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陈元靓曾言:广平为将,义激风雷。功扶火运,貌炳云台。封分四县,位列三槐。千载之后,名犹伟哉。
吴汉,东汉王朝的开国功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在云台二十八将中更是位列第二。他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中,自小便要为生存而忧愁,在成年之后,只身一人来到了渔阳郡,凭借着贩卖马匹为生。后来在天下局势开始发生变化之后,他便带领自己的手下加入了刘秀的队伍中,凭借着出众的才华被刘秀拜为偏将军,得到了刘秀的信任。
在他的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战场上度过的,参与了多次战争,战功累累,并且一心一意支持刘秀,在东汉王朝建立之后,官拜大司马,统治着全国上下大部分兵马。在这之后他还消灭了刘永等割据势力,抵御住了匈奴的入侵,使汉王朝实现了真正的统一。
出身贫苦,追随刘秀
根据历史记载,这吴汉出生在一个贫苦百姓的家中,后来在家乡一带成为了一个亭长。在王莽新朝末年的时候,吴汉因为手下的宾客违背法律而受到牵连,被迫逃到了渔阳郡,从此便在此地凭借着贩马为生。
他却广交天下豪杰,在刘玄登基为帝之后,曾经派遣使者来招降河北各州郡。有人便告诉使臣这吴汉是一位难得的将帅之才,因而十分的器重他,还以刘玄的名义让他担任县令一职。公元24年,王郎谎称是汉成帝的儿子,在邯郸一带率领军队起义,还曾经派人到河北地区招兵。
而正巧在这个时候刘秀也经过了河北,吴汉早就听说过刘秀的声望,因而便带领手下的士兵一同归顺于刘秀的麾下。同时他还劝渔阳太守彭宠和他一同归顺,但这彭宠却不以为然。在吴汉归顺刘秀的途中,曾经在道路上遇到一个儒家学生。这位儒生便认为刘秀所过之处大家都会归顺于他,吴汉想了一个办法,仿照刘秀写了一笔信交给了彭宠,从而使彭宠被说服,便和他一同追随刘秀。
征伐河北,屡立奇功
在当时,刘秀的力量在众多的割据势力中还只是很小的一支。因而为了扩大自己的队伍,刘秀准备到蓟县地区征兵,但是又害怕刘玄会从中作梗,因而便在晚上的时候召见了邓禹,询问他谁可以完成这个任务。邓禹便推荐的吴汉,认为这个人有勇有谋,军队中鲜少有人能够比得上他。于是刘秀采纳了他的意见,将吴汉拜为大将军,负责征兵的全部事宜。
刘玄听说之后,果然派人暗中阻止,命令各军都不得发兵相助。而吴汉率领着二十多人前往当地无疾而终。最后没想到吴汉再次前来等到了蓟县之后,趁着敌人没有任何防备,便以出其不意将其就地斩杀,夺得了他的全部征兵。就这样,吴汉带领着全部军队向南方出发与刘秀回合。在这之后,吴汉曾经跟随刘秀北上进攻铜马等农民军队。
他虽然是军队中的主帅,但却常常以身作则,带领士兵们冲锋在战争的最前线,因此得到了士兵们的尊重和刘秀的认可。在平定河北之后,吴汉便和诸位大将军一同劝解刘秀登基。东汉王朝建立之后,他因为有功被任命为大司马。
平定蜀汉,再立战功
建武十一年,吴汉收到汉光武帝的命令,带领征南大将军岑彭一起从荆州进入蜀汉地区攻打公孙述。岑彭在攻打下荆州之后,便率领大军长驱直入,进入了蜀汉,而吴汉则为了解决后顾之忧而留守在夷陵一带,再次地修建战船。却没有想到岑彭不幸在战争中遇难,就此泯灭。
吴汉知道消息之后便立马赶往前线,统领其余部队。在他的带领下多次打败公孙述的军队。但在这其中他也曾经经历过失败,他在班师回朝之后还亲自向汉光武帝请罪,好在刘秀还多次安慰他,并继续的重用他。在这之后,他便更加用心的对外征战,最终消灭了剩余的割据势力,实现了天下的统一。
薛稷曾经这样评价他:恪居尔位,勤不告劳,则萧公堂堂,吴汉纠纠,冯豹伏於阁下,黄公宿於台上:忧国奉公,可以不谓忠乎?作为一名军事家而言,这吴汉在带兵打仗方面用的天赋确实无人能比。他在汉光武帝最为落魄之时,选择了加入他的队伍,从此之后更是在他身边辅佐,为东汉王朝的建立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