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汉末年何进身亡,天下大乱,为何屠夫出身的何进一死天下会乱?

东汉末年何进身亡,天下大乱,为何屠夫出身的何进一死天下会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科普怪谈 访问量:4453 更新时间:2024/2/3 1:35:08

熟读历史者,皆知,东汉末年,何进一死,天下大乱。何进,一匹夫也,无德无才,靠关系上位,为皇亲国戚,加官进爵,先后被封郎中、虎贲中郎将、颍川太守,其妹成皇后,何进地位水涨船高,又被封侍中、将作大匠、河南尹。黄巾起义后,灵帝重用何进,命其为大将军,坐镇洛阳,指挥卢植等人作战。卢植等人,为其作战,所立战功,皆属何进。何进以军功封,为慎侯。

这时何进已经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但黄巾起义后,灵帝想要从他手中收回兵权,遭到阻碍,灵帝起了异心,扶持对立势力,重用宦官,设八校尉,分割兵权,弱化何进。灵帝死后,刘辩继位,何皇后为太后,与宦官在宫中对峙。宦官蹇硕,与何进势同水火,怕灵帝死后,无人制止何进,准备先下手为强,引何进进宫,击杀何进。

何进也有屠宦官之意,灵帝去世,想用武力直取宦官性命,却受到何皇后制止,宦官有恩于何家,不可动用武力,灭杀宦官。何进只能作罢,但袁绍兄弟进言,不杀宦官,朝廷不保,宦官误国。袁绍为何进出谋划策,提议召集四方诸侯,攻入洛阳,杀宦官,得天下。何进本就是屠夫出身,不懂国家政治,也不懂阴谋阳谋,听信袁绍,铸成大错。

何进主簿陈琳进言,袁绍之计,不可取,引诸侯进洛阳,等于将剑交给别人,不但不能成功,反而会引起杀身之祸。主簿陈琳苦口婆心,何进却不听,未等祝贺进洛阳,就被宦官张让使计,骗入皇城,被击杀。袁绍等人,为其报仇,火烧宫门,进宫杀宦官,洛阳城陷入混乱。诸侯进京,局势更加混乱,董卓趁乱,击杀少帝刘辩、何太后,拥刘彻为帝,至此开三国分割局面。

何进,至此反了三个错误,第一个错误是听信袁绍之言,袁绍本意就是想让天下大乱,只有大乱他才有机会崛起。袁绍向何进进言,并没有安什么好心,只是利用何进,何进只是一匹夫,不懂其道理,听信谗言,一心只想斩杀宦官,却忘记诸侯进洛阳,所产生的后果是什么。二是听信宦官之言,宦官张让,骗他进宫,传何太后旨意,却未曾起任何疑心,何进以为自己位高权重,宦官不敢杀他,因此才有恃无恐,没想到最终惨死嘉德殿。

第三,不听从何太后的命令,何进一切都是何太后给的,何进只是一个屠夫,只懂得杀猪,不懂得行军打仗,也不懂得天下大势,却想要掌握天下,认为自己手中有兵权,就能无视何太后的命令,违背何太后的命令,却忘记自己的一切都是何太后给的,也不懂得自己的定位,自己能力有多大才学有多高,完全没有正确的认识,被功名利禄蒙蔽了双眼。何太后不让他动宦官,他不听,只想杀之后快,根本不想后果,最终惨死,还让天下大乱。

何进的死并不是很重要,但他所做了一个最错误的决定,那就是让四方诸侯回洛阳,让洛阳不再处于自己的掌握之中。而且,何进一死,其兵权也被分裂了,各地诸侯吸收他的兵权,无一人可镇洛阳,东汉大乱,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何进一死,天下大乱,诸侯割据,三分天下,此乃命数,也是天下大势。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此为国之命数。

标签: 何进屠夫宦官袁绍东汉末年张让

更多文章

  • 何进:这就是权力的游戏 | 资治通鉴

    历史解密编辑:如汝侃娱乐标签:何进,汉灵帝,宦官,刘辩,刘协

    何进:这就是权力的游戏 | 资治通鉴【发生时间】公元一八九年【通鉴原文】蹇硕疑不自安,与中常侍赵忠、宋典等书曰: 「 大将军兄弟秉国专朝,今与天下党人谋诛先帝左右,扫灭我曹,但以硕典禁兵,故且沉吟。今宜共闭上閤,急捕诛之。 」中常侍郭胜,进同郡人也,太后及进之贵幸,胜有力焉,故亲信何氏;与赵忠等议,

  • 献穆皇后曹节:曹操之女,汉献帝妻子,为何反对哥哥曹丕篡汉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曹节,曹操,曹丕,汉献帝,刘协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延康元年(220年),魏王曹丕企图取汉献帝而代之,便派使者去向皇帝索要传国玉玺。汉献帝对此无可奈何便想要交出玉玺,可皇后曹节对此极力反对。曹节是曹丕的妹妹,为何反对哥哥篡位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一,出身名门曹节出身沛郡曹氏,为东汉丞

