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彰支持曹植继位,后来在洛阳暴毙,果真是曹丕用毒枣毒死弟弟?

曹彰支持曹植继位,后来在洛阳暴毙,果真是曹丕用毒枣毒死弟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醉风文史 访问量:2196 更新时间:2024/2/17 2:06:18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在病重弥留之际,急召留守长安的曹彰前来洛阳,可惜未等曹彰到达,曹操就已经病逝。

当时曹植在曹操身边,而曹丕在邺城,曹彰认为曹操急召自己返回洛阳,是为了让曹植继位,让自己手中的大军成为曹植继位的武力保障,于是曹彰劝曹植继位,但曹植却以袁绍兄弟旧事为由拒绝曹彰的提议。

黄初四年(223年),任城王曹彰前往洛阳朝觐魏文帝曹丕,结果在洛阳府邸中得疾暴毙。关于曹彰的死因,大多数史书记载都是“疾薨”,也有一种说法是,曹彰是遭曹丕设计下毒而亡。

后一种说法主要见于《世说新语》中,书中记载曹丕是用毒枣害死了曹彰,那么这种说法可信吗?

黄须儿曹彰

在曹操众多子嗣中,论谋略隐忍当属曹丕第一,论文采才华当属曹植第一,论天赋聪颖当属曹冲第一,而要论武力值的话,那曹彰当仁不让居于首位,他是曹操最能打的儿子。

曹彰少年时便喜好弓马射箭,对诗词歌赋之道不太上心,曹操曾批评曹彰说骑马射箭只能对付一个人,个人武力有什么珍贵的,应该在圣贤之道上多下功夫。

曹彰对此不以为意,立志要成为卫青霍去病那样的英雄人物。

建安二十三年,乌桓、鲜卑联合叛乱,曹操得知消息后大怒,命曹彰为将领兵讨伐乌桓。曹彰刚赶到涿郡,几千乌桓骑兵就偷袭曹彰营地,虽然营中只有步兵千人,但曹彰丝毫不惧,采用田豫之策固守营地要冲。

乌桓骑兵败逃,曹彰领兵追击到离代郡只有二百多里的地方,军中诸将都以人困马乏为由劝说曹彰不要越过代郡深入敌境,曹彰认为败军尚未逃远,追上必能将之击溃,于是严令兵马“后出者斩”,后来果然追上敌军,斩杀千余人。

鲜卑首领见曹彰如此勇猛,便选择屈服,北方由此平定,曹彰从代郡返回长安面见曹操时,将功劳都归于诸将身上,曹操大喜,捋着曹彰的胡须夸赞道:“黄须儿竟大奇也!”

建安二十四年,曹操在与刘备的对峙中落于下风,有一天,刘备驻扎在定军山,令义子刘封下山在曹操阵前叫骂,这显然是在侮辱曹操,曹操生气大骂:“卖草鞋的小子,竟然派个假儿子来打乃公,等我的黄须儿来,要你好看!”

当时曹彰还在边疆代郡,距离汉中有上千里之遥,等曹彰接到命令赶往汉中时,曹操已经决定撤退,所以曹彰未能与刘封交手,这也算是曹操一个小小的遗憾,不过从此事也可以看出,曹操对曹彰十分重视。

曹操去世,曹彰失去兵权

曹操去世后,曹丕继位。曹彰虽然勇猛过人,但不习圣贤之道,在朝堂上毫无根基,所以曹丕从未将曹彰视作竞争对手,他真正的对手是文采非凡并深得曹操喜爱的曹植。

曹操在世时,曹丕并未对曹彰表现出敌意,而是将其当作可拉拢的对象,曹彰征讨乌桓大胜归来时,曾将功劳分给从征诸将,而这正是出自曹丕的善意提醒,而此前曹丕已经被封为魏太子,可见此时曹丕对曹彰的态度仍以拉拢为主。

不过,曹彰对曹丕的态度却有些耐人寻味。

曹操病逝后,曹彰先一步到达洛阳,而曹彰到达洛阳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向主持曹操丧事的谏议大夫贾逵询问曹操玺绶在哪,结果遭到贾逵严词呵斥,曹彰不敢再问。

而在到达洛阳后,曹彰还曾鼓动曹植继位,但曹植是个明白人,自己羽翼已被剪除,朝中缺乏支持者,根本不可能登临王位,于是以袁绍、袁术因兄弟阋墙被灭一事为由拒绝了曹彰的提议,曹彰由此只能接受曹丕继位的现实。

等曹丕赶到洛阳后,自然能知晓曹彰的所作所为,于是他立刻虢夺了曹彰的兵权,让曹彰返回封地,不仅如此,为了防范曹彰,曹丕还将曹彰的封地由鄢陵改到中牟,将其放在眼皮底下监视。

曹丕对宗亲诸王的限制令曹彰失去了领兵作战的可能,这对从小立志做将军的曹彰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从此曹彰只能在封国困顿余生,这令曹彰如何能接受?

