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董卓进京后,为何要废掉汉少帝刘辩,改立汉献帝刘协?

董卓进京后,为何要废掉汉少帝刘辩,改立汉献帝刘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乐享盖生活 访问量:4328 更新时间:2023/12/19 9:59:52

根据《后汉书》等史料的记载,中平六年(189年)八月二十五日,大将军何进与司隶校尉袁绍图谋除掉宦官,但是,何太后不从。于是,朝廷征召董卓率军到京师,准备胁迫何太后。董卓未至,大将军何进已经被宦官谋杀。愤怒的将士们攻杀宦官。何进部将吴匡等人联合了董旻(董卓之弟,时任奉车都尉)攻杀了车骑将军何苗。中常侍段珪等劫持汉少帝刘辩逃走。

在北芒山下,惊魂未定的刘辩见到飞驰而来的董卓军,吓得大哭。董卓终于在北芒迎救了皇帝,然后还宫。同年九月一日,在崇德前殿,尚书丁宫主持废立仪式,太傅袁隗将刘辩扶下皇座,解除玉玺印绶转交给刘协,然后扶刘协正式登基,是为“献帝”。对此,在不少人看来,不管是汉少帝刘辩,还是汉献帝刘协,都是年幼的皇帝,所以,董卓没有必要废立皇帝。那么,问题来了,董卓进京后,为何要废掉汉少帝刘辩,改立汉献帝刘协?

首先,来到东汉都城后,董卓之所以废立皇帝,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汉献帝刘协(181年4月2日-234年4月21日),字伯和,河南洛阳人。东汉最后一位皇帝(189年—220年在位),汉灵帝刘宏嫡次子,汉少帝刘辩异母弟,母为灵怀皇后王荣。对于汉献帝刘协来说,早年得到董太后抚养,举止端庄,时称“董侯”。虽然董太后和董卓之间,没有什么血缘关系。但是,因为是同一个姓氏,董卓还是更加亲近董太后抚养长大的刘协,甚至董卓自己可以扮演汉献帝刘协的外戚角色。

同时,刘协的母亲王美人,名王荣(后来追谥为“灵怀皇后”),是前五官中郎将王苞的孙女、王章之女,出身于名门世家,举止文雅,再加上容貌姣好,深得汉灵帝刘宏的宠爱。不过,当时何皇后(汉少帝刘辩的生母),对王美人非常嫉妒。最终,王美人被杀,所以,刘协才由董太后抚养。对此,在笔者看来,这意味着刘协身边没有强大的外戚势力。与此相对应的是,虽然大将军何进被杀了,但是,何进的部下还有很多,至于汉少帝刘辩的生母——何太后,也拥有一定的势力。所以,从董卓的角度来看,继续让汉少帝刘辩在位的话,显然不利于自己执掌东汉朝廷的大权。在此基础上,改立汉献帝刘协为皇帝,则方便董卓篡夺大权。

另一方面,董卓进京后,选择改立皇帝,自然是为了立威。根据《后汉书》等史料的记载,公元189年,汉灵帝得了重病,下诏拜董卓为并州牧,其下属兵马转交给皇甫嵩。董卓接受任命,但是不肯交出兵马,上书辩解道:“我掌兵十年,士兵上下和我关系太好了,都要为我卖命,我乞求带这帮士兵去并州,效力边垂”。皇甫郦劝说皇甫嵩趁机除掉董卓,皇甫嵩不从,只是将董卓不肯交出兵权的事上奏朝廷。于是,汉灵帝下诏责备董卓,董卓对皇甫嵩又更加怨恨。

对此,在笔者看来,在篡夺大权之前,董卓只能说是东汉一位小有实力的武将,不要说和大将军何进比,就是和当时担任司隶校尉的袁绍比起来,董卓的地位也高不到哪里去。换而言之,董卓只是抓住了大将军何进和宦官两败俱伤的机会,这才得以挟持了东汉朝廷。

所以,对于王允等文臣武将,一开始对董卓是非常不服气的。在此背景下,董卓选择废掉汉少帝刘辩,并改立刘协为皇帝,就是树立自己在朝廷的威望,一是震慑其他的文臣武将,二是获得更多将士的投奔。换而言之,董卓通过废立皇帝来展示自己的实力,这样才能招揽各地的将士,从而继续壮大自己的实力。

