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临死前,刘禅派人来问了2个问题,这时孔明才明白刘禅不傻

诸葛亮临死前,刘禅派人来问了2个问题,这时孔明才明白刘禅不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鉴史官 访问量:2963 更新时间:2024/4/6 19:31:28

刘备病重,白帝城托孤。《三国志》中写道:“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夸赞诸葛亮的才能超曹丕十倍不止,定能定国安邦,完成兴汉大业。

如果后代是个人才,就辅佐他,如果后代无才无能,就可以取而代之。诸葛亮听闻此言,感动落泪。尽心辅佐新君。这里刘备所说的后代,就是自己的儿子,外人眼中付扶不起的阿斗——刘禅

刘禅在历史中是个什么样的皇帝呢?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诸葛亮虽然尽心尽力辅佐刘禅,但是在他心中,刘禅也是一位并无大才的君主。直到自己临时时候,刘禅派人问了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改变了诸葛亮对刘禅的看法。

01刘禅的君主之位

刘备白帝城托孤后,诸葛亮辅佐17岁的刘禅即位。刘禅从尚未到投降,在位的时间整整四十一年。在三国鼎立,群雄逐鹿,格局纷争的战乱年代,刘禅在位这么长时间,说明他虽然不是什么一代明君,但是却不至于一点才能都没有。相比于民间流传的扶不起的阿斗这与话,我们对刘禅还是能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刘禅在十七岁登基,二十八岁的时候诸葛亮去世。这十一年里诸葛亮自然是忠心耿耿,专注于辅佐刘禅治理国家。蜀国虽然面积不大,人口不多,但是刘禅在诸葛亮去世后还能坚持三十余年,这表明他其实还是有点本事的。

也许刘禅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所以他没有想过继续外扩边疆,统一中原,没有做出什么丰功伟业,但是他做了很多举措避免臣子专权,也用放权,示弱的形式稳住了自己皇帝的位置。他非常懂得如何自保,懂得如何保护住自己的王朝。也许,在乱世中,这一点才最重要。

02刘禅与诸葛亮的和睦关系

正因为刘禅很清楚自己的能力,所以在继位初期,他一直都非常依赖军师诸葛亮,对诸葛亮的意见言听计从。况且刘备托孤时对诸葛亮说的话,刘禅也非常清楚。

他不想因为自己和军师之间的意见分歧,从而给诸葛亮找到取代自己的理由,所以对于政事,刘禅基本能不管就不管,能不问就不问,虽然权利渐渐倾向于诸葛亮,但是两下和睦,从无争执。

诸葛亮还曾对李严说过十命可受的话,在这里就很好的体现了诸葛亮当时权力之大,诸葛亮到底有没有取代刘禅的想法我们不知道,但就权力来说诸葛亮确有着越过刘禅成为隐形皇帝的可能,面对强势又大权在握不放手的诸葛亮,如果刘禅这个时候真的拔剑而起或是降罪于诸葛亮很有可能让诸葛亮找到取而代之的借口。

尽管君主之权在实际上已经削弱了,但是刘禅却丝毫没有表现出来不满的意思。他对诸葛亮言听计从,有任何关于国事,政治的问题,他总是先去询问诸葛亮,想得到军师的指点。自古以来新君上任后,对旧臣大肆屠杀削弱的事情比比皆是,而刘禅能够和诸葛亮和平相处,不得不说这是一段美谈。

时间一晃十多年。渐渐所有的权力都倾倒在诸葛亮这边,他也真正的独揽大权,毫无余力的治理国家。在这段时间里,不论诸葛亮做出什么过分的事情,刘禅从不多嘴过问,直到因国事操劳,加之诸葛亮也年事已高,终于病倒了,刘禅便派人去问候,说了两句话,却让诸葛亮心中一惊。

03刘禅对诸葛亮说的两句话

刘禅没想到自己的靠山这么突然就病倒,立刻派自己的亲信在来到丞相府中,慰问诸葛亮。几句简单的寒暄之后,亲信代替刘禅问出两句话:“子嗣如何,后继者是何人?”原来刘禅派人来的真正目的就是想搞清楚,诸葛亮去世后,他的孩子怎么安排的?丞相之位要谁来继承。