曹彰性格直率,丝毫不掩饰自己对曹丕的不满,在曹丕给他更换封地时,曹彰的态度是“甚不悦”,在中牟封地,曹彰也是恣意妄为,宗亲诸王都畏惧他,路过中牟时都不敢停留。

毒枣之说不可信

其实曹丕也曾试图拉拢曹彰,将曹彰的食邑由五千户增长到万户,希望曹彰能够在封地安静一点,但曹彰并不领情,自始至终都希望能够得到重新用,按照曹彰一贯的愿景,他所渴求的无非是重掌兵权,而这恰恰是曹丕无法应允的。

黄初四年,曹丕在洛阳面见曹氏诸王,结果曹彰在洛阳府邸中“以疾薨”,由于死因以及时间太过于蹊跷,很多人认为是曹丕杀了曹彰,曹植显然也是这样认为的,惊惧之下写了一篇极尽恭维的长赋献给曹丕以求免死。

曹彰曾经意图拥立曹植,曹丕固然有杀死曹彰的动机,但当时曹丕已经称帝好几年,早就将曹魏打造成铁板一块,曹彰、曹植已经完全丧失了权力,根本无法对曹丕造成任何威胁,因此曹丕没必要背上杀弟的不好名声害死曹彰。

此外,曹彰与曹丕是一母所生,曹丕不可能不顾及母亲卞太后的想法对亲弟弟下手,而且曹丕都能容下与他竞争过世子之位的曹植,让其得以善终,没理由害怕已经失去兵权的曹彰。

至于《世说新语》所提到的曹丕用毒枣害死曹彰之说则是漏洞重重,首先地点位于卞太后的住所就不可能,毕竟杀兄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想要遮掩还来不及,怎么可能会明目张胆地在母亲宫中害亲弟,这违背了常理。

其次,书中记载,卞太后在曹彰死后还说了一句话:“汝已杀我任城(曹彰),不得复杀我东阿(曹植)。”

要知道曹彰身死时是黄初四年(223年),而曹植改封东阿王是在太和三年(229年),卞太后不可能未卜先知,说出六年后曹植的封号。况且《世说新语》只是“笔记小说”,书中所载多是传闻,不可完全当作史实来看。

因此曹丕用毒枣毒死曹彰之说并不可信。

结语

曹彰立志为将军,偏偏不能驰骋疆场,他的突然去世可能与其郁郁寡欢有关,曹彰之死应该不是曹丕所为,也有人认为曹彰去世的地点和时间过于巧合,但无巧不成书,曹彰的去世或许真的只是巧合而已。

标签: 曹彰曹植曹操诗人曹丕用洛阳市

更多文章

  • 曹彰作战勇猛,膂力超群,他单挑厮杀的武艺又如何呢?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曹彰,武艺,曹操,刘备,徐晃,刘封,黄忠,汉朝,三国

    魏武有异子,壮哉曹子文。邺下黄须儿,猛力绝万人。千军共一呼,执锐不顾身。力伏乐浪虎,生降轲比能。只为问玺授,文皇忌刚锋。宝剑悬蛛迹,雕弓日生尘。惜我好男儿,蹉跎几青春?广大三国迷们心中都存有一个遗憾,我们不难发现,在三国后半段,那些武艺高强,擅长在阵前单挑的猛将是越来越少了,激烈厮杀的场面屈指可数。

  • 曹家老三 ‘黄须儿’—— 任城王曹彰

    历史解密编辑:中言妍施标签:曹彰,曹操,曹丕,刘备,汉朝,曹魏,三国,黄须儿,霍去病,任城王

    众所周知曹老板在生儿子这方面确实是有自己独特的天赋,而且最有意思的是这几位公子都在不一样的领域有着不同的天赋。老大曹昂年少随父出征熟读兵法擅长军略;老二曹丕精于算计,城府深城;老三曹彰虽然不爱读书但是曹小就立志为将,天生勇武过人号称可搏猛虎,臂力过人;老四曹植大家都知道大文人、诗人,七步成诗。而今天

