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对话“凿空者”张骞:睁眼看世界物流的中国第一人,丝路的物流兴国

对话“凿空者”张骞:睁眼看世界物流的中国第一人,丝路的物流兴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掌链 访问量:3883 更新时间:2023/12/9 7:24:50

司马迁称赞张骞出使西域为“凿空”,意思是“开通大道”。

历史上,张骞先后两次出使西域,打开了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以至通往欧洲的陆路交通,“凿空”了一条古代东西方商贸及物流的生命线。

而今,沿着张骞的脚步,中国推行“一带一路”合作倡议,重拾丝绸之路的伟大历史价值,践行明交流的历史意义,也造就了规模最大的国际商贸物流合作网。。

图片来源:inf.news

掌链《首席供应链官·物流史话》今日与张骞隔空对话,重走“丝绸之路”,重温“张骞通西域”的外交传奇和“丝绸之路”上东西方贸易的发展史,借古鉴今,探索今日的“一带一路”战略背后的物流经济以及传承千年的“丝路精神”。

一、张骞通西域

掌链:欢迎您做客掌链的《首席供应链官·物流史话》访谈间。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其中的“一带”指的就是“丝绸之路经济带”,而所谓“丝绸之路”正是由您出使西域时首次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也是我们物流人关注的重要通道。今天,请您先和我们讲讲您出使西域的具体过程吧。

张骞:汉武帝时,匈奴盘踞内蒙古与西域。建元二年(前139年,距今2161年),因为我熟悉匈奴,就奉武帝之命,由长安出发率领一百多人出使西域,意在与月氏结盟对抗匈奴。为了到达月氏,我不得不经过匈奴地界,途中被俘虏。谁能想到,我这一待就是十三年。虽互为敌人,我还是在大营勤恳做工,得到了匈奴首领的信任。但我一刻不曾忘记自己的使命,最终我和甘父逃出匈奴到达了月氏之地。

掌链:您到达的月氏现在属于新疆,不仅在汉代有重要的战略位置,今日也是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依托新亚欧大陆桥,新疆深化与中亚、南亚、西亚等国家的物流合作,已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中转集散地和物流大通道。

张骞:然而,月氏实力不足,顾虑多,不愿与匈奴开战。我在月氏和邻近的双峰地区度过了一年,记录了他们的文化、生活方式和经济,然后开始返回中国。在回程中,我再次被匈奴俘虏,匈奴首领看重我的责任感和面对死亡的沉着冷静,再次饶了我一命。两年后,我伺机逃走。公元前125年,我回到了长安,告诉武帝西方存在着复杂的文明,中国可以有利地发展与这些文明的关系。汉武帝以军功封我为博望侯。

掌链:您出使西域的过程真是险象环生,您能够平安归国离不开处理复杂国际关系的智慧啊。如今,要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也不仅仅局限于中国周边的国际环境,而是伸延到泛欧亚大陆,具有洲际区域合作的大空间,处理好与泛欧亚大陆各种主要政治力量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

张骞:元狩四年(公元前 119年),我第二次出使西域。这次,除了乌孙等大国外,我还派使节前去月氏一带的好多小国家。乌孙派几十个使者同我一起回到了长安,报告了武帝西域周围的交通线,各国的风土人情和实地物产,为汉武帝了解西域提供了重要信息,后来武帝就派兵打通了西域。

掌链:您被誉为“丝绸之路的开拓者”,此言不虚。如今,沿着您走过的路,中国相继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 和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又提出了“中巴经济走廊”和“孟中印缅四国经济走廊”的构想,形成了一整套涉外战略构想,可以说是“中国现代丝绸之路战略”。如果您出使西域是“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那么“现代丝绸之路战略”就是中国与世界深度互动的新型链接范式。

二、丝绸之路:东西方商贸往来的生命线

掌链:您开辟西域通道对当时的经济有哪些影响呢?

张骞:我告诉武帝,大宛、大夏、安息等都是盛产奇物的大国,百姓耕田谋生,和中国人一样。最重要的是,这些国家的军事都很薄弱,但是珍视汉族的货物和财富。

掌链:这些都是发展贸易的绝佳条件啊。

张骞:是啊,尽管我无法直接在中国与这些遥远的土地之间建立商业联系,但我的努力最终使得武帝在公元前119年派出了一支对乌孙人的贸易使团,中国和波斯之间的贸易就此开始了。

掌链:乌孙位于现在的中亚地区,如今,中国正在着眼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地区互联互通新格局,深化中国同中亚国家的全方位互利合作,如中欧班列集装箱多式联运、铁路运输等,采取措施提升过货量,增强运力,优化铁路资源配置,保障货物运输通畅。这一切的起点都是您当年的努力啊。

图片来源:Global Times

张骞:自从东西贸易开始,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漆器等商品源源不断输出到沿线国家;来自中亚、西亚以及欧洲的珠宝、药材、香料以及葡萄、胡麻、胡桃、胡萝卜、胡瓜等各类农作物络绎不绝进入中国。

掌链:是的,武帝统一西域后,才真正把新疆交通线和到中亚的交通线对接起来,正式开辟了“丝绸之路”。从此,中国和中亚及欧洲的商业往来迅速增加。

张骞:我能问问为什么这条路被你们叫做”丝绸之路”吗?是因为主要进行丝绸贸易吗?