久卧病榻的诸葛亮已是大脑混沌,听到此言心中惊讶不已。思忖许久,才明白了刘禅此次派人来的真正目的。表面上是问问政事,实际是想知道诸葛亮心中的想法,他去世后是不是要让他的孩子继承相位,更或者说让他的孩子做更大的权力者。如此一来,这两个问题就变得非常尖锐,如果回答不好,很有可能威胁到孩子们的生命安全。

思索了一番,诸葛亮缓缓说道:我的孩子们,陛下就不用管他们是死是活了。我也不会让他们参与政事。我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我家中的八百棵桑树。诸葛亮避重就轻的说完,闭上眼睛休息了。

刘禅的手下继续问道,那丞相对相位的新人选,有没有推荐呢?诸葛亮想了许久,缓缓说道:“蒋琬可以担当大,如若陛下不喜欢蒋琬,或许费文伟也可以。”亲信得到了丞相的答案,就赶回宫中复命去了。

诸葛亮看着那人离去的背影,心中想到,自己在去世之前才看清楚一些真相。刘禅并不是看起来那么简单,他的心里还是有自己的想法。刘禅有对未来的计划,他也清楚怎样做才能保护自己,保全这个王朝,如何做才能安稳的继续为王。

刘禅明白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如果在位初期就要去压制诸葛亮,那只会落得造反的下场。所以才一直唯唯诺诺,息事宁人。史料记载,刘禅在诸葛亮死后,立刻颁出一道律例,从此以后取消了丞相之职,并且进行了一系列的制衡操作来让自己的权力得到稳固。

04结语

在读者的心中,我们一直认为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是毫无心机的小皇子。在历史中,刘禅也不是一位有着丰功伟业的好皇帝。很多事情都是刘备、诸葛亮他们事先做好的,刘禅只是坐享其成。但同时,刘禅又是一个能够审时度势的人,他很清楚在什么形势下应该做什么样的事情。这也正是诸葛亮没有看透他的原因。而刘禅也正因为自己缜密的心思,在诸葛亮去世后三十年,依然能够稳坐朝廷之上,在乱世之中,守住了先父刘备的家业。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诸葛亮刘禅刘备丞相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刘禅是什么样的人?刘禅为什么会乐不思蜀?-细品《资治通鉴》之三国争霸

    历史解密编辑:读史学文标签:刘禅,蜀汉,蒋琬,刘备,费祎,诸葛亮,资治通鉴,三国争霸,曹操手下

    蜀汉政权仅仅到了刘备的儿子刘禅就丢给了司马昭。所以历史上都认为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而刘禅投降司马昭后,跟司马昭饮酒,被问及想不想成都生活,刘禅回答此间乐,不思蜀,这也是乐不思蜀的来历。那么真实的历史上刘禅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呢?他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为什么远离蜀地的他会回答乐不思蜀呢?我们今天来

  • 诸葛亮去世后,刘禅为何连杀了3位重臣?过后才发现刘禅是真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趣故史标签:诸葛亮,刘禅,刘备,魏延,司马懿

    刘禅在历史上并不是一个明君的代表,至少很多人都是这样认为的。从“乐不思蜀”、“扶不起的阿斗”等这些负面的故事或评价出现开始,人们已经对他以后的形象有了一个大概的定位,并且很多人也已经形成了他日后必定是昏君的印象。若不是白帝城托孤,若没有诸葛亮忠心耿耿的协助,年龄尚小的他很有可能坐不上皇位。在他登上皇

  • 诸葛亮去世时,刘禅为何连杀了3位重臣?1年后才发现刘禅是真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刘禅,魏延,刘备,蒋琬,蜀汉,诸葛亮,天文学家,史说三国

    历史变幻莫测,史人难以揣测。不管是野史还是正史,只要记载,就有迹可循。世人对刘禅的刻板印象可能还停留在“扶不起的阿斗”上,觉得刘禅软弱可欺,没有做君主的实力,偏偏要做君主的位子。但刘禅挨个杀了刘备以及诸葛亮都重视的杨仪、李邈以及刘琰,为何?那么刘禅既然诛杀了当时的三位重臣,为什么却没有人说他昏庸呢?

