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官渡之战后,沮授最担心的事情是什么?

官渡之战后,沮授最担心的事情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大雄聊天下 访问量:2193 更新时间:2023/12/7 22:55:55

官渡大败后,袁绍大将蒋义渠在黎阳收拢了败兵,曹操没有渡过黄河追击袁绍,因此此时的曹操也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袁绍回到冀州后,迅速平定各处的叛乱,稳定了四州局势

(冀州城邑叛绍者,绍稍复击定之

袁绍虽然在官渡大败亏输,但四州的家底仍然在,双方的较量其实才刚开始。

战后,曹操收缴了袁军未及销毁的一大批曹军内部人员的投诚文件,然后当众全都烧了,同时表示:

当绍之强,孤犹不能自保,而况众人乎!

这就是领导艺术,底下这些中下层都是墙头草,毕竟都是人嘛,都有自己的算计,你要是既往不咎,大家也就心定了,否则一直紧绷着,早晚还会反你。

曹操在豫州休整了几个月,第二年春天,他在兖州东平国召开了军事会议,讨论接下来是北进冀州还是南下荆州。

曹操的本意还是想去打刘表,为啥呢?

1、官渡一战,整个豫州的粮草都被消耗殆尽(

年,太祖就谷东平之安民,粮少,不足与河北相支

2、袁绍的恐怖实力他是见识到了,还是打刘表轻松啊(

欲因绍新破,以其间击讨刘表)

荀彧再次反对:

今绍败,其众离心,宜乘其困,遂定之;远师江、汉,若绍收其余烬,承虚以出人后,则公事去矣。

应趁袁绍大败的机会,一举平定河北。

领导也容易犯糊涂,关键旁边得有明白人指明道路,刘备初期干不过曹操,缺少顶级谋士是个重要的原因,荀彧已经数次在关键时刻扭转了曹操的战略方向,曹操能定鼎北方,荀彧功不可没。

相反,袁绍却损失了自己最优秀的谋士:沮授

沮授生于河北广平,很早就被举为茂才,举茂才,历二县令,步入仕途后曾两次做县令,颇有政绩,在士人里以“有大志,善于谋略”著称于天下。

又为韩馥别驾,表拜骑都尉。

韩馥做冀州牧的时候,沮授颇受重用,不但是冀州的二把手,还兼任冀州的骑兵军团统帅。

文武双全!

这在三国顶级谋士的队列里都是相当罕见的存在!

韩馥让出冀州后,沮授等人也跟了袁绍。

袁绍问计于他:

今贼臣作乱,朝廷迁移。吾历世受宠,志竭力命,兴复汉室。然齐桓非夷吾不能成霸,句践非范蠡无以存国。今欲与卿戮力同心,共安社稷,将何以匡济之乎?

沮授说:

将军弱冠登朝,播名海内。值废立之际,忠义奋发,单骑出奔,董卓怀惧,济河而北,勃海稽服。拥一郡之卒,撮冀州之众,威陵河朔,名重天下。若举军东向,则黄巾可扫;还讨黑山,则张燕可灭;回师北首,则公孙必禽;震胁戎狄,则匈奴立定。横大河之北,合四州之地,收英雄之士,拥百万之众,迎大驾于长安,复宗庙于洛邑,号令天下,诛讨未服。以此争锋,谁能御之!比及数年,其功不难。”

这番话无异于袁绍版本的隆中对,先定河北,再取幽、青、并三州,后合四州之地南下中原,孰人可挡!

袁绍之后的行动完全照搬了沮授的谋略,统一了黄河以北的四州。

对沮授的能力,袁绍还是相当认可,封他为监军。公孙瓒被灭之后,袁绍统一河北,占据四州之地,成为天下第一大势力,沮授的威望也达到了顶峰:监统内外,威震三军。

对袁绍账下的这些重要谋士,荀彧曾经有过一段经典的评价:

绍兵虽多而法不整。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治。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自用,此二人留知后事,若攸家犯其法,必不能纵也,不纵,攸必为变。颜良、文丑,一夫之勇耳,可一战而禽也。

大家发现没有,袁绍账下几个重要谋士田丰、审配、许攸、逢纪都赫然在列,却偏偏没有袁绍集团的第二号人物——沮授。

这说明了什么?

