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代风云人物-张骞篇

汉代风云人物-张骞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游敦煌 访问量:1458 更新时间:2023/12/6 8:12:36

玉门关遗址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东距敦煌市区90多公里,西距罗布泊150公里,周边十几万平方公里都是大面积的戈壁荒漠。

魏晋时期,玉门关和阳关是中国郡县辖制的最西端,从此往西,称为西尽,是当时社会成员最熟悉的远方。汉唐之际,玉门关一直是游牧经济和农耕经济的地理分界线,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文化分界线。玉门关和阳关也因此成为古代中国极为重要的地理标记和文化标志。玉门关是大一统中国的中庭门户、古代中国的国门。

当年有很多商旅驼队从这里经过,给世界送去了五彩斑斓的丝绸和珍宝,当年有许多热血男儿从这里经过,用民族的尊严写下了血与火的历史。

当年有很多商旅驼队从这里经过,给世界送去了五彩斑斓的丝绸和珍宝,当年有许多热血男儿从这里经过,用民族的尊严写下了血与火的历史。

一出西域,坎坷13年,延伸了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力,让自己成长为西域活地图:

公元前123年,校尉张骞以行军向导身份随大将军卫青两次进攻匈奴,穿荒漠,找水源,助力征战取得胜利,以军功封博望侯。风光不过两年,公元前121年张骞因与飞将军李广延误战机,耽误抗击匈奴大计,被汉武帝夺爵位,只能回家种地。

又是两年,公元前119年,规模空前的漠北之战因卫青、霍去病两大军事奇才联手,匈奴被汉军打败,河西走廊成功被汉武帝收入囊中。秉着“乘你病要你命”的军事政策,汉武帝为一举根除匈奴大患,彻底决断西域诸国继续为匈奴提供后勤补给,派46岁的张骞携大量金币,绢帛等物资,彰显国威,使西域诸国对汉称臣,第二次出使西域。

这次西行,张骞彻底打开了东西方的交通之路,在乌孙、大宛、康居等西域国家扩大西汉王朝政治影响力,与乌孙使者于四年后返回长安,形成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的景象,为汉朝在西域设五郡、完成对西南地区的开拓和建立都护府创造条件。

二使西域归国一年,以一己之力开创最早中外交流的张骞病逝。张骞的故事结束了,但他为世界经济、文化带来的影响力一直在。

文章来源:敦煌玉门关遗址景区

更多文章

  • 张骞出使西域任务失败,却在失败中获得成功,至今仍然使人类受益

    历史解密编辑:法兰喜多事标签:张骞,匈奴,刘彻,大月氏,匈奴人

    张骞出使西域任务失败,却在失败中获得成功,至今仍然使人类受益张骞是我国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险家。是丝绸之路的开创者。被人们称为“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也被成为“东方的哥伦布”。他给东方国家带来了诸多的物资。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而他的出使其实并不顺利,可以说是失败中获得了成功。汉朝的

  • 张骞贻误战机,从博望侯贬为庶民

    历史解密编辑:慢慢读史标签:张骞,匈奴,霍去病,李广,刘彻,匈奴人

    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制定了第二次河西战役的作战计划,分三个方向,四路纵队与匈奴开战。霍去病绕道去匈奴后方,公孙敖正面迎击,张骞和李广斩断匈奴的援军。汉武帝旨在全歼休屠王和浑邪王,朝臣将领为这个作战计划兴奋不已。然而世事难料,只有霍去病按计划到达作战地点,公孙敖迷路,李广被围。霍去病不得不孤军奋战,

  • 张骞出使被囚13年,对得起汉武帝对得起感情,结局让人感叹

    历史解密编辑:三哥职场故事标签:张骞,刘彻,匈奴,匈奴人,大月氏,秦国

    西域这个地方我们都不陌生,但具体的位置没有几个人能明确地说出来。西域的位置很广阔,从古至今对于这片区域都是很模糊的。那么在今天具体是哪一片呢?这一大片包括中亚,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塔吉克,西亚,土耳其,伊朗,哈萨克,阿拉伯,这一大片都属于西域,在古代汉朝的时候,西域这一片有很多国家存在,但都是一些