  • 三国中打败赵云的猛将,连赵云都自叹不如,可惜“站错队伍”惨死

    历史解密编辑:过往烟窗标签:赵子龙,姜维,诸葛亮,蜀汉,刘备,钟会

    在三国时期,有一名著名的蜀汉名将,人们称他为“常胜将军”,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赵云。赵云自幼有名师教授,实力非凡,然而在随诸葛亮北伐之时输给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将——姜维。姜维是何许人也?又因何要坚持北伐最后落的惨死的下场?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探讨一下吧。常胜将军赵子龙,英风锐气敌胆寒。赵云为人忠义,又

  • 刘备不愧是一代枭雄,一生不肯重用赵云,临终才告诉赵云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树人闲谈标签:刘备,赵子龙,一代枭雄,曹操,庞统

    说起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那真是多如过江之鲫,文臣武将灿若繁星,每一位都有一段独特的传奇经历。虽然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很多,但是能称得上是枭雄的却屈指可数,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应该就是曹操了。曹操作为实力最强大的一方,他身边当真是谋臣如雨,猛将如云,尤其是他那句名言“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更是

  • 他是赵云的跟班,赵云死后深得诸葛亮赏识,指出姜维的致命错误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赵子龙,诸葛亮,姜维,刘备,赵云,三国,天文学家

    要说把,人品、武艺、道德、法令,胆气,此5者集于一身的大将,在三国时期,恐怕也只有赵云可以担当。赵云这个人,不但有七出七进,两扶幼主的佳话。更有着,“大臣局量,有着统观全局的眼光与见识”,被后世称之为儒将。赵云虽然有着忠义之名,但其实他一辈子是没有得到蜀汉朝廷的重用的,特别是刘备在世之时,老是让赵云

  • 赵云去世后,他的两个儿子分别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始曼冬看萌娃标签:蜀汉,姜维,刘备,刘禅,关羽,黄忠,赵云,三国,赵子龙,曹操手下

    五虎上将,指汉末三国时期,跟随刘备建立蜀汉的五位将军。分别为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陈寿最早作《三国志》时,将五人并列合为一传,但还并未提出五虎上将的概念,而后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这五人被塑造成五虎将。在蜀汉五虎上将中,关羽和黄忠都在公元220年去世了。在关羽和黄忠之后,张飞于公元221年去世

  • 赵云适合戍守荆州吗?如果赵云替代关羽守荆州,是否能守得住?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关羽,刘备,荆州,赵云,三国,汉朝,赵子龙,诸葛亮,曹操手下

    从《三国演义》的角度看,赵云的名气很大,长坂坡七进七出曹军阵地,如入无人之境,气贯长虹。陪刘备东吴娶亲,让战将如云的东吴不敢妄动。汉中之战,三进三出曹军阵地,救出受伤的张著,被刘备赞扬说“子龙一身都是胆”。赵云戍守公安,在长江上拦截孙夫人,救回刘禅的壮举,让《三国演义》的读者为之倾倒!诸葛亮第一次北

  • 刘备不愧是一代枭雄,一生不重用赵云,临死才告诉赵云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刘备,赵子龙,曹操,公孙瓒,袁绍

    在东汉三国时期,因为天下大乱,群雄纷争,许多武将拥有了展现自己能力的舞台,凭借着自己强大的作战能力,威名远传于后世,这其中就包括了单骑救主的龙胆将军赵云。传说在两军对阵的单挑环节,赵子龙未尝败绩,可见其武艺高超胆色惊人。不论是在《三国演义》这样的文学作品中,还是正史的记载里,赵云都是一位英勇悍将,能

  • 黄忠临死前叮嘱赵云,可是赵云不懂,一直没能看透刘备的真面目

    历史解密编辑:Mz传媒标签:黄忠,刘备,蜀汉,赵云,三国,赵子龙,曹操手下

    黄忠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将领,他先后为蜀汉和东吴效力,曾在许多战役中立下了汗马功劳。而在黄忠即将离世之际,他叮嘱赵云要看清刘备的真面目。然而,赵云并没有听懂黄忠的话,一直没有能够认清刘备的真实面貌。赵云和黄忠一样,都是刘备麾下的将领,只不过他们的经历和地位有所不同。赵云在战斗中表现出色,被誉为五虎上将

  • 马超和赵云,谁技高一筹?这个原因表明,马超根本不是赵云的对手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马超,赵子龙,张飞,关羽

    赵云和马超分别位列五虎上将的第三位和第四位,他们二人出场时,都是年轻英武的帅哥形象,因此喜欢他们的读者非常多。那么要给这两位分个高低,着实有些难度,实际上五虎上将之间,武力的差距其实并不算太大。高手对决,一招一式就可以决定胜负,也就是谁的失误少,谁把握机会的能力更强,谁就能立于不败之地。赵云和马超在