沮授太强了!连荀彧也找不到他的弱点。

但是一个威震三军的人,袁绍心里会放心嘛?尤其在战胜公孙瓒后,袁绍的内心开始急剧膨胀,他开始听不进别人的建议了!

对于

沮授提出的通过袭扰战拖垮曹操国力的战略,袁绍不予认同,反而听信了

郭图的进馋:

监统内外,威震三军,若其浸盛,何以制之?夫臣与主不同者昌,主与臣同者亡,此黄石之所忌也。且御众于外,不宜知内。

同时把沮授统领的军队分成三部,其中两部分别交给郭图和淳于琼

(绍从之。绍乃分授所统为三都督,使授及郭图、淳于琼各典一军)

仅仅因为战略的分歧,沮授的军权就被剥夺!

袁绍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还要追溯一段往事。

韩馥出让冀州时,沮授曾劝谏:

冀州虽鄙,带甲百万,谷支十年。袁绍孤客穷军奈何欲以州与之?

不要怕,干袁绍!

你说袁绍心里会不会有芥蒂、有隔阂?

为了打公孙瓒,袁绍不得不依赖

沮授为首的冀州本土派,但是公孙瓒一除,袁绍自觉天下无人再是他的对手,相反冀州豪族开始成了他重点防范对象。

这次分兵就很有妙处,沮授的军权给了元从淳于琼和颍川郡人郭图(加入革命的时间比你们河北派早,忠心度高)

被剥夺军权的沮授自然忍不下这口气,随后发表了消极观点:

绍临发,沮授会其宗族,散资财以与之曰:夫势在则威无不加,势亡则不保一身,哀哉!”

要知道,沮授的“威震三军”并不是袁绍平白给的,而是长期战争中在大量军功的加持下形成的,在他身后有一大批的河北本地将领,沮授被夺军权加上他的消极言论,河北将领的震撼、沮丧和惶恐可想而知(张郃的临阵投降可能也和沮授的言论不无关系)

沮授虽然不满,但在后续的战事中还是尽心尽责:

1、绍进军黎阳,遣颜良攻刘延于白马。沮授又谏绍:良性促狭,虽骁勇不可独任。

绍不听。

太祖救延,与良战,破斩良。

2、绍将济河,沮授谏曰:胜负变化,不可不详。今宜留屯延津,分兵官渡,若其克获,还迎不晚,设其有难,众弗可还。

绍弗从。

3、太祖还官渡。沮授又曰:北兵数众而果劲不及南,南谷虚少而货财不及北;南利在於急战,北利在於缓搏。宜徐持久,旷以日月。

绍不从。

4、太祖与绍相持日久,百姓疲乏,多叛应绍,军食乏。会绍遣淳于琼等将兵万余人北迎运车,沮授说绍:可遣将蒋奇别为支军于表,以断曹公之钞。

绍复不从。

对于沮授的建议,袁绍只有一个态度:不从!

对比平定冀州时的言听计从,袁绍的态度可谓天壤之别,他打压冀州本土派的意图不言自明。

后来更是将沮授的部曲全部划给了郭图

(绍恨之,乃省其所部兵属郭图)

即便袁绍刻意打压,沮授仍然展现了东汉难得一见的士大夫气节,曹操夜袭乌巢顺利得手,张郃、高览阵前倒戈,袁绍大军彻底崩盘,沮授来不及北渡而被俘,被押见曹操(

绍众大溃,绍与谭单骑退渡河。馀众伪降,尽坑之。沮授不及绍渡,为人所执,诣太祖)

授大呼曰:授不降也,为军所执耳!叔父、母、弟,县命袁氏,若蒙公灵,速死为福。

曹操与沮授有旧,见沮授不肯加入他的阵营,感叹到:

孤早相得,天下不足虑。

沮授虽不降,但仍获曹操厚待。但沮授之后密谋回到河北,事败被杀。

沮授之死,是袁绍的重大损失,如果沮授活着,曹操征服河北的难度将提升数级!

