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施展的两个阳谋:马超关羽掉进坑里,诸葛亮也没有办法破解?

曹操施展的两个阳谋:马超关羽掉进坑里,诸葛亮也没有办法破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 访问量:2155 更新时间:2024/1/14 20:05:29

兵不在多而在精,将在谋而不在勇。刘备没有得到诸葛亮之前,几乎是每战必败、得地必丢,手下有“万人敌”关羽张飞也无济于事。

关羽张飞是三国公认的万人敌,但是要论起战略谋划,还是不如庞统、法正、诸葛亮,所以万人敌死于无名下将之手,令人叹惋却并不奇怪:瓦罐不离井口破,将军难免阵前亡,吕布骁勇,也曾被袁绍派出的三十个杀手吓得连夜奔逃,谁都怕乱拳打死老师傅。

真正决定战争胜负的,还是谋略而非将帅个人武勇,关羽阵斩颜良的时候只是个无爵位的偏将军,所以才担任了敢死队副队长(队长似乎是张辽),他董督荆州事后再跟庞德单挑,那就只是演义小说的虚构了。

前两天很多读者都在为“万人敌”指的是个人武功还是指挥能力而争论,却很少有人关注这三个字的出处:“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项藉就是西楚霸王项羽,叔叔项梁教给他的“万人敌之术”就是兵法,项羽观其大略而不肯精研,于是有人说尽管项羽悍勇无比,但似乎还算不上万人敌。

其实学兵法略知大义而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也是一种高明的学习方式:尽信书不如无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项羽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已经深得兵法精髓。

贵族出身、受过良好教育的西楚霸王项羽最后还是输给了有点不务正业、不讲武德的白手草根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双方胜败根源,刘邦阐释得很清楚:“此三者(萧何张良韩信),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韩信能击败项羽,却玩不过陈平和萧何:刘邦用陈平计伪游云梦夺了韩信兵权,吕后让萧何把韩信骗进了长乐锺室取了性命。

韩信死于阴谋之下,万人敌关羽则是遇到了曹操施展的阳谋。有人说阴谋有迹可寻,是有破绽的,而阳谋是随势而动,随势而发,无迹可寻,比阴谋更高明也更无法破解。

关羽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吓得曹操差点迁都,但最后还是败在曹操的阳谋之下——如果荆州只是遇到了吕蒙陆逊的突袭,关羽即使失败,也不会一败涂地,更不会走投无路被擒斩于临沮。

咱们今天的话题,就是来聊一聊曹操施展的两个阳谋:大家都知道他在耍花招,但却无可奈何,马超关羽都掉进了曹操在众目睽睽之下挖出的大坑里,这可能是因为名将毕竟不如枭雄,那么“后汉三绝”中的“智绝”诸葛亮,是不是也没有办法破解曹操的这两个阳谋?

曹操并不是个君子,也不是伪君子真小人,可能更不像某名家说的那样,是个曾想匡扶汉室的可爱的枭雄,他总是毫不掩饰地展现自己的不臣之心,他把荀彧比作张良、把张郃比作韩信,俨然以汉太祖高皇帝刘邦自居,那就是要做当时的汉天子刘协的祖宗了。

曹操采纳谋士毛玠的建议,“挟(奉)天子以令诸侯(不臣)”,把袁绍玩儿得死去活来,连易中天先生也忍不住笑:“曹操用皇帝的名义下一道诏书,一本正经地教训了袁绍一番,袁绍也清楚这个东西就是曹操写的,但那是盖了皇帝的印发出来,只好写一封检讨书。”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就是个阳谋,各路诸侯明知道曹操“假传圣旨”,却不敢不听——至少表面上是要听的。

曹操从不伪装,算计别人的时候,也是明车明炮,对手气得发疯却只能按照他规划好的路线走上绝路,比如那个十分悍勇的西凉马超,就被曹操的阳谋耍的团团转,最后带着少得可怜的一点人马主动投靠了刘备,所以葭萌关大战张飞,那也纯属虚构。

曹操对付马超,用的就是阳谋离间计:“贼每一部到,公辄有喜色。贼破之后,诸将问其故。公答曰:‘关中长远,若贼各依险阻,征之,不一二年不可定也。今皆来集,其众虽多,莫相归服,军无適主,一举可灭,为功差易,吾是以喜。’”

此前曹操派钟繇去征讨汉中张鲁,手下谋士纷纷反对,生怕马超韩遂出于自保而起兵反抗,但是曹操坚持自己的想法,实际就是想让韩遂马超主动跳出来好一举歼灭。

马超不行动,就会被曹操吞并,起兵反抗又势单力孤,只好跟父亲马腾的死敌韩遂结盟,这也正中曹操下怀。

曹操抹书间韩遂,史料记载和小说描述基本一致不必细说,其实即使没有那份勾勾抹抹的书信,韩遂和马超的联盟也不会持久,曹操就是摆明了车马要将死马超:我就是要拉韩遂打你,看你咋接招儿!