  • 她是汉朝的末代皇后,也是曹操的亲女儿—献穆皇后曹节

    历史解密编辑:揉碎在你眼前标签:曹操,曹节,穆皇后,汉献帝,刘协,曹丕

    大家好,我们都知道曹操曾“挟天子以令诸侯”,而被他胁迫的这个天子就是汉献帝刘协,今天给大家介绍的献穆皇后曹节就是汉献帝刘协的第二任皇后,接下来我将给大家详细的介绍她的一生。曹节是曹操的女儿,生母不详,但是据我猜测很大的可能是曹操的妾室。那曹节又是怎样嫁给汉献帝的呢?这一切还要从曹操代替董卓掌握朝中大

  • 汉献帝刘协比汉少帝刘辩聪明,更不好掌控,董卓为何要立他为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大魔王的创始人标签:刘协,刘辩,董卓,汉献帝,皇帝

    黄巾之乱后,汉灵帝病逝,后朝中又爆发“十常侍”之乱,此时受大将军何进与司隶校尉袁绍所召,董卓率兵进京,废了少帝刘辩,拥立陈留王刘协为帝。读过三国的人都知道,初见二帝时,刘辩很怯懦,支支吾吾说不出话,而刘协却能对答如流,明显要比刘辩聪明些。按理说越聪明的人越不好掌控,那董卓为何要拥立刘协为帝?第一、出

  • 董卓想要控制朝政,为什么一定要废掉刘辩,拥立更为聪慧的刘协?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董卓,刘辩,刘协,何进,汉灵帝

    在汉末三国时期,有几个重要的阶段。我们看现在广义三国时期的起点的三个说法:中平元年(即公元184年)、初平元年(即公元190年)以及建安十三年(即公元208年)。就是东汉末年的三个重要的时间点。初平元年就是董卓入京,各地起兵组成联军,继而形成各个军阀的时间点。而董卓之所以成为众矢之的,控制朝政是一个

  • 刘辩在给我压力,放弃王庭落荒而逃,要么就再也逃不掉了

    历史解密编辑:北上城南标签:刘辩,王庭,成吉思汗,宇文成都,扩廓帖木儿,蒙恬

    “大汗,据族人回报,汉军的主力大军距离王庭已经不足五十里了。”完颜金弹子对铁木真禀报道。“这么快就来了吗?”铁木真似乎早已经知道汉军要到了,他并没有太多惊讶,只不过对于汉军来得这么快有些失落罢了,汉军来得越快,他准备部署的时间就越短。“是的,岳飞,蒙田,霍疾,高肃,卫庆汉军的五路大军全部到了,所有将

  • 少帝刘辩和汉献帝刘协,两个“争夺”皇位的兄弟,却都是遭人胁迫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刘辩,刘协,汉灵帝,汉献帝,何进,董卓

    西江月(杨慎)落日西飞滚滚,大江东去滔滔。夜来今日又明朝,蓦地青春过了。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英豪。龙争虎斗漫劬劳,落得一场谈笑。在东汉时期,往往出现皇权旁落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最根本的原因,应该就是皇帝的年龄太小,没有办法行使皇权,要由其他人来代劳,比如说外戚。外戚经过长时间的经营,羽翼逐渐丰满起

  • 汉灵帝的后嗣之谜:为何偏爱次子刘协,而不是长子刘辩?

    历史解密编辑:旧史新侃标签:刘协,刘辩,皇帝,董卓,汉灵帝,汉献帝

    自古以来,皇位的传承一直是中国历史中的重要环节。在中国的众多朝代中,东汉时期的皇位传承特别引人注意。汉灵帝在临终前,选择立次子刘协为皇帝,这一决定令人费解,对此我们需要深入剖析。汉灵帝在位期间,为了维持权力的稳定,他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和军事扩张,但这并没有为他的统治带来稳定。由于他生活奢侈,民众

  • 董卓进京后,为何要废掉汉少帝刘辩,改立汉献帝刘协?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董卓,刘辩,刘协,汉献帝,汉少帝

    根据《后汉书》等史料的记载,中平六年(189年)八月二十五日,大将军何进与司隶校尉袁绍图谋除掉宦官,但是,何太后不从。于是,朝廷征召董卓率军到京师,准备胁迫何太后。董卓未至,大将军何进已经被宦官谋杀。愤怒的将士们攻杀宦官。何进部将吴匡等人联合了董旻(董卓之弟,时任奉车都尉)攻杀了车骑将军何苗。中常侍

  • 任见:东汉小皇帝刘辩的末路

    历史解密编辑:巴黎邮报标签:刘辩,何进,宦官,张让,董卓,曹操

    任见:东汉小皇帝刘辩的末路任见:东汉小皇帝刘辩的末路第二章 开弓能有回头箭吗?14何进代新少帝刘辩制作了诏书并写私信一封,快马飞递,召董卓火速带兵入京。何进哪里知道,他不听曹操之言,这一轻率之举,招来了一把“西凉大砍刀” 。大砍刀进入洛阳,将狂挥乱舞,杀瓜切菜,生灵涂炭,血流成河。都城洛阳,此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