曹操听取荀彧的意见后,

遂于四月挥军北进

,大败袁军于仓亭。

曹操本想乘胜追击,渡过黄河,直接攻打袁绍本土,半路却突然下令撤兵,因为一个老熟人又在后方搞事了,谁呢?

刘备。

刘备在汝南郡被曹仁率领的虎豹骑打败后,

以连结刘表为由,再度向袁绍申请带兵复到汝南。皇叔联合黄巾余党龚都,再度集结数千人,继续大肆劫掠汝水、颍水之间,许都以南风声鹤唳。

九月曹操回到许都,准备亲征刘备。听说曹操自己要来,刘备又一次跑了。刘备没再回河北,他看出袁绍大势已去,于是

南奔刘表,之后被安排屯军

新野。

震慑刘备后,曹操得到一个重大消息:袁绍死了。

官渡之战对袁绍的打击实在太大了!居然在稳占优势的情况下,被曾经一直扶持、看不上的小弟击败,自傲的袁绍实在接受不了,发病吐血而亡。

袁绍虽然对下属比较猜忌,但对百姓还是很宽厚的,去世之时,河北百姓没有不悲痛的,市里巷间挥洒着眼泪,如同失去亲人一般。

有此民意基础,袁家的第二代如能好好经营河北,未必不能维持划河而治的局面。

只是袁绍死前再次犯下大错,沮授最担心的局面出现了:

世称一兔走衢,万人逐之,一人获之,贪者悉止,分定故也。且年均以贤,德均则卜,古之制也。愿上惟先代成败之戒,下思逐兔分定之义

袁家丢失河北的败亡原因就是诸子分立!围绕新主的册立,河北新一轮党争开始了。。。。。。

更多文章

  • 沮授:令曹操无比惋惜的一流谋士,能力不输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曹操,诸葛亮,沮授,袁绍,汉献帝,刘备,三国,汉朝,天文学家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为了能够打破僵局,赢得胜利,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因此,官渡之战的胜利,促使袁绍势力最终走向了灭亡

  • 袁绍让长子出镇青州,沮授为什么说必为祸始?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袁绍,沮授,曹操,孙权,曹丕,青州

    袁绍击破公孙瓒后,收其余众,地兼冀并青幽四州,一时势力达到极盛。此时袁绍欲让长子袁谭出镇青州,却遭到监军沮授的反对。沮授甚至说:“这就是祸乱的开始啊!”为什么呢?袁绍沮授当时是这样对袁绍说的:“俗话说‘一兔走衢,万人逐之。一人获之,贪者悉止’。”意思是,一只兔子在大道上奔跑,大家都会竞相追逐。但如果

  • 只要沮授在,就能任意混搭群弓阵容【三国志战略版】

    历史解密编辑:大丹说三国标签:沮授,袁绍,张角,金锁,武将,主将,三国志战略版

    一、阵容配置本篇为大家带来一队群弓的介绍,配置如上图所示。本队采用的是一个沮授增幅两个群弓超模武将——张角、SP袁绍。单拎这两个武将出来,其实都可以各组一队群弓,这里主要思路是用沮授去增幅他们的控制,同时利用SP袁绍的缴械效果,克制突击队伍,为张角的爆发提供环境。作为本队的辅助核心,沮授的属性非常优

  • 三国志战略版:sp袁绍、沮授、张角——白马群弓微测评

    历史解密编辑:绝影笔记标签:张角,沮授,袁绍,白马,姜维,庞统

    前言及阵容配置已经在玩着蜀弓,但是我又想玩群弓,于是整了一队蛇皮袁绍、沮授、张角组成的白马群弓,试试强度白马群弓的强度,顺便分享分享战报。首先说说我测试的阵容:Sp袁绍:落凤+纵兵劫掠/蛮勇非勇+胜战+执锐沮授:白马义从+婴城自守、伪书相间/奇正相生+文韬+执锐张角:焰逐风飞+焚淄营垒/疾战突围+将