韩遂已经怀有二心,马超就是翻脸,也维持不住韩马联盟,内讧根本就无法避免,于是马超韩遂一败涂地。

曹操的阳谋,马超韩遂无解,在后来的襄樊之战中,曹操又“正大光明”地“出卖”了孙权,关羽收到曹操的信后,根本就想不出应对之策:“孙权遣使上书,以讨关羽自效。曹公且欲使羽与权相持以斗之,驿传权书,使曹仁以弩射示羽。羽犹豫不能去。”

关羽收到曹操辗转送来的情报,陷入了进退两难境地:不撤樊城之围,怕孙权抄自己的后路;就此撤围,又怕曹仁趁机出击,徐晃正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张辽也慢慢悠悠即将到来。

曹操这一手,彻底打乱了关羽的军心和作战计划,犹豫不决之间,战机稍纵即逝,关羽的部队没有了必胜的信心,曹仁却有了守住的希望,此消彼长,关羽的败局已定。

曹操这一手既绝又毒,把关羽和孙权都给耍了,但是孙权和关羽还真一点辙都没有。

面对曹操的两个阳谋,马超和关羽都一筹莫展并以失败告终,如果诸葛亮在潼关或襄樊,有没有可能想出应对之策呢?

很遗憾,曹操和刘备健在的时候,诸葛亮的主要任务是搞后勤和外交,军事方面的事情,他还真插不上话:入川之战,参谋长是庞统,汉中之战,参谋长是法正,潼关之战开打的时候,马超连刘备也未必放在眼里,诸葛亮的话,他肯定不会听。

陈寿说诸葛亮“应变将略,非其所长”,这或许不是很公允,但是面对盖世枭雄曹操的两个阳谋,诸葛亮要是也能想出破解之法,那他就有点太神了。

让马超关羽掉进坑里的两个阳谋,诸葛亮也未必能破解,但是读者诸君中的智谋之士肯定会有办法:面对曹操的离间计和乱心计,如果您以诸葛亮的身份给马超关羽当参谋长,会怎样见招拆招?

更多文章

  • 假如诸葛亮篡位称帝,蜀国灭亡的更快?诸葛亮确实被神话了?

    历史解密编辑:皮皮侠说历史标签:蜀国,刘备,蜀汉,魏延,古蜀,三国,诸葛亮,司马懿,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假如诸葛亮篡位称帝,蜀国灭亡的更快?诸葛亮确实被神话了?诸葛亮上位也成不了大事,面对魏吴这两个大块头,而且都是政治稳定的情况下,要统一是办不到滴。诸葛亮是将相之才,没有人君之量,刘备在世时,能吸收很多人才,而诸葛亮不能?重臣不服诸葛亮的很多,如李严、魏延,所以诸葛亮只有好好干,否则一一。关健朝中全是

  • 刘备创业时就想当皇帝?在遇见诸葛亮之前,他的人生规划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伯爵灬焦点标签:刘备,皇帝,曹操,陶谦,汉朝,蜀汉,诸葛亮,汉献帝,天文学家

    刘备以一个织席贩履落魄子的身份,从东汉末年诸多强大的诸侯中脱颖而出,成长为蜀汉帝国的开国皇帝,他的奋斗历程是值得后人学习的。刘备开始创业时,会不会想到以后一定要做皇帝?虽然在《三国志》中记载有刘备幼年时的豪言壮语:“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不过,类似言语大概在所有开国皇帝的传中都有吧?我想,他在刚开始

  • 三国:从江东的安全角度,来看诸葛亮提出的“东和孙权”的不可取

    历史解密编辑:冰封天下史标签:孙权,蜀汉,刘备,东吴,诸葛亮,历史片,天文学家,曹操手下,三国(电视剧)