  • 诸葛亮去世前,刘禅问了他一个问题,诸葛亮才知道刘禅是装傻

    历史解密编辑:丹宝说文史标签:刘禅,蜀汉,刘备,诸葛亮,天文学家,史说三国

    相信很多人上学时都曾学过诸葛亮的《出师表》,这位天纵奇才用这篇文章表达了自己的蜀汉王室的忠心,对将来蜀汉的规划,对后主刘禅的寄予厚望。从他的言辞之间,我们就可以看出他对蜀汉的殚精竭虑,赤胆忠心。只可惜在刘备逝世后,蜀汉的江山全权交到了刘禅手中,刘禅我们都知道:扶不起的阿斗。尽管有诸葛亮这样一个顶级军

  • 诸葛亮病逝后,刘禅下令抄其家产,之后,刘禅为何大怒还摔杯子?

    历史解密编辑:情感树木标签:诸葛亮,刘禅,刘备,蜀汉,曹操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提到三国,就不得不提起诸葛亮的名字。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诸葛亮是既聪慧又忠诚的存在。从古至今,但凡提起诸葛亮,听到的大多都是些溢美之词。但其实,我们所了解的诸葛亮,大多是小说《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罗贯中本身就更为喜欢蜀汉,所以在小说中对蜀汉的描述较多,诸葛亮的形象也

  • 刘禅当上安乐公后活了多少年?那些年生活怎样,结局又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高国说体育标签:刘禅,魏国,司马昭,诸葛亮,刘备,姜维

    诸葛亮病逝之后,蜀国就成了魏国眼中的一块肥肉,虽然有姜维、诸葛瞻等人为蜀国鞠躬尽瘁,但已经不能让魏国忌惮了。在263年,魏国便让邓艾率领大军进攻蜀国,刘禅在有军事实力防御的情况下,依旧选择不战而降,那么他投降后,生活过得好吗?刘禅看过《三国演义》的人,一定对刘禅印象深刻,因为在那个群雄争霸的年代里,

  • 诸葛亮要求“宫中府中,俱为一体”,刘禅依靠哪些帮手来防备他?

    历史解密编辑:远古鹿璃标签:刘禅,蜀汉,刘备,魏延,丞相,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公元223年,蜀汉章武三年,蜀汉先主刘备逝世,后主刘禅随后继位为帝,登基初始,刘禅就把所有军政大权交给丞相诸葛亮,史载:“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当时的刘禅已经十七岁,且当年就娶了皇后,在三国时期,这可以算成年了,足以亲政,可他为何毫无顾忌地将权力交

  • 刘禅到底是昏庸无能还是大智若愚?

    历史解密编辑:阿星说史标签:刘禅,刘备,蜀汉,皇帝,诸葛亮,赵子龙,史说三国

    刘禅,这个在历史上被误解了千年的人物,其实他远非后人所传颂的那般昏庸无能。相反,他聪明过人,城府深不可测,可谓“大智若愚”。刘禅出生在乱世,童年曾两次目睹父亲刘备为躲避战乱抛弃自己与母亲,这使他很早就学会审时度势,明白了“枪打出头鸟”的道理。为此,他故意隐藏自己的才华,让世人认为他只知享乐,对政事一

  • 吕布为什么要杀董卓,看吕布得到了啥,网友:恍然大悟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董卓,吕布,王允,曹操,关羽

    三国时期,要说武力第一者,那还是非吕布莫属,单挑过曹操手下多名战将,无数的将领死在了吕布的手下。刘关张三个人,都不是他的对手。在市面上大多数的三国游戏当中,吕布的武力值几乎都是满值。不过虽然吕布是十分勇猛的,但是,吕布也是有他的弱点的。后世人成为他三姓家奴,并不是没有道理的。他先是追随丁原,但是被董

  • 吕布为何要除掉董卓,其实是势之所然

    历史解密编辑:爱读书的陕北大叔标签:董卓,吕布,汉朝,来俊臣,三国志,三国演义

    今日有粉丝问大叔吕布为何要杀掉董卓,真实的历史是否像三国演义所讲述的那般,大叔回答说不是那样的,吕布刺杀掉董卓是有自己的动机的,并没有受他人驱使。三国志记载:吕布之所以会刺杀掉董卓,是因为吕布与董卓的侍妾私通,吕布害怕董卓知道会杀掉自己,所以吕布决定先下手为强,先除掉董卓来保身。在大叔看来,吕布迟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