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公孙瓒起手一把好牌,最后却输得血本无归

公孙瓒起手一把好牌,最后却输得血本无归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花萃谈谈 访问量:4527 更新时间:2024/4/7 13:40:35

三国演义中,早期有不少势力强大的军阀,如袁绍袁术公孙瓒刘表刘璋等,他们巅峰时期占据一州或数州,兵强马壮,大有一统天下之势。这就和玩扑克牌一样,这些大佬们摸得一手好牌,不久兵败人亡,输的连裤衩也没了。

其中公孙瓒仗着“白马义从”精骑,威震塞外游牧民族、大破十几万黄巾军、与袁绍争夺冀州、斩刘虞占幽州,大有一统中原之势。之后,他的处境急转直下,败亡的速度太快了,于公元199年兵败自焚,以下依据演义及相关史料,分析如下三个原因。

其一,公孙瓒凶残弑杀,失去了民心。如公孙瓒曾暗中杀害归附的少数民族使者及上司刘虞。幽州牧刘虞为政宽仁,爱民如子,深得幽州和少数民族之心。他主张以怀柔政策对待北方的游牧民族,而公孙瓒是一员武将,只知道有征战,才能有战功,扩充自己的势力。他是一个紧握军权的大军阀,自持兵力强大,放纵自己的部队,抢劫老百姓及周围少数民族。

公孙瓒与实行仁政的上司刘虞不和,后公孙瓒将上司刘虞杀害。他得到了北方四州,成为北方最强大的诸侯之一。然而,此时的公孙瓒虽然兵强马壮,却因弑杀失去了人心,只是一个纸老虎。

其二,公孙瓒和袁绍争夺冀州失败,声色犬马,与部将离心离德。公孙瓒和大军阀袁绍矛盾日益升级,都为了争夺冀州。公孙瓒争斗失败,退回幽州,凭险据守。公孙瓒在易河挖战壕,堆筑高达五六丈的围墙,公孙瓒居住在中间,七岁以上男人就不许进入,里面只有他的妻妾和粮食。他的这种做法,与忠臣良将及宾客关系日益疏远。《后汉书》中记载如下:

“瓒虑有非常,乃居于高京,以铁为门。斥去左右,男人七岁以上不得入易门。”

后袁绍派遣大军,围攻公孙瓒,围住其一部将。那员部将向公孙瓒求救,公孙瓒不肯相救,还振振有词,“如果这次救他,那以后众人都会只等救兵而不肯死战。这次我们不去救援,以后被围困的将士就会自己想办法自救。”事与愿违,袁绍大军来攻时,公孙瓒的看到袁绍势力强大,独自对抗不了,又没有援兵,众人或降或逃。

其三,公孙瓒没有重用赵云。演义第七回,公孙瓒与袁绍大将文丑作战,兵败而逃,命在旦夕,被赵云所救。这时的赵云,还是一个少年,刚刚出世,武器装备、作战经验不足,和巅峰时期无法相比。就是这样的一个少年,却和文丑大战五六十回合,不落下风。

赵云如此忠心耿耿,多次救公孙瓒性命,却没有受到他的重用。公孙瓒认为赵云是从袁绍那边投奔而来,或许是袁绍派来的奸细也未可知。因此,赵云真心归附公孙瓒,而公孙瓒却弃之如敝履。好多和袁绍的战役,如果公孙瓒重用、派出赵云,无往而不胜,他却时刻防着,没有放手使用赵云。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公孙瓒初得赵云,不知心腹,令其另领一军在后。遣大将严纲为先锋。”

刘备向公孙瓒借赵云及兵马时,公孙瓒眼睛眨也不眨,将其借给自己的好同学刘备。虽说公孙瓒和刘备关系密切,本着提携帮助他的心思,那也不能将自己的大将说借就借啊,怎么也得谈一谈条件吧。古代军阀将军队看成自己的命根子,就连父子、亲兄弟也不会借给。如袁绍和袁术两个兄弟,如果联合起来,那就是三国最强大的诸侯。然而,袁绍和袁术为了自己的利益,互相拆台,互相攻伐,最后双双毙命。

公孙瓒作为军阀,也不会免俗,将军队看做自己的命根子。他和刘备既不是亲兄弟,也不是像桃园结义一样的结拜兄弟,只是普通的同学关系。他俩共同和卢植学过几天学问而已。这样普通的关系,公孙瓒很“大方”地将赵云借给刘备,只能说明他不重视赵云。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瓒曰:“我借与君马步军二千。”玄德曰:“更望借赵子龙一行。”瓒许之。

总结:公孙瓒本来占据北方幽州等肥沃之地,真的是一副好牌。如果他休养生息,在天下有变之时,南下争雄,未必会输给袁绍、曹操等实力派。可惜他自作孽,不可活,最后输的一塌糊涂,血本无归。

关注三国、分析三国、研讨三国,为您揭开三国未解之谜。

更多文章

  • 公孙瓒手下的3员猛将,曹操和刘备各收了1位,剩下的那个实力

    历史解密编辑:斯基栀子标签:公孙瓒,曹操,刘备,袁绍,赵子龙

    引言在东汉末年那个军阀混战、群雄并起的乱世年代,公孙瓒绝对是不得不提的一个大人物,其实,公孙瓒在历史上并不太出名,但是虎踞幽州的他,一度成为令当时实力贵为全国第一的袁绍所忌惮。在罗贯中先生的《三国演义》中,公孙瓒仅仅是一个配角,一个为了引申和连接剧情需要的角色罢了,所以,出场次数并不多,但演义和小说

  • 总督北方四州,公孙瓒为何没能称雄到最后?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公孙瓒,袁绍,袁术,太守,刘备,刘虞