    东汉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刘备初逢诸葛亮,诸葛亮以《隆中对》为刘备规划了“复兴汉室”的路线图。其中建议刘备“跨有荆、益”为根基,再“外结好孙权”,等待“天下有变”,然后“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隆中对》的结尾,诸葛亮断定“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 赵云死了诸葛亮只是落泪,而听到张苞去世,为何诸葛亮却直接吐血

    历史解密编辑:阿乐聊文史标签:赵子龙,诸葛亮,张苞,刘备,刘禅

    在整个三国的时期里,诸葛亮自从出山之后,一直给我们的感觉就是一种一切了然于心。哪怕是山崩地陷也不为之所动的从容,面对任何失败的时候,他都不曾流露出过软弱。刘备去世之时,诸葛亮接掌了蜀国大权,他更是明白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但他也没有将自己的苦闷表达于脸上。尽管诸葛亮努力克制自己的情绪,但在面对着赵云

  • 诸葛亮竟是阴狠的权奸?为何章太炎说关羽之死是诸葛亮借刀杀人?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诸葛亮,章炳麟,关羽,刘备

    孙刘在赤壁之战中结成抗曹同盟,但随着曹操的失败,外部压力减小,孙刘两家的内部矛盾逐渐暴露出来。孙权和刘备两大集团的矛盾焦点在于荆州。荆州对刘备的重要性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早已提及,“两路出兵”的关键点就在于“跨有荆益”,赤壁之战后荆州的大部掌握在刘备手中。对于孙权而言,荆州与扬州为上下游的关系,想要保证

  • 毛主席评价诸葛亮:身上有三项缺点,注定无法帮刘备“三兴汉室”

    历史解密编辑:史开淡墨痕标签:刘备,蜀汉,关羽,汉朝,毛主席,诸葛亮,司马懿,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八阵图》《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一代明相,能观星象,测成败,使巧计,帮助刘备夺取益州荆州与汉中,三分天下。在刘备的阵营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中课文中学过的《草船借箭》,给人很深的印象,突出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料事如神的特点。凭着巨大的影响力,

  • 杜甫为诸葛亮写的一首诗,最后14字成千古名句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杜甫,李白,蜀相,唐朝,诗人,诸葛亮,白居易,天文学家

    众所周知,唐朝是我国历史上又一空前强大统一的王朝,自唐高祖李渊创世开国以来,历经二十一代君王(享国289年),成为中国历史上统一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在唐朝鼎盛时期不仅物质富庶繁华,而且文化也是极其繁荣,著名的诗歌更是发展到了封建社会的顶峰,成为中华诗歌史上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据全唐诗不完

  • 诸葛亮死前,阿斗问了一问题,吓得诸葛亮脊背发凉:原来你不傻!

    历史解密编辑:管理员欧阳史来了标签:刘禅,刘备,蜀汉,关羽,阿斗,三国,诸葛亮,赵子龙,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诸葛亮死前,阿斗问了一问题,吓得诸葛亮脊背发凉:原来你不傻!提到刘备的儿子刘禅,大家都会认为他是一个傻子。的确,刘禅手握SSR级的诸葛亮,竟然还能把自己的蜀汉玩完,可见他真的不行。但是不行归不行,刘禅真的很傻吗?诸葛亮的一生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之所以这样忠心是为了报答当年刘备三顾茅庐之恩。刘备

  • 为什么诸葛亮不能一统三国?毛主席:他最少犯下了三个错误

    历史解密编辑:新语话史标签:蜀汉,刘备,关羽,曹操,诸葛亮,毛主席,古装片,历史片,天文学家,三国(电视剧)

    三国时代,群星璀璨。而季汉丞相诸葛亮,无疑是其中最为耀眼的之一。一副对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草卦,水面偏能用水攻”,便可谓是写尽了丞相的一生。然天不假年,234年,在诸葛亮又一次北伐时年仅54岁的他终星殒

  • 蜀将魏延被诸葛亮谋害后,墓前跪像是诸葛亮,此事属实吗?

    历史解密编辑:晓白谈生活标签:魏延,诸葛亮,蜀汉,刘禅,刘备

    这个说法,虽然不能说是荒诞不经,但是也纯粹属于魏延迷们的一厢情愿。魏延只不过是蜀汉的一代名将,在整个中国历史上或者说是军事史上根本没有一席之地。无论从哪个角度考虑,魏延都不是历史上举足轻重的要害人物。所以即使是魏延真的被害,就算是要给他彻底平反,也用不着把领导的跪像安排在他的墓前。魏延的墓地我没有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