命运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苏武,匈奴,李陵,刘彻,张胜,汉宣帝

    西汉名将陈汤曾说:“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每次听到这句话,心中总能涌现出一股莫名的自豪感。在以冷兵器为主的战争年代,自幼从马背上长大的游牧民族具有先天优势,其建立的部族也大多成为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因此中原君主一直不留余力地打击他们。能做到虽远必诛的皇帝并不多,汉武帝刘彻就是其中一个,汉武帝在位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