    “纠人完聚,稸保燕、蓟之饶,缮兵昭武,以临群雄之隙,舍诸天运,征乎人文,则古之休烈”,公孙瓒,这位在北地崛起的猛士,以不可违逆的姿态威震边疆,总督青、徐、幽、冀四州之地,力保汉室边境不失,更是有割据一方逐鹿中原的资本。然而,手握四州之地与闻名天下的“白马义从”也没能挽救公孙瓒的颓势,拒乌桓、斗刘虞、

  • “界桥之战”前的辉煌:“东光之战”,公孙瓒两万击破三十万黄巾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公孙瓒,黄巾,袁绍,曹操,太守,黄巾军

    宿刘温书斋(张乔)不掩盈窗月,天然格调高。凉风移蟋蟀,落叶在离骚。回笔挑灯烬,悬图见海涛。因论三国志,空载几英豪。一提到公孙瓒,估计大家第一个想到的战役是“界桥之战”。在“界桥之战”中,公孙瓒表现得非常的浪,用轻骑兵去冲击麹义的先锋。结果骑兵的冲击被强弩射停,又被八百盾兵杀退。导致整个“界桥之战”的

  • 拥有重兵,雄踞幽州的公孙瓒,为什么很快就被袁绍击溃了?

    历史解密编辑:吴辉食录标签:袁绍,曹操,军队,幽州,汉朝,公孙瓒,官渡之战

    公孙瓒(字伯符),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将领,被誉为当时天下第一猛将。他出身于豪门世家,家族历代都是军事世家,公孙瓒自幼便受到了严格的军事训练。在长期的战斗生涯中,他表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华和战斗能力,赢得了众人的敬仰和崇拜。公孙瓒生性豪迈,为人豁达开朗。在交往中,他总是豁达开朗,待人热情友好,赢得了很

  • “界桥之战”未伤公孙瓒根本,浅谈公孙瓒的反击战“巨马水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公孙瓒,巨马,袁绍,刘备

    宿刘温书斋(张乔)不掩盈窗月,天然格调高。凉风移蟋蟀,落叶在离骚。回笔挑灯烬,悬图见海涛。因论三国志,空载几英豪。提到公孙瓒的经典战役,可能会有很多人想到“界桥之战”。这对于公孙瓒来说是一场败仗。但由于这次战役确实很经典,步弓兵依靠配合战胜了骑兵,所以现在也就成为公孙瓒的标签。不过就如“官渡之战”一

  • 公孙瓒、袁绍同为北方之雄,为何公孙瓒最终败给袁绍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袁绍,刘虞,汉朝,公孙瓒

    在东汉末年,中央权威扫地、地方豪杰并起的混乱年代里,在北方大平原上,有两大诸侯并立,分别是袁绍和公孙瓒。袁绍出身名门,家族是人尽皆知的四世三公,袁绍年轻时就凭着家里的优越官宦背景,得以进入官场,好不得意。公孙瓒就没袁绍的命那么好,他虽然是贵族出身,可是母亲的地位低微,所以没能过上贵族子弟应有的优裕生

  • 赵云本是公孙瓒的手下,为何公孙瓒后来会允许他追随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鉴赏观标签:刘备,袁绍,曹操,蜀汉,汉朝,公孙瓒,赵子龙,赵云本

    公孙瓒怎么可能把赵云让给刘备呢!对于公孙瓒来说,其实只是把赵云暂时借给刘备一用而已,帮助完刘备以后赵云就又回到了公孙瓒身边。可惜后来公孙瓒死了,恰巧赵云这个时候又与刘备相遇,机缘巧合之下,就归顺到了刘备旗下了。其实赵云在公孙瓒手下,根本就不受公孙瓒待见,毕竟人家手下人才济济,区区一个小赵云人家根本没

  • 三国:公孙瓒功成名就之后,丧失战斗勇气,自焚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陌路风景PLUS标签:公孙瓒,袁绍,汉军,骑兵,刘备,乌桓

    少年公孙瓒“孤胆英雄”,深入大漠讨伐鲜卑、乌桓。功成名就后,公孙瓒丧失战斗的勇气,畏畏缩缩,且为人睚眦必报,落得在易京楼自焚的下场。公孙瓒,东汉末年枭雄之一,镇守幽州、辽东,威名显赫。公孙瓒出身显贵,但母亲地位卑微,只能在涿郡担任小吏,因长相俊美、声音洪亮,成为太守的女婿。岳父支持下,公孙瓒向卢植求

  • 袁绍志大才疏,公孙瓒骁勇善战,为何公孙瓒却被袁绍灭了?

    历史解密编辑:吉吉嗑普标签:袁绍,公孙瓒,袁术,曹操,刘备,赵子龙,袁绍志,汉朝

    谈及公孙瓒,我们印象大多停留在刘备的师兄、赵云的旧主与白马义从上。《三国演义》中,公孙瓒最有名的一次亮相是“界桥之战”,与袁绍争夺冀州,但此战公孙瓒十分狼狈,若非刘备、赵云相救,公孙瓒早已结束了戏份。界桥之战后,罗贯中借助赵云之口,指出公孙瓒并非明主,因此《三国演义》成功的将公孙瓒塑造成了一个配角,

  • 赵云武艺高强,公孙瓒为何会将他送给刘备?原来很多人都被误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赵子龙,公孙瓒,刘备,武艺,高强

    赵云武艺高强,公孙瓒为何会将他送给赵云在《三国演义》中似乎被塑造成了一个完美的形象,他武艺高强,性格稳重,最重要的是他对刘备忠心耿耿。赵云在演义中的表现十分出色,不仅与多名大将单挑过,还曾经多次杀入敌军阵营中以一当百,身先士卒。整部小说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述这样一位盖世英雄。但是大家都知道赵云并不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