掌链:是的,丝绸是沿线国家商品交易中最主要的高档货物。在古希腊,购丝绸、穿丝绸甚至成为富有和地位的象征,公元前5世纪希腊帕特农神庙的“命运女神”像身上都穿着透明的中国丝织长袍。因此,希腊、罗马人称中国为赛里斯国,所谓“赛里斯”即“丝绸”之意。

今天的丝绸之路已经远远不仅运送丝绸,中欧关系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双边关系之一。中欧建交以来,双方贸易增长了 230多 倍,现在平均每天就有 15 亿美元的贸易往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建就是实现中欧经济合作战略目标的重要载体。我们还要积极探讨把中欧合作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结合起来,以构建亚欧大市场为目标,让亚欧两大洲人员、企业、资金、技术活起来、火起来,使中国和欧盟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双引擎。”

三、丝绸之路物流之路

掌链:丝绸之路连接了东亚、中亚、印度、西亚、地中海等世界几大文明圈,对推动世界文明进程和人类社会进步有很大的意义。同时,今天我们对丝绸之路的开发也将创造难以估量的价值。

张骞:今天的中国有什么发展?为什么要重提“丝绸之路”?

掌链:中国高速发展迫切需要解决与世界的互联互通问题。丝绸之路经济带涵盖泛欧亚大陆各国,中国是起点国家,俄罗斯和中亚地区是核心地带和枢纽,欧洲是终点,非洲北部是延伸线。作为中国与世界进行深度互动的新型链接范式,现代丝绸之路战略最主要的链接领域体现在经济合作方面。

张骞:那么这条“现代丝绸之路”是如开辟的呢?也要派使者吗?

掌链:哈哈哈,不,我们的“现代丝绸之路”实质上就是交通与物流之路,经济合作之路。我们建造了诸如渝新欧(重庆 - 新疆 - 欧洲)、郑新欧 (郑州 - 新疆 - 欧洲)、汉新欧 (武汉 - 新疆 - 欧洲) 和苏满欧 (苏州 - 满洲里 - 欧洲) 等横跨欧亚大陆的铁路,不少中欧班列线路经新疆阿拉山口、内蒙古二连浩特、内蒙古满洲里等铁路口岸出境后,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等国继续向欧洲开行。2018年,从中国东部黄海到俄罗斯圣彼得堡港的宽阔高速公路也已通车,形成了亚洲与欧洲之间的又一条陆路贸易路线。

张骞:那你们都做什么贸易?

掌链:2016年至2021年,中欧班列开行数量由1702列增长到15183列,运输货物品类扩大到汽车配件及整车、化工、机电、粮食等5万种;年运输货值由80亿美元提升至749亿美元,在中欧贸易总额中的占比从1.5%提高到8%。而且,我们还成立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联动发展合作联盟”,意在促进东西要素跨区域流动和优化配置,汇集物流产业信息流、技术流和人才流。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东非有了高速公路,马尔代夫有了跨海大桥,内陆国哈萨克斯坦拥有“出海口”的梦想变为现实,“钢铁驼队”中欧班列为全球物流稳定畅通提供重要保障……随着“六廊六路多国多港”基本架构成形,陆、海、天、网“四位一体”互联互通布局不断完善,交通、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打破发展中国家发展瓶颈,帮助“被遗忘的角落”更好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

数据显示,2013年至2021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年度贸易额增长了73%,已与13个沿线国家签署7个自贸协定,辐射“一带一路”的自由贸易区网络加快建设。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实践平台,共建“一带一路”坚持权责共担、利益共享,赋予“丝路精神”新的时代内涵。

(作者:老八)

标签: 张骞匈奴丝绸之路刘彻丝路乌孙

更多文章

  • 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来一样东西,成为如今女性的闺房挚爱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张骞,石勒,匈奴,刘彻,曹植,闺房

    穿越小说里现代人穿越到古代总是混得如鱼得水,好像没有什么不适应的。但是像三娘子这样的吃货要是穿越到大汉初期,可能就要饿死了,为什么呢?因为现在三娘子爱吃的核桃、葡萄、石榴、蚕豆、菠菜等这些蔬菜水果,还有三娘子不喜欢吃的,但是很多人爱不释手的香菜、大蒜都是在汉武帝时期,才从国外传入中国的。这一切都要归