公元189年,董卓率领大军赶赴都城后,先拜见刘辩,又伸手去从闵贡怀中抱陈留王刘协,刘协不肯,董卓只得与闵贡并马而行,一同入城。董卓又向刘辩询问事变经过,刘辩语无伦次,而刘协却能表述清楚。对此,在笔者看来,相对于汉少帝刘辩,汉献帝刘协稍微有主见和胆识一点,也恰如其分地给了董卓“为江山社稷着想”的说辞。毕竟,董卓废立皇帝,也需要找一个借口。现在,汉献帝刘协的表现,确实要高于汉少帝刘辩,这让董卓可以用为了江山社稷的理由,从而废掉汉少帝刘辩,改立汉献帝刘协。

值得注意的是,董卓不仅废掉了汉少帝刘辩,还直接对这位皇帝斩草除根了。董卓废掉汉少帝的第二年正月(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山东各地的刺史、州牧、太守等起兵讨伐董卓。董卓怕他们以迎废帝弘农王复位为名讨伐自己,干脆将弘农王害死。董卓将弘农王置于阁上,于初平元年正月十二癸丑日(公元190年3月6日)派郎中令李儒进献毒酒给弘农王。最终,对于刘辩来说,喝毒酒而死,时年十五岁(一说十八岁)。此外,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二月,汉献帝下诏将哥哥弘农王葬于已故中常侍赵忠的墓穴中,谥曰怀王。

最后,虽然董卓废立皇帝的行为,遭到了袁绍、曹操、袁术、孙坚等人的讨伐。但是,在董卓挟持汉献帝刘协迁都长安之后,这些关东诸侯因为貌合神离的关系,从而没能继续威胁到董卓了。当然,面对废立皇帝的董卓,不少大臣还是有心除掉这位权臣的。其中,王允就成功策反了董卓的部将吕布。

初平三年(192年)四月二十三日清晨,董卓乘车前往皇宫计划参加皇帝的庆祝会,吕布随从护卫。当董卓车队行至北掖门外时,李肃等人持长戟冲出,刺向董卓,董卓朝服内穿铠甲,所以未伤及要害。但是,让董卓没有想到的是,自己信任有加的吕布居然背叛了自己。并且,吕布率领众人上前将董卓当场斩杀。

最终,对于董卓来说,虽然通过废立皇帝实现了自己的篡权的野心。不过,董卓的权臣生涯,只坚持了不到三年的时间,就结束了。当然,对于董卓改立的汉献帝刘协,却一直没有摆脱权臣的挟持。在董卓被杀后,汉献帝刘协先是被李榷、郭汜挟持,然后则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等到曹丕即位之后,汉献帝刘协被迫禅让了皇帝之位,被改封山阳公。

标签: 董卓刘辩刘协汉献帝汉少帝

更多文章

  • 任见:东汉小皇帝刘辩的末路

    历史解密编辑:巴黎邮报标签:刘辩,何进,宦官,张让,董卓,曹操

    任见:东汉小皇帝刘辩的末路任见:东汉小皇帝刘辩的末路第二章 开弓能有回头箭吗?14何进代新少帝刘辩制作了诏书并写私信一封,快马飞递,召董卓火速带兵入京。何进哪里知道,他不听曹操之言,这一轻率之举,招来了一把“西凉大砍刀” 。大砍刀进入洛阳,将狂挥乱舞,杀瓜切菜,生灵涂炭,血流成河。都城洛阳,此时,是

  • 东汉少帝刘辩的悲惨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刘辩,少帝,汉灵帝,董卓,何进,刘协

    #头条中国史#刘辩(176年-190年3月6日),是汉灵帝刘宏与何皇后的嫡长子。刘辩在灵帝驾崩后继位为帝,史称少帝,由于年幼,实权掌握在临朝称制的母亲何太后和母舅大将军何进手中。少帝在位时期,东汉政权已经名存实亡,他即位后不久即遭遇以何进为首的外戚集团和以十常侍为首的内廷宦官集团这两大敌对政治集团的

  • 汉献帝刘协继位后,少帝刘辩去哪儿了,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萌宠不求人标签:刘协,刘辩,汉献帝,董卓,汉灵帝,宦官

    刘辩我想看过《三国演义》的都知道是谁,他是东汉末年继承汉灵帝之位的第十三位皇帝,也是东汉历史上唯一一个被废黜的皇帝,公元189年9月28日刘辩在董卓的胁迫下,被迫让位于其弟刘协,后被贬为弘农王。不过一般的史书和史学家因刘辩在位不足一年且被废黜,所以并不把他当作东汉正统的皇帝。刘辩是汉灵帝刘宏和何皇后

  • 沮授劝袁绍“挟天子以令诸侯”,为何袁绍执意不肯听?