  • (云起)麒麟弓加入沮授会是什么样一个效果?一起来看看拜师沮授

    历史解密编辑:天X蓬标签:沮授,姜维,张角,庞统,关羽,赵云,云起,麒麟弓,诸葛亮

    战略天蓬说:#三国志战略版##云起龙襄#大家好,我是天蓬。(云起)麒麟弓加入沮授会是什么样一个效果?一起来看看拜师沮授!麒麟弓诸葛亮的位置有一点点尴尬。没有主将位置的诸葛亮奇迹效果少了很多。神机妙算一巴掌扇死吕布的奇迹是无法出现的。我们反观一下沮授,群雄当代扛旗辅助。沮授拥有延长敌人负面的效果,延迟

  • 沮授:袁绍手下顶级谋士,7次献策被拒,宁死不降,命丧曹操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白泽述异标签:袁绍,沮授,颜良,刘备,诗人,三国,曹魏,汉献帝,曹操手下

    曹操在官渡大败袁绍,俘虏旧友沮授。不愿投降的沮授企图逃走,再次被俘,厉声道:阿瞒,你若不让我走,就赐我一死吧!曹操仰天长叹:“我若能早点得到你,何愁天下不定!既然你不愿助我,我也不能放你回去!”说着,就下令将沮授斩杀!沮授原为冀州牧韩馥的部下,贤名远播。袁绍采用反客为主之计,派人逼迫韩馥让出冀州。韩

  • 三国杀:朱灵暗削!下限增加上限降低,最后却是增强左慈

    历史解密编辑:精英游戏标签:左慈,朱灵,战意,武将,基本牌,三国杀,牌类游戏,桌上游戏

    与诸君共饮,与诸君共论,大家好,我是猪猪。狗卡通渠贾逵的时候大家怨言可不小,就算后续给大家补了元宝也没啥用,大家入手武将不是为了元宝,而是为了他的强度。而今天狗卡又暗改了朱灵,拉高下限,降低上限。这样的改动非常失败。技能描述没变,还是原来的配方,原来的味道。削弱的是具体的实战效果,把战意对基本“桃酒

  • 三国杀:左慈还有多少种妙用?化腐朽为神奇,也还远远未到极限!

    历史解密编辑:三国杀移动版标签:左慈,吕蒙,曹植,庞统,武将,诸葛恪,三国杀,桌上游戏,牌类游戏

    左慈最大的优势是能自由切换技能,在不同的时间选择最为合理的技能,可以使收益最大化。在有需要时,左慈可以打伤害可以卖血甚至还能治疗。其余武将可以配合的武将只有固定的几个,左慈则有着无限的可能,甚至可以通过化身的切换来自己配合自己。克己加黩武吕蒙可以通过不出杀来存牌,只是单单不弃牌并不算很高的收益,尤其

  • 三国里的邪门歪道?五道士,两神相,最后左慈成仙

    历史解密编辑:斯基栀子标签:左慈,成仙,道士,于吉,张角,张鲁,曹操,诸葛亮,古装剧,三国(电视剧)

    三国乱世,群英荟萃,不仅各种方外高人入世济世赚取功德,也有不少妖魔邪道出来捣乱。如今来列一列,看谁是正道谁是邪道。1、“天公将军”张角传说张角得到了于吉等道士所传《太平清领书》,然后就以宗教为幌子,广纳信徒,当时东汉末年,腐朽黑暗,无数百姓都生存不下去了,“太平教”的出现,广大百姓就像抓住了一根救命

  • 揭秘三国的左慈是名副其实的仙人,还是一个玩杂耍的魔术师

    历史解密编辑:拇指故事汇标签:左慈,孙策,曹操,三国,魔术师,于吉

    其实左慈他就是个玩魔术玩杂耍的,左慈真正的职业,他是个方士,并不是什么老神仙,这个左慈是道教,丹鼎派的传人,精通五小房中术,也懂点占星术,关于左慈是神仙会法术这件事的记载,主要是在后汉书之中,里面有很多玄幻的东西,在《抱朴子·金丹篇》中就有这么一段话,左慈是葛玄之师,葛玄从慈受之,据传善魔术,尝与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