  • 汉代风云人物-张骞篇

    历史解密编辑:游敦煌标签:匈奴,刘彻,卫青,敦煌,汉代,玉门关,风云人物,张骞出使西域

    玉门关遗址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东距敦煌市区90多公里,西距罗布泊150公里,周边十几万平方公里都是大面积的戈壁荒漠。魏晋时期,玉门关和阳关是中国郡县辖制的最西端,从此往西,称为西尽,是当时社会成员最熟悉的远方。汉唐之际,玉门关一直是游牧经济和农耕经济的地理分界线,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文化分界线。玉门

  • 张骞出使西域任务失败,却在失败中获得成功,至今仍然使人类受益

    历史解密编辑:法兰喜多事标签:张骞,匈奴,刘彻,大月氏,匈奴人

    张骞出使西域任务失败,却在失败中获得成功,至今仍然使人类受益张骞是我国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险家。是丝绸之路的开创者。被人们称为“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也被成为“东方的哥伦布”。他给东方国家带来了诸多的物资。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而他的出使其实并不顺利,可以说是失败中获得了成功。汉朝的

  • 张骞贻误战机,从博望侯贬为庶民

    历史解密编辑:慢慢读史标签:张骞,匈奴,霍去病,李广,刘彻,匈奴人

    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制定了第二次河西战役的作战计划,分三个方向,四路纵队与匈奴开战。霍去病绕道去匈奴后方,公孙敖正面迎击,张骞和李广斩断匈奴的援军。汉武帝旨在全歼休屠王和浑邪王,朝臣将领为这个作战计划兴奋不已。然而世事难料,只有霍去病按计划到达作战地点,公孙敖迷路,李广被围。霍去病不得不孤军奋战,

  • 张骞出使被囚13年,对得起汉武帝对得起感情,结局让人感叹

    历史解密编辑:三哥职场故事标签:张骞,刘彻,匈奴,匈奴人,大月氏,秦国

    西域这个地方我们都不陌生,但具体的位置没有几个人能明确地说出来。西域的位置很广阔,从古至今对于这片区域都是很模糊的。那么在今天具体是哪一片呢?这一大片包括中亚,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塔吉克,西亚,土耳其,伊朗,哈萨克,阿拉伯,这一大片都属于西域,在古代汉朝的时候,西域这一片有很多国家存在,但都是一些

  • 大医张骞:敬佑和拯救生命的使者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青年杂志标签:张骞,外科,手术,微创,肿瘤,大医,吴阶平,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原载于《中国青年》杂志2023年第3期@文-本刊记者 蔺玉红 彭姝疑张骞2023年1月13日,癸卯春节前一个周五的早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手术室的门开了。一助、二助、麻醉医师、器械护士、巡回护士等都已就位,生命体征监测仪有规律地嘀嘀响着,无影灯的白光投在手术室正中一块绿色洞巾上,患者就躺在下面。这是

  • 开天辟地兜兜转转,初探西域,张骞究竟有多“难”?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大宛,匈奴人,大月氏,张骞出使西域

    哥伦布秉承执着的远洋精神,探索新的世界,最终为欧洲国家发现了美洲大陆,使得世界能够连成一个整体,人类文明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在东方亚洲地区,恰恰有一位使者被称之为东亚的哥伦布,他便是张骞。他的探索旅程比哥伦布早上千年,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被誉为丝绸之路的鼻祖,更是中国外交家的一代典范.他耗尽毕生心血

  • 张骞:世界这么大,我先去看看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张骞,匈奴,匈奴人,大月氏,刘彻

    出使之因,国家重任公元前141年,大汉王朝已经经历了60年的休养生息,国家富强,百姓无忧。十六岁继位的汉武帝刘彻看似并无什么担忧。可是十六岁的武帝心中明白,西北部仍有黑压压的,一股不得不除去的威胁。匈奴,此生必除之。在一次边境与匈奴的对战中,边境的军官俘获了一名匈奴人,名叫甘夫。对于互不了解的双方来

  • 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他如何找到大月氏,至今还是个谜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张骞,丝绸之路,大月氏,匈奴,中华文明,匈奴人

    “丝绸之路”到底是怎样一条“路”呢?不但小朋友们说不清楚,恐怕很多大朋友也一知半解。《北京日报》首席记者、作家黄加佳,是一位非虚构作品写作者,是历史的拾荒者,同时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想找到一条道路,让孩子爱上历史,爱上阅读。于是参考《史记》、《汉书》、《山海经》、希罗多德《历史》等史料,以“一带一

  • 疑似西汉开拓丝绸之路的张骞头颅骨,在南阳出土!

    历史解密编辑:南阳家长汇标签:张骞,丝绸之路,张骞墓,南阳,墓葬

    一颗疑似西汉外交大使张骞的头颅骨,出现在河南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一间仓库里。整个头颅骨呈褐色,脱落的下颚上还残留着白色的牙齿。在场参与检测鉴定的人员认为,这与张骞两次出使西域,长年在户外活动,并且饮食牛奶和肉有关。在现场,“洛阳眼”检测仪的发明人王光辉用该仪器对这颗头颅进行了测年,结果显示,头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