    历史解密编辑:荒野星辰标签:袁绍,沮授,曹操,董卓,汉献帝,献帝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割据,诸侯相攻,东汉政府名存实亡。众诸侯中,势力最大的莫过于袁绍,袁绍虎踞青、幽、冀、并四大州,手下兵精粮足,谋士如云,是最有潜力夺取天下的诸侯。但袁绍如此大的势力却被势力小得多的曹操给收拾了,曹操一统北方,雄霸中国。曹操能称霸中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把汉献帝接到了许昌“挟天子

  • 汉末三国不只有“隆中对”,来看看沮授为袁绍提出的“邺中对”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袁绍,沮授,公孙瓒,曹操,汉献帝,隆中对

    一提到汉末三国时期军阀的扩张战略,恐怕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诸葛亮的“隆中对”,再不济就是江东方面的“榻上策”、“天下二分之计”等等。毕竟刘备和孙权算是三国时期的主角之二,诸葛亮、鲁肃、周瑜、甘宁等人也是鼎鼎有名的人物。其实在三国时期一些失败的军阀也有各自的战略,因为这些人是失败者,所以受到的关注度没有孙

  • 袁绍麾下的一位谋士,既陷害沮授,又污蔑张郃、高览!

    历史解密编辑:听说跟你说谈标签:袁绍,沮授,张郃,高览,曹操,颜良,三国,汉朝,汉献帝

    在古代历史上,廉颇和蔺相如之间有“将相和”的故事,这促使赵国走向强大。反之,武将和文臣走向对抗,自然会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东汉末年,袁绍作为最强大的诸侯,却在官渡之战中败给曹操,这其实和内部倾轧存在直接的关系。其中,就笔者今天要说的郭图,在袁绍麾下既陷害沮授,又污蔑张郃、高览,所以要为袁绍集团的覆灭

  • 三国杀, 界沮授制作完成即将上线, 全模式自带英姿+双刀!

    历史解密编辑:乔岚说科技标签:沮授,武将,左慈,英姿,基本牌

    这一期的测试服刚刚结束,本期测试中登录了很多好玩的新武将,其中沮授这个本来就是史诗级别的武将又迎来了自己的界限突破,这次界限突破对沮授的加强幅度还是相当大的,个人觉得新版沮授绝对又是一个阴间级别的地主,全模式英姿+双刀就问你怕不怕?界沮授 势力:群 体力:3武将技能渐营:当你于出牌阶段内使用牌时,若

  • 关羽赵云吕布陈宫太史慈沮授六人,曹操最想得到谁?并非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关羽,赵子龙,吕布,曹操,陈宫,太史慈

    事实上,太史慈、吕布、沮授、陈宫、关羽、赵云六人中,曹操最想得到的人,既不是关羽也不是赵云,而是陈宫!意外吧?不理解吧?接下来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为啥曹操最想得到的人是陈宫?太史慈太史慈是孙策手下猛将,战斗力非常彪悍,不过他似乎只和刘备、孙策、孙权等人有交集,和曹操连面都没见过,为啥会有人认为曹操想得

  • 曹操的谋主是荀攸,袁绍的谋主是谁?不是沮授也不是许攸

    历史解密编辑:日落看比俺还标签:曹操,袁绍,许攸,沮授,荀攸

    东汉末年群雄争霸,各方诸侯阵容最为豪华的当属曹操和袁绍,袁绍武将阵容或许比不上曹操,但是其麾下谋士无论数量还是能力却是一点也不输于曹操。曹操前期麾下最为出色的有荀彧、荀攸、郭嘉、程昱和贾诩五大谋士,其中荀彧是战略家,为曹操规划路线图以及负责内政和后方留守,军略方面则主要是荀攸和郭嘉两人,其中荀攸是曹

  • 忠比云长,谋胜孔明,遇主不淑,却舍身尽忠——沮授

    历史解密编辑:话情谈心标签:沮授,袁绍,曹操,荀彧,献帝,三国,汉朝,诸葛亮,公孙瓒,孔明(艺人)

    官渡之战后,世人皆以为袁绍是酒囊饭袋,手下个个都是庸碌之徒,不堪重用,才导致袁绍占尽优势的情况下,被曹操大败而灭,殊不知,如果袁绍能早点听取一个人的策略,怕是早就一统天下了,至于三国之乱不也出现在历史的长河中了吧!此人是谁呢?此人名叫沮(ju)授,三国袁绍帐下第一智囊谋士。三国时期,每一个政治集团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