  • 大医张骞:敬佑和拯救生命的使者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青年杂志标签:张骞,外科,手术,微创,肿瘤,大医,吴阶平,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原载于《中国青年》杂志2023年第3期@文-本刊记者 蔺玉红 彭姝疑张骞2023年1月13日,癸卯春节前一个周五的早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手术室的门开了。一助、二助、麻醉医师、器械护士、巡回护士等都已就位,生命体征监测仪有规律地嘀嘀响着,无影灯的白光投在手术室正中一块绿色洞巾上,患者就躺在下面。这是

  • 开天辟地兜兜转转,初探西域,张骞究竟有多“难”?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大宛,匈奴人,大月氏,张骞出使西域

    哥伦布秉承执着的远洋精神,探索新的世界,最终为欧洲国家发现了美洲大陆,使得世界能够连成一个整体,人类文明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在东方亚洲地区,恰恰有一位使者被称之为东亚的哥伦布,他便是张骞。他的探索旅程比哥伦布早上千年,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被誉为丝绸之路的鼻祖,更是中国外交家的一代典范.他耗尽毕生心血

  • 张骞:世界这么大,我先去看看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张骞,匈奴,匈奴人,大月氏,刘彻

    出使之因,国家重任公元前141年,大汉王朝已经经历了60年的休养生息,国家富强,百姓无忧。十六岁继位的汉武帝刘彻看似并无什么担忧。可是十六岁的武帝心中明白,西北部仍有黑压压的,一股不得不除去的威胁。匈奴,此生必除之。在一次边境与匈奴的对战中,边境的军官俘获了一名匈奴人,名叫甘夫。对于互不了解的双方来

  • 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他如何找到大月氏,至今还是个谜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张骞,丝绸之路,大月氏,匈奴,中华文明,匈奴人

    “丝绸之路”到底是怎样一条“路”呢?不但小朋友们说不清楚,恐怕很多大朋友也一知半解。《北京日报》首席记者、作家黄加佳,是一位非虚构作品写作者,是历史的拾荒者,同时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想找到一条道路,让孩子爱上历史,爱上阅读。于是参考《史记》、《汉书》、《山海经》、希罗多德《历史》等史料,以“一带一

  • 疑似西汉开拓丝绸之路的张骞头颅骨,在南阳出土!

    历史解密编辑:南阳家长汇标签:张骞,丝绸之路,张骞墓,南阳,墓葬

    一颗疑似西汉外交大使张骞的头颅骨,出现在河南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一间仓库里。整个头颅骨呈褐色,脱落的下颚上还残留着白色的牙齿。在场参与检测鉴定的人员认为,这与张骞两次出使西域,长年在户外活动,并且饮食牛奶和肉有关。在现场,“洛阳眼”检测仪的发明人王光辉用该仪器对这颗头颅进行了测年,结果显示,头颅的

  • 张骞出使西域:汉朝人眼中的中亚地区是什么样子?

    历史解密编辑:遂令天下父母心PLUS标签:张骞,匈奴,匈奴人,大月氏,乌孙,大宛

    西域地区自古以来就不为中原人所知,西周时期虽有穆王游昆仑见西王母的传说,但具体的内容无人知晓。据《史记》记载,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秦朝的版图“地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大约相当于现在的辽宁至甘肃之间。那时候最西部的地方为临洮郡,距离关中一千五百五十一里,再往西便是古诸羌之地了,所以《汉书》说:

  • 张骞: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张骞,匈奴,匈奴人,大月氏,刘彻,武帝,中原

    万里赴艰险,凿空惠古今 司马迁在写张骞出使西域时用的一个词很是新奇,他称张骞此行为“凿空”,这个怕是司马公创造的新词吧,但细想起来倒很是贴切,怎么说这张骞通西域是开天辟地,前所未有,结果难料之事。 我见有人理解这“凿空”为“凿孔”,意思是将厚厚一壁凿通,打通了中原通往西域的孔道之意,其实,远没有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